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89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CN 103758989 A (21)申请号 201310751509.5 (22)申请日 2013.12.31 F16H 57/04(2010.01) (71)申请人 黄山科能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地址 245400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经济开发区 霞高路 21 号 (72)发明人 方兴武 曹建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54) 发明名称 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内置式汽车自。
2、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包 括与自动变速箱油腔连通的散热管, 所述散热管 为铝合金扁管, 所述散热管两端设有缓冲油腔, 采 用铝合金作为散热管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油冷器 的重量,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同时可以降 低成本, 在散热管两端设置缓冲油腔对油液进行 泄压, 可以避免油液直接冲击散热管而导致散热 管变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8989 A CN 103758989 A 1/1 页 2 1. 一种内置。
3、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包括与自动变速箱油腔连通的散热管 (10)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管 (10) 为铝合金扁管, 所述散热管 (10) 两端设有缓冲油腔 (20)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 管 (10) 为两个以上层叠状布置且各散热管 (10) 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各散热管 (10) 的管口 彼此对齐且与同一个缓冲油腔 (20) 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构成 散热管 (10) 的铝合金扁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条毛细管 (11) , 所。
4、述各毛细管 (11) 沿铝合金扁管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 管 (10) 在长度方向上呈波浪形且波浪形的起伏方向与铝合金扁管的厚度方向一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 管 (10) 连同缓冲油腔 (20) 置于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箱内, 所述两个缓冲油腔 (20) 各自通 过一个贯穿冷却水箱箱壁的管接头 (30) 与冷却水箱外部空间连通并在冷却水箱的外壁上 形成管路接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其特征在。
5、于 : 所述各散 热管 (10) 之间设有隔栅 (40) , 所述隔栅 (40) 呈梳板状, 该梳板上的梳齿 (42) 等长平行布 置, 各梳齿 (42) 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容纳各散热管 (10) 的插槽 (41) , 插槽 (41) 的宽度与 散热管 (10) 的厚度相等, 所述隔栅 (40) 卡设在各散热管 (10) 的中段位置处且与各散热管 (10) 焊接为一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58989 A 2 1/2 页 3 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 冷却器。 背景技术 0002 。
6、车辆的变速箱用于将始终按一个方向旋转的引擎的旋转力转换为车辆驱动力的 装置, 变速箱可分为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无极变速箱等各种类型, 在这些变速箱内部 设置有齿轮等各种工作部件, 为了对这些工作部件进行润滑、 清洗, 因此在变速箱中含有大 量油液, 然而在工作过程中, 因部件所产生的热机油被加热, 从而致粘度降低, 这会严重影 响油液的润滑、 清洗效果, 因此就需要用油冷器对变速箱中的油液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中为 了提高冷却效率, 进入油冷器的油压一般比较大, 因此大部分油冷器都是由铜或者不锈钢 材料制成, 但这种油冷器比较厚重, 不仅加大了车体重量而且散热性能较差, 同时成本造价 非。
7、常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便且抗压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好的内置式汽车自 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 冷却器, 包括与自动变速箱油腔连通的散热管, 所述散热管为铝合金扁管, 所述散热管两端 设有缓冲油腔。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 采用铝合金作为散热管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油冷器的重 量,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在散热管两端设置缓冲油腔对油液进 行泄压, 可以避免油液直接冲击散热管而导致散热管变形。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
8、0007 图 2 是本发明的散热管的主视图 ; 0008 图 3 是图 2 的左视图 ; 0009 图 4 是本发明的管接头的剖视图 ; 0010 图 5 是本发明的隔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 1 所示, 一种内置式汽车自动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包括与自动变速箱油腔连 通的散热管 10,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管 10 为铝合金扁管, 所述散热管 10 两端设有缓冲油 腔 20。采用铝合金作为散热管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油冷器的重量,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 性能, 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 由于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比以往使用的不锈钢或铜的强度要 说 明 书 CN 10375。
9、8989 A 3 2/2 页 4 低, 因此需要在散热管10两端设置缓冲油腔20对油液进行泄压, 避免油液直接冲击散热管 10 而导致散热管 10 变形。 0012 如图 1 所示, 散热管 10 为两个以上层叠状布置且各散热管 10 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 各散热管 10 的管口彼此对齐且与同一个缓冲油腔 20 连通。采用多个散热管 10 并联的方 式对油液进行散热可以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0013 如图2、 3所示, 构成散热管10的铝合金扁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条毛 细管11, 所述各毛细管11沿铝合金扁管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 散热管10的强度, 避免散热管。
10、10产生膨胀, 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热交换面积, 提高散热效率。 0014 如图 2 所示, 散热管 10 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且波浪形的起伏方向与散热管 10 的 厚度方向一致。波浪形设置可以使散热管 10 在同样的长度下拥有更大的散热面积, 另外波 浪形可增加内阻, 让热交换更加充分以达到提高散热效果。 0015 散热管 10 连同缓冲油腔 20 置于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箱内, 所述两个缓冲油腔 20 各自通过一个贯穿冷却水箱箱壁的如图 4 所示的管接头 30 与冷却水箱外部空间连通并在 冷却水箱的外壁上形成管路接口。本发明中的油冷器不需要设置专用冷却水箱, 直接将油 冷器安装在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
11、箱内, 这样即可以产生较好散热效果又可以节省车体内的 装配空间。 0016 如图 1、 5 所示, 各散热管 10 之间设有隔栅 40, 所述隔栅 40 呈梳板状, 该梳板上的 梳齿 42 等长平行布置, 各梳齿 42 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容纳各散热管 10 的插槽 41, 插槽 41 的宽度与散热管 10 的厚度相等, 所述隔栅 40 卡设在各散热管 10 的中段位置处且与各散热 管 10 焊接为一体。由于散热管 10 是铝制的, 因此强度较差, 设置隔栅 30 能够防止散热管 10 产生弯曲进而导致相邻散热管之间的散热产生干涉而影响散热效率。 说 明 书 CN 103758989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58989 A 5 2/2 页 6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5898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