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0992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6077.X

申请日:

2011.12.23

公开号:

CN102493420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15/10申请公布日:201206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5/10申请日:2011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10

主分类号:

E02B15/10

申请人:

燕山大学

发明人:

陈英杰; 张永建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代理人:

鄂长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1)和装在该网袋(1)内的植物秸秆,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玉米和高粱秸秆,秸秆的直径为1-4cm,长度为1-6cm,所述网袋(1)为矩形,在网袋(1)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2),网袋尼龙丝的直径为0.5-1mm,其网眼为0.4×0.4-1.5×1.5cm。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吸油能力、造价低、易操作、环保和回收方便等优点。可回收原油、轻质油及各种液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 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 (1) 和装在该网袋 (1) 内的植物秸秆, 其特征是 : 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玉米和高粱秸秆, 秸秆的直径为 1-4cm, 长度为 1-6cm, 所述网袋 (1) 为矩形, 在网袋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 (2) , 网袋尼龙 丝的直径为 0.5-1mm, 其网眼为 0.4×0.4-1.5×1.5cm。

说明书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除油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产品的使用和运输日益兴盛, 各种规模的溢油事件也变得频繁。 近年来, 水面溢油事故尤其是大型水面溢油事故的发生,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引起公众 极大的关注。
     目前, 对溢油进行有效控制的器材是围油栏, 施放围油栏再利用各种浮油回收装 置或吸油材料设法清除水面溢油。采用吸油材料是一种清除水面溢油的有效手段, 所述吸 油材料为吸油毡和吸油剂 : 吸油毡是一种由惰性化学聚丙烯经熔喷工艺制做而成的, 它能 有效吸附水面溢油并将之留住。 吸附材料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处理的 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 外层布坚韧耐用, 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 从而吸收泄漏油液体流向吸附材料, 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扩散。 吸附材料经绞、 挤压后可重复 使用, 可以回收 72% -90% 的泄漏液 (取决于吸附材料的制造工艺和品质) 。 吸油毡是以 100% 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超细纤维吸附材料, 为油类及石油类液体专用吸附棉, 主要用于海事 船舶、 水面溢油应急处理, 尤其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原油的溢漏油事故, 但使用吸油毡时仍有 处理时间较长、 持油性差、 不能重复使用和不能吸附亲水有机物并且在水体中又吸油又吸 水 (物理吸水) 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 置, 该发明与吸油毡相比吸油能力更强、 吸油更快, 材料本身价格低, 属于废物利用 ; 与吸油 剂相比, 具有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会分解变质、 安全环保和吸附泄漏液体后经挤压后可重复 使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 置, 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和装在该网袋内的植物秸秆, 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 玉米和高粱秸秆, 所述秸秆的直径为 1-4cm, 长度为 1-6cm ; 所述网袋为矩形, 在网袋的四个 角分别设有连系带, 网袋尼龙丝的直径为 0.5-1mm, 其网眼为 0.6×0.6-1.5×1.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发明与吸油毡相比吸油能力更强、 吸油更快, 材料本身价 格低, 属于废物利用, 更加环保 ; 与吸油剂相比, 具有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会分解变质、 安全 可靠、 吸附泄漏液体后经挤压后可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是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 1 中, 1. 网袋, 2. 连系带。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 1 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 用直径为 0.5mm 尼龙丝 制成网眼为 1.0×1.0cm 的 40cm×40cm 的网袋 1, 网袋 1 内装有直径为 2cm、 长度为 3cm 剥 去外皮的玉米秸秆。 网袋 1 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 2, 用于多个吸油网袋组合使用时彼此 连接。网袋 1 四周缝线形成的各边具有不小于 5 公斤拉力的强度, 以避免组合使用时因连 系带的强度不够而造成吸油网袋分离或遗失。
     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成各种尺寸、 各种形状的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 所 述吸油装置具有较高的吸油能力、 能吸水, 造价低、 易操作、 回收方便、 使用方便的优点。吸 油能力见表 1。
     表 1 秸秆与吸油毡吸油性能比较
     序号 秸秆 1 秸秆 2 秸秆 3 吸油毡 秸秆尺寸 (mm) 10 20 30 吸油倍数 18-21 17-20 14-16 10-20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420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420ACN102493420A21申请号201110436077X22申请日20111223E02B15/1020060171申请人燕山大学地址066004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72发明人陈英杰张永建74专利代理机构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13102代理人鄂长林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1)和装在该网袋(1)内的植物秸秆,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玉米和高粱秸秆,秸秆的直径为14CM,长度为16CM,所述。

2、网袋(1)为矩形,在网袋(1)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2),网袋尼龙丝的直径为051MM,其网眼为04041515CM。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吸油能力、造价低、易操作、环保和回收方便等优点。可回收原油、轻质油及各种液体。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1)和装在该网袋(1)内的植物秸秆,其特征是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玉米和高粱秸秆,秸秆的直径为14CM,长度为16CM,所述网袋(1)为矩形,在网袋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2),网袋尼龙丝。

3、的直径为051MM,其网眼为04041515CM。权利要求书CN102493420A1/2页3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除油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石油产品的使用和运输日益兴盛,各种规模的溢油事件也变得频繁。近年来,水面溢油事故尤其是大型水面溢油事故的发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引起公众极大的关注。0003目前,对溢油进行有效控制的器材是围油栏,施放围油栏再利用各种浮油回收装置或吸油材料设法清除水面溢油。采用吸油材料是一种清除水面溢油的有效手段,所述吸油材料为吸油毡和吸油剂吸油毡是一种由惰性化学聚丙烯经熔喷。

4、工艺制做而成的,它能有效吸附水面溢油并将之留住。吸附材料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处理的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外层布坚韧耐用,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从而吸收泄漏油液体流向吸附材料,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扩散。吸附材料经绞、挤压后可重复使用,可以回收7290的泄漏液(取决于吸附材料的制造工艺和品质)。吸油毡是以100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超细纤维吸附材料,为油类及石油类液体专用吸附棉,主要用于海事船舶、水面溢油应急处理,尤其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原油的溢漏油事故,但使用吸油毡时仍有处理时间较长、持油性差、不能重复使用和不能吸附亲水有机物并且在水体中又吸油又吸水(物理吸水)等不足。发。

5、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该发明与吸油毡相比吸油能力更强、吸油更快,材料本身价格低,属于废物利用;与吸油剂相比,具有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分解变质、安全环保和吸附泄漏液体后经挤压后可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包括尼龙丝编制而成的网袋和装在该网袋内的植物秸秆,所述植物秸秆为剥去外皮的玉米和高粱秸秆,所述秸秆的直径为14CM,长度为16CM;所述网袋为矩形,在网袋的四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网袋尼龙丝的直径为051MM,其网眼为06061515CM。0006本发明的。

6、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与吸油毡相比吸油能力更强、吸油更快,材料本身价格低,属于废物利用,更加环保;与吸油剂相比,具有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分解变质、安全可靠、吸附泄漏液体后经挤压后可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附图说明0007图1是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8在图1中,1网袋,2连系带。说明书CN10249342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0009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用直径为05MM尼龙丝制成网眼为1010CM的40CM40CM的网袋1,网袋1内装有直径为2CM、长度为3CM剥去外皮的玉米秸秆。网袋1的每个角分别设有连系带2,用于多个吸油网袋组合使用时彼此连接。网袋1四周缝线形成的各边具有不小于5公斤拉力的强度,以避免组合使用时因连系带的强度不够而造成吸油网袋分离或遗失。0010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成各种尺寸、各种形状的用于海上回收浮油的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具有较高的吸油能力、能吸水,造价低、易操作、回收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吸油能力见表1。0011表1秸秆与吸油毡吸油性能比较序号秸秆尺寸(MM)吸油倍数秸秆1101821秸秆2201720秸秆3301416吸油毡1020说明书CN10249342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