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面板.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0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2 CN 103907081 A (21)申请号 201280053159.9 (22)申请日 2012.10.29 10-2011-0110320 2011.10.27 KR 10-2011-0127353 2011.11.30 KR G06F 3/041(2006.01) (71)申请人 LG 伊诺特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 (72)发明人 尹知善 李尚营 李勇真 蔡京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7 代理人 许向彤 陈英俊 (54) 发明名称 触控面板 (57) 摘。
2、要 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 : 彼此间隔开的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 二基板的至少一个上的位置检测电极 ; 以及所述 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 间层弹性变形使得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发生变化。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4.2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2/008928 2012.10.29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62385 EN 2013.05.02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081 A CN 103907081 A 1/2 页 2 1. 一种触控面板, 包括 : 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上的位置检测电极 ; 以及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弹性变形使得所述中间层的 厚度发生变化。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进一步包括 : 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面上的压力检测电极, 其中, 所述位置检测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
4、间层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 接合。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根 据所述中间层的变化而变化。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 以上的透光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在1.3至1.52的范围内。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包括树脂。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包括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 的至少一种 : 硅树脂、 聚氨酯树脂、 氯乙烯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 9. 如权利要求 。
5、2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补偿相对于所述压力检测电极或 所述位置检测电极的色差。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位置检测电极包括 : 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极 ; 以及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互不相同的表面上。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 二基板的同一表面上。 12.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触控面板, 进一步包括 : 所述第二基板下方的第三基板,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基板上。 13.。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位置检测电极包括 : 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 ; 以及 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其中, 所述中间层包括 : 导电层 ; 以及 功能层, 并且 其中, 所述功能层包括 : 所述导电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 ; 以及 所述导电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功能层。 1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形成在上面未形成所述位置检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7081 A 2 2/2 页 3 电极的另一个基板上。 15.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中间层。
7、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下方。 16.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功能层包括由绝缘材料和导电材料组 成的复合物。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绝缘材料包括树脂。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导电材料包括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 组中的一种材料 : 金属、 碳纳米管和炭黑。 19.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材料。 20.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面对所述第二电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7081 A 3 1/9 页 4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8、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 根据相关技术的触控面板大体上分为电阻型触控面板和电容型触控面板。 电阻型触控面板包括通过绝缘间隔物彼此分离的上电阻薄膜和下电阻薄膜, 并且当使用者 触摸设备时, 通过上电阻薄膜与下电阻薄膜之间的物理 / 电气接触检测到位置。相比之下, 电容型触控面板包括通过透明粘结剂彼此粘结的 X 坐标感测薄膜和 Y 坐标感测薄膜, 并且 当手指触摸电容型触控面板时, 通过感测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位置。 0003 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技术的电阻型触控面板在感测使用者的书写动作方面具有很 大的优势, 并且相关技术的电容型触控面板在感测使用者的点击。
9、动作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0004 最近, 随着电子 / 电气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器件已经广为使用, 使用者存在各 种需求来使用集成了电阻型和电容型触控面板的组合触控面板。 0005 然而, 如果在不考虑任何具体措施的情况下将电阻型和电容型触控面板集成在一 个组合触控面板中, 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例如, 设备的总体尺寸会显著 增大。因此, 虽然使用者存在各种需求, 但是在实施组合触控面板中存在许多难题。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 其中集成了电阻型触控面板和电容型触控面板。 0008 技术方案 0009 根据一个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触控面。
10、板。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 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基 板和第二基板 ;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位置检测电极 ; 以及所 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弹性变形使得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发 生变化。 0010 有益效果 0011 在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位于基板的互不相同的表 面上。因此, 可以省略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绝缘的额外的绝缘层。 0012 另外, 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中间层。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 板可以通过中间层彼此结合, 所以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此外, 由于可以省略额外的粘合剂 层, 所以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
11、。 0013 中间层可以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 使得可以提高触控 面板的可见性。 0014 中间层可以具有在 1.30 至 1.52 范围内的折射率。因此, 当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 板与显示设备结合时, 可以实现具有出色显示性能的触控面板。 另外, 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 透光率以及触控面板的防反射功能。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4 2/9 页 5 0015 中间层可以具有颜色, 使得可以补偿与压力检测电极或位置检测电极的色差。也 就是说, 可以补偿触控面板的雾度。因此, 可以去除触控面板的色差, 并且可以提供高分辨 率, 使得可以提高可见性。 0016 另。
12、外, 中间层可以使压力检测电极与位置检测电极绝缘, 使得可以防止电短路。 0017 由于中间层, 所以可以省略相关技术的电阻型触控面板中作为隔离物的空气层, 并且可以克服由于空气层造成的可见性和耐用性问题。 0018 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驱动可以不受输入设备的电荷的影响。也就是说, 一般 的书写功能可以应用于触控面板。因此, 触控面板可以替代书写本并且可以解决携带特制 导电棒 ( 手写笔 ) 的不便。 0019 另外, 压力检测电极可以允许根据手指之间的压力和位置的短或长距离触摸, 使 得可以实现三维触控。 0020 可以防止位置报告错误, 也就是说, 手阴影错误, 即甚至当手指或导体刚刚接。
13、近触 控面板时就产生静电电容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 0022 图 2 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 0023 图 3 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 0024 图 4 至图 6 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 0025 图 7 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 并且 0026 图 8 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理解, 当层、 薄膜、 区域、 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个层、 另 一个薄膜、 另一个区域、 另一个图案。
14、或结构 “上” 或 “下” 时, 其可以 “直接” 或 “间接” 在另一 个层、 薄膜、 区域、 图案或结构上, 或者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 参照附图描述每个层 的位置。 0028 为了明显且方便的说明的目的, 可以夸大附图所示的元件大小或厚度, 并且可以 不完全反映实际大小。 0029 以下,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0030 首先参照图 1 详细描述触控面板。图 1 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 视图。 0031 参见图1,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0、 压力检测电极200、 第 二基板 120、 位置检测电极 300 和中间层 500。 0032 第。
15、一基板 110 可以放置在触控面板 10 的最上部。 0033 第一基板 110 可以是透明的。第一基板 110 可以是玻璃基板, 包括例如苏打玻璃 或硼硅酸玻璃的碱性玻璃、 无碱玻璃或化学增强玻璃。第一基板 110 可以包括例如透明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的聚酯薄膜、 具有耐热性和透明性的 聚酰亚胺薄膜, 或具有透明特性的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的复合聚合物。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5 3/9 页 6 0034 保护膜或防眩光涂层可以进一步设置在第一基板 110 的表面上。 0035 第一基板 110 的厚度可以在 100m 至 7。
16、00m 的范围内。 0036 例如笔或手指的输入设备可以触摸第一基板 110 的表面。 0037 压力检测电极 200 位于第一基板 110 的底面上。 0038 压力检测电极200可以包括透明导体。 压力检测电极200可以具有高导电率, 并且 可以包括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压力检测电极 200 可以包括氧化物材料, 例如, 铟锡氧化物薄膜、 铟锌氧化物膜或氧化锌薄膜。 另外, 压力检测 电极 200 可以包括碳纳米管、 银纳米线、 石墨烯或纳米网状物。 0039 压力检测电极 200 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具有在 10nm 至 50nm 的范围内的厚度。 0。
17、040 当笔或手指触摸第一基板 110 的表面时, 压力检测电极 200 可以受压。 0041 电性连接到压力检测电极 200 的第一线材 410 可以位于第一基板 110 上。第一 线材 410 可以包括具有高导电率的金属。第一线材 410 可以包括薄层电阻为 0.4/sq 或 0.4/sq 以下的材料。例如, 第一线材 410 可以包括白金、 金、 银、 铝或铜。第一线材 410 可 以包括用于增强粘合力的铬、 钼或镍。也就是说, 第一线材 410 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线 材 410 可以具有在 100nm 至 2000nm 范围内的厚度。 0042 第二基板 120 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
18、 110 下方。 0043 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透明的。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玻璃基板, 包括例如苏打玻璃 或硼硅酸玻璃的碱性玻璃、 无碱玻璃, 或化学增强玻璃。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基于以下材料 的基板 : 聚酯薄膜, 例如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 或具 有透明特性的交联聚合物, 例如具有耐热性和透明性的聚酰亚胺薄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0044 第二基板 120 可以具有在 100m 至 700m 范围内的厚度。 0045 位置检测电极 300 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 120 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0046 位置检测电极300可以包括透。
19、明导体。 位置检测电极300可以具有高导电率, 并且 可以包括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位置检测电极 300 可以包括氧化物材料, 例如, 铟锡氧化物薄膜、 铟锌氧化物薄膜或氧化锌薄膜。 另外, 位置检 测电极 300 可以包括碳纳米管、 银纳米线、 石墨烯或纳米网状物。 0047 位置检测电极 300 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具有在 10nm 至 50nm 的范围内的厚度。 0048 位置检测电极 300 可以包括第一电极 310 和第二电极 320。第一和第二电极 310 和320可以位于第二基板120的互不相同的表面上。 因此, 可以省略使第一和第二电极310。
20、 和 320 彼此绝缘的额外的绝缘层。 0049 参见图 1, 第一电极 310 可以位于第二基板 120 的顶面上。第一电极 310 可以沿着 第一方向形成。第一电极 310 可以检测第一方向的位置。 0050 第二电极 320 可以位于第二基板 120 的底面上。第二电极 320 可以沿着与第一方 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第二电极 320 可以检测第二方向的位置。 0051 用于保护第二电极 320 的保护层 600 可以进一步设置在第二电极 320 的底面上。 0052 第一和第二电极 310 和 320 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 通过这些形状可以感测例如手 指的输入设备是否触摸这些形状。 0。
21、053 电性连接到位置检测电极 300 的第二线材 420 和第三线材 430 可以位于第二基板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6 4/9 页 7 120 上。第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30 分别可以包括具有高导电率的金属。第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30 可以包括薄层电阻为 0.4/sq 或 0.4/sq 以下的材料。例如, 第二和第三线 材 420 和 430 可以包括白金、 金、 银、 铝或铜。第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30 可以包括用于增 强粘合力的铬、 钼或镍。也就是说, 第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30 分别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第 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
22、30 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在 100nm 至 2000nm 的范围内。 0054 虽然图未示出, 但是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一和第三线材 410 和 430 连接上的印刷 电路板 ( 未示出 )。多种类型的印刷电路板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例如, 柔性印刷电路板 (FPCB) 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 0055 中间层 500 可以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之间。中间层 500 可以使第一 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彼此接合。也就是说, 中间层 500 可以包括具有粘合力的两个表面。 由于第一和第二基板可以通过中间层 500 彼此结合, 所以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另外, 由于可 以省略额。
23、外的粘合剂层, 所以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 0056 中间层 500 的厚度可以通过弹性修改来变化。也就是说, 当输入设备触摸第一基 板110时即当在第一基板110上施加负载时, 中间层500的厚度会由于负载而发生变化。 也 就是说, 由于负载, 中间层500的厚度可以变薄。 当从第一基板110去除负载时, 中间层500 可以从负载造成的修改状态恢复成原始状态。中间层 500 的厚度可以变化到 50的厚度。 0057 中间层 500 可以使压力检测电极 200 与位置检测电极 300 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 压力检测电极 200 与位置检测电极 300 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 005。
24、8 中间层 500 的透光率在可见光波段中可以是 80或 80以上。 0059 中间层 500 可以具有在 1.30 至 1.52 范围内的折射率。因此, 当根据实施例的触 控面板与显示设备结合时, 可以实现具有出色显示性能的触控面板。 另外, 可以提高触控面 板的透光率以及触控面板的防反射功能。 0060 中间层 500 可以有颜色。因此, 可以补偿压力检测电极 200 或位置检测电极 300 的色差。也就是说, 可以补偿触控面板的雾度。例如, 当压力检测电极和位置检测电极 300 包括铟锡氧化物薄膜并且中间层 500 具有基于蓝的颜色时, 可以补偿铟锡氧化物薄膜的黄 化。也就是说, 去除了。
25、触控面板的色差, 并且提供了高分辨率, 使得可以提高可见性。 0061 另外, 中间层 500 使压力检测电极 200 与位置检测电极 300 绝缘以防止压力检测 电极 200 与位置检测电极 300 短路。 0062 由于中间层 500, 所以可以省略相关技术的电阻型触控面板中作为隔离物的空气 层, 并且可以克服由于空气层造成的可见性和耐用性问题。 0063 中间层 500 可以包括树脂。具体地讲, 中间层 500 可以包括光致固化型树脂。例 如, 中间层 500 可以包括硅树酯、 聚氨酯树脂、 聚氯乙烯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 0064 然而, 实施例不限于上述, 但是中间层 500 可以具有。
26、薄膜形状。中间层 500 可以包 括光学透明的粘合剂 (OCA)。 0065 根据材料的类型, 中间层 500 的厚度可以在 25m 至 200m 的范围内。 0066 在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10 中, 当第一基板 110 被输入设备按压时, 在厚度方向 上改变了中间层 500 的厚度, 使得压力检测电极 200 更靠近位置检测电极 300。因此, 压力 检测电极 200 和位置检测电极 300 彼此结合成静电电容, 使得可以检测输入设备所触摸的 位置。因此, 可以不受输入设备的电荷的影响来驱动触控面板。也就是说, 一般的书写功能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7 5/9 页 8。
27、 可以应用于触控面板。因此, 触控面板可以替代书写本并且可以解决携带特制导电棒 ( 手 写笔 ) 的不便。 0067 另外, 压力检测电极 200 可以允许根据手指之间的压力和距离的短或长距离触 摸, 使得可以实现三维触控。 0068 另外, 可以防止位置报告错误, 也就是说, 手阴影错误, 即甚至当手指或导体刚刚 接近触控面板时就产生静电电容的现象。 0069 以下, 将参照图 2 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在以下描述中, 为了清楚和简 单的说明, 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组件相同或者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组件极为相 似的结构和组件的细节。 0070 图 2 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
28、面板的剖视图。 0071 参见图2,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中, 位置检测电极300可以仅仅位于第 二基板 120 的一个表面上。也就是说, 位置检测电极 300 的第一和第二电极 310 和 320 可 以位于第二基板 120 的表面上, 使得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另外, 用于电性连接位置检 测电极 300 的线材 400 可以位于第二基板 120 的一个表面上。 0072 虽然图未示出, 但是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 310 和 320 彼此重叠的部分上进一步 放置绝缘层, 从而防止电短路。 0073 以下将参照图 3 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0074 图 3 是示出了根据。
29、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75 参见图 3,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30 进一步包括放置在第二基板 120 下方的 第三基板 130。位置检测电极 300 可以放置在第二和第三基板 120 和 130 上。然而, 实施例 不限于此。第二电极 320 可以放置在第二基板 120 上并且第一电极 310 可以放置在第三基 板 130 上。 0076 第一和第二电极 310 和 320 可以放置在不同基板上, 使得可以提高触控灵敏度。 0077 以下, 将参照图 4 至图 6 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0078 图 4 至图 6 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
30、图。 0079 首先, 参见图 4, 可以在第一基板 110 上形成压力检测电极 200 和第一线材 410。 0080 可以通过在第一基板 110 上沉积透明电极材料来形成压力检测电极 200。作为一 个实例, 可以通过溅镀方案在第一基板 110 的整个底面上形成铟锡氧化物层。光致抗蚀剂 通过本领域熟知的光刻技术来涂布, 并且执行曝光和显影过程以形成期望的图案, 其中形 成在下层上的铟锡氧化物层被暴露。然后, 通过使用光致抗蚀剂图案作为掩模来使用蚀刻 溶液蚀刻暴露的铟锡氧化物层。蚀刻溶液可以包括羧酸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溴酸溶液、 氢 碘酸溶液或王水溶液。 接着, 去除光致抗蚀剂, 使得可。
31、以形成具有图案的压力检测电极200。 然而, 实施例不限于上述, 并且压力检测电极 200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形成, 例如印刷方法 或层压方法。 0081 然后, 在第一基板 110 上形成金属材料并且使用蚀刻溶液进行蚀刻, 使得可以形 成第一线材 410 的图案。蚀刻溶液可以是磷酸、 硝酸或乙酸的混合溶液。然而, 实施例不限 于此, 并且第一线材 410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形成, 例如, 印刷方法或层压方法。 0082 参见图 5, 位置检测电极 300、 第二线材 420 和第三线材 430 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 120 上。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8 6/9 页 9 0。
32、083 位置检测电极300可以通过与形成压力检测电极200的如上所述的方法相同或相 似的方法来形成。 0084 第二和第三线材 420 和 430 可以通过与形成第一线材 410 的如上所述的方法相同 或相似的方法来形成。 0085 参见图 6, 中间层 500 可以插设在第一基板 110 和第二基板 120 之间, 使得第一基 板 110 可以粘附在第二基板 120 上。在光致固化型树脂被涂布在第一基板 110 和第二基板 120 上之后, 可以通过在光致固化型树脂上照射光来紫外线固化光致固化型树脂以形成中 间层 500。当中间层 500 具有薄膜形状时, 在中间层 500 被插设在第一基板。
33、 110 和第二基板 120 之间之后, 第一基板 110 和第二基板 120 可以立即彼此结合。 0086 将参照图 7 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图 7 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触控 面板的剖视图。 0087 参见图 7,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 110、 第一电极 210、 第二基板 120、 第二电极 220 和压力识别层 500。 0088 第一基板 110 可以设置在触控面板 10 的最上部。 0089 第一基板 110 可以是透明的。第一基板 110 可以是玻璃基板, 包括例如苏打玻璃 或硼硅酸玻璃的碱性玻璃、 无碱玻璃或化学增强玻璃。第一基板 110 可以是基于。
34、以下材料 的基板 : 聚酯薄膜, 例如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 或具 有透明特性的交联聚合物, 例如具有耐热性和透明性的聚酰亚胺薄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或聚碳酸酯。 0090 保护膜或防眩光涂层可以进一步位于第一基板 110 的表面上。 0091 第一基板 110 的厚度可以在 100m 至 700m 的范围内。 0092 例如笔或手指的输入设备可以触摸第一基板 110 的表面。 0093 第一电极 210 可以位于第一基板 110 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参见图 7, 第一电极 210 可以位于第一基板 110 的底面上。 0094 第一电极 210 可以包。
35、括透明导体。第一电极 210 可以具有高导电率, 并且可以包 括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第一电极 210 可以包括氧 化物材料, 例如, 铟锡氧化物薄膜、 铟锌氧化物薄膜或氧化锌薄膜。另外, 第一电极 210 可以 包括碳纳米管、 银纳米线、 石墨烯或纳米网状物。 0095 第一电极 210 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具有在 10m 至 50m 的范围内的厚度。 0096 第一电极210可以形成在第一方向上。 第一电极210可以检测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0097 第一电极 210 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 通过这些形状可以感测到例如手指的输入设 备是否触摸这些形状。 00。
36、98 电性连接到第一电极210的第一线材310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10上。 第一线材310 可以包括具有高导电率的金属。第一线材 310 可以包括薄层电阻为 0.4/sq 或 0.4/sq 以下的材料。例如, 第一线材 310 可以包括白金、 金、 银、 铝或铜。第一线材 310 可以包括用 于增强粘合力的铬、 钼或镍。也就是说, 第一线材 310 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线材 310 可 以具有在 100nm 至 2000nm 范围内的厚度。 0099 第二基板 120 可以与第一基板 110 间隔开。第二基板 120 可以位于第一基板 110 下方。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
37、9 7/9 页 10 0100 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透明的。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玻璃基板, 包括例如苏打玻璃 或硼硅酸玻璃的碱性玻璃、 无碱玻璃或化学增强玻璃。第二基板 120 可以是基于以下材料 的基板 : 聚酯薄膜, 例如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 或具 有透明特性的交联聚合物, 例如具有耐热性和透明性的聚酰亚胺薄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0101 第二基板 120 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而具有在 100m 至 700m 的范围内的厚度。 0102 第二电极 220 位于第二基板 120 上。具体地讲, 第二电极 220 可以位于第二基板。
38、 120 的顶面上。也就是说, 第一电极 210 和第二电极 220 可以设置成彼此相对。 0103 第二电极 220 可以包括透明导体。第二电极 220 可以具有高导电率, 并且可以包 括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第二电极 220 可以包括氧 化物材料, 例如, 铟锡氧化物薄膜、 铟锌氧化物薄膜或氧化锌薄膜。另外, 第二电极 220 可以 包括碳纳米管、 银纳米线、 石墨烯或纳米网状物。 0104 第二电极 220 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具有在 10m 至 50m 的范围内的厚度。 0105 第二电极 220 可以形成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第二电极 22。
39、0 可以检测 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0106 第二电极 220 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 通过这些形状可以感测到例如手指的输入设 备是否触摸这些形状。 0107 电性连接到第二电极220的第二线材320可以位于第二基板120上。 第二线材310 可以包括具有高导电率的金属。第二线材 320 可以包括薄层电阻为 0.4/sq 或 0.4/sq 以下的材料。例如, 第二线材 320 可以包括白金、 金、 银、 铝或铜。第二线材 320 可以包括用 于增强粘合力的铬、 钼或镍。也就是说, 第二线材 320 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第二线材 320 可 以具有在 100nm 至 2000nm 范围内的厚度。 0。
40、108 虽然图未示出, 但是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一线材 310 和第二线材 320 连接的印刷 电路板 ( 未示出 )。多种类型的印刷电路板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例如, 柔性印刷电路板 (FPCB) 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 0109 压力识别层 500 被设置在第一基板 110 下方。具体地讲,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设 置在第一基板 110 和第二基板 120 之间。 0110 压力识别层 500 包括导电层 530 以及功能层 510 和 520。 0111 功能层 510 和 520 包括位于导电层 530 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以及位于与第 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功能层 520。
41、。 0112 第一和第二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使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彼此接合。第一 和第二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具有粘合强度。由于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通过功能层 510和520彼此结合, 所以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另外, 由于可以省略额外的粘合剂层, 所以可 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 0113 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包括绝缘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复合物。然而, 实施例不限于 此, 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仅包括绝缘材料。 0114 该绝缘材料可以包括树脂。具体地讲, 该绝缘材料可以包括光致固化型树脂。例 如, 该绝缘材料可以包括硅树酯。
42、、 聚氨基甲酸酯树脂、 聚氯乙烯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 0115 该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 碳纳米管或炭黑。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10 8/9 页 11 0116 该绝缘材料和该导电材料可以用于根据光学特性来组合。 0117 然而, 实施例不限于上述, 但是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具有薄膜形状。功能层 510 和 520 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的粘合剂 (OCA)。 0118 第一和第二功能层 510 和 520 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可以在 1m 至 10m 的范围内。 0119 导电层 530 位于第一和第二功能层 510 和 520 之间。导电层 530 包括导电材料。 。
43、0120 导电层 530 可以包括透明导体。导电层 530 可以具有高导电率, 并且可以包括在 可见光波段中具有 80或 80以上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导电层 530 可以包括氧化物材 料, 例如, 铟锡氧化物薄膜、 铟锌氧化物薄膜或氧化锌薄膜。另外, 导电层 530 可以包括碳纳 米管、 银纳米线、 石墨烯或纳米网状物。导电层 530 可以包括金属、 碳纳米管和炭黑。 0121 导电层 530 可以具有在 10nm 至 50nm 范围内的厚度。 0122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之间。压力识别层 500 可 以使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
44、彼此接合。压力识别层 500 的厚度可以通过弹性修改来变 化。也就是说, 当输入设备触摸第一基板 110 时即当在第一基板 110 上施加负载时, 压力识 别层 500 的厚度会由于负载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 由于负载, 压力识别层 500 的厚度可以 变薄。当从第一基板 110 去除负载时,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从负载造成的修改状态恢复成 原始状态。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变化到 50的厚度。 0123 因此, 由于压力识别层 500 的厚度减小, 所以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 210 和 220 之 间形成电流路径, 所以电阻可以变化来识别施加在触控面板上的压力。 然而, 当施加了不足 以。
45、改变压力识别层 500 的厚度的触摸时, 第一和第二电极 210 和 220 可以作为根据相关技 术的电容型触控面板来识别位置。 0124 压力识别层500可以在可见光波段中具有80或80以上的透光率, 使得可以提 高触控面板的可见性。 0125 另外,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防止由于相关技术的导电球不透明所导致的可见性降 低。也就是说, 可以提高透光率和可见性。 0126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具有在 1.30 至 1.52 范围内的折射率。因此, 当根据实施例 的触控面板与显示设备结合时, 可以实现具有出色显示性能的触控面板。可以提高触控面 板的透光率以及触控面板的防反射功能。 012。
46、7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具有颜色。因此, 可以补偿第一和第二电极 210 和 220 的色 差。也就是说, 可以补偿触控面板的雾度。例如, 当第一和第二电极 210 和 220 包括铟锡氧 化物薄膜, 并且压力识别层 500 具有基于蓝的颜色时, 可以补偿铟锡氧化物薄膜的黄化。也 就是说, 去除了触控面板的色差, 并且提供了高分辨率, 使得可以提高可见性。 0128 另外,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使第一电极 210 与第二电极 220 绝缘, 使得可以防止电 短路。 0129 由于压力识别层 500, 所以可以省略相关技术的电阻型触控面板中作为隔离物的 空气层, 并且可以克服由于空气层造。
47、成的可见性和耐用性问题。 另外, 可以优化触控面板的 厚度。 0130 在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10 中, 当输入设备被第一基板 110 挤压时, 压力识别层 500 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变化, 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电极 210 和 220 之间可以形成电流路径, 所以电阻可以变化来识别施加在触控面板上的压力。因此, 可以不受输入设备的电荷的影 说 明 书 CN 103907081 A 11 9/9 页 12 响来驱动触控面板。也就是说, 一般的书写功能可以应用于触控面板。因此, 触控面板可以 替代书写本并且可以解决携带特制导电棒 ( 手写笔 ) 的不便。另外, 即使使用者戴上手套, 使用者也可以驱。
48、动触控面板, 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地使用触控面板。 0131 另外,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允许根据手指之间的压强和距离的短或长距离触摸, 使得可以实现三维触控。因此, 可以实现 3D 界面。 0132 另外, 可以防止位置报告错误, 即手阴影错误, 即甚至当手指或导体刚刚接近触控 面板时就产生静电电容的现象。 0133 以下, 将参照图 8 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在以下描述中, 为了清楚和简 单的说明, 将省略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和组件相同或者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和组件极为相 似的结构和组件的细节。 0134 图 8 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135 压力识别层 500 被设置在第一基板 110 的下方。具体地讲, 压力识别层 500 被设 置在第二基板 120 的下方。也就是说, 压力识别层 500 可以被设置在触控面板与触控面板 下方的液晶面板之间。 0136 第一和第二基板 110 和 120 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粘合剂层 600。粘合剂层 600 可 以是光学透明的粘合剂。 0137 因此, 可以实施具有多种结构的触控面板。 0138 本说明书中任何参考 “一个实施例” 、“一种实施例” 、“示例实施例” 等的意思是结 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