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43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54356 A (21)申请号 201310511123.7 (22)申请日 2013.10.25 C08F 220/54(2006.01) C08F 222/38(2006.01) (71)申请人 东南大学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 路 2 号 (72)发明人 姜勇 朱明露 田艳芝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 用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 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过程 : 将 N- 异丙基丙烯酰 胺溶于蒸馏水中, 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 交 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 再加入引发剂催化剂, 在 1525的恒温条件下反应, 制得水凝胶。 该制 备方法简单, 且制备出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散热 性和可循环性, 可实现以环保节能、 可循环利用的 方式对待温控物体进行温度控制。 同时, 还公开了 该水凝胶的应用方法, 将水凝胶置于待温控物体 的表面, 水凝胶对待温控物体的温度进行调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4356 A CN 103554356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 将 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于蒸馏水中, 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 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 再加入引发剂催化剂, 在 15 25的恒温条件下反应, 制得水凝胶。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恒 温条件下反应 34h, 且在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 然后在 25和 40相转变三次, 制得 水凝胶。 3. 按照权利要求 1 。
4、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交 联剂为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 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者过氧化苯甲酰, 引发剂催化剂为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交 联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1: 2050。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 发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1 :50100。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
5、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 发剂催化剂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 1:12。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蒸 馏水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34:1。 9.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凝胶的应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水凝胶 置于待温控物体的表面, 水凝胶对待温控物体的温度进行调节。 10. 按照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凝胶的应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待 温控物体为建筑物或者车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54356 A 2 1/7 页 3 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
6、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材料领域, 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 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高分子水凝胶材料是一类能迅速吸收水分而又不溶于水的交联材料, 具有高分子 电解质特性, 是一类能够融吸水、 保水、 缓释于一体迅速发展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 料本身的特殊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探究与关注, 其应用已经渗入到药物缓释, 冷却控温, 沙漠防治, 节能环保等各个领域。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种类较多, 其中智能材料占据重要地 位。所谓的智能材料是一种能感应周围环境变化, 并且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响应的一种 材料。这。
7、种材料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 如在光, 热, PH, 生物大分子等刺激下, 自身的某些物 理或者化学性质如相态、 表面能、 反应速率等会发生相应变化。 0005 目前, 大量人口聚居在城市地区, 然而城市建筑物的冷却过程耗能巨大, 这迫切需 要一种既廉价又具有良好降温特性且能循环利用的材料对建筑物控温冷却。 近期我国投入 大量人力物力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寻找节能环保能源, 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利用, 并且独立开 发研究了诸多的工业的和民用的设施。 但是利用太阳能调整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却鲜有报 道。 0006 众所周知, 水是最好的降温工具, 每蒸发一公斤水, 就能带走 2 兆焦耳的热量, 在 屋顶放。
8、置5毫米厚的水层就能保持房间的清凉。 近年来, 新型可持续冷却材料相继诞生 : 介 孔材料常被用来储存和释放水、 通过激发水蒸发以实现温度冷却或利用红外反射涂层以降 低热量的吸收。这些材料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不能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 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简单, 且制备出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循环性, 可实现以环保 节能、 可循环利用的方式对待温控物体进行温度控制。 同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水凝胶的应用 方法, 将其应用于物体的温控, 尤其是建筑物的温控, 具有可持续性, 且节能环保。。
9、 技术方案 :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 将 N- 异丙基丙烯 酰胺溶于蒸馏水中, 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 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 再加入引发剂催化 剂, 在 15 25的恒温条件下反应, 制得水凝胶。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恒温条件下反应 34h, 且在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 然后在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3 2/7 页 4 25和 40相转变三次, 制得水凝胶。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交联剂为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011 进一步,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10、硫酸铵或者过氧化苯甲酰, 引发剂催化剂为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交联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1: 2050。 0013 进一步, 所述的引发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1 :50100。 0014 进一步, 所述的引发剂催化剂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 1:12。 0015 进一步, 所述的蒸馏水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34:1。 一种水凝胶的应用方法, 将水凝胶置于待温控物体的表面, 水凝胶对待温控物体的温 度进行调节。 0016 有益效果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
11、好的智能温控功能。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 水凝胶具有特殊的温度敏感性。当温度高于 32时, 凝胶体积发生不连续的收缩现象, 温 度升高, 导致分子与水分子间的氢键破坏, 由于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疏水相互作用, 水 凝胶从亲水态膨胀后转化为疏水态, 从而使体积缩小释放水份, 带走部分热量, 保持体系温 度稳定。不同的合成温度对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 在低温下 合成, 水凝胶呈现透明态 ; 在高温下合成, 水凝胶则呈现乳白色性状。该变色发汗水凝胶为 层状固态水凝胶, 由于发汗特性, 表面一直保持湿润, 不结壳, 使用方便, 具有良好的温控功 效。 0017 2。
12、. 可循环利用, 且散热性能卓越。 相比于一般的水凝胶, 多次循环后, 本发明制备 的水凝胶不会结壳, 高温下, 水分的挥发不会受到影响。 而一般的水凝胶几次循环以后在凝 胶表面就会使凝胶组分聚集在表面形成一层凝胶壳, 阻止水分挥发。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 循环利用性能较好, 能多次循环利用。同时, 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卓越的散热性能, 能 快速散热, 维持房屋在 35左右。 0018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 生产成本低, 节能环保。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实现智能控温的示意图。 0021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水凝胶与传统水凝胶对模拟房顶散热的温。
13、度曲线图, 其中, B 线表示空白对照温度曲线, C 线表示现有水凝胶散热温度曲线, D 线表示实施例 1 制 备的水凝胶的散热温度曲线, E 线表示实施例 4 制备的水凝胶的散热温度曲线, F 线表示实 施例 8 制备的水凝胶散热温度曲线 ; 在图 2 中, 五个线条的最右端, 从上向下, 依次为 B、 C、 F、 E、 D。 0022 图 3 为放置本发明实施例 4 制备的水凝胶和没有放置水凝胶的情况下, 房顶在模 拟光照下循环第 1 次、 第 75 次、 第 100 次的温度曲线图, 其中, B 线表示实施例 4 的循环曲 线, C 线表示空白循环测试曲线 。 0023 说 明 书 CN。
14、 103554356 A 4 3/7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5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智能控温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 将 N- 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 交联剂、 蒸馏水加入烧杯, 超声 5 分钟, 以便溶解完全, 加入引发剂 和引发剂催化剂, 超声 5 分钟后迅速倒入模具中, 将温度控制在在 15 25的恒温条件 下, 反应 2 至 5 小时, 就形成了具有交联网状的水凝胶。交联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 量比为 1: 2050。引发剂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1 :50100。引发剂催化剂 与。
15、引发剂的质量比为 1:12。蒸馏水与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34:1。 作为优选方法, 交联剂为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或者过氧化苯甲 酰。引发剂催化剂为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26 进一步, 所述的恒温条件下反应 34h, 且在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 然后在 25和 40相转变三次。制得水凝胶。冲洗并且相转变三次可消除水凝胶中不利影响, 确 保相转变完全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凝胶的应用方法, 将水凝胶置于待温控物体的表面, 水凝 胶对待温控物体的温度进行调节。该待温控物体优选为建筑物或者车辆。 0027 在应用中, 将水凝胶置于透明有。
16、机板上, 如 PC 板、 PVC 板等。在水凝胶表面铺一层 透水介孔薄膜, 防止智能水凝胶的磨损。 0028 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智能温控功能。具体的智能温控原理为 : 水凝胶 的最低相变温度记为 LCST, 当待温控物体的温度低于 LCST 时, 水凝胶为亲水膨胀态, 且为 无色透明的凝胶, 阳光照射到待温控物体, 待温控物体温度升高 ; 当待温控物体的温度高于 LCST 时, 水凝胶由无色透明变成白色不透光的凝胶, 阻止阳光照射待温控物体, 同时, 水凝 胶由亲水膨胀态变成疏水收缩态, 水凝胶渗出的水分, 水分挥发, 带走待温控物体的热量, 降低待温控物体的温度, 从而实现水凝胶对。
17、待温控物体的温度控制。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 (文中简称 : PNIPAM) 水凝胶具有特殊的温度敏感性。当温度高于 32(即 LCST 为 32) 时, 凝胶体积发生不连续的收缩现象, 温度升高, 导致分子与水分子间的氢键破坏, 由于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疏水相互作用, 水凝胶从亲水态膨胀后转化为疏水态, 从而使体积缩 小释放水份, 带走部分热量, 保持体系温度稳定。不同的合成温度对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 水凝胶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 在低温下合成, 水凝胶呈现透明态 ; 在高温下合成, 水凝胶则 呈现乳白色性状。 0029 也就是说,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智能控温水凝胶, 当。
18、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 LCST 时, 它发生 “变色” , 由无色透明变成白色不透光的凝胶, 同时, 水凝胶有亲水膨胀态变成疏 水收缩态, 表观上表现为水凝胶收缩并且表面出现水滴的聚集, 如同 “流汗” , 然后通过渗出 的水分的挥发来带走大量的热量, 从而实现快速控温降温的目的。利用LSCT 作为阳光透过 的 “开关” 来控制阳光的照射与否, 以达到的控温降温的目的。 0030 在阳光照射下, 传统水凝胶的表面很容易干燥结壳, 阻止水分进一步的蒸发, 无法 起到持续降温的作用。 而本发明的水凝胶, 当温度较高, 水凝胶变色, 阻止阳光进入房间 ; 当 温度较低, 水凝胶透明, 允许阳光进入室内。
19、升高室温。随着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 本发明制 备的水凝胶可自行调节自身颜色的变化, 进而进行控温。这一智能水凝胶在城市建筑物方 面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能量损耗。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5 4/7 页 6 0031 下面例举实施例和对比例, 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所具有的良好的智能控 温功效。 0032 实施例中所用仪器 : 红外线加热灯, 功率 1000W, 购于上海奥悦电子有限公司 ; 机械搅拌器, 功率 160W, 购于南京以马内利有限公司 ; 真空干燥箱, 购于南京以马内利有限公司。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试剂 : NIPAM(即 N- 异丙基双丙烯酰胺) , 。
20、化学纯, 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 HEMA, 化学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制作 ; 过硫酸铵,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制作 ; MBA,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制作 ; TEMED,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制作 ; PC 透明板和介孔薄膜 (孔径 0.45 微米) 均购于苏州迪迈塑胶有限公司。 0034 实施例 1 称取NIPAM 5.0 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g, 蒸馏水20 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全, 加入过硫酸铵 0.0625 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31 25g, 30 秒内将溶 液加入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
21、应结束后, 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 和 40 相转变三次, 制 成水凝胶。 0035 水凝胶的透光性能测试。测试过程 : 将蓝色塑料针头置于制备好的弧状智能水凝 胶下, 观察水凝胶透光性 ; 40加热水凝胶, 十分钟后将蓝色针头置于水凝胶下方, 观察水 凝胶透光性。测试结果如图 2 所示。图 2 中纵坐标表示温度, 横坐标表示时间。测试结果 为图 2 中的 D 表示的线条。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 空白 PC 板房顶温度为 62左右, 本实施例 的 PNIPAM 水凝胶能将模拟房顶控制在 35左右, 传统水凝胶仅仅能将温度降低在 52左 右。PNIPAM 水凝胶体现出卓越的控温降温能力, 。
22、并且能够持续控温三个小时以上。 0036 水凝胶的散热性能进行测试 : 制备模拟屋顶, 将该 PNIPAM 水凝胶放置在 PC 板 (支 架) 上, 水凝胶表面铺一次尼龙透水薄膜 (孔径 0.45 微米) , 将制备好的模拟房地置于红外 灯下 15 cm 处, 光照 3 小时, 每隔 10 秒记录温度变化。待循环一次后, 在 20下, 让水凝胶 充分吸水后重复进行散热性能测试, 循环测试 100 次。测量结果如表 1 所示。 0037 测试该水凝胶含水率、 厚度变化。测试含水率的方法 : 用滤纸将水凝胶表面水清 除, 称取其重量, 测量厚度, 然后干燥箱干燥 12 小时, 即得干凝胶, 测量干。
23、凝胶厚度和重量。 测量结果如表 1 所示。 0038 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39 实施例 2 称取NIPAM 5.0 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5 g, 蒸馏水17.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 全, 加入过硫酸铵 0.0625 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3125 g, 30 秒内 将溶液加入模具中, 反应三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 和 40 相转变 三次, 制成水凝胶。 0040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量结果如表 1 所 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
24、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6 5/7 页 7 0041 实施例 3 称取 NIPAM 5.0 g,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2g, 蒸馏水 17.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 全, 随后加入过硫酸铵 0.0625 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3125g, 30 秒 内将溶液加入 88 cm 的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 和 40 相转变三次, 制成水凝胶。 0042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量结果如表 1 所 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
25、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43 实施例 4 称取 NIPAM 5.0 g,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25 g, 蒸馏水 15 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 全, 加入过氧化苯甲酰 0.0625 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3125 g, 30 秒内将溶液加入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 和 40 相 转变三次, 制成水凝胶。 0044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散热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量结果 如表 1 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45 透光性能测试结。
26、果为 : 当温度低于 32时候, 可以观察到本实施例制得的 PNIPAM 水凝胶下的蓝色针头 ; 当将智能水凝胶温度升高超过 32时, 水凝胶迅速变白, 无法观察 到蓝色针头。 0046 散热性能测试结果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以看出 : 空白 PC 板房顶温度为 62左 右, PNIPAM 水凝胶能将模拟房顶控制在 34左右, 传统水凝胶仅仅能将温度降低在 52左 右。本实施例的 PNIPAM 水凝胶体现出卓越的控温降温能力, 并且能够持续控温三个小时以 上。 0047 循环测试结果如图 3 所示。图 3 中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温度。从图 3 中 可知 : 第一次循环, PNIP。
27、AM 水凝胶能将平均温度为 62的普通房顶控制在 35, 第 75 次循 环测试可以将 60普通房顶控温在 34左右, 在第一百次循环测试可以将 63普通房顶 控制在 37左右。循环测试和散热测试证实了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很好的循环性, 可 以循环多次使用。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 0048 实施例 5 称取 NIPAM5.0g,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25g, 蒸馏水 1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全, 加入过硫酸铵 0.05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25g, 30 秒内将溶液加入 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和 40。
28、相转变三次, 制成水凝 胶。 0049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量结果如表 1 所 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50 实施例 6 称取 NIPAM5.0g,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25g, 蒸馏水 1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全, 加入过硫酸铵 0.1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625g, 30 秒内将溶液加入 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和 40相转变三次, 制成水凝 胶。 0051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
29、测量结果如表 1 所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7 6/7 页 8 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52 实施例 7 称取 NIPAM 5.0g,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25g, 蒸馏水 1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全, 加入过氧化苯甲酰 0.05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05g, 30 秒内将溶液 加入模具中反应 3.5 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和 40相转变三次, 制 成水凝胶。 0053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量结果如表 1 所 示。。
30、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大于一百次。 0054 实施例 8 称取 NIPAM5.0g, 交联剂 N,N- 亚甲基丙烯酰胺 0.25g, 蒸馏水 15ml, 加入烧杯中溶解完 全, 加入过硫酸铵 0.10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四甲基二乙胺 0.1g, 30 秒内将溶液加 入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在 25和 40相转变三次, 制成水 凝胶。 0055 测试该水凝胶透光性能、 散热性能、 含水率。测量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 0056 散热性能测试结果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以看出 : 空白 PC 板房顶温度为 62左 右, 本。
31、实施例的 PNIPAM 水凝胶能将模拟房顶控制在 37左右, 传统水凝胶仅仅能将温度降 低在52左右。 本实施例的PNIPAM水凝胶体现出卓越的控温降温能力, 并且能够持续控温 三个小时以上。 0057 透光性能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凝胶表现为可透光并且可循环利用 大于一百次。 0058 表 1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8 7/7 页 9 对比例 1现有的水凝胶 称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5.8g, 交联剂 N,N- 亚甲基丙烯酰胺 0.29g, 蒸馏水 17.4ml, 加 入烧杯中溶解完全, 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 0.0725g 溶解完全, 加入 N,N,N,N- 。
32、四甲基二乙 胺 36l, 30 秒内将溶液加入模具中反应四小时, 反应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制出聚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 0059 测试该水凝胶含水率。测试方法如实施例 1 所示。测试结果如表 2 所示。从表 2 可知 : 对比文件 1 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 (PHEMA 水凝胶) 和实施例 1 制备的水 凝胶在单位面积上含水量相同。 0060 测试该水凝胶散热性能 : 将制备好的水凝胶置于 PC 板上, 置于红外等下 15cm 处, 光照 3 小时, 每隔 10 秒记录温度变化。测试结果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知, 对比例 1 的水 凝胶能将 62普通房顶控制在 50左右, 具有微弱的控温能力。而本发明的水凝胶能够维 持房顶温度在 35左右, 具有良好的温控效果。 0061 表 2 对比例 2不加任何水凝胶 将 PC 板放置在红外灯下 15cm 处, 光照 3 小时, 每隔 10 秒记录温度变化。测试结果如 图 2 所示。从图 2 可知 : 普通无智能水凝胶屋顶平均温度可达到 62左右。 说 明 书 CN 103554356 A 9 1/2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4356 A 10 2/2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435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