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1436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38335.3

申请日:

2012.02.15

公开号:

CN102535731A

公开日:

2012.07.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C 1/41申请公布日:201207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C1/41; C04B28/00; C04B18/30(2006.01)N

主分类号:

E04C1/41

申请人: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季翔; 林丽娟; 田国华; 刘伟; 王国安; 缪正坤; 方建邦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周爱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述建筑材料。包括砌块基体,在砌块基体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的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砌块基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基体(1),在砌
块基体(1)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2),所述的相邻两
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和保温材料(3);所述的砌块基体(1)
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
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
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
丙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矩形孔(2)的大小为150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材料(3)是和矩形孔相配合的插入矩形孔中的保温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板是挤塑聚苯板。

说明书

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要求广泛推广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砌
块是代替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因为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节能、
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符合绿色墙材的要求,施工速度快。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而在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
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外墙保温技术
与节能材料的发展是互为促进的,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目前,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
温系统和外墙自保温系统三种。墙体自保温技术与其他的墙体保温技术相比具有
构造简单、适应传统施工习惯、外墙饰面多样化、减少有机保温材料对环境污染
等优良特点,同时满足保温隔热与建筑围护或承重的要求,又能较好的解决围护
结构保温系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保持与建筑物相同使用寿命,节约工程造
价。因此,开发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政策和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
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及挤塑聚苯板复合而成,是复合自保温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包
括砌块基体,在砌块基体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的
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砌块基体由下述
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
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
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
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

上述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
抗压强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
%,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
条件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
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
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同时在制成的砌块孔洞中插入挤塑聚苯板复合制成的轻集料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能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使建筑垃圾、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三块砌块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中:1、砌块基体,2、矩形孔,3、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砌块大小:390mm×240mm×190mm

砌块基体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98份,建筑垃圾29份,粉
煤灰7.0份,废旧聚苯颗粒0.5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份,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HPMC)0.10份,木纤维0.14份,聚丙烯纤维0.03份,减水剂0.92
份;水灰比0.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个砌块基体1上设三排孔,采用错位排列,每
排2个长方形孔2,尺寸为150mm×30mm。按图3所示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
在所有的孔洞中均插入厚度为30mm挤塑聚苯板作保温材料3。

实施例2

砌块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份,建筑垃圾29.7份,粉煤
灰7.2份,废旧聚苯颗粒0.6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HPMC)0.14份,木纤维0.17份聚丙烯纤维0.04份,减水剂0.92
份;水灰比0.4。

其他同实施例1。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抗压强
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
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条件
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
求。

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35731A43申请公布日20120704CN102535731ACN102535731A21申请号201210038335322申请日20120215E04C1/41200601C04B28/00200601C04B18/3020060171申请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地址221116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72发明人季翔林丽娟田国华刘伟王国安缪正坤方建邦74专利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代理人周爱芳54发明名称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述建筑材料。包括砌块基体,在砌块基体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

2、矩形孔,所述的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砌块基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优点是废物再利用,在保证轻质的条件下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

3、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基体1,在砌块基体1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2,所述的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和保温材料3;所述的砌块基体1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孔2的大小为150MM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

4、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材料3是和矩形孔相配合的插入矩形孔中的保温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是挤塑聚苯板。权利要求书CN102535731A1/2页3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背景技术0002目前,建筑行业要求广泛推广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砌块是代替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因为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节能、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符合绿色墙材的要求,施工速度快。0003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而在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

5、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外墙保温技术与节能材料的发展是互为促进的,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目前,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外墙自保温系统三种。墙体自保温技术与其他的墙体保温技术相比具有构造简单、适应传统施工习惯、外墙饰面多样化、减少有机保温材料对环境污染等优良特点,同时满足保温隔热与建筑围护或承重的要求,又能较好的解决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保持与建筑物相同使用寿命,节约工程造价。因此,开发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政策和建筑节。

6、能工作的发展趋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及挤塑聚苯板复合而成,是复合自保温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砌块基体,在砌块基体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的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砌块基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烯纤维0。

7、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0006上述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抗压强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条件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同时在制成的砌块孔洞中插入挤塑聚苯板复合制成的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能很好地利用当地。

8、资源,使建筑垃圾、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变废为宝。说明书CN102535731A2/2页4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0010图3是三块砌块组合后的示意图。0011图中1、砌块基体,2、矩形孔,3、保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3实施例10014砌块大小390MM240MM190MM0015砌块基体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98份,建筑垃圾29份,粉煤灰70份,废旧聚苯颗粒05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份,木纤维014份,聚丙烯纤维003份,减水剂092份;水灰比04。00。

9、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个砌块基体1上设三排孔,采用错位排列,每排2个长方形孔2,尺寸为150MM30MM。按图3所示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在所有的孔洞中均插入厚度为30MM挤塑聚苯板作保温材料3。0017实施例20018砌块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份,建筑垃圾297份,粉煤灰72份,废旧聚苯颗粒06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4份,木纤维017份聚丙烯纤维004份,减水剂092份;水灰比04。0019其他同实施例1。0020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抗压强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条件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说明书CN102535731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357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