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木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木屋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98489422申请日20141128E04B1/26200601E04B1/5820060171申请人北京东方昊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102603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东黑垡村东兴开科技园72发明人邓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代理人刘葛郭鸿雁54发明名称一种生态木屋系统57摘要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涉及一种使用硬木材料配合钢结构装配而成的房屋。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拆装维护方便、整体结构稳定牢固、适用性强的生态木屋系统。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包括墙面和柱体,柱体下部安装在预埋件上,柱体。
2、上设置有多组横梁连接件,每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柱体同一侧面的上部和下部,相邻两个柱体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包括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墙面,上梁上方设置有屋顶,屋顶包括托架,托架上部平行设置有多根檩条,檩条上铺设有瓦片,同一侧墙体的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门框支撑梁和窗框支撑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52967A43申请公布日20150325CN104452967A1/1页21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墙体包括墙面和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下部安装在预埋件上,所述预埋件下部埋入地。
3、面以下,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多组横梁连接件,每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柱体同一侧面的上部和下部,相邻两个柱体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包括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和下梁分别与柱体上对应位置的横梁连接件连接,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墙面,所述墙面左右两端通过安装在柱体上的墙面连接件固定,所述上梁上方设置有屋顶,屋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通过安装在柱体顶部的托架连接件固定,托架上部平行设置有多根檩条,檩条上铺设有瓦片,同一侧墙体的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门框支撑梁和窗框支撑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承载平面,所述承载平面上方伸出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部与柱体下部。
4、的底座相连接,安装柱下部位于承载平面下方,安装柱下部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依次与四个安装柱相连,安装柱底部向安装柱所排列成的矩形的外侧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角柱,所述角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角柱相邻的两个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三通柱,所述三通柱上具有三组横梁连接件,三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三通柱的三个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5、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或四通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四通柱上具有四组横梁连接件,四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的四个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和四通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四通柱上具有四组横梁连接件,四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的四个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件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两个平面上分别加工有螺纹孔,所述L型板的两个平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9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连接件为U型镀锌钢片,其U型的两臂夹持住墙面并用自攻钉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托架顶部向底边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底边的连接处分别向托架两条侧边垂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梁,托架顶部设置有固定托架三角片,所述固定托架三角片连接托架两条侧边和第一支撑梁,托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托架半圆片,所述固定托架半圆片连接托架底边、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权利要求书CN104452967A1/4页3一种生态木屋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硬木材料配合钢结构装配而成的生态木。
7、屋系统。背景技术0002木屋是现今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种居住方式,尤其是旅游度假村中搭建的生态木屋。各地对木屋的需求量也因此不断增加,现有的木屋多是使用钢化结构加木质材料的组合搭建,但在实际搭建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安装时直接在地面上安装地梁。这样在搭建好完整的木屋系统之后,由于木屋整体的重量和挤压,很容易在地梁和地面的接触面上产生形变,从而影响木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缩短木屋使用寿命。同时在搭建时安装固定的方式也存在不足,简单在结构之间使用钉装固定,不便于拆卸和维护。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维护方便、整体结构稳定牢固、适用性强的生态木屋系统。0004本发明一种。
8、生态木屋系统,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墙体包括墙面和柱体,所述柱体下部安装在预埋件上,所述预埋件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多组横梁连接件,每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柱体同一侧面的上部和下部,相邻两个柱体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包括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和下梁分别与柱体上对应位置的横梁连接件连接,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墙面,所述墙面左右两端通过安装在柱体上的墙面连接件固定,所述上梁上方设置有屋顶,屋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通过安装在柱体顶部的托架连接件固定,托架上部平行设置有多根檩条,檩条上铺设有瓦片,同一侧墙体的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门框支撑梁和窗框支撑梁。0005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预。
9、埋件包括承载平面,所述承载平面上方伸出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部与柱体下部的底座相连接,安装柱下部位于承载平面下方,安装柱下部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依次与四个安装柱相连,安装柱底部向安装柱所排列成的矩形的外侧弯折。0006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柱体包括角柱,所述角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角柱相邻的两个面上。0007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0008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柱体还包括三通柱,所述三通柱上具有三组横梁连接件,三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
10、于三通柱的三个面上。0009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或四通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四通柱上具有四组横梁连接件,四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的四个面上。说明书CN104452967A2/4页40010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柱体还包括连接柱和四通柱,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两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四通柱上具有四组横梁连接件,四组横梁连接件分别位于连接柱的四个面上。0011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横梁连接件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两个平面上分别加工有螺纹孔,所述L型板的。
11、两个平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0012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墙面连接件为U型镀锌钢片,其U型的两臂夹持住墙面并用自攻钉固定。0013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其中所述托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托架顶部向底边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底边的连接处分别向托架两条侧边垂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梁,托架顶部设置有固定托架三角片,所述固定托架三角片连接托架两条侧边和第一支撑梁,托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托架半圆片,所述固定托架半圆片连接托架底边、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0014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将柱体安装在预埋件上,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以下。在不需要地基的前。
12、提下增加了上层木屋系统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木屋整体结构的稳定程度。安装在预埋件上的柱体与预埋件紧密配合,强度较高。在配合安装横梁和墙面时,柱体不会发生偏移或形变,长时间使用木屋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会发生变形、沉降等状况。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在搭建时,柱体与横梁、柱体与墙面和柱体与托架等结构的连接都是通过结构简单、强度高的连接件来实现,并通过自攻钉固定,拆装维护、更换各种结构都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调整木屋系统的结构或者风格,适用性更强。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一种生。
13、态木屋系统中预埋件的主视图;0018图3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预埋件的俯视图;0019图4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柱体的主视图;0020图5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横梁连接件的主视图;0021图6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横梁连接件的俯视图;0022图7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横梁连接件的侧视图;0023图8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墙体的俯视图;0024图9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角柱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10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11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三通柱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12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术屋系统中四通柱的结构示意图;00。
14、28图13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中托架的主视图;0029图1419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实施例16中对应的柱体排列方式的示意图。说明书CN104452967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0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生态木屋系统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包括墙面1和柱体12。柱体12下部安装在预埋件14上,预埋件14下部埋入地面以下。如图2和图3所示,预埋件14包括承载平面15,承载平面15上方伸出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安装柱16,安装柱16上部与如图4所示的柱体12下部的底座19通过螺栓连接,柱体12的底面与承载平面15相接触;安装柱16下部位于承载平面15下方,安装柱16下部设置有加强环17。
15、,加强环17依次与四个安装柱16相连;安装柱16底部向安装柱16所排列成的矩形结构的外侧弯折,用于增加预埋件14与地面的连接强度,增强木屋系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每个柱体12上设置有多组横梁连接件30,每组横梁连接件30分别位于柱体12同一侧面的上部和下部,横梁连接件30用于连接横梁25。如图57所示,横梁连接件30为L型板,L型板的两个平面上分别加工有螺纹孔20,L型板的两个平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1。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柱体12之间设置有横梁25,横梁25包括上梁3和下梁13。上梁3和下梁13分别与柱体12上对应位置的横梁连接件30连接。上梁3和下梁13之间设置有墙面1。如图8所示,墙面1左右。
16、两端通过安装在柱体12上的墙面连接件22固定。墙面连接件22为U型镀锌钢片,其U型的两臂夹持住墙面1并用自攻钉固定。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每个角柱24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30,两组横梁连接件30分别位于角柱24相邻的两个面上。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四段横梁25与四个角柱24依次连接,角柱24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如图1和图13所示,上梁3上方设置有屋顶,屋顶包括托架5。托架5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托架5顶部向底边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梁7。第一支撑梁7与底边的连接处分别向托架5的两条侧边垂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梁9。托架5顶部设置有固定托架三角片6,固定托架。
17、三角片6连接托架5的两条侧边和第一支撑梁7。托架5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托架半圆片4,固定托架半圆片4连接托架5底边、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9。固定托架三角片和固定托架半圆片共同用于增加托架5的强度。托架5通过安装在柱体12顶部的托架连接件10固定,托架5上部平行设置有多根檩条8,檩条8上铺设有瓦片。如图1所示,同一侧墙体的上梁3和下梁13之间设置有门框支撑梁2和窗框支撑梁11,分别用于安装门框和窗框。位于木屋系统内部的下梁1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地板的地板支撑件26,地板支撑件26为矩形板。0031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
18、和两个三通柱28。如图11所示,三通柱28上具有三组横梁连接件30,三组横梁连接件30分别位于三通柱28的三个面上,则带有横梁连接件30的连续三个面的中间的面上具有一个垂直连接端,其余两个面上为平行连接端。如图15所示,四个角柱24分别位于四个角,两个三通柱28上下并列放置。其中左上角和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的角柱24之间均连接有横梁25。左上角和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角柱24之间各设置有一个三通柱28,三通柱28的两个平行连接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角柱24之间连接有横梁25,两个三通柱28的垂直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三通柱28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共同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0032。
19、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四个三通柱28和一个四通柱29。如图12所示,四通柱29上具有四组横梁连接件30,四组横梁连接件30为别位于四通柱29的四个面上。如图16所示,四个说明书CN104452967A4/4页6角柱24位于四个角,四个三通柱28分别位于各边两个角柱24之间,四通柱29位于中心。四通柱29分别与四个方向的三通柱28的垂直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和对应的三通柱28的平行连接端之间均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三通柱28、四通柱29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共同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0033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
20、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和两个连接柱27。如图10所示,连接柱27上具有两组横梁连接件30,两组横梁连接件30分别位于连接柱27相对的两个面上。如图17所示,四个角柱24分别位于四个角,两个连接柱27分别位于左上角和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角柱24之间。连接柱27分别与其左右两端的角柱24之间连接有横梁25,左上角和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的角柱24之间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连接柱27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共同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0034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一个连接柱27和。
21、两个三通柱28。连接柱27位于两个三通柱28之间,连接柱27分别与两个三通柱28的垂直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连接柱27、三通柱28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共同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0035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12包括四个角柱24,八个连接柱27、四个三通柱28和一个四通柱29。八个连接柱27分别位于三通柱28的平行连接端与和其平行连接端连接的角柱24之间。连接柱27分别与三通柱28的平行连接端和对应的角柱24之间连接有横梁25。角柱24、连接柱27、三通柱28、四通柱29和横梁25中的下梁13共同构成木屋系统的底面。0036以上所述的。
22、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452967A1/7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2/7页8图3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3/7页9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4/7页10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105/7页11图13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116/7页12图1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127/7页13图18图19说明书附图CN104452967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