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23573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9818.2

申请日:

2004.03.25

公开号:

CN1674041A

公开日:

2005.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K11/12

主分类号:

G06K11/12

申请人:

李宗盈;

发明人:

李宗盈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220板桥市稚晖街48巷12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万学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主要是以两基板叠合构成,两基板于相对叠合面周缘是形成有电阻感应线,该电阻感应线于触控面板任一对角线的两角落点A、C是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于两基板角落点A的电阻感应线,该处电压是为一高电压准位;且两基板角落点C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低电压准位;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藉此布线方式,可令该触控面板的触压点坐标侦测良率得以有效提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该触控面板是以两基板叠合而成,各基板周缘形成有电阻感应线,其特征在于,其中:
两基板叠合而成的触控面板,令至少一对角线的两相对角落点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
于前述两基板一角落点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高电压准位;及
于前述两基板另一角落点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低电压准位;
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

2.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第一基板,其一表面的周缘是形成有两电阻感应线(Yin)(Yout);
一第二基板,是叠合于前述第一基板,于其一表面的周缘是形成有两电阻感应线(Xin)(Xout);
其中,前述两基板叠合后,位于至少一对角线两角落点的电阻感应线是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
于前述两基板一角落点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高电压准位;及
于前述两基板另一角落点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低电压准位;
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

3.  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依逆时针方向是定义有A、B、C、D四角落点,A、C及B、D呈对角配置,其中:
电阻感应线(Yin)一端点是自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为起点延伸至角落A点,并转折延伸至角落D点,其中A点电位是高于D点;
电阻感应线(Yout)的一端点是位于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邻近前述电阻感应线(Yin)的一端点,其朝D点延伸后,是转折至C点再延长至B点,令B点电位高于C点;
电阻感应线(Xin)其一端起点是为第二基板一边缘中段处,经延伸至A点后,是转折延伸至B点,令A点电位是高于B点;
电阻感应线(Xout)其一端点是为第二基板一边缘中段邻近前述电阻感应线(Xin)的端点,该电阻感应线(Xout)经延伸至D点后,是转折延伸至C点再回至D点,令D点电位高于C点;
其中前述A、C两点是满足前述电压匹配要求。

4.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第一基板,其一表面的周缘是形成有X、Y方向的四阻感应线(Xin)(Xout)(Yin)(Yout);
一第二基板,是叠合于前述第一基板,于其一表面的周缘是形成有一封闭式共同感应线;
前述第一基板上,于至少一对角线两角落点的X、Y电阻感应线是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
于一角落点的X、Y方向电阻感应线,其电压均为一高电压准位;及
于另一角落点的X、Y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均为一低电压准位;
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

5.  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依逆时针方向是定义有A、B、C、D四角落点,A、C及B、D呈对角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电阻感应线(Yin)一端点是自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为起点延伸至角落A点,并转折延伸至角落D点,其中A点电位是高于D点;
电阻感应线(Yout)的一端点是位于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邻近前述电阻感应线(Yin)的一端点,其朝D点延伸后,是转折至C点再延长至B点,令B点电位高于C点;
电阻感应线(Xin)其一端起点是为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处,经延伸至A点后,是转折延伸至B点,令A点电位是高于B点;
电阻感应线(Xout)其一端点是为第一基板一边缘中段邻近前述电阻感应线(Xin)的端点,该电阻感应线(Xout)经延伸至D点后,是转折延伸至C点再回至D点,令D点电位高于C点;
前述A、C两点是满足前述电压匹配要求。

说明书

说明书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输入装置的模拟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式面板大致上依其感应方式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及光学式等类别,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因易于量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它类别亦来得低廉,故广泛搭配PDA、电子手册、LCD显示器作为一触控式输入装置。
电阻式触控面板是将各形成导电薄膜的两基板对向配置而成,两基板间保持一微小间隙,当手指或物体按压基板表面时,可根据电压值变化检知出按压点的坐标位置。电阻式触控面板依其制法是分为数字型触控面板及模拟型触控面板,前者受限于制程技术无法以低价、高产能的方式加以大量制造,故目前仍以后者为市场主流产品。
请参见图4所示,为一习用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分解图,于两基板71、72相对表面上是均披覆有一层导电薄膜,而于各基板71、72周缘是形成数道电阻感应线Xin、Xout、Yin、Yout。
该电阻感应线Xin、Xout、Yin、Yout的详细布线方式请参阅图5A、图5B所示,于图5A中,基板72上的两电阻感应线Xin、Xout是用以侦测X方向的电压变化,于图5B所示的电阻感应线Yin、Yout则负责Y方向的电压变化侦测。前述两X方向的电阻感应线Xin、Xout是分别形成于基板72的左、右相对边缘,其输入/输出端部则于基板72下缘中段透过导线连接而出;
根据图5B的图面方式,Y方向的一电阻感应线Yin是形成于基板71的底部边缘,且该电阻感应线Yin的中段透过导线连接而出以作为一输入端子,另一电阻感应线Yout而由下边中间位置开始延伸,经由左侧边缘而转折延伸至整个上边缘。
当触控面板上施加有工作电压时(以5伏特为例),以图5A的电阻感应线Xin而言,可于角落A点所测得的电压值约为4.9718V,随着该电阻感应线Xin的延长,线路本身的阻抗将消耗部分能量,使得角落B点测得的电压值会略低于A点,约为4.9127V;就A、B两点地电位差比较而言,A点电位是高于B点电位,故两点分别以Xin_High、Xin_Low表示其相对电位高低。而另一条电阻感应线Xout于角落C点可测得电压0.0816V,于角落D点测得电压0.0271V,两点个别以Xout_High、Xout_Low表示。
仍请参见图5B,于分析前述电阻感应线Yin时,其中段位置是具有最高电压值(5),位于A、D两角落的末端部电压值几乎相等4.975V,故两点电压均以Yin_Low表示;另一电阻感应线Yout在角落B点可测得最高电压0.0797V,于角落C点的电位则较低0.0459V,故分别以Yout_High、Yout_Low表示。
于两基板71、72对向配置后,A~D各点是对应重叠。然而在此却产生一个问题,根据前述各点电压准位的定义来看,A点的组合为Xin_High+Yin_Low,于其对角C点的组合为Xout_High+Yout_Low,此种布线无法令对角线两端点的电压组合出(High+High)与Low+Low的对称匹配,如此一来将导致该触控面板受到按压时,无法侦测出精准的电压变化,其按压点坐标的侦测误差自然提高。同理前述B、D两点的组合方式亦非属对称。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用触控面板无法精准侦测出电压变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准输入坐标量测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布线方法其主要手段是适当地设计两基板上电阻感应线的布线位置,使得两基板叠合而成的触控面板,于其至少一对角线的两相对角落点A、C可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
于两基板角落点A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高电压准位;及
于两基板角落点C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低电压准位;
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
藉由前述设计,该触控面板是可精确测得触压时的电压变化,进而正确解读出该触压点的坐标位置。
图1:是本发明电阻式触控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A:是本发明触控式面板其X方向的电阻感应线布线图。
图2B:是本发明触控式面板其Y方向的电阻感应线布线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一习用触控式面板的分解图。
图5A:是一习用触控式面板其X方向的电阻感应线布线图。
图5B:是一习用触控式面板其Y方向的电阻感应线布线图。
附图中:
11、71--第一基板
12、72--第二基板
13--共同感应线
Xin、Xout、Yin、Yout--电阻感应线
本发明是揭露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该触控面板是以两基板叠合而成,于各基板上是形成有电阻感应线,该电阻感应线的走线位置是满足一特定要求,该要求即是:于各基板角落点A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均为一高电压准位,且于各基板角落点C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均为一低电压准位,前述A、C两点是位于触控面板的对角。
有关前述布线方式的实际态样,以下是利用一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解说,请参阅图1、图2A、图2B所示,本发明的触控式面板仍是以第一/第二基板11、12叠合而成,主要构件如同一般触控式面板,惟其上的电阻感应线是特殊排列于第一/第二基板11、12上,第一基板11上为侦测Y方向电压变化的两电阻感应线Yin、Yout,而第二基板12上则为侦测X方向电压变化的两电阻感应线Xin、Xout。
首先请参见图2B,电阻感应线Yin一端点是自基板11下边缘中段位置为起点,向右延伸至角落A点后转折延伸至角落D点,就两点电位来看,A点电位是高于D点,故分以Yin_High、Yin_Low加以表示;而另一电阻感应线Yout的一端点同样位于基板11下边缘中段位置,其是向左延伸以D点后,转折向上至C点再延长至B点,就此电阻感应线Yout的B、C两点电位而言,B点电位高于C点,故分别以Yout_High、Yout_Low表示。
而X方向的两电阻感应线Xin、Xout是以图2A所示方向排列。电阻感应线Xin其一端起点为第二基板12下边中段处,经向右延伸至A点后,转折向上延伸至B点,两点电位经比较后,A点电位是高于B点,以Xin_High、Xin_Low加以表示;另一电阻感应线Xout其一端点亦为第二基板12的下边中段处,经向左延伸至D点后,转折向上延伸至C点再向下延长而回至D点,因D点电位是高于C点,故以Xout_High、Xout_Low表示。
当前述两基板11、12的A~D各角落点对应重叠后,即判断任一对角线位置的A、C两点或是B、D两点有无满足前述的电压匹配要求。本例是设以A、C两点满足要求,以A点位置而言,其电压组合方式为Xin_High+Yin_High,而B点位置的电压组合为Xout_Low+Yout_Low,由此证明该触控面板其两对角位置即符合(High+High)与Low+Low的电压组合方式。
惟在此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前述高、低电压准位(High)、(Low)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而制定,并非以两相异电阻感应线比较之后而得。
前述说明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介绍,该触控面板采用了四条感应线平均分设于两基板上,而于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同样包含有二对称叠合的基板11、12,于第一基板11除保留有前述Y方向的电阻感应线Yin、Yout之外,X方向的电阻感应线Xin、Xout亦形成于其上,两种电阻感应线的走线方式是均与前述相同。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12上是形成一共同感应线13,其走线方式是沿着基板12周缘而形成一完整封闭回路。此种五线式的架构,亦可达成前述本发明的设计目的,令触控面板的触压感测精准率有效提高。
前述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一具体特征,而非特别限制本发明电阻感应线的排设方式,凡符合前述电压组合方式者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畴,藉由上述布线设计,该触控式面板是可获得按压点的电压变化,以精确量测出该触压点的位置坐标,对于提升触控面板的操作精准率实具有功效增进,于符合发明专利要件之下是依法提出申请。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电阻感应线的布线方法,主要是以两基板叠合构成,两基板于相对叠合面周缘是形成有电阻感应线,该电阻感应线于触控面板任一对角线的两角落点A、C是符合一电压匹配要求,该电压匹配要求为:于两基板角落点A的电阻感应线,该处电压是为一高电压准位;且两基板角落点C的电阻感应线,其该处电压是为一低电压准位;其中,前述高、低电压准位是指一独立电阻感应线自身在基板不同角落点的相对电压准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