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232454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41973.7

申请日:

2013.08.07

公开号:

CN103578443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G 3/36申请日:20130807|||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6

主分类号:

G09G3/36

申请人: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闵雄基; 白钦硕; 孙美英; 金昊俊; 朴允山; 朴省坤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2.08.10 KR 10-2012-0087857; 2012.08.10 KR 10-2012-008781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第一非显示区域与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第三非显示区域与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数据驱动器,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栅极驱动器,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器;和位于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从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数据线平行地设置,且多条连线分别与栅极线连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第二非显示区域、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
数据驱动器,所述数据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
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
用于驱动所述数据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器;和
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使用两条栅极线和P/2条数据线,以双倍速驱动(DRD)形式驱动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水平行上的P个像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压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至少两条连线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向所述一条栅极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具有x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连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x倍,其中x是整数。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以GIP形式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或者以载带封装(TCP)形式或膜上芯片(COF)形 式与所述非显示区域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扫描信号通过所述连线彼此交叠地施加给所述栅极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以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中并分别与相应栅极线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部件;和
与每个第一开关部件连接的第一信号线,
其中从所述时序控制器施加到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也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开关部件,以导通各个开关部件并向相应栅极线施加附加电压。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关部件,每个第二开关部件以一对一的方式与相应数据线连接;和
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每个第二开关部件连接,用于从所述数据驱动器接收数据电压以导通相应的第二开关部件。

13.  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第二非显示区域、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数据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时序控制器;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栅极驱动器经所述连线向所述栅极线施加多个扫描信号,使得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以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两条栅极线和P/2条数据线,以双倍速驱动(DRD)形式驱动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水平行上的P个像素。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中形成用于向所述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压区域。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两条连线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向所述栅极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具有x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连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x倍,其中x是整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以GIP形式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或者以载带封装(TCP)形式或膜上芯片(COF)形式与所述非显示区域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2年8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087817和10-2012-0087857的优先权,在此援引上述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窄边框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FPD)装置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便携式电话、平板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等。FPD装置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近来,电泳显示(EPD)装置广泛用作FPD装置。
在这种FPD装置中,LCD装置使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显示图像。因为LCD装置具有薄厚度、小尺寸和低功耗并可实现高质量图像,LCD装置得到广泛使用。
对LCD装置的研究可分为技术方面和设计方面。越来越需要更加吸引消费者的设计。因此,正不断进行努力以使LCD装置的厚度最小(纤薄)。
此外,正在积极地对较窄地形成LCD装置的边界部分的技术(窄边框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地说,正在积极地对使不能在LCD装置的前方显示图像的左、右边界部分最小化并增加显示图像的部分的技术进行研究,由此给用户提供较宽且较大的屏幕。
例如,图1是图解现有技术的LCD装置的构造的视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LCD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的面板10;用于驱动形成于面板10中的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20;用于驱动形成于面板10中的多条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30;和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30 和栅极驱动器20的时序控制器40。
数据驱动器30一般安装在载带封装(TCP)的IC区域中或者以膜上芯片(COF)形式安装在TCP的基膜60上,并以带式自动接合(TAP)形式与面板10连接。数据驱动器30安装在非显示区域的上端部或下端部上。
栅极驱动器20安装在TCP的IC区域中或者以COF形式安装在TCP的基膜60上,并以TAP形式与面板10连接。栅极驱动器20也以面板内栅极(GIP)形式安装在非显示区域中。此外,栅极驱动器20一般设置在垂直于数据驱动器30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因为栅极线和数据线在面板10中彼此垂直布置,所以栅极驱动器20和数据驱动器30也彼此垂直地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
近来,随着LCD装置的横向宽度增加,如图1中所示,用于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20对称地设置在LCD装置的左、右非显示区域中。此外,如图1中所示,GIP型LCD装置的左、右非显示区域的每个非显示区域从最外部开始依次被划分为接地和划线区域(GND+划线区域)“a”、GIP信号区域“b”、GIP电路区域“c”和Vcom区域“d”。
此外,除了GIP型以外,在具有TCP型、COF型或玻上芯片(COG)型的LCD装置中,左、右非显示区域的每个非显示区域也被划分为上述四个区域。然而,即使在具有上述构造的LCD装置中,仍不断地对使左、右非显示区域最小化的窄边框技术进行研究。
一般使用减小GIP电路区域“c”的尺寸的技术来实现窄边框。然而,减小GIP电路区域“c”的尺寸的方法具有局限性。
为克服该局限性,提出了减小Vcom区域50“d”的宽度的方法,其中在Vcom区域50“d”中形成有用于向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线。然而,当Vcom区域50“d”减小时,产生了降低LCD装置质量的因素,比如水平串扰。由于此原因,减小Vcom区域50“d”的方法也具有局限性。此外,减小接地和划线区域“a”或形成为向GIP施加信号的GIP信号区域“b”的方法也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窄边框的LC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CD装置,其中用于向多条栅极线施加扫描信号的栅极驱动器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中。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此具体化和概括描述的,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第二非显示区域、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数据驱动器,所述数据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用于驱动所述数据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器;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第二非显示区域、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数据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时序控制器;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栅极驱动器经所述连线向所述栅极线施加多个扫描信号,使得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以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本发明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因为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通过此详细描述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仅通过举例说明给出了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具体例子。
附图说明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中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图解现有技术的LCD装置的构造的视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面板的视图;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
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
图6到图8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各种构造图;以及
图9到图11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其他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各种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尽可能地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此外,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面板的视图,其示出了以双倍速驱动(DRD)方式驱动的面板。
如图2中所示,LCD装置包括:面板100,具有显示区域910和形成在显示区域910外部的四个非显示区域921到924,其中第一非显示区域921与第二非显示区域922相对,第三非显示区域923与第四非显示区域924相对;数据驱动器300,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921中,用于驱动在显示区域910中形成在第一方向(垂直轴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DL1到DLm;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用于驱动在显示区域910中形成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水平轴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GL1到GLn;以及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300和栅极驱动器200的时序控制器400。
分别与栅极线GL1到GLn连接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并 与数据线平行地设置在面板100中。此外,在形成于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921和922之间的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923和924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公共电压区域500“d”,其中用于向显示区域910施加公共电压的多条线穿过公共电压区域500“d”。
在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923和924的每个中,形成有信号区域“b”,其中用于向栅极驱动器200施加从时序控制器400输出的信号的多条信号线穿过信号区域“b”。此外,在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923和924的每个的最外部,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a”。
此外,面板100包括分别形成在通过栅极线GL1到GLn与数据线DL1到DLn的交叉而限定的多个区域中的多个像素(PXL),每个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在面板100的每个像素中还设置有用于从公共电压区域500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
此外,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100使用DRD型。DRD型用于减少LCD装置的数据驱动器(数据驱动IC)300的数量,其是一种与一般现有技术相比将栅极线的数量增大两倍并将数据线的数量减少一半,因而将数据驱动IC300的数量减少一半并实现相同分辨率的方法。
也就是说,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使用通过使用两条栅极线和P/2(=m)条数据线来驱动布置在面板100的一个水平行上的P(其中P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个液晶单元的DRD型。
DRD型以垂直2点反转方式驱动数据驱动器(数据驱动IC)300,用以将闪烁最小化并降低功耗。因此,彼此相邻且其间具有数据线的两个像素分别与两条栅极线连接,并通过数据线分别充有被提供的同一极性的数据电压。DRD型是一种目前通用的技术,因而不再提供其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连线210设置在通过使用DRD型而获得的剩余空间中。也就是说,根据DRD型,与一般类型的现有技术相比,数据线的数量减少一半,因而连线210设置在通过将数据线减少一半而确保的剩余空间中。
此外,栅极驱动器200使用由时序控制器400产生的栅极控制信号GCS向栅极线提供扫描信号。响应于扫描信号,以水平行为单位驱动液晶面板100的TFT。
此外,图2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LCD装置中,栅极驱动器设置在第三非显示区域923或第四非显示区域924中,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数据驱动器300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的栅极驱动器200延伸的连线210与数据线平行地设置在显示区域910中。连线210还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与栅极线连接。
也就是说,连线210与显示区域910中的栅极线垂直设置。因此,从栅极驱动器200依次输出的多个扫描信号通过连线210依次输出,并依次施加给分别与连线210连接的栅极线。
此外,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210施加给栅极线GL1到GLn,从而彼此交叠。也就是说,为了有利地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栅极驱动器200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描信号:使得通过连线210提供给各条栅极线的一些扫描信号彼此交叠。例如,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从而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此外,数据驱动器300将从时序控制器400传输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然后,数据驱动器300在向每条栅极线提供扫描信号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向各条数据线提供用于一个水平行的数据电压。也就是说,数据驱动器300使用从伽马电压产生器提供的伽马电压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并将模拟数据电压输出到数据线。
数据驱动器300还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器、数字-模拟转换器(DCA)和输出缓存器。此外,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驱动器300设置在与设置有栅极驱动器200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相对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中。
此外,从数据驱动器300延伸的数据线DL1到DLm与栅极线GL1到GLn垂直,并与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的连线210平行。此外,数据驱动器300可以以COG形式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921中,但如图2中所示的数据驱动器300安装在TCP的IC区域中或者以COF形式安装在TCP的基膜600上,并以TAB形式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921中。
时序控制器400通过使用从外部系统输出的时序信号,即,在LCD装置 中用作参考时钟的点时钟DCLK、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数据使能信号DE,产生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200的操作时序的栅极控制信号GCS和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300的操作时序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时序控制器400还向数据驱动器300提供图像数据。
此外,由时序控制器400产生的多个栅极控制信号GCS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栅极起始信号VST和栅极时钟GCK。此外,由时序控制器400产生的多个数据控制信号包括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移位时钟信号SSC、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和极性控制信号POL。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此外,一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从栅极驱动器200依次输出到连线210的扫描信号被依次输出到与各条连线210连接的栅极线。
接下来,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条连线210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因此,仅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也包括面板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和时序控制器400。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921和922之间的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923和924的每个中,在从外部到显示区域910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a”、信号区域“b”和公共电压区域500“d”。
此外,在图2中,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一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然而,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两条或更多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在图4中,作为一个例子,LCD装置包括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210。
一条栅极线与两条连线210连接的原因是用于增强施加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更详细地说,最近研发的LCD装置被制造为宽度比长度长。因此,由于当扫描信号在栅极线的右侧方向上传输时产生的噪声,在栅极线的左侧方向 上通过与栅极线连接的连线210施加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会畸变,或者扫描信号本身会变弱。
此外,由于当扫描信号在栅极线的左侧方向上传输时产生的噪声,在栅极线的右侧方向上通过与栅极线连接的连线210施加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会畸变,或者,随着扫描信号的传播(尤其是在大尺寸显示器中),扫描信号本身会变弱。因此,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补偿变弱的扫描信号,有利地将两条或更多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两个或更多个扫描信号同时施加到一条栅极线。因而,向栅极线施加更强的扫描信号。
此外,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可分配(或分离)从栅极驱动器200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此外,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可向栅极线施加从栅极驱动器200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也就是说,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210。
因而,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扫描信号通过多条连线210施加给栅极线,因而有利的是,在栅极线的左、右侧之间不会出现扫描信号的偏差。因此,显著地减小了在显示区域910的左、右部分中显示的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偏差。
此外,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210彼此交叠地施加到栅极线GL1到GLn。也就是说,为了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栅极驱动器200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描信号:使得通过连线210提供给各条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彼此交叠。也就是说,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从而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类似的原理可应用于第三、第四等扫描信号。
例如,在图4中,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下文称作“第一连线”)。然而,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向连接至与这一条栅极线相邻的栅极线的其他两条连线(下文称作“第二连线”)及第一连线施加扫描信号,因而存在扫描信号彼此交叠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此外,两条或更多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从栅极驱动器200同时输出到两条连线210的扫描 信号同时输出到共同连接至这两条连线210的栅极线。
接下来,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构造图。每条连线210的构造和功能也与上面参照图2和4所述的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也包括面板100、栅极驱动器200、数据驱动器300和时序控制器400。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921和922之间的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923和924的每个中,在从外部到显示区域910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a”、信号区域“b”和公共电压区域500“d”。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一条连线210连接至一条栅极线连接。
然而,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被划分为第一到第k个栅极驱动器。从与栅极线的数量相等的第一到第k个栅极驱动器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连线210以相应的对应关系与栅极线连接。在此,通过将栅极线的长度方向划分为k份,第一到第k个栅极驱动器可向同一栅极线施加相同的扫描信号。
在图5中,作为例子说明了其中栅极驱动器被划分为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器200的LCD装置。此外,第一栅极驱动器200表示设置在液晶面板100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左侧的栅极驱动器,第二栅极驱动器200表示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右侧的栅极驱动器。
如图5中所示,一条栅极线通过使用两个栅极驱动器与两条连线210连接的原因与第二个实施方式类似,是用于有利地增强施加给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从同一栅极驱动器延伸的两条连线210在一条栅极线上彼此相邻设置。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210彼此分隔设置。
如图5中所示,当设置两个栅极驱动器时,两条连线通过栅极线长度方向的一半的间隔彼此分开。当设置三个栅极驱动器时,三条连线可通过栅极线长度方向的三分之一的间隔彼此分开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也就是说,若栅极驱动器具有x个栅极驱动器,则连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x倍,其中x是整数。
在此情形中,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具体地说,因为在一条栅极线的左、右方向上同时施加扫描信号,所以有利地减小了在栅极线的左、右侧之间的扫描信号的偏差,因而有利地使在栅极线的左、右侧中显示的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偏差最小化。
此外,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在此情形中,与两个或更多个栅极驱动器中每一个连接的连线以确定间隔彼此分离,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而可以以同一时序输出扫描信号。
此外,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210彼此交叠地施加到栅极线GL1到GLn。也就是说,为了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栅极驱动器200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描信号:使得通过连线210提供给各条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例如,在图5中,尽管连线与不同的栅极驱动器连接,但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到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下文称作“第一连线”)。然而,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向连接到与这一条栅极线相邻的栅极线的其他两条连线(下文称作“第二连线”)及第一连线施加扫描信号,因而存在扫描信号彼此交叠的时间。
接下来,图6到图8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各种构造图。图6到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功能分别与图2、4和5的实施方式类似。
在图6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一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从栅极驱动器200依次输出到连线210的信号被依次输出到与各条连线210连接的栅极线。
在此,如图6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200安装在TCP的IC区域中或者以COF形式安装在TCP的基膜290上,并以TAB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然而,与栅极驱动器200以GIP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的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以TCP或COF形式设置在 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这是与图2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
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此外,两条或更多条连线210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从栅极驱动器200同时输出到两条连线210的扫描信号同时输出到共同连接至这两条连线210的栅极线。
与栅极驱动器200以GIP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的实施方式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以TCP或COF形式通过基膜290与第二非显示区域922连接。这是与图4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
在图8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在此情形中,与两个或更多个栅极驱动器的每一个连接的连线可以以确定间隔彼此分离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而能够以同一时序输出扫描信号。
与栅极驱动器200以GIP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的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200以TCP或COF形式通过基膜290与第二非显示区域922连接。这是与图5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
优选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包括:位于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中并分别与相应栅极线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部件;以及与每个第一开关部件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其中从时序控制器施加到栅极驱动器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也施加到多个第一开关部件,以导通各个开关部件并向相应栅极线施加附加电压。此外,还优选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关部件,每个第二开关部件以一对一的方式与相应数据线连接;以及第二信号线,与每个第二开关部件连接,用于从数据驱动器接收数据电压以导通相应的第二开关部件。现在参照图9-11,其与图2、4和5类似,但包括多个开关部件250和260。开关部件250和260包括TFT。此外,如图所示,开关部件250形成在非显示区域923和924中,开关部件260形成在非显示区域921中。
此外,每个开关部件250与信号线251连接,每个开关部件260与信号线261连接。因而,开关部件250通过信号线251从栅极驱动器200接收栅极高 电压VGH并从时序控制器400接收电压时钟信号。此外,当通过连线210向相应栅极线GL施加栅极高电压VGH时,开关部件250的TFT导通。因而,附加电压通过开关部件250的TFT也施加到栅极线GL。类似的原理应用于开关部件260,开关部件260使用来自数据驱动器300的电压来导通开关部件260的TFT。此外,图6-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也可改型为包括开关部件250和260。
因而,可应用更快更充分的充电,并可有利地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此外,因为开关部件250位于显示器的左、右侧上,所以附加电压施加在显示器的左、右侧上。因而,更均匀地分布扫描信号。
在现有技术的LCD装置中,栅极驱动器200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左侧(第三非显示区域923)和右侧(第四非显示区域924)中。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栅极驱动器200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因而减小了LCD装置的左、右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因此,本发明实现了更窄的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因为用于向栅极线施加扫描信号的栅极驱动器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中,所以可使LCD装置的左、右非显示区域最小化,因而实现更窄的边框。
此外,尽管LCD装置的左、右非显示区域被最小化,但本发明没有减小Vcom区域的尺寸,因而防止了诸如水平串扰这样的质量劣化因素。
本发明涵盖这里所述的每个例子和实施方式的各种改型。根据本发明,上面在一个实施方式或例子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点可等同地应用于上述另一个实施方式或例子。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例子的特点可组合到上述每个实施方式或例子中。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例子的任何全部或部分组合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实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发明,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前面说明书的任何细节,除非另有说明,而是应当在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宽泛地解释,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权利要求书的边界和范围、或者这种边界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84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78443 A (21)申请号 201310341973.7 (22)申请日 2013.08.07 10-2012-0087857 2012.08.10 KR 10-2012-0087817 2012.08.10 KR G09G 3/36(2006.01) (71)申请人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 (72)发明人 闵雄基 白钦硕 孙美英 金昊俊 朴允山 朴省坤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 (54) 发明名称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

2、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 显示装置包括 : 面板, 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 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非显示 区域, 第一非显示区域与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 第 三非显示区域与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 ; 数据驱动 器, 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显示区 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 ; 栅极驱 动器, 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显示 区域中的设置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 多条栅极线 ; 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 的时序控制器 ; 和位于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 从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数据线平行地设置, 且多 条连线。

3、分别与栅极线连接。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8443 A CN 103578443 A 1/2 页 2 1. 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 : 面板, 所述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第 二非显示区域、 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 示区域相对, 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 ; 数据驱动器, 所述数据驱动器设。

4、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 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 ; 栅极驱动器, 所述栅极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 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 ; 用于驱动所述数据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器 ; 和 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 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 线平行地设置, 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通过使用两条栅极线和P/2条数据线, 以双倍 速驱动 (DRD) 形式驱动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水平行上的P 个像素。 3. 根据权利。

5、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 至少一个中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压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至少两条连线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施加 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向所 述一条栅极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具有x个栅极驱动器, 其中所 述连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 x 倍。

6、, 其中 x 是整数。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以 GIP 形式设置在所述非显 示区域中, 或者以载带封装 (TCP) 形式或膜上芯片 (COF) 形式与所述非显示区域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多个扫描信号通过所述连线彼此交叠地施加 给所述栅极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 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 以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显示装置, 还包括 : 位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中并分别与相应。

7、栅极线 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部件 ; 和 与每个第一开关部件连接的第一信号线, 其中从所述时序控制器施加到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也施 加到所述多个第一开关部件, 以导通各个开关部件并向相应栅极线施加附加电压。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显示装置, 还包括 : 形成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关部件, 每个第二开关部件以一对一的方 式与相应数据线连接 ; 和 第二信号线, 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每个第二开关部件连接, 用于从所述数据驱动器接收 数据电压以导通相应的第二开关部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78443 A 2 2/2 页 3 13. 一种驱动显示装。

8、置的方法,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 面板, 所述面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 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第二非显示区域、 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 非显示区域,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 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 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 ; 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数据驱动器 ;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 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 ; 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驱动器 ; 在所述 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多条栅极线 ; 时序控制器 ; 以及 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 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 行地设置, 且所述。

9、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 通过所述栅极驱动器经所述连线向所述栅极线施加多个扫描信号, 使得在施加给第一 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 以 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使用两条栅极线和P/2条数据线, 以双倍速 驱动 (DRD) 形式驱动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水平行上的 P 个像素。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 少一个中形成用于向所述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压区域。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中至少两条。

10、连线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施加从 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与所述一条栅极线连接的至少两条连线向所述 栅极线施加从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具有x个栅极驱动器, 其中所述 连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 x 倍, 其中 x 是整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以 GIP 形式设置在所述非显示 区域中, 或者以载带封装 (TCP) 形式或膜上芯片 (COF) 形式与所述。

11、非显示区域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78443 A 3 1/9 页 4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0001 本申请要求 2012 年 8 月 10 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12-0087817 和 10-2012-0087857 的优先权, 在此援引上述专利申请作为参考, 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液晶显示 (LCD) 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尤其涉 及一种具有窄边框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平板显示 (FPD) 装置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 例如便携式电话、 平板个人电脑 (PC) 、 笔记本电脑等。 。

12、FPD装置包括液晶显示 (LCD) 装置、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DP) 、 有机发光二极 管 (OLED) 显示装置等。近来, 电泳显示 (EPD) 装置广泛用作 FPD 装置。 0004 在这种 FPD 装置中, LCD 装置使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显示图像。因为 LCD 装置 具有薄厚度、 小尺寸和低功耗并可实现高质量图像, LCD 装置得到广泛使用。 0005 对 LCD 装置的研究可分为技术方面和设计方面。越来越需要更加吸引消费者的设 计。因此, 正不断进行努力以使 LCD 装置的厚度最小 (纤薄) 。 0006 此外, 正在积极地对较窄地形成 LCD 装置的边界部分的技术 (窄边框技。

13、术) 进行研 究。具体地说, 正在积极地对使不能在 LCD 装置的前方显示图像的左、 右边界部分最小化并 增加显示图像的部分的技术进行研究, 由此给用户提供较宽且较大的屏幕。 0007 例如, 图 1 是图解现有技术的 LCD 装置的构造的视图。如图所示, 现有技术的 LCD 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的面板 10 ; 用于驱动形 成于面板 10 中的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 20 ; 用于驱动形成于面板 10 中的多条数据线的 数据驱动器 30 ; 和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 30 和栅极驱动器 20 的时序控制器 40。 0008 数据驱动器 30 一般安装在载带封装。

14、 (TCP) 的 IC 区域中或者以膜上芯片 (COF) 形 式安装在 TCP 的基膜 60 上, 并以带式自动接合 (TAP) 形式与面板 10 连接。数据驱动器 30 安装在非显示区域的上端部或下端部上。 0009 栅极驱动器 20 安装在 TCP 的 IC 区域中或者以 COF 形式安装在 TCP 的基膜 60 上, 并以 TAP 形式与面板 10 连接。栅极驱动器 20 也以面板内栅极 (GIP) 形式安装在非显示区 域中。此外, 栅极驱动器 20 一般设置在垂直于数据驱动器 30 的方向上。也就是说, 因为栅 极线和数据线在面板 10 中彼此垂直布置, 所以栅极驱动器 20 和数据驱。

15、动器 30 也彼此垂直 地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 0010 近来, 随着 LCD 装置的横向宽度增加, 如图 1 中所示, 用于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 器 20 对称地设置在 LCD 装置的左、 右非显示区域中。此外, 如图 1 中所示, GIP 型 LCD 装置 的左、 右非显示区域的每个非显示区域从最外部开始依次被划分为接地和划线区域 (GND+ 划线区域) “a” 、 GIP 信号区域 “b” 、 GIP 电路区域 “c” 和 Vcom 区域 “d” 。 0011 此外, 除了 GIP 型以外, 在具有 TCP 型、 COF 型或玻上芯片 (COG) 型的 LCD 装置中, 左、 右非显示区。

16、域的每个非显示区域也被划分为上述四个区域。 然而, 即使在具有上述构造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4 2/9 页 5 的 LCD 装置中, 仍不断地对使左、 右非显示区域最小化的窄边框技术进行研究。 0012 一般使用减小 GIP 电路区域 “c” 的尺寸的技术来实现窄边框。然而, 减小 GIP 电 路区域 “c” 的尺寸的方法具有局限性。 0013 为克服该局限性, 提出了减小 Vcom 区域 50“d”的宽度的方法, 其中在 Vcom 区 域 50“d” 中形成有用于向显示区域施加公共电压 (Vcom) 的公共线。然而, 当 Vcom 区域 50 “d” 减小时, 产生了降。

17、低 LCD 装置质量的因素, 比如水平串扰。由于此原因, 减小 Vcom 区 域 50“d” 的方法也具有局限性。此外, 减小接地和划线区域 “a” 或形成为向 GIP 施加信号 的 GIP 信号区域 “b” 的方法也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14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 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窄边框的 LCD 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001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 LCD 装置, 其中用于向多条栅极线施加扫描信号 的栅极驱动器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 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相对的第二 非显示区域中。 0016 为了实现这些。

18、和其他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意图, 如在此具体化和概括描述的, 本发 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 : 面板, 所述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 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第二非显示区域、 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所 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相对, 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 域相对 ; 数据驱动器, 所述数据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 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线 ; 栅极驱动器, 所述栅极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 非显示区域中, 用于驱动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 多条栅极线 ;。

19、 用于驱动所述数据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器 ; 和位于所述显示 区域中的多条连线, 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 且 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0017 在另一个方面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 面 板, 所述面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第二非显 示区域、 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 相对, 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域相对 ; 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 数据驱动器 ;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条数据。

20、线 ; 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显 示区域中的栅极驱动器 ;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 多条栅极线 ; 时序控制器 ; 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条连线, 所述多条连线从所述栅 极驱动器延伸并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地设置, 且所述多条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线连接, 所述 方法包括 : 通过所述栅极驱动器经所述连线向所述栅极线施加多个扫描信号, 使得在施加 给第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 升沿, 以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0018 本发明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然而, 应当理 解, 因为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各。

21、种变化和修改通过此详细描述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仅通过举例说明给出了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5 3/9 页 6 具体例子。 附图说明 0019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中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 0020 图 1 是图解现有技术的 LCD 装置的构造的视图 ; 0021 图 2 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构造图 ; 0022 图 3 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面板的视图 ; 0023 图 4 是。

22、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构造图 ; 0024 图 5 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构造图 ; 0025 图 6 到图 8 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各种构造图 ; 以及 0026 图 9 到图 11 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其他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各种构造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尽 可能地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 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8 图 2 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

23、置的构造图。此外, 图 3 是图解根 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面板的视图, 其示出了以双倍速驱动 (DRD) 方式驱动的面 板。 0029 如图 2 中所示, LCD 装置包括 : 面板 100, 具有显示区域 910 和形成在显示区域 910 外部的四个非显示区域 921 到 924, 其中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与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相对, 第三非显示区域 923 与第四非显示区域 924 相对 ; 数据驱动器 300, 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中, 用于驱动在显示区域 910 中形成在第一方向 (垂直轴方向) 上的多条数据线 DL1 到 DLm ; 栅极驱动器 200。

24、, 设置在与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用于驱 动在显示区域 910 中形成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 (水平轴方向) 上的多条栅极线 GL1 到 GLn ; 以及用于驱动数据驱动器 300 和栅极驱动器 200 的时序控制器 400。 0030 分别与栅极线 GL1 到 GLn 连接的多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并与数据线 平行地设置在面板 100 中。此外, 在形成于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 921 和 922 之间的第三 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923 和 924 的至少一个中, 形成有公共电压区域 500“d” , 其中用于向显 示区域 910 施。

25、加公共电压的多条线穿过公共电压区域 500“d” 。 0031 在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923 和 924 的每个中, 形成有信号区域 “b” , 其中用于向 栅极驱动器 200 施加从时序控制器 400 输出的信号的多条信号线穿过信号区域 “b” 。此外, 在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923 和 924 的每个的最外部, 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 “a” 。 0032 此外, 面板 100 包括分别形成在通过栅极线 GL1 到 GLn 与数据线 DL1 到 DLn 的交 叉而限定的多个区域中的多个像素 (PXL) , 每个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 (TFT) 和像素电极。在 面板 100 的每个像素中还设。

26、置有用于从公共电压区域 500 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 0033 此外,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 100 使用 DRD 型。DRD 型用于减少 LCD 装置的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6 4/9 页 7 数据驱动器 (数据驱动 IC) 300 的数量, 其是一种与一般现有技术相比将栅极线的数量增大 两倍并将数据线的数量减少一半, 因而将数据驱动 IC300 的数量减少一半并实现相同分辨 率的方法。 0034 也就是说, 如图3中所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使用通过使用两条栅极 线和 P/2( m) 条数据线来驱动布置在面板 100 的一个水平行上的 P(其中 。

27、P 是大于等于 2 的自然数) 个液晶单元的 DRD 型。 0035 DRD型以垂直2点反转方式驱动数据驱动器 (数据驱动IC) 300, 用以将闪烁最小化 并降低功耗。 因此, 彼此相邻且其间具有数据线的两个像素分别与两条栅极线连接, 并通过 数据线分别充有被提供的同一极性的数据电压。 DRD型是一种目前通用的技术, 因而不再提 供其详细描述。 003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连线210设置在通过使用DRD型而获得的剩余空间中。 也 就是说, 根据DRD型, 与一般类型的现有技术相比, 数据线的数量减少一半, 因而连线210设 置在通过将数据线减少一半而确保的剩余空间中。 0037 此外,。

28、 栅极驱动器 200 使用由时序控制器 400 产生的栅极控制信号 GCS 向栅极线 提供扫描信号。响应于扫描信号, 以水平行为单位驱动液晶面板 100 的 TFT。 0038 此外, 图 2 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一非显 示区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也就是说, 在现有技术的 LCD 装置中, 栅极驱动 器设置在第三非显示区域923或第四非显示区域924中, 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栅 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数据驱动器 300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0039 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 如上所述, 从设置在。

29、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的栅极驱 动器 200 延伸的连线 210 与数据线平行地设置在显示区域 910 中。连线 210 还以一对一的 对应关系与栅极线连接。 0040 也就是说, 连线 210 与显示区域 910 中的栅极线垂直设置。因此, 从栅极驱动器 200依次输出的多个扫描信号通过连线210依次输出, 并依次施加给分别与连线210连接的 栅极线。 0041 此外, 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 210 施加给栅极线 GL1 到 GLn, 从而彼此交叠。也就是 说, 为了有利地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 栅极驱动器 200 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 描信号 : 使得通过连线210提供给各条栅极。

30、线的一些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例如, 在施加给第 一栅极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 从而使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0042 此外, 数据驱动器300将从时序控制器400传输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 然后, 数据驱动器 300 在向每条栅极线提供扫描信号的每一个水平周期, 向各条数据线提 供用于一个水平行的数据电压。也就是说, 数据驱动器 300 使用从伽马电压产生器提供的 伽马电压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 并将模拟数据电压输出到数据线。 0043 数据驱动器 300 还包括移位寄存器、 锁存器、 数字 - 模拟转换器 (DCA) 和输出缓存 。

31、器。此外,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驱动器 3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栅极驱动器 200 的第 二非显示区域 922 相对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中。 0044 此外, 从数据驱动器 300 延伸的数据线 DL1 到 DLm 与栅极线 GL1 到 GLn 垂直, 并与 从栅极驱动器200延伸的连线210平行。 此外, 数据驱动器300可以以COG形式设置在第一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7 5/9 页 8 非显示区域 921 中, 但如图 2 中所示的数据驱动器 300 安装在 TCP 的 IC 区域中或者以 COF 形式安装在 TCP 的基膜 600 上, 并以 TAB 形式。

3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中。 0045 时序控制器400通过使用从外部系统输出的时序信号, 即, 在LCD装置中用作参考 时钟的点时钟 DCLK、 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水平同步信号 Hsync 和数据使能信号 DE, 产生用 于控制栅极驱动器 200 的操作时序的栅极控制信号 GCS 和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 300 的操作 时序的数据控制信号 DCS。时序控制器 400 还向数据驱动器 300 提供图像数据。 0046 此外, 由时序控制器 400 产生的多个栅极控制信号 GCS 包括栅极起始脉冲 GSP、 栅 极移位时钟 GSC、 栅极输出使能信号 GOE、 栅极起始信号 VST。

33、 和栅极时钟 GCK。此外, 由时序 控制器 400 产生的多个数据控制信号包括源极起始脉冲 SSP、 源极移位时钟信号 SSC、 源极 输出使能信号 SOE 和极性控制信号 POL。 0047 此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的第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 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此外, 一条连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 从栅极驱 动器 200 依次输出到连线 210 的扫描信号被依次输出到与各条连线 210 连接的栅极线。 0048 接下来, 图 4 是图。

34、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构造图。在本实施 方式中, 每条连线 210 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因此, 仅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不 同的特点。 0049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也包括面板 100、 栅极驱动器 200、 数据驱动器 300 和时序控制器 400。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一非显示区 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0050 此外, 在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 921 和 922 之间的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923 和 924 的每个中, 在从外部到显示区域 910 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 。

35、“a” 、 信号区 域 “b” 和公共电压区域 500“d” 。 0051 此外, 在图 2 中, 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 一条连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然而,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 两条或更多条连 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在图 4 中, 作为一个例子, LCD 装置包括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 条连线 210。 0052 一条栅极线与两条连线 210 连接的原因是用于增强施加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更 详细地说, 最近研发的 LCD 装置被制造为宽度比长度长。因此, 由于当扫描信号在栅极线的 右侧方向上传输时产生的噪声, 在栅极线的。

36、左侧方向上通过与栅极线连接的连线 210 施加 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会畸变, 或者扫描信号本身会变弱。 0053 此外, 由于当扫描信号在栅极线的左侧方向上传输时产生的噪声, 在栅极线的右 侧方向上通过与栅极线连接的连线 210 施加到栅极线的扫描信号会畸变, 或者, 随着扫描 信号的传播 (尤其是在大尺寸显示器中) , 扫描信号本身会变弱。因此,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 式中, 为了补偿变弱的扫描信号, 有利地将两条或更多条连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两个 或更多个扫描信号同时施加到一条栅极线。因而, 向栅极线施加更强的扫描信号。 0054 此外,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可分配 。

37、(或分离) 从栅极驱动器 200 输出的一个扫描信号。此外,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可向栅极线施加从栅 极驱动器 200 输出的分离的扫描信号。也就是说, 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8 6/9 页 9 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线 210。 0055 因而,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 多个扫描信号通过多条连线 210 施加给栅极线, 因而有利的是, 在栅极线的左、 右侧之间不会出现扫描信号的偏差。因此, 显著地减小了在 显示区域 910 的左、 右部分中显示的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偏差。 0056 此外, 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 210 彼此。

38、交叠地施加到栅极线 GL1 到 GLn。也就是说, 为了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 栅极驱动器 200 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描信号 : 使 得通过连线 210 提供给各条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彼此交叠。也就是说, 在施加给第一栅极线 的第一扫描信号的下降沿之前产生施加给第二栅极线的第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 从而使扫 描信号彼此交叠。类似的原理可应用于第三、 第四等扫描信号。 0057 例如, 在图 4 中, 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 (下文 称作 “第一连线” ) 。 然而, 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向连接至与这一条栅极线相邻的栅极线的其他 两条连线 (下文称作 “第二连线” )。

39、 及第一连线施加扫描信号, 因而存在扫描信号彼此交叠的 时间。 0058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 一非显示区域921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连线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此外, 两条或更多条连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 从栅极驱 动器 200 同时输出到两条连线 210 的扫描信号同时输出到共同连接至这两条连线 210 的栅 极线。 0059 接下来, 图 5 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构造图。每条连线 210 的构造和功能也与上面参照图 2 和 4 所述。

40、的实施方式不同。 0060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也包括面板 100、 栅极驱动器 200、 数据驱动器 300 和时序控制器 400。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一非显示区 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0061 此外, 在第一和第二非显示区域 921 和 922 之间的第三和第四非显示区域 923 和 924 的每个中, 在从外部到显示区域 910 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接地和划线区域 “a” 、 信号区 域 “b” 和公共电压区域 500“d” 。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 动器 200 延伸, 一条连。

41、线 210 连接至一条栅极线连接。 0062 然而,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200被划分为第一到第k个栅极驱动 器。从与栅极线的数量相等的第一到第 k 个栅极驱动器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连线 210 以相应 的对应关系与栅极线连接。在此, 通过将栅极线的长度方向划分为 k 份, 第一到第 k 个栅极 驱动器可向同一栅极线施加相同的扫描信号。 0063 在图 5 中, 作为例子说明了其中栅极驱动器被划分为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器 200 的 LCD 装置。此外, 第一栅极驱动器 200 表示设置在液晶面板 100 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左侧的栅极驱动器, 第二栅极驱动器 200 表示设置。

42、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右侧的栅极驱动 器。 0064 如图 5 中所示, 一条栅极线通过使用两个栅极驱动器与两条连线 210 连接的原因 与第二个实施方式类似, 是用于有利地增强施加给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在图 4 的实施方式 中, 从同一栅极驱动器延伸的两条连线 210 在一条栅极线上彼此相邻设置。然而, 在本实施 方式中,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 210 彼此分隔设置。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9 7/9 页 10 0065 如图 5 中所示, 当设置两个栅极驱动器时, 两条连线通过栅极线长度方向的一半 的间隔彼此分开。当设置三个栅极驱动器时, 三条连线可通过栅极线长。

43、度方向的三分之一 的间隔彼此分开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也就是说, 若栅极驱动器具有 x 个栅极驱动器, 则连 线的数量等于栅极线数量的 x 倍, 其中 x 是整数。 0066 在此情形中, 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给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或更多条连 线。具体地说, 因为在一条栅极线的左、 右方向上同时施加扫描信号, 所以有利地减小了在 栅极线的左、 右侧之间的扫描信号的偏差, 因而有利地使在栅极线的左、 右侧中显示的图像 之间的图像质量偏差最小化。 0067 此外,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相 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922中, 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

44、数据线平行的连线210从栅极驱动器200 延伸。 在此情形中, 与两个或更多个栅极驱动器中每一个连接的连线以确定间隔彼此分离, 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因而可以以同一时序输出扫描信号。 0068 此外, 扫描信号可通过连线 210 彼此交叠地施加到栅极线 GL1 到 GLn。也就是说, 为了增加充入到每个像素中的电荷量, 栅极驱动器 200 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扫描信号 : 使 得通过连线 210 提供给各条栅极线的扫描信号彼此交叠。 0069 例如, 在图 5 中, 尽管连线与不同的栅极驱动器连接, 但扫描信号以同一时序施加 到与一条栅极线连接的两条连线 (下文称作 “第一连线” ) 。然而, 。

45、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向连接 到与这一条栅极线相邻的栅极线的其他两条连线 (下文称作 “第二连线” ) 及第一连线施加 扫描信号, 因而存在扫描信号彼此交叠的时间。 0070 接下来, 图 6 到图 8 是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 LCD 装置的各种构造 图。 图6到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功能分别与图2、 4和5的实施方式类似。 0071 在图 6 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 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 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一条连线 210。

46、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 从栅极驱动 器 200 依次输出到连线 210 的信号被依次输出到与各条连线 210 连接的栅极线。 0072 在此, 如图 6 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 200 安装在 TCP 的 IC 区域中或者以 COF 形式安 装在 TCP 的基膜 290 上, 并以 TAB 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然而, 与栅极驱动器 200 以 GIP 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 器 200 以 TCP 或 COF 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这是与图 2 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 别。 0073 在图 7 的实施方式中。

47、,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第一非 显示区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此外, 两条或更多条连线 210 与一条栅极线连接。因此, 从栅 极驱动器 200 同时输出到两条连线 210 的扫描信号同时输出到共同连接至这两条连线 210 的栅极线。 0074 与栅极驱动器 200 以 GIP 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 该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200 以 TCP 或 COF 形式通过基膜 290 与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连 接。这是与图 。

48、4 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 0075 在图 8 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200 设置在与设置有数据驱动器 300 的 说 明 书 CN 103578443 A 10 8/9 页 11 第一非显示区域 921 相对的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 且与栅极线垂直并与数据线平行的多 条连线 210 从栅极驱动器 200 延伸。在此情形中, 与两个或更多个栅极驱动器的每一个连 接的连线可以以确定间隔彼此分离并与一条栅极线连接, 因而能够以同一时序输出扫描信 号。 0076 与栅极驱动器 200 以 GIP 形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中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 本实施方式中, 栅极驱动器 。

49、200 以 TCP 或 COF 形式通过基膜 290 与第二非显示区域 922 连 接。这是与图 5 中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 0077 优选地,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包括 : 位于第三非显示区域和第四非显示区域的至 少一个中并分别与相应栅极线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部件 ; 以及与每个第一开关部件连接的 第一信号线, 其中从时序控制器施加到栅极驱动器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也施加 到多个第一开关部件, 以导通各个开关部件并向相应栅极线施加附加电压。此外, 还优选 地,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 : 形成在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关部件, 每个第二 开关部件以一对一的方式与相应数据线连接 ; 以及第二信号线, 与每个第二开关部件连接, 用于从数据驱动器接收数据电压以导通相应的第二开关部件。现在参照图 9-11, 其与图 2、 4 和 5 类似, 但包括多个开关部件 250 和 260。开关部件 250 和 260 包括 TFT。此外, 如图 所示, 开关部件 250 形成在非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