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1509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78826.0

申请日:

2012.03.23

公开号:

CN102619276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3F 7/10申请公布日:20120801|||公开

IPC分类号:

E03F7/10; F15B11/16

主分类号:

E03F7/10

申请人:

淮安市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彬; 黄霏; 王锦; 温宝国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迎宾大道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谢观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没有装备与之功能相匹配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繁琐和维修检测困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 所述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A、三位六通换向阀A、液压马达A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连接,高压齿轮泵A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连接,液压马达A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液压马达A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连接; 所述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B、液压马达B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B连接,液压马达B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 所述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C、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D、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E、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F、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A并联设置有溢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B、C、D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C、D组成的阀组1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E、F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F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A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B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

说明书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联合吸污车主要用于城市各类地下污水管道、雨水井和窨井的污水、污泥及砂石、大型, 块状物的抽吸、运输、卸装,同时可用于大型厂矿企业的污水、工业废油和废水的抽吸、运输及小型河道的清淤和疏通,如我公司于2010.04.26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0101554707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该车集冲洗、疏通、吸污、污水反排、污水循环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可有效减少车辆、人员的数量和往返次数,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但是由于其功能较多,目前该车有些功能模块是通过人力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不但操作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不便于维护和故障检测,导致出现故障后,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没有装备与之功能相匹配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繁琐和维修检测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

所述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A、三位六通换向阀A、液压马达A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连接,高压齿轮泵A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连接,液压马达A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液压马达A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连接;

所述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B、液压马达B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B连接,液压马达B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

所述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C、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D、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E、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

所述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F、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2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A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B、C、D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C、D组成的阀组1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E、F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F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A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B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发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为并联设置,在联合吸污车工作过程中各分系统互不干涉,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维护和检测,故障易排除。

二、本发明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均设置有溢流阀,为整个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工作安全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

其中,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A3、三位六通换向阀A4、液压马达A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3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A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高压齿轮泵A3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4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4并联设置有溢流阀7,三位六通换向阀A4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6连接,液压马达A6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5,液压马达A6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8连接;

其中,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B13、液压马达B1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13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13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B16连接,液压马达B16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

其中,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14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14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18;

其中,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15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15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的液压油管串联有单向节流阀19;

其中,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22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22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24;

其中,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23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23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连接;

仍如图1所示,三位六通换向阀B13、C14、D15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13、C14、D15组成的阀组1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12;三位六通换向阀E22、F23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22、F23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21。

结合图1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2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A3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A4,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上位位置时,液压马达A6驱动卷盘装置8转动,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下位位置时,液压马达A6驱动卷盘装置8反方向转动。

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左位位置时,液压马达B16驱动吸污臂旋转装置转动,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右位位置时,液压马达B16驱动吸污臂旋转装置反方向转动。

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中活塞回缩,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中活塞伸出。

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19中活塞下降,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19中活塞上升。

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中活塞伸出,即后盖打开,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中活塞缩回,即后盖关闭。

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中活塞伸出,即吸污罐罐体被举升,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中活塞缩回,即吸污罐罐体被降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19276A43申请公布日20120801CN102619276ACN102619276A21申请号201210078826022申请日20120323E03F7/10200601F15B11/1620060171申请人淮安市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23005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迎宾大道10号72发明人李彬黄霏王锦温宝国74专利代理机构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代理人谢观素54发明名称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

2、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没有装备与之功能相匹配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繁琐和维修检测困难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2页21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所述卷盘装置液压油。

3、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A、三位六通换向阀A、液压马达A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连接,高压齿轮泵A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连接,液压马达A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液压马达A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连接;所述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B、液压马达B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通过液压油。

4、管与液压马达B连接,液压马达B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C、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D、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

5、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E、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

6、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F、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A并联设置有溢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B、C、D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C、D组成的阀组1共。

7、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权利要求书CN102619276A2/2页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E、F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F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A之间设置有过滤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B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权利要求书CN102619276A1/4页4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

8、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背景技术0002联合吸污车主要用于城市各类地下污水管道、雨水井和窨井的污水、污泥及砂石、大型,块状物的抽吸、运输、卸装,同时可用于大型厂矿企业的污水、工业废油和废水的抽吸、运输及小型河道的清淤和疏通,如我公司于20100426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0101554707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该车集冲洗、疏通、吸污、污水反排、污水循环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可有效减少车辆、人员的数量和往返次数,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但是由于其功能较多,目前该车有些功能模块是通过人力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不但操作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不便于维护和故障检测,导致出现故障后。

9、,维修困难。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没有装备与之功能相匹配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繁琐和维修检测困难的问题。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智能多功能联合吸污车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所述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A、三位六通换向阀A、液压马达A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

10、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连接,高压齿轮泵A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连接,液压马达A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液压马达A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连接;所述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B、液压马达B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B连接,液压马达B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

11、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C、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说明书CN102619276A2/4页5油缸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D、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

12、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E、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B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高压。

13、齿轮泵B、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六通换向阀F、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连接,高压齿轮泵2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连接。0005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A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B、C、D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C、D组成的阀组1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E、F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F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A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油箱与高压齿轮泵。

14、B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实发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为并联设置,在联合吸污车工作过程中各分系统互不干涉,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维护和检测,故障易排除。0007二、本发明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均设置有溢流阀,为整个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工作安全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

15、制系统、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其中,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A3、三位六通换向阀A4、液压马达A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A3连接,说明书CN102619276A3/4页6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A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高压齿轮泵A3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A4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A4并联设置有溢流阀7,三位六通换向阀A4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A6连接,液压马达A6进、出液压油管之间并联设置有可调节流阀5,液压马达A6通过液压油管与卷盘装置。

16、8连接;其中,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B13、液压马达B1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B13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B13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B16连接,液压马达B16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旋转装置连接;其中,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以及用于上述部件。

17、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C14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C14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连接,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两端的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18;其中,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

18、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D15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D15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连接,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20的液压油管串联有单向节流阀19;其中,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E22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22通过液压油管。

19、与两个并联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连接,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两端的进、出液压油管均串联有单向节流阀24;其中,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齿轮泵B10、两位三通换向阀11、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以及用于上述部件连接的液压油管,油箱1通过液压油管与高压齿轮泵B10连接,油箱1与高压齿轮泵B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高压齿轮泵B10通过液压油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11连接,两位三通换向阀11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六通换向阀F23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F23通过液压油管与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连接;仍如图1所示,三位六通换向阀B13、C14、D15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

20、阀B13、C14、D15组成的阀组1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12;三位六通换向阀E22、F23为并联连接,三位六通换向阀E22、F23组成的阀组2共同并联设置有溢流阀21。0010结合图1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卷盘装置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2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A3说明书CN102619276A4/4页7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A4,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上位位置时,液压马达A6驱动卷盘装置8转动,当三位六通换向阀A4处于下位位置时,液压马达A6驱动卷盘装置8反方向转动。0011吸污臂旋转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

21、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左位位置时,液压马达B16驱动吸污臂旋转装置转动,当三位六通换向阀B13处于右位位置时,液压马达B16驱动吸污臂旋转装置反方向转动。0012吸污臂伸缩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臂伸缩液压油缸17中活塞回缩,当三位六通换向阀C14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臂伸缩液。

22、压油缸17中活塞伸出。0013吸污臂升降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19中活塞下降,当三位六通换向阀D15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臂升降液压油缸19中活塞上升。0014吸污罐后盖启闭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1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中活塞伸出,即后盖打开,当三位六通换向阀E22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罐后盖启闭油缸25中活塞缩回,即后盖关闭。0015吸污罐罐体举升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箱中液压油经过滤器B9过滤后,通过高压齿轮泵B10经液压油管流向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中位位置时,液压油直接流回油箱1,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左位位置时,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中活塞伸出,即吸污罐罐体被举升,当三位六通换向阀F23处于右位位置时,吸污罐罐体举升油缸26中活塞缩回,即吸污罐罐体被降低。0016综上所述本发明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说明书CN102619276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192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