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
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且在加工、包装、贮
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
(天然)食品认证组织颁证的绿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称为有机绿茶。就有机绿茶而言,品种
繁多。现有的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其中,
杀青的方式有炒青、蒸青、泡青、辐射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
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
品质特征。目前工艺加工的绿茶成品涩味重、香气质不足,冲泡后留香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有效降低
成品茶的苦涩味,成品绿茶香气浓郁且持久,色泽黄绿,保持茶叶的外形色泽,克服了绿茶
叶涩味较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选择有机茶园生长的绿茶于上午9-11时、下午3-6时,采摘新鲜绿茶叶,
去除采摘时混入的黄叶和杂质;
(2)选青:将采摘的绿茶叶用选青机按单芽、散片、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及一芽多叶
进行分级筛选,其中单芽、一芽一叶及一芽两叶为优质茶;分级筛选,复合市场要求。
(3)分层摊青:将上述分级筛选后的绿茶叶进行分层摊青,摊青温度控制在15-20
℃,相对湿度为75-80%,摊青厚度为5-30mm,摊放时间为3-5h;降低摊青时间,同时有利于
绿茶叶涩味的去处。
(4)杀青:将经过摊青后的绿茶叶投入气热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50-
200℃,杀青时间1-2min,自然摊凉5-10min;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
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杀青温度为150-200℃,提高了天然有机绿茶的有效成分含量。
(5)粗揉:将杀青后的绿茶叶进行第一次粗揉,第一次粗揉时通热风,热风温度为
85-95℃,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5-36r/min,第一次粗揉时间为8-10min;经第一次粗揉完成后
隔40-60s,进行第二次粗揉,第二次粗揉时通热风,热风温度为75-80℃,粗揉机主轴转速为
35-36r/min,第二次粗揉时间为5-7min;
经过两次粗揉,大大改善茶叶内质,使绿茶叶冲泡后具有醇厚滋味。
(6)初烘定香:将粗揉后的绿茶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90-100℃,持续8-10min,使
绿茶叶含水量达30-35%;然后摊放,冷却到55-60℃,摊放厚度5-10厘米;
(7)中揉:将初烘定香后的绿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
转数21-24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35-38℃,第一次中揉时间10-12min;经第一次中揉完成
后隔40-60s,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二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1-24r/min,控制茶叶温
度为35-38℃,第二次中揉时间5-8min;
初烘定香和中揉步骤可以解决绿茶叶涩苦的问题,大大提高绿茶叶的香味,使绿
茶叶冲泡后香味持久。
(8)补香:将瓜蒌叶萃取物喷洒到中揉后的绿茶叶上,瓜蒌叶萃取物的喷洒量为绿
茶叶的1-3%;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补香进一步提高绿茶叶的香味,同时提高绿茶叶的保健性能。
(9)复烘:将补香后的绿茶叶进行紧压复烘,复烘温度80-100℃,其间多翻动,至含
水量为8-10%时,复烘结束;
(10)高压灭菌:将复烘后的绿茶叶投入高压灭菌机内进行灭菌,时间为1-3分钟,
温度为50-70℃。
所述瓜蒌叶萃取物为瓜蒌叶萃取液浓缩汁,具体萃取步骤如下:先将精选的瓜蒌
叶置于盛有溶剂的萃取容器中进行萃取;然后分离出萃取的水相组分;将水相组分溶液浓
缩成浸膏,得率1-1.5%。
叶选用天柱剑毫绿茶品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有效降低成品茶的苦涩味,成品绿茶香气浓郁且
持久,色泽黄绿,品质高,保持茶叶的外形色泽,克服了绿茶叶涩味较重的问题,经过检测,
采用本发明工艺制作的绿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高于传统工艺绿茶约5-7%,儿茶素高于传
统工艺绿茶约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
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有机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选择有机茶园生长的绿茶于上午9-11时、下午3-6时,采摘新鲜绿茶叶,
去除采摘时混入的黄叶和杂质;
(2)选青:将采摘的绿茶叶用选青机按单芽、散片、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及一芽多叶
进行分级筛选,其中单芽、一芽一叶及一芽两叶为优质茶;分级筛选,复合市场要求。
(3)分层摊青:将上述分级筛选后的绿茶叶进行分层摊青,摊青温度控制在15-20
℃,相对湿度为75-80%,摊青厚度为5-30mm,摊放时间为3-5h;降低摊青时间,同时有利于
绿茶叶涩味的去处。
(4)杀青:将经过摊青后的绿茶叶投入气热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50-
200℃,杀青时间1-2min,自然摊凉5-10min;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
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杀青温度为150-200℃,提高了天然有机绿茶的有效成分含量,经过检测,采用本发明工艺
制作的绿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高于传统工艺绿茶约5-7%,儿茶素高于传统工艺绿茶约3-
4%。
(5)粗揉:将杀青后的绿茶叶进行第一次粗揉,第一次粗揉时通热风,热风温度为
85-95℃,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5-36r/min,第一次粗揉时间为8-10min;经第一次粗揉完成后
隔40-60s,进行第二次粗揉,第二次粗揉时通热风,热风温度为75-80℃,粗揉机主轴转速为
35-36r/min,第二次粗揉时间为5-7min;
(6)初烘定香:将粗揉后的绿茶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90-100℃,持续8-10min,使
绿茶叶含水量达30-35%;然后摊放,冷却到55-60℃,摊放厚度5-10厘米;
(7)中揉:将初烘定香后的绿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
转数21-24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35-38℃,第一次中揉时间10-12min;经第一次中揉完成
后隔40-60s,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二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1-24r/min,控制茶叶温
度为35-38℃,第二次中揉时间5-8min;
(8)补香:将瓜蒌叶萃取物喷洒到中揉后的绿茶叶上,瓜蒌叶萃取物的喷洒量为绿
茶叶的1-3%;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9)复烘:将补香后的绿茶叶进行紧压复烘,复烘温度80-100℃,其间多翻动,至含
水量为8-10%时,复烘结束;
(10)高压灭菌:将复烘后的绿茶叶投入高压灭菌机内进行灭菌,时间为1-3分钟,
温度为50-70℃。
所述瓜蒌叶萃取物为瓜蒌叶萃取液浓缩汁,具体萃取步骤如下:先将精选的瓜蒌
叶置于盛有溶剂的萃取容器中进行萃取;然后分离出萃取的水相组分;将水相组分溶液浓
缩成浸膏,得率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