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急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急救系统.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35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9 CN 103593554 A (21)申请号 201310533262.X (22)申请日 2013.11.01 G06F 19/00(2011.01) (71)申请人 王浩锴 地址 100045 北京市石景山区时代花园南路 23 号院 7#801 (72)发明人 王浩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代理人 姚垚 张荣彦 (54) 发明名称 远程急救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治疗的远程急 救系统 (100) , 其包括终端装置 (1) 。
2、和远程医疗中 心 (2) ; 终端装置 (1)由使用者随身携带并且能 够与远程医疗中心 (2) 进行无线通信 ; 远程急救 系统 (100) 能够在常规模式或本地模式下进行工 作 ; 所述终端装置 (1) 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11) 、 无 线通信模块 (12, 13) 、 本地分析模块 (14) 、 治疗模 块 (15) , 还可以包括报警模块 (16) ; 在常规模式 下, 远程医疗中心 (2) 接收采集的数据并控制终 端装置 (1) ; 在本地模式下, 本地分析模块 (14) 接 收采集的数据并控制报警模块 (16) 和治疗模块 (15) 。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无论无线通 。
3、信是否正常都能够进行诊断和急救, 进一步能够 防止病情的误诊和误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3554 A CN 103593554 A 1/3 页 2 1. 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治疗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100) 包括终端装置 (1) 和远程医疗中心 (2) , 所述终端装置 (1) 由使用者随身携带并且能够与所述远程医疗中 心 (2) 进行无线通信,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无线通信能够正常进行。
4、或所述使用者手动设定时,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 常规模式下工作 ; 当所述无线通信不能够正常进行或所述使用者手动设定时, 所述远程急 救系统 (100) 切换至本地模式下工作, 并且 所述终端装置 (1) 包括 : 数据采集模块 (11) ,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生理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 所述终端装置 (1) 通过该模块 (12, 13) 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该模块 (12, 13) 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连接, 所述人体生理数据 在所述常规模式下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被发送至所。
5、述远程医疗中心 (2) , 所述 远程医疗中心 (2) 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根据分析结果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 块 (12, 13) 向所述终端装置 (1) 发出指令, 本地分析模块 (14) , 该模块 (14) 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连接, 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在 所述本地模式下被发送至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 该模块 (14) 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对所 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出指令, 治疗模块 (15) , 该模块 (15) 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和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连 接, 所述治疗模块 (15) 根据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6、 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发出的指令对 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治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100) 还包括报警模块 (16) , 该模块 (16) 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和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连接, 并能够根 据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发出的指令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发出的指令进行报警, 所述 报警能够通过所述报警模块 (16) 而被取消, 其中, 只有在所述报警经过预定时间仍没被取消的情况下,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或所述本 地分析模块 (14) 才命令所述治疗模块 (15) 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治疗。 3。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还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连接,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在所述常规模式下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下载并更新所 述预先存储的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还能够存储接收到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 并且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在所述常规模式下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将存储的 所述人体生理数据上传至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
8、其中, 在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所述常规 模式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生理数据, 并将采集到的所述人体生理 数据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将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 所述 远程医疗中心 (2) 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正常或异常的结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93554 A 2 2/3 页 3 在得出异常的结论的情况下,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发 出所述报警指令并开始计时, 所述无线通。
9、信模块 (12, 13) 将所述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报警 模块 (16) , 所述报警模块 (16) 随即发出报警, 如果所述计时达到预定时长时所述报警仍然没有被取消,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向所 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发出所述治疗指令,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将所述治疗指令 发送至所述治疗模块 (15) , 所述治疗模块 (15) 基于所述治疗指令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在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所述本地 模式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将采集到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分析模。
10、块 (14) ,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对根据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正常或异常的结论, 在得出异常的结论的情况下,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向所述报警模块 (16) 发出所述 报警指令并开始计时, 所述报警模块 (16) 随即发出报警, 如果所述计时达到预定时长时所述报警仍然没有被取消,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向所 述治疗模块 (15) 发出所述治疗指令, 所述治疗模块 (15) 基于所述治疗指令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是阈值数据, 所述 本地分析模块 (14) 将。
11、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的各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与所述阈值数 据进行对比, 如果一项或多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高于所述阈值数据的上限或低于所述阈值 数据的下限, 则向所述报警模块 (16) 发出所述报警指令。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是各项所述人体 生理数据的预定的相对变化关系, 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的各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 的实时相对变化关系与所述预定的相对变化关系不匹配时,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向所述 报警模块 (16) 发出所述报警指令。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2、 13) 包括终端数 据发送模块 (12) 和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2, 13) 通过公用无线网络 或专用无线网络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进行无线通信。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报警模块 (16) 设置有取消报警开 关, 当所述取消报警开关被打开时, 所述报警被取消。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当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发生故 障或需要检修导致所述无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时,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主动向所述终端 装置 (1) 发出指令以启动所述本地模式,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
13、恢复正常后再主动向终端 装置 (1) 发出指令以从所述本地模式切换回所述常规模式。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当所述终端装置 (1) 与所述远程 医疗中心 (2) 的所述无线通信的信号消失或不稳定而导致所述无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时, 所述终端装置 (1) 自动启动所述本地模式, 并在所述无线通信恢复正常后自动切换回所述 常规模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93554 A 3 3/3 页 4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 (1) 还设置有手动 紧急触发开关, 当所述开关被人手动开启时, 所述治疗模块 (。
14、15) 立即进行急救治疗。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治疗装置是心脏除颤仪或自 动注射装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自动注射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 (31) 、 击发单元 (32) 和注射单元 (33) ,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 (31) 接收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2) 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14) 发出的 所述治疗指令, 所述击发单元 (32) 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 (31) 连接, 并且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单元 (31) 接收到的所述治疗指令被击发, 以推动所述注射单元 (33) 进行注射, 所述注射单元 (33) 设置有。
15、针头和药仓, 所述注射单元 (33) 设置有所述针头的一面与 所述使用者的皮肤紧贴 ; 在所述击发单元 (32) 被击发后, 在所述击发单元 (32) 的推动下所 述针头刺入人体, 随后所述药仓内预先储存的药液通过所述针头被注入人体。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自动注射装置的击发单元 (32) 包括电子打火器 (32-1) 和可爆燃物 (32-2) 。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自动注射装置的击发单元 (32) 包括同极相向布置的一对电磁铁, 其中一个电磁铁 固定设置, 另一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注射单元 (33) , 并且所。
16、述一对电磁铁在所述击发单元 (32) 未击发时相互靠近。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远程急救系统, 其中, 所述注射单元 (33) 被形成为弯曲形 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93554 A 4 1/10 页 5 远程急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急救系统, 特别地, 涉及一种能够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对突发 疾病的患者进行自动治疗的远程急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类突发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这类疾病发病 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 如不及时救护, 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例 如, 以突发性心脏病为例, 如果在。
17、患者发病超过 4 分钟后才实施急救, 患者死亡比例高达 98%, 而如果能够在 4 分钟内进行急救, 患者的生存机会将大大增加。可见, 突发性疾病导致 的后果的严重性与患者得到的救助的及时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能否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对 突发上述疾病的患者进行急救,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0003 医学领域中已经研发出了很多用于进行紧急救助的急救药物和便携式急救设备, 例如针对突发心绞痛、 心肌梗塞的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等。 当患者发病时, 患者自己或在 他人帮助下服用这类药物或使用这类急救设备, 以达到紧急救治的目的。然而, 在实际情 况中, 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处于不能自理的状态, 无法自己。
18、服用药物或使用急救设备。因而, 如果当患者在独自一人的环境下发病, 即使备有相应的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也无法得到及 时的施药和治疗。 此外, 如果患者已经因突发疾病而丧失了咀嚼和吞咽能力, 纵使有他人帮 助, 但药物无法进入患者体内, 仍无法起到急救的效果。另外, 如果患者发病时恰好处于睡 眠状态, 患者本人或他人很有可能根本觉察不到发病, 更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急救。 0004 近年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 互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远程医疗诊断技术 已经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并且已经出现了具有自动急救功能的远程监护设 备。例如在中国专利 ZL200610030198.3(以下简。
19、称为专利文件 1) 中就公开了一种具有急 救及定位功能的便携式远程实时监护仪。该监护仪能够被高危心脏病患者随身携带, 通过 无线通信系统, 医疗监护中心对患者实施远程实时监控, 实现对患者的远程实时监护、 定位 以及病发时的早期诊断和自动急救治疗。 发明内容 0005 然而, 以专利文件 1 中公开的监护仪为代表的现有远程急救设备普遍存在着以下 问题 : 1. 无法防止因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或者使用者的佩戴错误而导致的病情误诊及误治 疗 ; 2. 在使用者佩戴的终端与医疗监护中心无法取得通信联系或者医疗监护中心发生故 障的情况下, 无法进行诊断和急救。 0006 因而,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
20、自动治疗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急救系统即 使在无法与医疗监护中心取得通信联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突发疾病的使用者进行诊断 和急救。 0007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自动治疗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急救系统不但在 无法与医疗监护中心取得通信联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突发疾病的使用者进行诊断和急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5 2/10 页 6 救, 还能够防止对病情的误诊误治。 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治疗的远程急救系统,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包括终 端装置和远程医疗中心, 所述终端装置由使用者随身携带并且能够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进 行无线通信。当所述无线通信能够正常进行或所。
21、述使用者手动设定时,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 在常规模式下工作 ; 当所述无线通信不能够正常进行或所述使用者手动设定时, 所述远程 急救系统切换至本地模式下工作。 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本地分 析模块和治疗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生理数据。所述终端装置通 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 据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在所述常规模式下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被发送至所 述远程医疗中心,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根据分析结果经 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终端装置发出指令。 所述本地分析模。
22、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 接, 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在所述本地模式下被发送至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出报警指令。 所述治 疗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本地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治疗模块根据所述远程医疗中 心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发出的指令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治疗。 0009 优选地, 所述远程急救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 该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 本地分析模块连接, 并能够根据所述远程医疗中心发出的指令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发出的 指令进行报警, 所述报警能够通过所述报警模块而被取消。只有在所述报警经过预定时间 仍没被取消的情况下,。
23、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才命令所述治疗模块对所述 使用者进行急救治疗。 0010 优选地,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还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在所 述常规模式下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下载并更新所述预先存储的数 据。 0011 优选地,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还能够存储接收到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 并且所述本 地分析模块在所述常规模式下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存储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上传至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0012 本发明的所述远程急救系统在所述常规模式下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所述数据采集 模块采集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生理数据, 并将采集到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无线。
24、通 信模块 ;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医疗中心, 所述远程医疗 中心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正常或异常的结论 ; 在得出异常的 结论的情况下,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出报警指令并开始计时, 所述无 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随即发出报警 ; 在所述计 时达到预定时长时所述报警仍然没有被取消, 所述远程医疗中心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出 所述治疗指令,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治疗指令发送至所述治疗模块 ; 所述治疗模块基 于所述治疗指令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 0013 本发明的所述远程急救系统在所述本地模式下。
25、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所述数据采 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分析模块 ;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对根据 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正常或异常的结 论 ; 在得出异常的结论的情况下,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指令并开始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6 3/10 页 7 计时, 所述报警模块随即发出报警 ; 如果在所述计时达到预定时长时所述报警仍然没有被 取消,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向所述治疗模块发出所述治疗指令 ; 所述治疗模块基于所述治疗 指令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急救。 0014 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可以是阈值数据, 所述本地分析。
26、模块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 集的各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与所述阈值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一项或多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 高于所述阈值数据的上限或低于所述阈值数据的下限, 则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所述报警指 令。 0015 所述预先存储的数据可以是各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的预定的相对变化关系, 当所 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各项所述人体生理数据的实时相对变化关系与所述预定的相对变 化关系不匹配时, 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所述报警指令。 0016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终端数据发送模块和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所述无线通 信模块例如通过公用无线网络或专用无线网络与所述远程医疗中心进行无线通信。 0017 本发明。
27、的远程急救系统的所述治疗装置可以是心脏除颤仪或自动注射装置。 所述 自动注射装置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单元、 击发单元和注射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所述 远程医疗中心或所述本地分析模块发出的所述治疗指令。 所述击发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单 元连接, 并且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治疗指令被击发, 以推动所述注射单元 进行注射。所述注射单元设置有针头和药仓, 所述注射单元设置有所述针头的一面与所述 使用者的皮肤紧贴。在所述击发单元被击发后, 在所述击发单元的推动下所述针头刺入人 体, 随后所述药仓内预先储存的药液通过所述针头被注入人体。 0018 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由于设置有本地分析模块,。
28、 能够在常规模式和本地 模式下工作, 所以无论终端装置与远程医疗中心的无线通信是否正常都能够进行诊断和急 救。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由于还设置有报警模块, 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病情的 误诊和误治。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的基本结构的框图 ; 0020 图 2 是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在常规模式下实施急救的流程图 ; 0021 图 3 是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在本地模式 (无法与医疗监护中心取得通信联系的 模式) 下实施急救的流程图 ; 0022 图 4 示出了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的治疗装置对使用者进行急救治疗的流程 ; 0023 图 5 是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的另一。
29、治疗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框图 ; 0024 图 6 和图 7 分别示出了另一治疗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性结构以及治疗过 程 ; 0025 图 8 示出了另一自动治疗装置的另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性结构以及治疗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 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 1、 远程急救系统 100 概述 0028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包括终端装置 1 和远程医疗中心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7 4/10 页 8 2。终端装置 1 佩戴在使用者身体的例如腕部、 手臂、 胸部或腰部等部位, 包含数据采集模块 11、 终端数据。
30、发送模块12、 终端数据接收模块13、 本地分析模块14、 治疗模块15和报警模块 16。其中, 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也可以统称为无线通信模块。远程 医疗中心2位于诸如医院等远离终端装置1的地点, 包含系统端数据接收模块21、 数据分析 模块 22、 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具有常规模式和本地 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当终端装置 1 与远程医疗中心 2 之间的无线通信 (图 1 中用虚线 A、 A 表示) 正常时, 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常规模式下进行工作 ; 在终端装置 1 与远程医疗中心 2 之间无线通信异常等特殊情况下, 。
31、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本地模式下进行工作。 0029 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佩戴着终端装置 1 的使用者的各项人体生理数据, 如血压、 心率、 体温等。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与数据采集模块 11、 本地分析模块 14 和报警模块 16 连接。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与本地分析模块 14、 报警模块 16 和治疗模块 15 连接。在常规 模式下, 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将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的数据转化为无线信号并通过无线 网络发送至远程医疗中心 2 的系统端数据接收模块 21。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通过无线网 络接收远程医疗中心 2 经由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发送的无线信号 (。
32、包括各种指令) 。其 中, 当接收到 “报警” 指令后, 将该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16 ; 当接收到 “治疗” 指令后, 将该指 令发送至治疗模块 15。本地分析模块 14 与数据采集模块 11、 报警模块 16 和治疗模块 15 连接。在本地模式下, 数据采集模块 11 将采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发送至本地分析模块 14, 本地分析模块 14 根据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对接收到的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并根据 分析结果向报警模块 16 发送 “报警” 指令。报警模块 16 与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终端数据 接收模块 13 和本地分析模块 14 连接。当报警模块 16 接收到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
33、3 或本地 分析模块 14 发送来的 “报警” 指令后, 立即以声音、 灯光、 振动等形式发出报警信号。报警 模块16设置有诸如取消报警开关等用于取消报警的部件, 当报警模块16报警后, 因病情误 报、 误诊或其它原因需要取消报警时, 佩戴终端装置 1 的使用者打开取消报警开关, 报警模 块 16 停止发出报警信号, 同时将 “取消报警” 信号发送至本地分析模块 14 或经由终端数据 发送模块 12 发送至远程医疗中心 2。治疗模块 15 与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和治疗模块 15 连接。在报警模块 16 发出报警经过预定时间后, 如果报警仍没有被取消, 远程治疗中心 2 或本地分析模块 14。
34、 向治疗模块 15 发送 “治疗” 指令, 治疗模块 15 根据该指令对佩戴着终 端装置 1 的使用者实施自动急救治疗。治疗模块 15 可以设置于终端装置 1 内, 也可以是单 独设置的。根据不同使用者的病情需要, 治疗模块 15 可以是自动注射装置、 心脏除颤仪或 者预先植入人体内的其它药物或装置。 0030 数据分析模块 22 与系统端数据接收模块 21 和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连接。数 据分析模块 22 根据医疗人员事先制订的分析规则或在医疗人员的实时操作下对系统端数 据接收模块 21 发送来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并将各种指令发送至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35、 将数据分析模块 22 发送来的各种指令转化为无线信号, 通过无线 网络发送至终端装置 1 的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0031 另外,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终端装置 100 也可以不包 括报警模块 16。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此结构下的操作与在上文中所述的包含报警模块 16 的结构下的操作的区别仅在于 : 远程医疗中心2或本地分析模块14根据对采集的人体生理 数据的分析结果向治疗模块 15 下达 “治疗” 指令, 而不进行报警过程。为了便于说明, 下文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8 5/10 页 9 中的说明仅针对包含报警模块 16 的情。
36、况。在此基础上, 不包含报警模块 16 的相关内容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0032 另外, 优选地, 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急救系统100的终端装置1还可以有一个手动 紧急触发开关。当人工打开该开关时, 终端装置 1 既不受远程医疗中心 2 控制, 也不受本地 分析模块 14 控制, 而是立即直接激发治疗模块 15 进行急救治疗。 0033 2、 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常规模式 0034 下面, 将参照图 2 和图 3 分别说明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常规模式下实施 急救的操作流程, 以及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本地模式下实施急救的操作流程。 0035 图 2 示出了。
37、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常规模式下实施急救的流程图。需要说 明的是, 图 2 中的步骤 S01 是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初始化步骤。在步骤 S01 中, 使 用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使用者在使用本系统前, 需要前往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身 体检测, 由医疗机构针对该个人的身体状态、 既往病史、 易发病等情况选配合适的治疗模块 15 以及配制相关的药物。例如, 在选择自动注射装置作为治疗模块 15 的情况下, 对有心绞 痛病史的佩戴者配制硝化甘油药液, 对有低血糖病症的佩戴者配制葡萄糖药液、 对有哮喘 病症的佩戴者配制沙丁胺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
38、生理数据、 既往 病史、 易发病等的各不相同, 因此本装置并非通用装置, 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单独 定制的或是根据某一类人的情况而定制的, 即某使用者所佩戴的终端装置 1 并不一定适合 于其他人。随后, 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根据检测出的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初始设 置, 包括将使用者的个人数据 (身体状况、 生理历史数据、 既往病史、 易发病等) 录入至远程 医疗中心 2 的数据分析模块 22 中以及终端装置 1 的本地分析模块 14 中, 以及将配制好的 药液装入自动注射装置的药仓内。至此, 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初始化工作完成。 0036 在步骤S02中, 例如通过。
39、检测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医疗中心2之间的无线信号 (如 握手信号) 是否正常来判断与远程医疗中心 2 的通信是否正常, 如通信正常则前进至步骤 S03, 如通信不正常则前进至图 3 中的步骤 S21 ; 0037 在步骤 S03 中, 终端装置 1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佩戴者的各种人体生理数 据。 0038 在步骤 S04 中, 数据采集模块 11 通过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将采集的数据经由无 线网络发送至远程医疗中心2的系统端数据接收模块21。 本发明所指的无线网络可以是目 前普遍使用的公用无线通讯网络 (2G、 2.5G、 3G 等) , 也可以是专用的无线网络。 0039 在步骤。
40、 S05 中, 远程医疗中心 2 的系统端数据接收模块 21 接收到终端装置 1 发送 来的人体生理数据的无线信号后, 将该信号解码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22。数据分析模块 22 对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并做出 “正常” 、“异常” 的判定。 0040 在步骤 S06 中, 当步骤 S05 中做出的是 “正常” 的判定时, 远程医疗中心 2 通过系 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向终端装置 1 发出 “保持” 指令或不发出指令, 此时终端装置 1 正常 工作, 操作返回至步骤 S04。当步骤 S05 中做出的是 “异常” 的判定时, 远程医疗中心 2 通过 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向终端装置 1。
41、 发出 “报警” 指令并开始计时。 0041 在步骤 S07 中, 终端装置 1 通过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接收到远程医疗中心 2 发出 的 “报警” 指令, 并将 “报警” 指令传送至报警模块 16。报警模块 16 接到 “报警” 指令后, 开 始以预先设定好的方式进行报警。同时, 远程医疗中心 2 或报警模块 16 还可以向预先设定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9 6/10 页 10 的电话、 手机发出报警通知, 以通知佩戴者的亲属或救护人员。 0042 当报警模块 16 开始报警后, 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有以下三种 : 1、 系统产生误报, 即由于采集数据不准确、 数据传输。
42、错误、 佩戴者未正确佩戴终端装置 1 等原因造成了误报, 此时佩戴者实际不需要急救 ; 2、 系统未误报, 但佩戴者在报警模块 16 报警时已经得到附近 的亲属或救护人员的及时救治, 因而不需要再进行急救 ; 3、 系统未误报, 佩戴者的确需要急 救。在步骤 S08 中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判定。在不需要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进行急救 的前两种情况下, 佩戴者或其附近人员手动打开报警模块 16 的取消报警开关。取消报警开 关被打开后, 报警模块 16 通过终端数据发送模块 12 向远程医疗中心 2 发送 “取消报警” 信 号, 远程医疗中心2收到该信号后即取消报警, 操作返回至步骤S03。 。
43、在第三种情况下, 佩戴 者不需进行任何动作, 操作前进至步骤 S09。 0043 在步骤 S09 中, 当步骤 S06 中的计时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 (如 1 分钟、 3 分钟等, 该 时长在步骤 S02 中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 时, 远程医疗中心 2 仍未收到终端装置 1 发来的 “取消报警” 信号, 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判定佩戴者需要紧急救治, 远程医疗中心 2 通 过系统端数据发送模块 23 向终端装置 1 发出 “治疗” 指令。 0044 在步骤 S10 中, 终端装置 1 的终端数据接收模块 13 接收到远程医疗中心 2 发出的 “治疗” 指令后, 将该指令传送至治疗模块 1。
44、5, 治疗模块 15 启动。 0045 在步骤 S11 中, 治疗模块 15 以在 S01 步骤中预先配备的药物和 / 或装置对佩戴者 进行急救治疗。 0046 3、 远程急救系统 100 的本地模式 0047 图 3 图示了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在本地模式下实施急救的流程图。这里, 常规模式与本地模式之间的切换是系统根据无线通信状况自动切换的。例如, 当因远程医 疗中心 2 故障或需要检修而无法进行无线通信时, 远程医疗中心 2 主动向终端装置 1 发出 指令启动本地模式, 远程医疗中心 2 恢复正常后再主动将远程急救系统 100 从本地模式切 换回常规模式。或者, 在终端装置 1 。
45、与远程医疗中心 2 的无线通信信号消失或不稳定的时 候, 终端装置1无法收到远程医疗中心2的握手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误码率过高, 终端装置 1 自动从常规模式切换至本地模式, 并在无线通信恢复正常后自动切换回常规模式。 0048 在此情况下, 步骤 S01 和 S02 与常规模式下相同。当在步骤 S02 中判断出通信信 号异常时, 操作前进至步骤 S21。 0049 在步骤 S21 中, 终端装置 1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 11 采集佩戴者的各类人体生理数 据, 并将该数据传送到本地分析模块 14。 0050 在步骤S22中, 本地分析模块14根据预先制订并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和分析规则对 数据采集模块。
46、 11 发送来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0051 在步骤 S23 中, 本地分析模块 14 根据分析结果做出 “正常” 或 “异常” 的判定。在 做出的是 “正常” 判定的情况下, 本地分析模块 14 发出 “保持” 指令 (或者不发送指令) , 操作 返回至步骤 S21 ; 在做出的是 “异常” 判定的情况下, 本地分析模块 14 向报警模块 16 发出 “报警” 指令并开始计时。 0052 在步骤 S24 中, 报警模块 16 进行与图 3 中的步骤 S07 相同的报警操作。 0053 当报警模块 16 开始报警后, 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有以下三种 : 1、 系统产生误报, 即由于采集数据不准确。
47、、 佩戴者未正确佩戴终端装置 1 等原因造成了误报, 此时佩戴者实 说 明 书 CN 103593554 A 10 7/10 页 11 际不需要急救 ; 2、 系统未误报, 但佩戴者在报警模块 16 报警时已经得到附近的亲属或救 护人员的及时救治, 因而不需要再进行急救 ; 3、 系统未误报, 佩戴者的确需要急救。在步骤 S25 中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判定。在不需要本发明的远程急救系统 100 进行急救的前两种情 况下, 佩戴者或其附近人员手动打开报警模块 16 的取消报警开关。取消报警开关被打开 后, 报警模块 16 向本地分析模块 14 发送 “取消报警” 信号, 本地分析模块 14 收到该信。
48、号后 即取消报警, 操作返回至步骤S21。 在第三种情况下, 佩戴者不需进行任何动作, 操作前进至 步骤 S26。 0054 在步骤 S26 中, 当步骤 S23 中的计时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 (如 1 分钟、 3 分钟等, 该 时长在步骤 S02 中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 时, 本地分析模块 14 仍未收到报警模块 16 发送来 的 “取消报警” 信号, 则认为佩戴者需要紧急治疗, 本地分析模块 14 向治疗模块 15 发出 “治 疗” 指令, 启动治疗模块 15。 0055 在步骤 S27 中, 治疗模块 15 以在 S02 步骤中预先配备的药物和 / 或装置对佩戴者 进行急救治疗。 0056。
49、 另外, 常规模式与本地模式之间的切换也可以通过使用者对终端装置 1 的设定而 手动进行。 例如, 当使用者在诸如乘坐飞机、 参加保密会议等必须关闭所有无线通信设备的 环境中时, 使用者可以将终端装置 1 手动设定至本地模式 ; 当使用者出国旅游, 无线通信将 导致昂贵的国际漫游流量费用时, 使用者可以将终端装置 1 手动设定至本地模式。在此情 况下, 终端装置 1 将跳过步骤 S02 中的判断过程, 直接从步骤 S21 开始进行操作。 0057 由上述说明可知, 在本地模式下, 本地分析模块 14 能够代替远程医疗中心 2 对采 集的人体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并向报警模块 16 和治疗模块 15 发出相应的指令。但由于本 地分析模块受计算能力、 存储能力、 分析能力的限制, 其通常使用阀值对比法进行数据分 析。在阀值对比法中, 将针对采集到的实时人体生理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本地分析模块 14 中 的阀值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采集的数据的值高于阀值数据的上限或低于阀值数据的下限, 则认为人体生理状态异常, 本地分析模块 14 随即发出报警指令。可以在某一项数据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