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2313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5460.0

申请日:

2014.03.04

公开号:

CN103821545A

公开日:

2014.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15/59登记生效日:201705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新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46012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工业园区北董村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石西村七组|||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5/59申请日:20140304|||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5/59

主分类号:

E21D15/59

申请人:

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补孩; 孔仁山; 马霄立

地址:

046012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工业园区北董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属于就位机回转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回转力矩大的回转支承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包括回转部件、第一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轴和钢丝绳回转机构,轴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过盈套装在轴上,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一轴肩之间通过第一挡圈相连,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二轴肩之间通过第二挡圈相连,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本发明采用液压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电机驱动,防爆性能好,且本发明的结构紧凑,适合矿井下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部件(1)、第一回转支承(2)、第二回转支承(3)、轴(4)和钢丝绳回转机构(5),所述轴(4)上设置有第一轴肩(41)和第二轴肩(42),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均过盈套装在轴(4)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内圈与第一轴肩(41)之间通过第一挡圈(6)相连,所述第二回转支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肩(42)之间通过第二挡圈(7)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9)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支承筒(9)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支承筒(9)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所述轴(4)的一端伸出到第一回转支承(2)外后与回转部件(1)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3)外部且与钢丝绳回转机构(5)相连,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5)可带动轴(4)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5),包括第一液压缸(51)、第二液压缸(52)和钢丝绳(53),所述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51)通过第一支座(54)固定设置,第一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56),所述第二液压缸(52)通过第二支座(55)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57),所述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58),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过盈套装在轴(4)上,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通过钢丝绳(53)与第一钢丝绳轮(56)和第二钢丝绳轮(57)传动,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为定滑轮,所述钢丝绳(5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51)缸体和第二液压缸(52)缸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的材料为40Cr钢,或为45号钢,或为50Mn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5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51)的缸体中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55)设置在第二液压缸(52)的缸体中部。

说明书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属于就位机回转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大国,盗采煤矿、生产失误、器械老化及故障等人为原因是造成矿难的主要原因。
煤矿在井下开采时,由于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瓦斯泄漏,瓦斯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急剧氧化,形成冲击波现象,中国的煤矿瓦斯爆炸主要是电火花和爆破,主要发生地点是采掘工作面,瓦斯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高,压力膨胀快,爆炸元附近的气体以每秒几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冲击,使人员伤亡,巷道和器材设施毁坏,爆炸后氧气的浓度降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窒息和中毒危险。
矿井下生产中经常需要安装液压支架,传统的液压支架井下安装一般采用手工业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随着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急需一种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的装置来改变现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就位机,但是这些就位机的重心高,带有悬臂,安全指数低,不符合现代煤矿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矿井下对设备的防爆要求都很高,为了就位机在矿井下安全运作,因此要尽量避免用电,防止发生危险。另外,就位机上液压设备的平稳运作也是就位机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就位机液压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脉冲大,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就位机的工作性能。
在矿井下使用就位机安装液压支架时,长臂吊装物的重量大,回转机构所需的扭矩大,且回转机构的占用空间小,这就为就位机的安装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回转力矩大的回转支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包括回转部件、第一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轴和钢丝绳回转机构,所述轴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所述第一回转支承与第二回转支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过盈套装在轴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一轴肩之间通过第一挡圈相连,所述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二轴肩之间通过第二挡圈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支承筒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支承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轴的一端伸出到第一回转支承外部且与回转部件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外后与钢丝绳回转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钢丝绳,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支座固定设置,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支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所述第三钢丝绳轮过盈套装在轴上,所述第三钢丝绳轮通过钢丝绳与第一钢丝绳轮和第二钢丝绳轮传动,所述第三钢丝绳轮为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缸体和第二液压缸缸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
其中,所述轴的材料为40Cr钢,或为45号钢,或为50Mn钢。
其中,所述第一支座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缸体中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座设置在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轴上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通过两个回转支承的配合工作来满足就位机对回转力矩的需求,具有占用空间小和回转力矩大的优点。
二、本发明的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且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支承筒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支承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这样在工作时,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同时工作,避免单个回转支承受力而造成磨损,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三、本发明的第三钢丝绳轮设置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两个液压缸均固定设置,其中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时,安装在其上的钢丝绳轮旋转,另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在钢丝绳轮旋转的过程中,通过钢丝绳带动第三钢丝绳轮旋转,用于传动的钢丝绳轮又过盈套装在轴上,轴的旋转带动回转部件旋转,用液压的形式实现了回转部件的驱动,替代了电机的使用,这样就减少了因电机产生的电气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的安全隐患,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钢丝绳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回转部件,2为第一回转支承,3为第二回转支承,4为轴,5为钢丝绳回转机构,6为第一挡圈,7为第二挡圈,8为螺栓,9为支承筒,41为第一轴肩,42为第二轴肩,51为第一液压缸,52为第二液压缸,53为钢丝绳,54为第一支座,55为第二支座,56为第一钢丝绳轮,57为第二钢丝绳轮,58为第三钢丝绳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包括回转部件1、第一回转支承2、第二回转支承3、轴4和钢丝绳回转机构5,轴4上设置有第一轴肩41和第二轴肩42,第一回转支承2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结构相同,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这样本发明的占用空间就很小,满足矿井下狭窄空间的需要,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均过盈套装在轴4上,第一回转支承2的内圈与第一轴肩41之间通过第一挡圈6相连,第二回转支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肩42之间通过第二挡圈7相连,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9相连,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支承筒9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支承筒9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轴4的一端伸出到第一回转支承2外后与回转部件1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3外部且与钢丝绳回转机构5相连,通过两个回转支承的配合,回转扭矩大,避免单个回转支承的磨损,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钢丝绳回转机构5,包括第一液压缸51、第二液压缸52和钢丝绳53,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平行设置,第一液压缸51通过第一支座54固定设置,第一支座5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51的缸体中部,第一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56,第二液压缸52通过第二支座55固定设置,第二支座55设置在第二液压缸52的缸体中部,第二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57,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58,第三钢丝绳轮58过盈套装在轴4上,第三钢丝绳轮58通过钢丝绳53与第一钢丝绳轮56和第二钢丝绳轮57传动,第三钢丝绳轮58为定滑轮,钢丝绳5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51缸体和第二液压缸52缸体上,其中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时,安装在其上的钢丝绳轮旋转,另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钢丝绳53带动第三钢丝绳轮58旋转,即可带动轴4旋转,用液压的形式实现了回转部件1的驱动,代替了电机的使用,增加了本发明整体的防爆安全性。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545A43申请公布日20140528CN103821545A21申请号201410075460022申请日20140304E21D15/5920060171申请人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地址046012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工业园区北董村72发明人常补孩孔仁山马霄立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代理人崔雪花54发明名称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57摘要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属于就位机回转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回转力矩大的回转支承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

2、支承,包括回转部件、第一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轴和钢丝绳回转机构,轴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过盈套装在轴上,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一轴肩之间通过第一挡圈相连,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二轴肩之间通过第二挡圈相连,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本发明采用液压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电机驱动,防爆性能好,且本发明的结构紧凑,适合矿井下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545ACN103821545A1/1页21可完成大力矩。

3、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部件(1)、第一回转支承(2)、第二回转支承(3)、轴(4)和钢丝绳回转机构(5),所述轴(4)上设置有第一轴肩(41)和第二轴肩(42),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均过盈套装在轴(4)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内圈与第一轴肩(41)之间通过第一挡圈(6)相连,所述第二回转支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肩(42)之间通过第二挡圈(7)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9)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支承筒(9)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

4、8)活动连接,支承筒(9)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所述轴(4)的一端伸出到第一回转支承(2)外后与回转部件(1)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3)外部且与钢丝绳回转机构(5)相连,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5)可带动轴(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5),包括第一液压缸(51)、第二液压缸(52)和钢丝绳(53),所述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51)通过第一支座(54)固定设置,第一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56),所述第二液压。

5、缸(52)通过第二支座(55)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57),所述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58),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过盈套装在轴(4)上,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通过钢丝绳(53)与第一钢丝绳轮(56)和第二钢丝绳轮(57)传动,所述第三钢丝绳轮(58)为定滑轮,所述钢丝绳(5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51)缸体和第二液压缸(52)缸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完。

6、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的材料为40CR钢,或为45号钢,或为50MN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5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51)的缸体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55)设置在第二液压缸(52)的缸体中部。权利要求书CN103821545A1/3页3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属于就位机回转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大国,盗采煤矿、生产。

7、失误、器械老化及故障等人为原因是造成矿难的主要原因。0003煤矿在井下开采时,由于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瓦斯泄漏,瓦斯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急剧氧化,形成冲击波现象,中国的煤矿瓦斯爆炸主要是电火花和爆破,主要发生地点是采掘工作面,瓦斯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高,压力膨胀快,爆炸元附近的气体以每秒几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冲击,使人员伤亡,巷道和器材设施毁坏,爆炸后氧气的浓度降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窒息和中毒危险。0004矿井下生产中经常需要安装液压支架,传统的液压支架井下安装一般采用手工业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随着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急需一种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的装置来改变现。

8、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就位机,但是这些就位机的重心高,带有悬臂,安全指数低,不符合现代煤矿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矿井下对设备的防爆要求都很高,为了就位机在矿井下安全运作,因此要尽量避免用电,防止发生危险。另外,就位机上液压设备的平稳运作也是就位机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就位机液压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脉冲大,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就位机的工作性能。0005在矿井下使用就位机安装液压支架时,长臂吊装物的重量大,回转机构所需的扭矩大,且回转机构的占用空间小,这就为就位机的安装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回转力矩大的回转支承。

9、装置。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包括回转部件、第一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轴和钢丝绳回转机构,所述轴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所述第一回转支承与第二回转支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过盈套装在轴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一轴肩之间通过第一挡圈相连,所述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二轴肩之间通过第二挡圈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支承筒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支承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轴的一端伸出到。

10、第一回转支承外部且与回转部件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外后与钢丝绳回转机构相连。0008其中,所述钢丝绳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钢丝绳,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支座固定设置,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支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说明书CN103821545A2/3页4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所述第三钢丝绳轮过盈套装在轴上,所述第三钢丝绳轮通过钢丝绳与第一钢丝绳轮和第二钢丝绳轮传动,所述第三钢丝绳轮为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缸体和第二。

11、液压缸缸体上。0009其中,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0010其中,所述轴的材料为40CR钢,或为45号钢,或为50MN钢。0011其中,所述第一支座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缸体中部。0012其中,所述第二支座设置在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部。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4一、本发明的轴上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通过两个回转支承的配合工作来满足就位机对回转力矩的需求,具有占用空间小和回转力矩大的优点。0015二、本发明的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之间通过支承筒相连,且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支承筒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支承筒的另。

12、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活动连接,这样在工作时,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同时工作,避免单个回转支承受力而造成磨损,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0016三、本发明的第三钢丝绳轮设置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两个液压缸均固定设置,其中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时,安装在其上的钢丝绳轮旋转,另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在钢丝绳轮旋转的过程中,通过钢丝绳带动第三钢丝绳轮旋转,用于传动的钢丝绳轮又过盈套装在轴上,轴的旋转带动回转部件旋转,用液压的形式实现了回转部件的驱动,替代了电机的使用,这样就减少了因电机产生的电气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的安全隐患,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0。

13、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图1中钢丝绳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为回转部件,2为第一回转支承,3为第二回转支承,4为轴,5为钢丝绳回转机构,6为第一挡圈,7为第二挡圈,8为螺栓,9为支承筒,41为第一轴肩,42为第二轴肩,51为第一液压缸,52为第二液压缸,53为钢丝绳,54为第一支座,55为第二支座,56为第一钢丝绳轮,57为第二钢丝绳轮,58为第三钢丝绳轮。具体实施方式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

14、本发明有关的构成。0022可完成大力矩回转的组合回转支承,包括回转部件1、第一回转支承2、第二回转支承3、轴4和钢丝绳回转机构5,轴4上设置有第一轴肩41和第二轴肩42,第一回转支承2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结构相同,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直径均小于500MM,这样本发明的占用空间就很小,满足矿井下狭窄空间的需要,第一回转支承2和第二回转支承3均过盈套装在轴4上,第一回转支承2的内圈与第一轴肩41之间通过第一挡说明书CN103821545A3/3页5圈6相连,第二回转支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肩42之间通过第二挡圈7相连,第一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通过支承筒9相连,第一回。

15、转支承2的外圈与支承筒9的一端之间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支承筒9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支承3的外圈之间也通过多根均布的螺栓8活动连接,轴4的一端伸出到第一回转支承2外后与回转部件1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第二回转支承3外部且与钢丝绳回转机构5相连,通过两个回转支承的配合,回转扭矩大,避免单个回转支承的磨损,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0023钢丝绳回转机构5,包括第一液压缸51、第二液压缸52和钢丝绳53,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平行设置,第一液压缸51通过第一支座54固定设置,第一支座5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51的缸体中部,第一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钢丝绳轮56,第二液压缸52通过第二支。

16、座55固定设置,第二支座55设置在第二液压缸52的缸体中部,第二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二钢丝绳轮57,第一液压缸51和第二液压缸52之间设置有第三钢丝绳轮58,第三钢丝绳轮58过盈套装在轴4上,第三钢丝绳轮58通过钢丝绳53与第一钢丝绳轮56和第二钢丝绳轮57传动,第三钢丝绳轮58为定滑轮,钢丝绳5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液压缸51缸体和第二液压缸52缸体上,其中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时,安装在其上的钢丝绳轮旋转,另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运动,钢丝绳53带动第三钢丝绳轮58旋转,即可带动轴4旋转,用液压的形式实现了回转部件1的驱动,代替了电机的使用,增加了本发明整体的防爆安全性。说明书CN103821545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21545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2154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