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1090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84116.9

申请日:

2012.03.20

公开号:

CN102605977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6/06申请公布日:201207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06申请日:20120320|||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06

主分类号:

E04H6/06

申请人:

中国计量学院

发明人:

梁嘉麟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结构上包括: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7)形成,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升降井内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来驱动其下部的电梯底板(3)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而该电梯底板(3)兼顾了上层停车位的功能;当欲停车时:由上而下层次的车位依次先后停车;当欲驶离时:由下而上层次车位的车依次先后退出;它在特殊的窄小地理环境中可以成为悬空的上层单车位使用;它结构简单而易于装拆的存车库型,尤其适合在不能地面停车的居民小区窄人行道的上空设置停车的单车位,它的上、下双停车位更适合于离开居住点不远的路边家庭双层停车位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它包括:构成立体车
库的钢构框体结构以及分层排列在其中的:停车位与用于运载汽车(2)升降的
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
其特征在于:
A.上述钢构框架结构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6)来取代,并
且,在该钢构框架(6)中没有设置车门;
B.上述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并且,每层至少设置的停
车位不多于两个;
C.上述升降井内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定位在钢构框架(6)上的液压伸缩机
构(P)来驱动下部的电梯底板(3)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
所述的电梯底板(3)是通过横穿汽车(2)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位置来
驱动汽车(2)上升或下降的。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
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伸缩机构(P)是分别位于电梯底板(3)四个角落
来同步驱动该电梯底板(3)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的。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
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立体车库是设置在道路地面(1)边侧的。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
式的使用方法之一,其特征在于:
当汽车(2)进入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上层停车位首先让汽车(2)进入停泊,
由上而下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2)依层次进入停泊;
当汽车(2)离开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下层停车位的汽车(2)首先退出驶离,
由下而上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2)依层次退出驶离。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
式的使用方法之二,其特征在于:
不使用微型立体车库期间,将钢构框架(6)的底层车位完全敞开,作为公
共道路地面(1)的组成部分供外人穿越通行。

说明书

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了可以独立设置在住家门口附近的
家用双车位液压驱动的简易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
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地下车库或立体车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回家之后停车的
需要,并且,由于建造上述车库的成本较高,停车费也相当昂贵,而且离开人们
的居住点很远;而可以随意停车的地方,往往难以找到停车位,时常不得不将私
车停泊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以往,买私车的人们首先是为了上下班方便:至
少是工作单位可以解决停车问题的才会买车,而买私车者的居住点附近往往难以
找到停车点的情况很多。

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的比例越来越高,而
且,一户人家拥有两部小型汽车(轿车)的群体也越来越大,而就现在中国大城
市的普遍情况来看,一户人家在附近停一部车都难以实现(除了少数人家以高价
购买了居住点附近的私人车位),就更不用说让一户人家就近能够停上两部车了,
或更进一步拥有经济上能够承受得起的自家停车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地解决上述自家停车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本发明包括:构成立体车库的钢构框架结构以及分层排列在其中的:停车位
与用于运载汽车升降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

其特征在于:

A.上述钢构框体结构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来取代,并且,
在该钢构框架中没有设置车门;

B.上述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并且,每层至少设置的停
车位不多于两个;

C.上述升降井当中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定位在钢构框架上的液压伸缩机构
来驱动下部的电梯底板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

所述的电梯底板是通过横穿汽车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位置来驱动汽车
上升或下降的。

——所述的液压伸缩机构的最佳设置是分别位于电梯底板四个角落来同步
驱动该电梯底板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的。

——所述的立体车库是设置在道路地面边侧的。

本发明使用时的汽车进入或离开程序以及其他事宜:

当汽车进入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上层停车位首先让汽车进入停泊,由上而下
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依层次进入停泊;

当汽车离开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下层停车位的汽车首先退出驶离,由下而上
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依层次退出驶离。

此外,不使用本发明期间(工作日的白天或出走期间),可以将本发明钢构
框架的底层停车位完全敞开,作为公共道路地面的组成部分供外人穿越通行。

本发明的特点:结构简单而容易安装与拆卸,“性价比”很高,可以在不能
地面停车的居民小区人行道(例如:1.8米宽)的上空停车,为解决人们在居住
点附近的停车难问题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道路地面;2:汽车(小型轿车);3:电梯底板;4:液压杆;5:液压筒;
6:定位在道路地面上的钢构框架;P:由液压杆与液压筒构成的液压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种双停车位的实施例,其钢构框架6通过螺丝定位在
道路地面1上面,本发明中的两个停车位垂向排列,其中底层停车位的受力承受
点就是道路地面1,而顶层停车位的受力承受点正好就是作为构成本发明电梯装
置中悬空而起的电梯底板3。

显然,电梯底板3非但执行了承载汽车2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而且还兼顾了
上述的顶层停车位的功能,即在停车使用时汽车2不会离开电梯底板3;而主要
由液压杆4与液压筒5构成的液压伸缩机构P形成了作为包括液压泵在内的常规
液压系统所构成的在本发明电梯装置中上升或下降的动力驱动部分。——该驱动
部分通过横穿汽车2底部的电梯底板3,与位于汽车2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
部位接触(其中通过木料等非坚硬质垫料来缓冲上下两者的接触)来实现驱动汽
车2上升或下降的;不难看出,在设计上:上述汽车2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距离应
该大于上述电梯底板3的宽度,详见图2示意的电梯底板3所在的位置;此外,
在钢构框架6的外侧最好再设置由软质材料制作的遮挡外罩或俗称的“雨披”。

使用本发明时,见图1,必须按照固定的两辆汽车2的进入或离开程序进行:

当需要两辆汽车2停车时,首先,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让电梯底板3降低到
道路地面1,然后,再让第一辆汽车2开到电梯底板3上面,并让该电梯底板3
正好位于该汽车2的前轮与后轮的中间,最后,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提升电梯底
板3与汽车2的底部接触,并驱动该汽车2上升至顶层车位,并将该电梯底板3
锁定住;在此之后,第二辆汽车2才可以直接开进至本发明底层停车位并在道路
地面1上停泊;至此,两部汽车2完成了驶进本发明的过程。

当需要两辆汽车2离开时,首先,让本发明底层停车位上的汽车2直接退出
至本发明以外的道路地面1上,然后,再让停泊在顶层停车位的汽车2通过液压
伸缩机构P将电梯底板3降低至道路地面1上,最后,就可将该第二辆汽车2
如先前第一辆那样地退出本发明至本发明以外的道路地面1上;至此,两部汽车
2完成了驶离本发明的过程。

由于都是自家人使用本发明,在两部汽车2的进出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发
生矛盾,因此,本发明最适合于提供给一个家庭使用。

由于本发明简单的结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对于在人们居住点以外设置地点
的要求非常低,一般只要可以开进一辆汽车2的居民区人行小路上,例如其宽度
不到2米,也可以考虑设置在地面高处的一个上层单车位供人们使用,此时,不
管有没有汽车2停在上层的停车位上,都不会影响窄小道路地面1上的交通。

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05977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CN102605977ACN102605977A21申请号201210084116922申请日20120320E04H6/0620060171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学院72发明人梁嘉麟54发明名称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57摘要一种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结构上包括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7形成,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升降井内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来驱动其下部的电梯底板3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而该电梯底板3兼顾了。

2、上层停车位的功能;当欲停车时由上而下层次的车位依次先后停车;当欲驶离时由下而上层次车位的车依次先后退出;它在特殊的窄小地理环境中可以成为悬空的上层单车位使用;它结构简单而易于装拆的存车库型,尤其适合在不能地面停车的居民小区窄人行道的上空设置停车的单车位,它的上、下双停车位更适合于离开居住点不远的路边家庭双层停车位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它包括构成立体车库的钢构框体结构以及分层排列在其中的停车位与用于运载汽车2升降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

3、垂直升降井;其特征在于A上述钢构框架结构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6来取代,并且,在该钢构框架6中没有设置车门;B上述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并且,每层至少设置的停车位不多于两个;C上述升降井内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定位在钢构框架6上的液压伸缩机构P来驱动下部的电梯底板3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所述的电梯底板3是通过横穿汽车2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位置来驱动汽车2上升或下降的。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伸缩机构P是分别位于电梯底板3四个角落来同步驱动该电梯底板3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的。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

4、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立体车库是设置在道路地面1边侧的。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的使用方法之一,其特征在于当汽车2进入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上层停车位首先让汽车2进入停泊,由上而下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2依层次进入停泊;当汽车2离开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下层停车位的汽车2首先退出驶离,由下而上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2依层次退出驶离。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的使用方法之二,其特征在于不使用微型立体车库期间,将钢构框架6的底层车位完全敞开,作为公共道路地面1的组成部分供外人穿越通行。权利要求书CN102605。

5、977A1/3页3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小型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了可以独立设置在住家门口附近的家用双车位液压驱动的简易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背景技术0002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地下车库或立体车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回家之后停车的需要,并且,由于建造上述车库的成本较高,停车费也相当昂贵,而且离开人们的居住点很远;而可以随意停车的地方,往往难以找到停车位,时常不得不将私车停泊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以往,买私车的人们首先是为了上下班方便至少是工作单位可以解决停车问题的才会买车,而买私车者的居住点附近往。

6、往难以找到停车点的情况很多。0003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一户人家拥有两部小型汽车轿车的群体也越来越大,而就现在中国大城市的普遍情况来看,一户人家在附近停一部车都难以实现除了少数人家以高价购买了居住点附近的私人车位,就更不用说让一户人家就近能够停上两部车了,或更进一步拥有经济上能够承受得起的自家停车位。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之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地解决上述自家停车位的问题。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0006本发明包括构成立体车库的钢构框架结构以及分层排列在其中的停车位与用于运载汽车升降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0007其特征在于0。

7、008A上述钢构框体结构由至少设置了两层停车位的钢构框架来取代,并且,在该钢构框架中没有设置车门;0009B上述分层排列的停车位就设置在升降井当中,并且,每层至少设置的停车位不多于两个;0010C上述升降井当中的电梯装置中是通过定位在钢构框架上的液压伸缩机构来驱动下部的电梯底板实施上升或下降过程的。0011所述的电梯底板是通过横穿汽车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位置来驱动汽车上升或下降的。0012所述的液压伸缩机构的最佳设置是分别位于电梯底板四个角落来同步驱动该电梯底板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的。0013所述的立体车库是设置在道路地面边侧的。0014本发明使用时的汽车进入或离开程序以及其他事宜0015当汽车。

8、进入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上层停车位首先让汽车进入停泊,由上而下层次说明书CN102605977A2/3页4的停车位让汽车依层次进入停泊;0016当汽车离开微型立体车库时最下层停车位的汽车首先退出驶离,由下而上层次的停车位让汽车依层次退出驶离。0017此外,不使用本发明期间工作日的白天或出走期间,可以将本发明钢构框架的底层停车位完全敞开,作为公共道路地面的组成部分供外人穿越通行。0018本发明的特点结构简单而容易安装与拆卸,“性价比”很高,可以在不能地面停车的居民小区人行道例如18米宽的上空停车,为解决人们在居住点附近的停车难问题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0019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0020图2。

9、是图1的俯视图。00211道路地面;2汽车小型轿车;3电梯底板;4液压杆;5液压筒;6定位在道路地面上的钢构框架;P由液压杆与液压筒构成的液压伸缩机构。具体实施方式0022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种双停车位的实施例,其钢构框架6通过螺丝定位在道路地面1上面,本发明中的两个停车位垂向排列,其中底层停车位的受力承受点就是道路地面1,而顶层停车位的受力承受点正好就是作为构成本发明电梯装置中悬空而起的电梯底板3。0023显然,电梯底板3非但执行了承载汽车2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而且还兼顾了上述的顶层停车位的功能,即在停车使用时汽车2不会离开电梯底板3;而主要由液压杆4与液压筒5构成的液压伸缩机构P形成了作为包。

10、括液压泵在内的常规液压系统所构成的在本发明电梯装置中上升或下降的动力驱动部分。该驱动部分通过横穿汽车2底部的电梯底板3,与位于汽车2底部前轮与后车轮之间的部位接触其中通过木料等非坚硬质垫料来缓冲上下两者的接触来实现驱动汽车2上升或下降的;不难看出,在设计上上述汽车2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上述电梯底板3的宽度,详见图2示意的电梯底板3所在的位置;此外,在钢构框架6的外侧最好再设置由软质材料制作的遮挡外罩或俗称的“雨披”。0024使用本发明时,见图1,必须按照固定的两辆汽车2的进入或离开程序进行0025当需要两辆汽车2停车时,首先,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让电梯底板3降低到道路地面1,然后,再让第。

11、一辆汽车2开到电梯底板3上面,并让该电梯底板3正好位于该汽车2的前轮与后轮的中间,最后,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提升电梯底板3与汽车2的底部接触,并驱动该汽车2上升至顶层车位,并将该电梯底板3锁定住;在此之后,第二辆汽车2才可以直接开进至本发明底层停车位并在道路地面1上停泊;至此,两部汽车2完成了驶进本发明的过程。0026当需要两辆汽车2离开时,首先,让本发明底层停车位上的汽车2直接退出至本发明以外的道路地面1上,然后,再让停泊在顶层停车位的汽车2通过液压伸缩机构P将电梯底板3降低至道路地面1上,最后,就可将该第二辆汽车2如先前第一辆那样地退出本发明至本发明以外的道路地面1上;至此,两部汽车2完成了驶离本发明的过程。说明书CN102605977A3/3页50027由于都是自家人使用本发明,在两部汽车2的进出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矛盾,因此,本发明最适合于提供给一个家庭使用。0028由于本发明简单的结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对于在人们居住点以外设置地点的要求非常低,一般只要可以开进一辆汽车2的居民区人行小路上,例如其宽度不到2米,也可以考虑设置在地面高处的一个上层单车位供人们使用,此时,不管有没有汽车2停在上层的停车位上,都不会影响窄小道路地面1上的交通。说明书CN102605977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7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