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622891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63072.X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号:

CN103609385A

公开日:

2014.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7/06申请公布日:201403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7/06申请日:2013121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6; A01G17/02

主分类号:

A01G17/06

申请人:

丘宗明

发明人:

丘宗明

地址:

537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学宫巷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葡萄棚架,包括支撑柱、弧形棚顶、攀爬网,所述的弧形棚顶包括两个底边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和高位直拉线;所述的横拉线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的两个底边相连接,两条横拉线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在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低位直拉线,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1.60~1.90m。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本发明的葡萄棚,可增强通风、使葡萄挂果位的湿度降低、温度增加,减少葡萄转色时间、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质,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葡萄棚架,包括支撑柱(1)、弧形棚顶(2)、攀爬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顶(2)包括两个底边(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4)和高位直拉线(5);所述的横拉线(4)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2)的两个底边(3)相连接,两条横拉线(4)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5);在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2条低位直拉线(6),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1.60~1.90m。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位直拉线(5)设置有4~6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拉线(4)、直拉线(5)和斜拉线(6)为铁丝、钢丝或尼龙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位直拉线(6)在支撑柱(1)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1.37~1.57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棚顶(2)的高度为30~40cm。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2)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其宽度为1.30~1.40m。

8.  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1)附近的栽培基质中,待葡萄藤生长后,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直拉线(6)上,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6)攀爬生长;
B、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拉线(5)上,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3)的方向攀爬生长。

9.  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葡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直拉线(6)在支撑柱(1)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1.37~1.57m。

10.  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葡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2)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宽度为1.30~1.40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人们对葡萄种植更加精益求精,通过精确的定植、精准的管理和高效的水肥利用,获得品质、产量很高的葡萄。传统的小棚架的根柱地面以上高度一般为130-150cm,柱稍地面以上高度一般为140-160cm,木橼作为横梁。棚架的高度不足导致湿度较高,同时葡萄的通风受到影响,进一步促进湿度的升高,从而病菌孢子萌发,导致病菌生长,大大提高病害特别是灰霉病的发病与传播的概率。现有技术葡萄棚架大多引导葡萄藤竖直生长,容易出现顶端优势现象,过多的叶片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增加了摘顶的工作量,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同时上端的枝叶也对下部枝叶进行遮挡,导致下部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葡萄的生长。在目前的滴灌起垄种植方法中,很难避免叶片和果实接触到湿润和带有化肥的泥土,避免因潮湿和化肥烧灼损失葡萄,影响葡萄的生产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葡萄棚架,该葡萄棚架提高葡萄挂果高度,使得葡萄获得更好的通风,使葡萄挂果位的湿度降低、温度增加,减少葡萄转色时间、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质,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葡萄棚架,包括支撑柱、弧形棚顶、攀爬网,所述的弧形棚顶包括两个底边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和高位直拉线;所述的横拉线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的两个底边相连接,两条横拉线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在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低位直拉线,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1.60~1.90m。
所述高位直拉线设置有4~7条。
所述的横拉线、直拉线和斜拉线为铁丝、钢丝或尼龙绳。
所述的低位直拉线在支撑柱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1.37~1.57m。
所述弧形棚顶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所述弧型棚顶的高度为30~40cm。
所述弧形棚顶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其宽度为1.30~1.40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附近的栽培基质中,待葡萄藤生长后,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直拉线上,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攀爬生长;
B、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拉线上,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的方向攀爬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攀爬网距地面距离为1.6~1.9m,使得攀爬网下方的葡萄叶也能够获得更好的阳光照射,使葡萄挂果位升高,避免了葡萄果实与垄上湿润泥土的接触,避免葡萄因为接触点湿度高,甚至接触点含有的化肥成分,而损伤葡萄果实的缺陷,减少葡萄转色时间、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质,同时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特别是灰霉病的发生与发展;
2、攀爬网优选为宽度为1.3~1.4m,同时通过对斜拉线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攀爬网上的葡萄藤长度为0.8~1m,即葡萄藤结果位以上三分之二的枝条都呈水平走向,使枝条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消除了枝条的项端优势,减少打顶的工作量,有利于枝叶所制造的营养向葡萄果实的传导、增加葡萄果实的营养,同时减少强烈太阳光对葡萄果实的照晒;
3、斜拉线的设置可以为葡萄藤提供较低的攀爬点,方便葡萄藤顺利攀爬至攀爬网上,同时葡萄藤的结果位正好位于斜拉线上,获得了足够的重量支持。
4、整体的棚架结构和尺寸设计,并结合该棚架结构和尺寸控制葡萄藤的最终生长高度和叶片数量,能够保证葡萄藤的叶片数量正好达到最佳标准,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光合作用,也不会造成叶片太多,分薄太多果实的营养,保证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5、弧形棚顶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使得雨水从弧形棚顶两端流至行间过道,避免了葡萄叶与葡萄根部被雨水冲刷,保证葡萄根部的肥料与水的供应不受天气影响,实现水肥供应可控;
6、弧形棚顶的透光性设计为葡萄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提高葡萄的产量与糖份含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葡萄棚,可增强通风、使葡萄挂果位的湿度降低、温度增加,减少葡萄转色时间、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质,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葡萄棚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葡萄棚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序号及名称如下:
1为支撑柱,2为弧形棚顶,3为底边,4为横拉线,5为高位直拉线,6为低位直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葡萄棚架,包括支撑柱1、弧形棚顶2、攀爬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顶2包括两个底边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4和高位直拉线5;所述的横拉线4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2的两个底边3相连接,两条横拉线4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5;在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2条低位直拉线6,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1.60m;
所述高位直拉线5设置有4条;
所述的横拉线4、直拉线5和斜拉线6为铁丝;
所述低位直拉线6在支撑柱1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1.37m;
所述弧形棚顶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所述弧型棚顶2的高度为30cm;
所述弧形棚顶2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其宽度为1.30m。
利用本实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1附近的栽培基质中,待葡萄藤生长后,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直拉线6上,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6攀爬生长;
B、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拉线5上,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3的方向攀爬生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葡萄棚架,包括支撑柱1、弧形棚顶2、攀爬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顶2包括两个底边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4和高位直拉线5;所述的横拉线4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2的两个底边3相连接,两条横拉线4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5;在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2条低位直拉线6,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1.90m;
所述高位直拉线5设置有6条;
所述的横拉线4、直拉线5和斜拉线6为为钢丝;
所述低位直拉线6在支撑柱1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1.57m;
所述弧形棚顶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所述弧型棚顶2的高度为40cm; 
所述弧形棚顶2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其宽度为1.40m。
利用本实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1附近的栽培基质中,待葡萄藤生长后,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直拉线6上,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6攀爬生长;
B、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拉线5上,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3的方向攀爬生长。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093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05 CN 103609385 A (21)申请号 201310663072.X (22)申请日 2013.12.10 A01G 17/06(2006.01) A01G 17/02(2006.01) (71)申请人 丘宗明 地址 537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 学宫巷 41 号 (72)发明人 丘宗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54) 发明名称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葡萄棚架, 包括支撑柱、 弧形棚顶、 攀。

2、爬网, 所述的弧形棚顶包括两个底边 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 ; 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 拉线和高位直拉线 ; 所述的横拉线分别位于葡萄 棚架的两侧, 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的两个底边 相连接, 两条横拉线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 ; 在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低位直拉线, 所述攀爬网距 地面的高度为 1.60 1.90m。本发明还提供一种 利用上述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本发明的葡 萄棚, 可增强通风、 使葡萄挂果位的湿度降低、 温 度增加, 减少葡萄转色时间、 提高糖度, 改善品相 和品质, 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09385 A CN 103609385 A 1/1 页 2 1. 一种葡萄棚架, 包括支撑柱 (1) 、 弧形棚顶 (2) 、 攀爬网,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弧形棚 顶 (2) 包括两个底边 (3) 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 ; 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 (4) 和高位直 拉线 (5) ; 所述的横拉线 (4) 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 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 (2) 的两个 底边 (3) 相连接, 两条横拉线 (4) 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 (5) ; 在支撑柱 (1) 之间设置有。

4、 2 条低位直拉线 (6) , 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 1.60 1.90m。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高位直拉线 (5) 设置有 46 条。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横拉线 (4) 、 直拉线 (5) 和斜拉 线 (6) 为铁丝、 钢丝或尼龙绳。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低位直拉线 (6) 在支撑柱 (1) 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 1.37 1.57m。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弧形棚顶 (2) 的弧面由透明塑料 薄膜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

5、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棚顶 (2) 的高度为3040cm。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弧形棚顶 (2) 的宽度与葡萄的垄 宽一致, 其宽度为 1.30 1.40m。 8. 利用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 (1) 附近的栽培基质中, 待葡萄藤生长后, 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 直拉线 (6) 上, 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 (6) 攀爬生长 ; B、 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 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 拉线 (5) 上, 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 (3) 的。

6、方向攀爬生长。 9.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葡萄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低位直拉线 (6) 在支撑 柱 (1) 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 1.37 1.57m。 10. 利用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栽培葡萄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弧形棚 顶 (2) 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 宽度为 1.30 1.40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09385 A 2 1/3 页 3 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葡萄棚架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 人们对葡萄种植更加精益求精, 通过精确的定。

7、植、 精准 的管理和高效的水肥利用, 获得品质、 产量很高的葡萄。 传统的小棚架的根柱地面以上高度 一般为 130-150cm, 柱稍地面以上高度一般为 140-160cm, 木橼作为横梁。棚架的高度不足 导致湿度较高, 同时葡萄的通风受到影响, 进一步促进湿度的升高, 从而病菌孢子萌发, 导 致病菌生长, 大大提高病害特别是灰霉病的发病与传播的概率。现有技术葡萄棚架大多引 导葡萄藤竖直生长, 容易出现顶端优势现象, 过多的叶片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 增加了摘 顶的工作量, 影响了果实的品质 ; 同时上端的枝叶也对下部枝叶进行遮挡, 导致下部枝条、 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限制, 影响葡萄的生长。 在。

8、目前的滴灌起垄种植方法中, 很难避免叶片和 果实接触到湿润和带有化肥的泥土, 避免因潮湿和化肥烧灼损失葡萄, 影响葡萄的生产发 育。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葡萄棚架, 该葡萄棚架提高葡萄挂果高度, 使得葡萄获得更 好的通风, 使葡萄挂果位的湿度降低、 温度增加, 减少葡萄转色时间、 提高糖度, 改善品相和 品质, 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葡萄棚架, 包括支撑柱、 弧形棚顶、 攀爬网, 所述的弧 形棚顶包括两个底边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 ; 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和高位直拉线 ; 所述的横拉线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 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的。

9、两个底边相连接, 两条 横拉线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 ; 在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低位直拉线, 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 高度为 1.60 1.90m。 0005 所述高位直拉线设置有 47 条。 0006 所述的横拉线、 直拉线和斜拉线为铁丝、 钢丝或尼龙绳。 0007 所述的低位直拉线在支撑柱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 1.37 1.57m。 0008 所述弧形棚顶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0009 所述弧型棚顶的高度为 30 40cm。 0010 所述弧形棚顶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 其宽度为 1.30 1.40m。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

10、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附近的栽培基质中, 待葡萄藤生长后, 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直 拉线上, 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攀爬生长 ; B、 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 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 拉线上, 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的方向攀爬生长。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3609385 A 3 2/3 页 4 1、 攀爬网距地面距离为 1.61.9m, 使得攀爬网下方的葡萄叶也能够获得更好的阳光照 射, 使葡萄挂果位升高, 避免了葡萄果实与垄上湿润泥土的接触, 避免葡萄因为接触点湿度 高, 甚至接触点含有的化肥成分, 而损伤葡萄果实的缺陷, 减少葡。

11、萄转色时间、 提高糖度, 改 善品相和品质, 同时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减缓病菌生长, 控制病害特别是灰霉病的发生与发 展 ; 2、 攀爬网优选为宽度为 1.3 1.4m, 同时通过对斜拉线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攀爬网上 的葡萄藤长度为 0.8 1m, 即葡萄藤结果位以上三分之二的枝条都呈水平走向, 使枝条接 受更多阳光照射, 消除了枝条的项端优势, 减少打顶的工作量, 有利于枝叶所制造的营养向 葡萄果实的传导、 增加葡萄果实的营养, 同时减少强烈太阳光对葡萄果实的照晒 ; 3、 斜拉线的设置可以为葡萄藤提供较低的攀爬点, 方便葡萄藤顺利攀爬至攀爬网上, 同时葡萄藤的结果位正好位于斜拉线上, 获得了。

12、足够的重量支持。 0013 4、 整体的棚架结构和尺寸设计, 并结合该棚架结构和尺寸控制葡萄藤的最终生长 高度和叶片数量, 能够保证葡萄藤的叶片数量正好达到最佳标准, 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光合 作用, 也不会造成叶片太多, 分薄太多果实的营养, 保证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0014 5、 弧形棚顶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 使得雨水从弧形棚顶两端流至行间过道, 避免了葡萄叶与葡萄根部被雨水冲刷, 保证葡萄根部的肥料与水的供应不受天气影响, 实 现水肥供应可控 ; 6、 弧形棚顶的透光性设计为葡萄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 提高葡萄的产量与糖份含量。 0015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葡萄棚, 可增强通风、 使葡萄。

13、挂果位的湿度降低、 温度增加, 减 少葡萄转色时间、 提高糖度, 改善品相和品质, 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葡萄棚架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葡萄棚架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序号及名称如下 : 1 为支撑柱, 2 为弧形棚顶, 3 为底边, 4 为横拉线, 5 为高位直拉线, 6 为低位直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0018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葡萄棚架, 包括支撑柱 1、 弧形棚顶 2、 攀爬网,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弧形棚顶 2 包括两个底边 3 和由透光材料制成。

14、的弧面 ; 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 4 和高 位直拉线 5 ; 所述的横拉线 4 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 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 2 的两个底 边 3 相连接, 两条横拉线 4 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 5 ; 在支撑柱 1 之间设置有 2 条低位直 拉线 6, 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 1.60m ; 所述高位直拉线 5 设置有 4 条 ; 所述的横拉线 4、 直拉线 5 和斜拉线 6 为铁丝 ; 所述低位直拉线 6 在支撑柱 1 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 1.37 ; 所述弧形棚顶 2 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 说 明 书 CN 103609385 A 4 3/3 页 5 所述弧型棚顶 2。

15、 的高度为 30cm ; 所述弧形棚顶 2 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 其宽度为 1.30m。 0019 利用本实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 1 附近的栽培基质中, 待葡萄藤生长后, 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 直拉线 6 上, 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 6 攀爬生长 ; B、 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 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 拉线 5 上, 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 3 的方向攀爬生长。 0020 实施例 2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葡萄棚架, 包括支撑柱 1、 弧形棚顶 2、 攀爬网,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弧形棚顶 2 包括两。

16、个底边 3 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 ; 所述的攀爬网包括横拉线 4 和高 位直拉线 5 ; 所述的横拉线 4 分别位于葡萄棚架的两侧, 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棚顶 2 的两个底 边 3 相连接, 两条横拉线 4 的中间设置有高位直拉线 5 ; 在支撑柱 1 之间设置有 2 条低位直 拉线 6, 所述攀爬网距地面的高度为 1.90m ; 所述高位直拉线 5 设置有 6 条 ; 所述的横拉线 4、 直拉线 5 和斜拉线 6 为为钢丝 ; 所述低位直拉线 6 在支撑柱 1 上的连接点距地面距离为 1.57 ; 所述弧形棚顶 2 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构成 ; 所述弧型棚顶 2 的高度为 40cm ; 所述弧。

17、形棚顶 2 的宽度与葡萄的垄宽一致, 其宽度为 1.40m。 0021 利用本实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葡萄种植于支撑柱 1 附近的栽培基质中, 待葡萄藤生长后, 将葡萄藤引导至低位 直拉线 6 上, 让葡萄藤沿着低位直拉线 6 攀爬生长 ; B、 当葡萄藤长出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时, 将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引导至临近的高位直 拉线 5 上, 让结果新梢或营养新梢向底边 3 的方向攀爬生长。 说 明 书 CN 103609385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9385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938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