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1004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0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1018.3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号:

CN102493796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21B 4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南京碧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南京碧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十路三号变更后: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十路三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34申请日:20111220|||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34

主分类号:

E21B43/34

申请人:

南京碧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澍霆; 甘宪; 高六逸

地址: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十路三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黄嘉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它包括一个罐状容器A’,在罐状容器A’的中下部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进入罐状容器A’后连接向上的斜向管2,斜向管2在罐状容器A’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管,扩大管构成物理激发区3,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4,物理激发器4是一个溶气激发释放器,斜向管2与物理激发器4的进水管相连,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5,稳流布水器5是一个如喇叭口的倒锥,倒锥内壁呈波浪形,在罐状容器A’的顶部装有刮油器6,刮油器6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罐状容器A’的下部有净化滤层7,罐状容器A’的底部有出水管8。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 其特征是 : 它包括一个罐状 容器 (A’ ) , 在罐状容器 (A’ ) 的中下部有进水管 (1) , 进水管 (1) 进入罐状容器 (A’ ) 后连接 向上的斜向管 (2) , 斜向管 (2) 在罐状容器 (A’ ) 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 管, 扩大管构成物理激发区 (3) , 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 (4) , 斜向管 (2) 与物理 激发器 (4) 的进水管相连, 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 (5) , 在罐状容器 (A’ ) 的顶部装 有刮油器 (6) , 刮油器 (6) 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 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 连接, 罐状容器 (A’ ) 的下部有净化滤层 (7) , 罐状容器 (A’ ) 的底部有出水管 (8) , 所述的物 理激发器, 它有一个进水管 (G) , 进水管 (G) 的一端连接一进水节流孔板 (A) , 进水节流孔板 (A) 的中央有一个与进水管同轴心的圆孔状的节流孔 (9) , 进水节流孔板 A 的相对于进水管 (G) 的另一面有一个与节流孔 (9) 同轴的、 焊接在进水节流孔板 (A) 上的激流反射环 (C) , 激流反射环 (C) 为壁厚 2-5mm, 高 10-12mm 的圆环, 在激流反射环 (C) 内有一个圆形的反射 激荡器 (B) , 反射激荡器 (B) 与激流反射环 (C) 同轴, 反射激荡器 (B) 为一圆柱台, 圆柱台 的直径为节流孔 (9) 直径的 4-6 倍, 圆柱台面向进水节流孔板 (A) 的一面的四周有一圈高 1.0-
2: 0mm 的肩, 肩宽 1.5-2.5mm, 形成圆柱台凹面, 圆柱台凹面中央有一个直径为节流孔 (1) 直径的 1.15-1.2 倍的圆柱形盲孔作为反射激荡孔 (10) , 反射激荡孔 (10) 的深径比为 1 ﹕ 0.8-1.2, 从反射激荡孔 (10) 边起向外, 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 4-8 条激流槽 (11) , 激流槽 (11) 为矩形槽, 大小根据处理水量确定, 激流槽 (11) 直通到圆柱台四周的肩外, 多 条槽的截面积总和为节流孔 (9) 面积的 1.5-2.5 倍, 激流槽 (11) 的深度为反射激荡孔的深 度的 30-60%, 圆柱台的另一面有一与圆柱台同轴的圆杆状的圆柱台柄, 圆柱台柄的直径是 圆柱台直径的 0.3-0.6, 圆柱台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有一个 M8 或 M10 的盲端螺纹孔, 用于 连接调节螺杆, 用以调节圆柱台平面与进水节流孔板 (A) 平面之间的间隙, 反射激荡器 (B) 的圆柱台柄坐落在焊接在盖板 (E) 中央圆筒形的固定承插座 (D) 内, 盖板 (E) 的中心有一个 与圆柱台柄端部螺纹孔同规格的螺纹通孔, 螺纹通孔内有调节反射激荡器上下升降的螺杆 (H) , 在进水节流孔板 (A) 与盖板 (E) 之间焊接有圆环形的外围壳 (F) , 使外围壳 (F) 、 进水节 流孔板 (A) 和盖板 (E) 构成一物理激发器的围护结构, 外围壳 (F) 的直径为圆柱台直径的 2-3 倍, 在外围壳 (F) 与盖板 E 连接处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出水出气孔 (12) , 出水出气孔 (12) 的总面积为节流孔 (9) 面积的 20-30 倍 ; 所述的稳流布水器 (5) , 它是一个如喇叭口的倒锥, 倒锥的内壁呈波浪形。

说明书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井水的处理回用。技术背景 :
     在陆相油田实施 “二采” 时, 需要使用大量注井水, 当注井水回到地面时, 在电脱 水站提走了大部分原油后, 电脱水罐中余下有大量的含油污水还必须经过进一步除油、 除 悬浮杂质和一些溶解气体, 如: 天然气、 硫化氢、 氧气等等, 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 方能使该 回收的注井水水质达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对不同的地层有不同水质要求, 如: 对低 渗透层的回注水要求回注水中含油量≤ 5ppm ; 悬浮杂质含量≤ 1ppm ; 悬浮杂质粒径中值 ≤ 1μm。但在实践中因各种技术原因长期以来几乎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 以致既劳民伤财 又给石油资源长期顺利开发带来众多难题和损失, 成为石油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震惊 全国的渤海湾蓬莱 19-3 油田的溢油事故就与长时间使用的回注水达不到标准有关。本发 明设计就是针对上述难题, 提出的有效解决办法和途径之一。注意到该待回收的注井水的 原始状态特征—— 1、 多半均含有 2%左右的各类溶解气体 ; 2、 电脱水罐本身具有 2kg/cm2 左右的余压。 利用该待回收注井水的原始具有的条件及本发明人的物理激发器和配套装置 可以对该待回收注井水中的气、 油、 水产生良好的预分离作用。 以便于对注井水的后续进一 步达标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 如图 1 所示, 它包括一个罐 状容器 A’ , 在罐状容器 A’ 的中下部有进水管 1, 进水管 1 进入罐状容器 A’ 后连接向上的斜 向管 2, 斜向管 2 在罐状容器 A’ 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管, 扩大管构成 物理激发区 3, 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 4, 斜向管 2 与物理激发器 4 的进水管相 连, 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 5, 如图 2 所示, 在罐状容器 A’ 的顶部装有刮油器 6, 刮油 器 6 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 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 罐状容器 A’ 的 下部有净化滤层 7, 罐状容器 A’ 的底部有出水管 8, 所述的物理激发器 4, 如图 4、 图 5 和图 6 所示, 它有一个进水管 G, 进水管 G 的一端连接一进水节流孔板 A, 进水节流孔板 A 的中央 有一个与进水管同轴心的圆孔状的节流孔 9, 进水节流孔板 A 的相对于进水管 G 的另一面 有一个与节流孔 9 同轴的、 焊接在进水节流孔板 A 上的激流反射环 C, 激流反射环 C 为壁厚 2-5mm, 高 10-12mm 的圆环, 在激流反射环 C 内有一个圆形的反射激荡器 B, 反射激荡器 B 与 激流反射环 C 同轴, 反射激荡器 B 为一圆柱台, 圆柱台的直径为节流孔 9 直径的 4-6 倍, 圆 柱台面向进水节流孔板 A 的一面的四周有一圈高 1.0-2.0mm 的肩, 肩宽 1.5-2.5mm, 形成圆 柱台凹面, 圆柱台凹面中央有一个直径为节流孔 1 直径的 1.15-1.2 倍的圆柱形盲孔作为反 射激荡孔 10, 反射激荡孔 10 的深径比为 1 ∶ 0.8-1.2( 根据水的运动粘滞系数及水中溶解 气的特性调节 ), 从反射激荡孔 2 边起向外, 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 4-8 条激流槽 11,
     激流槽 11 为矩形槽, 大小根据处理水量确定, 激流槽 11 直通到圆柱台四周的肩外 ( 即 : 将 圆柱台的肩切断成 4-8 个缺口 ), 多条槽的截面积总和为节流孔 9 面积的 1.5-2.5 倍, 激流 槽 3 的深度为反射激荡孔的深度的 30-60%, 圆柱台的另一面有一与圆柱台同轴的圆杆状 的圆柱台柄, 圆柱台柄的直径是圆柱台直径的 0.3-0.6, 圆柱台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有一个 M8 或 M10 的盲端螺纹孔, 用于连接调节螺杆, 用以调节圆柱台平面与进水节流孔板 A 平面之 间的间隙, 反射激荡器 B 的圆柱台柄坐落在焊接在盖板 E 中央圆筒形的固定承插座 D 内, 盖 板 E 的中心有一个与圆柱台柄端部螺纹孔同规格的螺纹通孔, 螺纹通孔内有调节反射激荡 器上、 下升降的螺杆 H, 在进水节流孔板 A 与盖板 E 之间焊接有圆环形的外围壳 F, 使外围壳 F、 进水节流孔板 A 和盖板 E 构成一物理激发器的围护结构, 外围壳 F 的直径为圆柱台直径 的 2-3 倍, 在外围壳 F 与盖板 E 连接处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出水出气孔 12, 出水出气孔 12 的 总面积为节流孔 9 面积的 20-30 倍 ; 所述的稳流布水器 5, 如图 2 所示, 它是一个如喇叭口 的倒锥, 倒锥的内壁呈波浪形, 由尼龙压铸而成。 在该布水器围定的空间内所有空间质点的 物理相 ( 指比重、 质量、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等 ) 均有相对差异, 这种空间物理态势十分有利 于三种比重不同的物质——油、 水、 悬浮杂质在运动中自然分离。 同时由于布水器的进水下 口小 ( 直径 d) 而布水器的上口大 ( 直径 D), 从下进口到上出口向上向周边出口的运动速度 均是趋向滞流从而产生三相稳流效应, 而不会出现紊流和油的乳化效应, 布水均匀稳定。
     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是如下运行的 :
     首先待处理净化的含油污水自电脱水储罐出水口在电脱水罐罐压驱动下通过管 道进入本装置的进水口①再通过 A’ 罐内的斜向管②继续在电脱水罐罐压驱动下进入物理 此时大量气泡、 石油连同 激发区③中的物理激发器④进入气、 油、 水三相分离物理激发区, 悬浮杂质与水一起涌入稳流布水器⑤ ( 见图 2), 流动速度变缓, 三相分离再继续进行, 浮在 最上面的油及悬浮杂质, 被安装于 A 罐上部的刮油器⑥的刮油板刮入倾斜的收油小槽钢, 并将顺着该槽钢出口注入收油管回收至贮油罐。罐状容器 A’ 内在实施上述工艺作业时, 布 水器的工作作业是连续不断的, 在布水器上沿口溢出的油和水, 油上浮到顶部, 由刮油器回 收; 水则从上沿口向下溢流, 经净化滤层⑦从罐状容器 A’ 下部出水管⑧流出。 实践证明, 利用待回收回注水的原始条件采用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 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 在回收注井水的初始阶段几乎不消耗成本就能分离出约 90%左右 的油而且水质明显变清。
     这就在展开大量回注水的除油、 净化、 回收过程中一开始就注入了成本极为低廉 的技术措施, 效果十分明显, 肉眼就能明显看出, 经过上述物理激发预分离稳流布水器的技 术介入, 水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气没有了, 油回收了 90%左右, 水变清了。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示意图, 其中 : A’ 为罐状容器 ; 1 为含油污水进口 ; 2 为斜向管 ; 3 为物理激发区 ; 4 为物理激发器 ; 5 为稳流布 水器 ; 6 为刮油器与排油槽 ; 7 为净化滤层 ; 8 为经预分离除油除悬浮杂质后的出水管。
     图 2 为稳流布水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 3 为图 2 稳流布水器的俯视图。
     图 4 为物理激发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 5 为图 4 物理激发器的俯视图。 图 6 为物理激发器的反射激荡器 B 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使用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 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 ( 见附图 1), 其 进水的斜向管 2 的 L 长为 450mm、 α 为 45°、 H 为 400mm, 之后安装了物理激发器 4, 物理激 发器 4 上安装了尼龙质稳流布水器 5。尼龙质稳流布水器 5( 见附图 2) 的进水下口径 D1 为 直径 150mm、 出水上口径 D 为直径 600mm、 H 为 91mm、 α 为 22°, 布水器的同心圆滞流环的 截面是 h 为 15mm、 h1 为 6mm、 R1 为 12mm、 R2 为 9mm、 R3 为 12mm、 R4 为 15mm 的正弦曲面, 泄 水孔 d 为直径 10mm。在罐状容器 A’ 的顶部装有刮油器 6, 刮油器 6 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 油小钢槽, 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 净化滤层 7 的瓷粒粒径为 0.5 ~ 1.0mm、 h为 1000mm。采用的物理激发器 4 为外径为 120mm、 厚 57mm 的圆柱形金属盒体, 其结构见图 4、 图 5 和图 6 所示, 其中 : 节流孔 9 的直径为 10mm, , 激流反射环 C 壁厚 3mm, 高 10mm, , 圆柱台 的直径为 60mm, 圆柱台的肩高 1.5mm, 肩宽 2.0mm, 反射激荡孔 10 的直径为 12.0mm, 反射激 荡孔 2 深 10.0mm, 从反射激荡孔 2 边起向外, 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 6 条激流槽 11, 激 流槽 11 为矩形槽, 激流槽 11 宽 4.0mm, 深 5.0mm, 圆柱台柄的直径为 25mm, 长 25mm, 圆柱台 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的盲端螺纹孔为 M8, 外围壳 F 的内径为 112mm, 在外围壳下半段开有 8 个出水出气孔 12, 出水出气孔 12 为宽 33mm, 高 10.0mm 的矩形孔, 该激发器底端中央部位有 调节螺栓, 可以根据来水的实际物理参数进行调适以获得最佳的激发效果。
     实施例测试结果 :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796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796ACN102493796A21申请号201110431018322申请日20111220E21B43/3420060171申请人南京碧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0061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十路三号72发明人甘澍霆甘宪高六逸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代理人黄嘉栋54发明名称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57摘要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它包括一个罐状容器A,在罐状容器A的中下部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进入罐状容器A后连接向上的斜向管2,斜向管。

2、2在罐状容器A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管,扩大管构成物理激发区3,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4,物理激发器4是一个溶气激发释放器,斜向管2与物理激发器4的进水管相连,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5,稳流布水器5是一个如喇叭口的倒锥,倒锥内壁呈波浪形,在罐状容器A的顶部装有刮油器6,刮油器6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罐状容器A的下部有净化滤层7,罐状容器A的底部有出水管8。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

3、流布水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罐状容器(A),在罐状容器(A)的中下部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进入罐状容器(A)后连接向上的斜向管(2),斜向管(2)在罐状容器(A)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管,扩大管构成物理激发区(3),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4),斜向管(2)与物理激发器(4)的进水管相连,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5),在罐状容器(A)的顶部装有刮油器(6),刮油器(6)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罐状容器(A)的下部有净化滤层(7),罐状容器(A)的底部有出水管(8),所述的物理激发器,它有一个进水管(G),进水管(G)的一端连。

4、接一进水节流孔板(A),进水节流孔板(A)的中央有一个与进水管同轴心的圆孔状的节流孔(9),进水节流孔板A的相对于进水管(G)的另一面有一个与节流孔(9)同轴的、焊接在进水节流孔板(A)上的激流反射环(C),激流反射环(C)为壁厚25MM,高1012MM的圆环,在激流反射环(C)内有一个圆形的反射激荡器(B),反射激荡器(B)与激流反射环(C)同轴,反射激荡器(B)为一圆柱台,圆柱台的直径为节流孔(9)直径的46倍,圆柱台面向进水节流孔板(A)的一面的四周有一圈高1020MM的肩,肩宽1525MM,形成圆柱台凹面,圆柱台凹面中央有一个直径为节流孔(1)直径的11512倍的圆柱形盲孔作为反射激荡。

5、孔(10),反射激荡孔(10)的深径比为10812,从反射激荡孔(10)边起向外,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48条激流槽(11),激流槽(11)为矩形槽,大小根据处理水量确定,激流槽(11)直通到圆柱台四周的肩外,多条槽的截面积总和为节流孔(9)面积的1525倍,激流槽(11)的深度为反射激荡孔的深度的3060,圆柱台的另一面有一与圆柱台同轴的圆杆状的圆柱台柄,圆柱台柄的直径是圆柱台直径的0306,圆柱台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有一个M8或M10的盲端螺纹孔,用于连接调节螺杆,用以调节圆柱台平面与进水节流孔板(A)平面之间的间隙,反射激荡器(B)的圆柱台柄坐落在焊接在盖板(E)中央圆筒形的固定承插座(。

6、D)内,盖板(E)的中心有一个与圆柱台柄端部螺纹孔同规格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有调节反射激荡器上下升降的螺杆(H),在进水节流孔板(A)与盖板(E)之间焊接有圆环形的外围壳(F),使外围壳(F)、进水节流孔板(A)和盖板(E)构成一物理激发器的围护结构,外围壳(F)的直径为圆柱台直径的23倍,在外围壳(F)与盖板E连接处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出水出气孔(12),出水出气孔(12)的总面积为节流孔(9)面积的2030倍;所述的稳流布水器(5),它是一个如喇叭口的倒锥,倒锥的内壁呈波浪形。权利要求书CN102493796A1/4页3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

7、油田注井水的处理回用。技术背景0002在陆相油田实施“二采”时,需要使用大量注井水,当注井水回到地面时,在电脱水站提走了大部分原油后,电脱水罐中余下有大量的含油污水还必须经过进一步除油、除悬浮杂质和一些溶解气体,如天然气、硫化氢、氧气等等,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方能使该回收的注井水水质达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对不同的地层有不同水质要求,如对低渗透层的回注水要求回注水中含油量5PPM;悬浮杂质含量1PPM;悬浮杂质粒径中值1M。但在实践中因各种技术原因长期以来几乎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以致既劳民伤财又给石油资源长期顺利开发带来众多难题和损失,成为石油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震惊全国的渤海湾蓬莱193。

8、油田的溢油事故就与长时间使用的回注水达不到标准有关。本发明设计就是针对上述难题,提出的有效解决办法和途径之一。注意到该待回收的注井水的原始状态特征1、多半均含有2左右的各类溶解气体;2、电脱水罐本身具有2KG/CM2左右的余压。利用该待回收注井水的原始具有的条件及本发明人的物理激发器和配套装置可以对该待回收注井水中的气、油、水产生良好的预分离作用。以便于对注井水的后续进一步达标处理。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4一种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罐状容器A,在罐状容器A的中下部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进入罐状容器A后连接向上的斜向管2,斜向管2在罐。

9、状容器A横断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垂直向上的扩大管,扩大管构成物理激发区3,物理激发区的中央置有物理激发器4,斜向管2与物理激发器4的进水管相连,扩大管之上连接有稳流布水器5,如图2所示,在罐状容器A的顶部装有刮油器6,刮油器6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罐状容器A的下部有净化滤层7,罐状容器A的底部有出水管8,所述的物理激发器4,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它有一个进水管G,进水管G的一端连接一进水节流孔板A,进水节流孔板A的中央有一个与进水管同轴心的圆孔状的节流孔9,进水节流孔板A的相对于进水管G的另一面有一个与节流孔9同轴的、焊接在进水节流孔板A上的激流反射环C。

10、,激流反射环C为壁厚25MM,高1012MM的圆环,在激流反射环C内有一个圆形的反射激荡器B,反射激荡器B与激流反射环C同轴,反射激荡器B为一圆柱台,圆柱台的直径为节流孔9直径的46倍,圆柱台面向进水节流孔板A的一面的四周有一圈高1020MM的肩,肩宽1525MM,形成圆柱台凹面,圆柱台凹面中央有一个直径为节流孔1直径的11512倍的圆柱形盲孔作为反射激荡孔10,反射激荡孔10的深径比为10812根据水的运动粘滞系数及水中溶解气的特性调节,从反射激荡孔2边起向外,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48条激流槽11,说明书CN102493796A2/4页4激流槽11为矩形槽,大小根据处理水量确定,激流槽1。

11、1直通到圆柱台四周的肩外即将圆柱台的肩切断成48个缺口,多条槽的截面积总和为节流孔9面积的1525倍,激流槽3的深度为反射激荡孔的深度的3060,圆柱台的另一面有一与圆柱台同轴的圆杆状的圆柱台柄,圆柱台柄的直径是圆柱台直径的0306,圆柱台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有一个M8或M10的盲端螺纹孔,用于连接调节螺杆,用以调节圆柱台平面与进水节流孔板A平面之间的间隙,反射激荡器B的圆柱台柄坐落在焊接在盖板E中央圆筒形的固定承插座D内,盖板E的中心有一个与圆柱台柄端部螺纹孔同规格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有调节反射激荡器上、下升降的螺杆H,在进水节流孔板A与盖板E之间焊接有圆环形的外围壳F,使外围壳F、进水节流。

12、孔板A和盖板E构成一物理激发器的围护结构,外围壳F的直径为圆柱台直径的23倍,在外围壳F与盖板E连接处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出水出气孔12,出水出气孔12的总面积为节流孔9面积的2030倍;所述的稳流布水器5,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如喇叭口的倒锥,倒锥的内壁呈波浪形,由尼龙压铸而成。在该布水器围定的空间内所有空间质点的物理相指比重、质量、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均有相对差异,这种空间物理态势十分有利于三种比重不同的物质油、水、悬浮杂质在运动中自然分离。同时由于布水器的进水下口小直径D而布水器的上口大直径D,从下进口到上出口向上向周边出口的运动速度均是趋向滞流从而产生三相稳流效应,而不会出现紊流和油的乳化效。

13、应,布水均匀稳定。0005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是如下运行的0006首先待处理净化的含油污水自电脱水储罐出水口在电脱水罐罐压驱动下通过管道进入本装置的进水口再通过A罐内的斜向管继续在电脱水罐罐压驱动下进入物理激发区中的物理激发器进入气、油、水三相分离物理激发区,此时大量气泡、石油连同悬浮杂质与水一起涌入稳流布水器见图2,流动速度变缓,三相分离再继续进行,浮在最上面的油及悬浮杂质,被安装于A罐上部的刮油器的刮油板刮入倾斜的收油小槽钢,并将顺着该槽钢出口注入收油管回收至贮油罐。罐状容器A内在实施上述工艺作业时,布水器的工作作业是连续不断的,在布水器上沿口溢出的油和水,油。

14、上浮到顶部,由刮油器回收;水则从上沿口向下溢流,经净化滤层从罐状容器A下部出水管流出。0007实践证明,利用待回收回注水的原始条件采用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在回收注井水的初始阶段几乎不消耗成本就能分离出约90左右的油而且水质明显变清。0008这就在展开大量回注水的除油、净化、回收过程中一开始就注入了成本极为低廉的技术措施,效果十分明显,肉眼就能明显看出,经过上述物理激发预分离稳流布水器的技术介入,水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气没有了,油回收了90左右,水变清了。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示意图,其中A为罐状容器;1为含油污水。

15、进口;2为斜向管;3为物理激发区;4为物理激发器;5为稳流布水器;6为刮油器与排油槽;7为净化滤层;8为经预分离除油除悬浮杂质后的出水管。0010图2为稳流布水器的剖面示意图。0011图3为图2稳流布水器的俯视图。0012图4为物理激发器的剖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2493796A3/4页50013图5为图4物理激发器的俯视图。0014图6为物理激发器的反射激荡器B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实施例0016本实施例使用的注井水的物理激发、三相分离预分离稳流布水器见附图1,其进水的斜向管2的L长为450MM、为45、H为400MM,之后安装了物理激发器4,物理激发器4上安装了尼龙质稳流布水器5。

16、。尼龙质稳流布水器5见附图2的进水下口径D1为直径150MM、出水上口径D为直径600MM、H为91MM、为22,布水器的同心圆滞流环的截面是H为15MM、H1为6MM、R1为12MM、R2为9MM、R3为12MM、R4为15MM的正弦曲面,泄水孔D为直径10MM。在罐状容器A的顶部装有刮油器6,刮油器6的刮油板下有倾斜的收油小钢槽,小钢槽与通向储油罐的收油管连接,净化滤层7的瓷粒粒径为0510MM、H为1000MM。采用的物理激发器4为外径为120MM、厚57MM的圆柱形金属盒体,其结构见图4、图5和图6所示,其中节流孔9的直径为10MM,激流反射环C壁厚3MM,高10MM,圆柱台的直径为6。

17、0MM,圆柱台的肩高15MM,肩宽20MM,反射激荡孔10的直径为120MM,反射激荡孔2深100MM,从反射激荡孔2边起向外,呈径向水平辐射状均分开有6条激流槽11,激流槽11为矩形槽,激流槽11宽40MM,深50MM,圆柱台柄的直径为25MM,长25MM,圆柱台柄的端头中心轴位置的盲端螺纹孔为M8,外围壳F的内径为112MM,在外围壳下半段开有8个出水出气孔12,出水出气孔12为宽33MM,高100MM的矩形孔,该激发器底端中央部位有调节螺栓,可以根据来水的实际物理参数进行调适以获得最佳的激发效果。0017实施例测试结果0018说明书CN102493796A4/4页6说明书CN102493796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93796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