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0893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4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2352.2

申请日:

2011.08.30

公开号:

CN102381162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J 5/04申请公布日:201203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J 5/04申请日:20110830|||公开

IPC分类号:

B60J5/04; E05D5/02

主分类号:

B60J5/04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鲍伯.托马斯; 朱西.A.蒂莫南; 尼基.J.斯马特; 弗兰克.索塞多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0.08.30 US 12/870,88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葛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辆包括具有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的一对相对铰接车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且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该车辆包括可滑动铰接组件,当第一车门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该组件相对于车辆的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以将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且将第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运动且远离第二车门。一旦处于中间位置中,第一车门独立于第二车门自由摆动至打开位置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
附连至该车身的铰接组件;和
附连至该铰接组件且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第
一车门,该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该第一边缘相对地设置的第二边缘,
第一车门附连至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附近的铰接组件;
其中,该第一车门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被设置为基本上平行于该车身的
纵向轴线;
其中,当该第一车门在关闭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运动时,该第一车门的
第二边缘横向地远离车身运动至枢转位置中且第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
运动;且
其中,第一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门从该中间位置运动
至该打开位置中时,该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该车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铰接组件能沿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
的横向方向相对于车身滑动地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铰接组件包括支撑第一车门的壳体
和联接至车身且支撑该壳体的至少一个辊子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子组件包括附连至
车身的滑轨和可滑动地附连至该滑轨且附连至壳体的辊子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附连至车身且设置在第一车门的第
一边缘附近的闭锁引导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附连至车门且能在闭锁位置和解锁
位置之间运动的闭锁销,其中,在处于闭锁位置中时,该闭锁销接合闭锁引
导件,以防止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相对于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且其中,
当处于解锁位置中时,该闭锁销被与闭锁引导件脱离接合,以允许第一车门
的第一边缘相对于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闭锁引导件限定出通道,该通道基
本上平行于车身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闭锁销能在该通道内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当铰接组件未处于枢转位置中时,
闭锁销被设置在闭锁位置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当打开第一车门时,第一车门顺序
地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然后进入打开位置,且其中,当关闭第一
车门时,第一车门顺序地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关闭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车门促动器,该车门促动器将铰
接组件和第一车门互连且被被构造用于将第一车门在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
之间枢转。

说明书

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具有相对铰接车门(opposing-hinged door)的车辆,且
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的第一车门,其独立于车辆的第二车门打开。

背景技术

车辆上的相对铰接车门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同一侧上的、纵向彼此相邻的
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第一车门被设置得比第二车门更接近车辆的第二端。
相对铰接车门的每个都沿相反方向枢转打开。更具体地,第一车门包括设置
在车辆的第一端附近的前边缘和设置在车辆的第二端附近的后边缘。第一车
门被沿第一车门的后边缘铰接,且沿第一枢转方向枢转打开,从而第一车门
的前边缘在打开第一车门时摆动离开车辆且在关闭第一车门时朝向车辆摆
动。第二车门还包括设置在车辆的第一端附近的前边缘和设置在车辆的第二
端附近的后边缘。第二车门被沿第二车门的前边缘铰接,且沿第二枢转方向
枢转,其该第二枢转方向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反,从而第二车门的后边缘在打
开第二车门时摆动离开车辆且当关闭第二车门时朝向车辆摆动。因此,第一
车门和第二车门沿相反的方向打开和关闭。

相对铰接车门可不包括设置在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之间的车身立柱。当
没有车身立柱存在于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之间时,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被设
置为彼此紧邻处于密封接合中。典型地,相对铰接车门被设置为使得更靠前
的车门(即第二车门)必须先于更靠后的车门打开以打开该更靠后的车门(即
第一车门)。换句话说,打开更靠后的第一车门是依赖于预先打开更靠前的
第二车门的。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铰接至该车身的铰接组件。第一车
门被附连至该铰接组件。第一车门可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
运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地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车
门被附连至邻近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的铰接组件。第一车门在处于关闭位置
中时被基本上平行于车身的纵向轴线设置。当第一车门在关闭位置和中间位
置之间运动时,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进入枢转位置且第
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运动。第一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
门从中间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摆动离开车
身。

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车身。第二端被沿
车身的纵向轴线与第一端相对地设置。铰接组件被附连至车身。铰接组件能
相对于车身沿相对于车身的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滑移运动。第一车门被附连
至铰接组件。第一车门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第一
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车门被附连至第
一车门的第二边缘附近的铰接组件,且能沿第一枢转方向枢转。第二车门被
设置在第一车门附近且可枢转地附连至车身以沿第二枢转方向能枢转。第二
枢转方向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对。第二车门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更接近车身的
第一端,且第一车门被设置为比第二车门更接近车身的第二端。当第一车门
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第一车门被设置为大致与车身的纵向轴线平面。当第一
车门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
车身进入枢转位置,且第一边缘平行于纵向轴线运动且远离第二车门。第一
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门从中间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中时,
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摆动离开车身。

因此,从关闭位置至中间位置中的运动将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
动远离车身,这同时将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沿车身的纵向轴线且与其平行地
拉拽。从关闭位置至中间位置中的该运动允许第一车门纵向地运动远离第二
车门。一旦处于中间位置中,第一车门能自由旋转进入打开位置。因此,第
一车门可独立于第二车门打开。

从下面的结合附图对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方式的详细描述可容易
地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中间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打开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车辆的铰接组件和第一车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6是车辆的闭锁销和闭锁引导件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闭锁销处于闭锁
位置中;

图7是当第一车门处于中间位置且闭锁销处于闭锁位置时的闭锁销和闭
锁引导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是闭锁引导件和闭锁销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闭锁销处于解锁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多个视图中指示相同的零件,车辆总
体以20示出。参考图1,车辆20包括车身22。车身22可包括框架和附连
至框架的任意结构支撑元件,以及附连至车辆20的框架和/或结构元件的外
金属板(covering)。

车身22包括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车身22的第二端26沿车身22的
纵向轴线28与第一端24相对地设置。如图所示,车辆20的第一端24包括
车辆20的前部。但是,车辆20的第一端24不限于车辆20的前部。如图所
示,第二端26包括车辆20的后端。但是,车辆20的第二端26不限于车辆
20的后部。纵向轴线28在车辆20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之间延伸。

车辆20还包括第一车门30和第二车门32。第一车门30和第二车门32
被设置在车辆20的同一侧,彼此相邻。如图所示,第一车门30设置为比第
二车门32更接近车身22的第二端26,且第二车门32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
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但是,应认识到,第一车门30和第二车门32
相对于车身20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的位置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

第一车门30包括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当第一车门30关闭时,
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沿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与第一边缘34相对地
设置。因此,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分别限定了第一车
门3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如图所示,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被设置为
比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且第一车门30
的第二边缘36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更接近车身22的第二
端26。但是,应认识到,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的位置
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

第二车门32可枢转地附连至车身22。第二车门32包括第一边缘38和
第二边缘40。当第二车门32关闭时,第二车门32的第一边缘38沿车身22
的纵向轴线28与第二边缘40相对地设置。因此,第二车门32的第一边缘
38和第二边缘40限定出第二车门32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如图所示,第二车
门32的第一边缘38被设置为比第二车门32的第二边缘40更接近车身22
的第二端26,且第二车门32的第二边缘40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的第一
边缘38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但是,应认识到,第二车门32的第一
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的位置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

第一车门30可在关闭位置(如图2所示)、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和
打开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运动。第一车门30沿第一枢转方向42枢转至
打开。第二车门32沿第二枢转方向44枢转至打开位置中。第二车门32沿
第二枢转方向44枢转打开。第二枢转方向44与第一枢转方向42相反。第
一枢转方向42包括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且第二枢转方向44
包括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

参考图5,车辆20还包括铰接组件46。铰接组件46被附连至车身22,
且将第一车门30附连至车身22。铰接组件46沿相对于纵向轴线28的横向
方向相对于车身22可滑移地运动。由此,铰接组件46大致相对于车身22
的纵向轴线28垂直地滑动。

铰接组件46包括壳体48,以支撑第一车门30。壳体48支撑铰链50,
该铰链将第一车门30与壳体48互连。第一车门30被附连至第一车门30的
第二边缘36附近的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铰接组件46还包括至少一个辊
子组件52,该辊子组件联接至车身22且支撑壳体48。如图所示,铰接组件
46包括两个辊子组件52。但是,应认识到,铰接组件46可包括任意数量的
辊子组件52。辊子组件52可滑动地将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附连至车辆20
的车身22。如图所示,每个辊子组件52都包括刚性地附连至车身22的滑轨
54,和刚性地附连至壳体48且可滑动地附连滑轨54的辊子板(roller plate)
56。辊子板56跨过该滑轨且相对于滑轨54滑动。应认识到,辊子组件52
可被以这里没有描述的一些其它方式构造,该方式能滑动地将壳体48附连
至车身22,用于让壳体48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横向运动。

车辆20还可包括铰接组件促动器(未示出)。铰接组件促动器将车身22
和铰接组件46互连。铰接组件促动器被构造用于将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
相对于辊子组件52运动。铰接组件促动器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或其它类
似设备。车辆20还可包括联接至铰接组件促动器的至少一个限位开关(未
示出)。限位开关被构造用于将铰接组件46的运动限制在预定的运动范围内。
因此,当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到达且启动限位开关时,限位开关将铰接组
件脱离接合。应认识到,车辆20可包括多个限位开关。例如,车辆20可包
括用于限制壳体48的向内运动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用于限制壳体48的向外
运动的第二限位开关。

车辆20还可包括车门促动器62。车门促动器62将铰接组件46和第一
车门30互连。车门促动器62被构造用于将第一车门30在中间位置和打开
位置之间枢转。由此,车门促动器62导致第一车门30沿第一枢转方向42
摆动打开。车门促动器62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弹簧、气体活塞、或其
它类似设备。

车辆20还包括闭锁引导件64和闭锁销66。闭锁引导件64被附连至车
身22,其被设置为接近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位于第一车门30的下
边缘处。闭锁销66被附连至该车门,且能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如图所示,闭锁销66在闭锁位置(如图6和7所示)和解锁位置(如图8
所示)之间垂直地运动。当处于闭锁位置中时,闭锁销66以互锁接合方式
接合闭锁引导件64,以防止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相对于车身22的纵
向轴线28的横向运动。当处于解锁位置中时,闭锁销66从闭锁引导件64
脱离接合,以允许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
的横向运动。

参考图6和8,闭锁引导件64限定出通道68,该通道大致与车身22的
纵向轴线28平行地延伸。如图6和7所示,闭锁销66可在通道68中滑移
运动。因此,当处于闭锁位置中时,闭锁销66可沿纵向轴线28在通道68
的限制范围内运动。但是,闭锁销66和通道68之间的互锁结合防止闭锁销
66在闭锁销66处于闭锁位置中时从通道68运动出来。

闭锁引导件64包括引导斜面70。引导斜面70被构造用于在第一车门
30被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将闭锁销66引导至通道68内。引导斜面
70可被以能引导闭锁销66至通道68内的任意适当的方式构造。闭锁销66
可被弹簧偏压至闭锁位置中,且可通过电子闭锁促动器运动至解锁位置中。
但是,应认识到,闭锁销66可以以这里没有描述的其它适当方式操作。

如上所述,第一车门30在关闭位置(如图2所示)、中间位置(如图3
所示)和打开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运动。当打开第一车门30时,第一
车门30顺序地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打开位置。当关闭第
一车门30时,第一车门30顺序地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关
闭位置。

当第一车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被设置为大致与车身22
的纵向轴线28平行。为了打开第一车门30,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
中间位置。当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的
第二边缘36相对于纵向轴线28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22,且进入枢转位置。
此外,当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的第一
边缘34平行于纵向轴线28运动,远离第二车门32。

枢转位置是铰接组件46相对于车身22的位置,该位置允许第一车门30
枢转打开和关闭,而不与第二车门32和/或车身22干涉。当处于枢转位置中
时,铰接组件46的铰链50限定出主枢转轴线72。铰接组件促动器将铰接组
件46沿辊子组件52运动到枢转位置和从枢转位置运动出来。为了确保第一
车门30仅在铰接组件46处于枢转位置时枢转进入打开位置,当铰接组件46
不处于枢转位置中时闭锁销66保持设置在闭锁位置中。

一旦第一车门30被设置在中间位置中时,闭锁销66被运动至解锁位置
且与闭锁引导件64的通道68脱离接合。当第一车门30从中间位置运动至
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绕主枢转轴线72枢转,从而第一车门30的第
一边缘34横向地摆动远离车身22。为了关闭第一车门30,上述用于打开第
一车门30的步骤被以相反的顺序执行。以此方式,第一车门30能独立于第
二车门32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
和实施例。

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1162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1162ACN102381162A21申请号201110252352222申请日2011083012/870,88620100830USB60J5/04200601E05D5/02200601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美国密歇根州72发明人鲍伯托马斯朱西A蒂莫南尼基J斯马特弗兰克索塞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葛青54发明名称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57摘要一种车辆包括具有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的一对相对铰接车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且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

2、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该车辆包括可滑动铰接组件,当第一车门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该组件相对于车辆的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以将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且将第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运动且远离第二车门。一旦处于中间位置中,第一车门独立于第二车门自由摆动至打开位置中。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CN102381177A1/1页21一种车辆,包括车身;附连至该车身的铰接组件;和附连至该铰接组件且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车门,该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该第一边缘相对地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车。

3、门附连至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附近的铰接组件;其中,该第一车门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被设置为基本上平行于该车身的纵向轴线;其中,当该第一车门在关闭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运动时,该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远离车身运动至枢转位置中且第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运动;且其中,第一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门从该中间位置运动至该打开位置中时,该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该车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铰接组件能沿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相对于车身滑动地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铰接组件包括支撑第一车门的壳体和联接至车身且支撑该壳体的至少一个辊子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

4、,所述至少一个辊子组件包括附连至车身的滑轨和可滑动地附连至该滑轨且附连至壳体的辊子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附连至车身且设置在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附近的闭锁引导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附连至车门且能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的闭锁销,其中,在处于闭锁位置中时,该闭锁销接合闭锁引导件,以防止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相对于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且其中,当处于解锁位置中时,该闭锁销被与闭锁引导件脱离接合,以允许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相对于车身的纵向轴线横向运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闭锁引导件限定出通道,该通道基本上平行于车身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闭锁销能在该通道内滑动。8如权。

5、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当铰接组件未处于枢转位置中时,闭锁销被设置在闭锁位置中。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当打开第一车门时,第一车门顺序地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然后进入打开位置,且其中,当关闭第一车门时,第一车门顺序地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关闭位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车门促动器,该车门促动器将铰接组件和第一车门互连且被被构造用于将第一车门在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权利要求书CN102381162ACN102381177A1/4页3独立的相对铰接的进入车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一般涉及具有相对铰接车门OPPOSINGHINGEDDOOR的车辆,且更具。

6、体地涉及车辆的第一车门,其独立于车辆的第二车门打开。背景技术0002车辆上的相对铰接车门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同一侧上的、纵向彼此相邻的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第一车门被设置得比第二车门更接近车辆的第二端。相对铰接车门的每个都沿相反方向枢转打开。更具体地,第一车门包括设置在车辆的第一端附近的前边缘和设置在车辆的第二端附近的后边缘。第一车门被沿第一车门的后边缘铰接,且沿第一枢转方向枢转打开,从而第一车门的前边缘在打开第一车门时摆动离开车辆且在关闭第一车门时朝向车辆摆动。第二车门还包括设置在车辆的第一端附近的前边缘和设置在车辆的第二端附近的后边缘。第二车门被沿第二车门的前边缘铰接,且沿第二枢转方向枢转,其该。

7、第二枢转方向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反,从而第二车门的后边缘在打开第二车门时摆动离开车辆且当关闭第二车门时朝向车辆摆动。因此,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沿相反的方向打开和关闭。0003相对铰接车门可不包括设置在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之间的车身立柱。当没有车身立柱存在于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之间时,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被设置为彼此紧邻处于密封接合中。典型地,相对铰接车门被设置为使得更靠前的车门即第二车门必须先于更靠后的车门打开以打开该更靠后的车门即第一车门。换句话说,打开更靠后的第一车门是依赖于预先打开更靠前的第二车门的。发明内容0004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铰接至该车身的铰接组件。第一车门被附连至该铰接组件。。

8、第一车门可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地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车门被附连至邻近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的铰接组件。第一车门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被基本上平行于车身的纵向轴线设置。当第一车门在关闭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进入枢转位置且第一边缘平行于该纵向轴线运动。第一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门从中间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摆动离开车身。0005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车身。第二端被沿车身的纵向轴线与第一端相对地设置。铰接组件被附连至车身。铰接组件能相对于车身沿相对于车。

9、身的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滑移运动。第一车门被附连至铰接组件。第一车门能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车门被附连至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附近的铰接组件,且能沿第一枢转方向枢转。第二车门被设置在第一车门附近且可枢转地附连至车身以沿第二枢转方向能枢转。第二枢转方向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对。第二车门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更接近车身的第一端,且第一车门被设置为比第二车门更接近车身的第二端。当第一车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第一车门说明书CN102381162ACN102381177A2/4页4被设置为大致与车身的纵向轴线平面。当第一车门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

10、中时,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进入枢转位置,且第一边缘平行于纵向轴线运动且远离第二车门。第一车门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从而当第一车门从中间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横向地摆动离开车身。0006因此,从关闭位置至中间位置中的运动将第一车门的第二边缘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这同时将第一车门的第一边缘沿车身的纵向轴线且与其平行地拉拽。从关闭位置至中间位置中的该运动允许第一车门纵向地运动远离第二车门。一旦处于中间位置中,第一车门能自由旋转进入打开位置。因此,第一车门可独立于第二车门打开。0007从下面的结合附图对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方式的详细描述可容易地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

11、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0008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0009图2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0010图3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中间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0011图4是从车辆的内部观察处于打开位置中的第一车门的示意性透视图;0012图5是车辆的铰接组件和第一车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0013图6是车辆的闭锁销和闭锁引导件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闭锁销处于闭锁位置中;0014图7是当第一车门处于中间位置且闭锁销处于闭锁位置时的闭锁销和闭锁引导件的示意性透视图;0015图8是闭锁引导件和闭锁销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闭锁销处于解锁位置中。具体实施方式0016参考附。

12、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多个视图中指示相同的零件,车辆总体以20示出。参考图1,车辆20包括车身22。车身22可包括框架和附连至框架的任意结构支撑元件,以及附连至车辆20的框架和/或结构元件的外金属板COVERING。0017车身22包括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车身22的第二端26沿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与第一端24相对地设置。如图所示,车辆20的第一端24包括车辆20的前部。但是,车辆20的第一端24不限于车辆20的前部。如图所示,第二端26包括车辆20的后端。但是,车辆20的第二端26不限于车辆20的后部。纵向轴线28在车辆20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之间延伸。0018车辆20还包括第一车。

13、门30和第二车门32。第一车门30和第二车门32被设置在车辆20的同一侧,彼此相邻。如图所示,第一车门30设置为比第二车门32更接近车身22的第二端26,且第二车门32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但是,应认识到,第一车门30和第二车门32相对于车身20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6的位置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0019第一车门30包括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当第一车门30关闭时,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沿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与第一边缘34相对地设置。因此,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分别限定了第一车门3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如图所示,第一说明书CN1023811。

14、62ACN102381177A3/4页5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且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更接近车身22的第二端26。但是,应认识到,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6的位置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0020第二车门32可枢转地附连至车身22。第二车门32包括第一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当第二车门32关闭时,第二车门32的第一边缘38沿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与第二边缘40相对地设置。因此,第二车门32的第一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限定出第二车门32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如图所示,第二车门32的第一。

15、边缘38被设置为比第二车门32的第二边缘40更接近车身22的第二端26,且第二车门32的第二边缘40被设置为比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8更接近车身22的第一端24。但是,应认识到,第二车门32的第一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的位置可从图中所示的位置颠倒。0021第一车门30可在关闭位置如图2所示、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和打开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运动。第一车门30沿第一枢转方向42枢转至打开。第二车门32沿第二枢转方向44枢转至打开位置中。第二车门32沿第二枢转方向44枢转打开。第二枢转方向44与第一枢转方向42相反。第一枢转方向42包括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且第二枢转方向44包括顺时针方向和逆。

16、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0022参考图5,车辆20还包括铰接组件46。铰接组件46被附连至车身22,且将第一车门30附连至车身22。铰接组件46沿相对于纵向轴线28的横向方向相对于车身22可滑移地运动。由此,铰接组件46大致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垂直地滑动。0023铰接组件46包括壳体48,以支撑第一车门30。壳体48支撑铰链50,该铰链将第一车门30与壳体48互连。第一车门30被附连至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附近的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铰接组件46还包括至少一个辊子组件52,该辊子组件联接至车身22且支撑壳体48。如图所示,铰接组件46包括两个辊子组件52。但是,应认识到,铰接组件46。

17、可包括任意数量的辊子组件52。辊子组件52可滑动地将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附连至车辆20的车身22。如图所示,每个辊子组件52都包括刚性地附连至车身22的滑轨54,和刚性地附连至壳体48且可滑动地附连滑轨54的辊子板ROLLERPLATE56。辊子板56跨过该滑轨且相对于滑轨54滑动。应认识到,辊子组件52可被以这里没有描述的一些其它方式构造,该方式能滑动地将壳体48附连至车身22,用于让壳体48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横向运动。0024车辆20还可包括铰接组件促动器未示出。铰接组件促动器将车身22和铰接组件46互连。铰接组件促动器被构造用于将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相对于辊子组件52运动。。

18、铰接组件促动器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或其它类似设备。车辆20还可包括联接至铰接组件促动器的至少一个限位开关未示出。限位开关被构造用于将铰接组件46的运动限制在预定的运动范围内。因此,当铰接组件46的壳体48到达且启动限位开关时,限位开关将铰接组件脱离接合。应认识到,车辆20可包括多个限位开关。例如,车辆20可包括用于限制壳体48的向内运动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用于限制壳体48的向外运动的第二限位开关。0025车辆20还可包括车门促动器62。车门促动器62将铰接组件46和第一车门30互连。车门促动器62被构造用于将第一车门30在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由此,车说明书CN102381162ACN10。

19、2381177A4/4页6门促动器62导致第一车门30沿第一枢转方向42摆动打开。车门促动器62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弹簧、气体活塞、或其它类似设备。0026车辆20还包括闭锁引导件64和闭锁销66。闭锁引导件64被附连至车身22,其被设置为接近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位于第一车门30的下边缘处。闭锁销66被附连至该车门,且能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如图所示,闭锁销66在闭锁位置如图6和7所示和解锁位置如图8所示之间垂直地运动。当处于闭锁位置中时,闭锁销66以互锁接合方式接合闭锁引导件64,以防止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的横向运动。当处于解锁位置中时,闭。

20、锁销66从闭锁引导件64脱离接合,以允许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相对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的横向运动。0027参考图6和8,闭锁引导件64限定出通道68,该通道大致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平行地延伸。如图6和7所示,闭锁销66可在通道68中滑移运动。因此,当处于闭锁位置中时,闭锁销66可沿纵向轴线28在通道68的限制范围内运动。但是,闭锁销66和通道68之间的互锁结合防止闭锁销66在闭锁销66处于闭锁位置中时从通道68运动出来。0028闭锁引导件64包括引导斜面70。引导斜面70被构造用于在第一车门30被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将闭锁销66引导至通道68内。引导斜面70可被以能引导闭锁销。

21、66至通道68内的任意适当的方式构造。闭锁销66可被弹簧偏压至闭锁位置中,且可通过电子闭锁促动器运动至解锁位置中。但是,应认识到,闭锁销66可以以这里没有描述的其它适当方式操作。0029如上所述,第一车门30在关闭位置如图2所示、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和打开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运动。当打开第一车门30时,第一车门30顺序地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打开位置。当关闭第一车门30时,第一车门30顺序地从打开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然后进入关闭位置。0030当第一车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被设置为大致与车身22的纵向轴线28平行。为了打开第一车门30,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

22、当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的第二边缘36相对于纵向轴线28横向地运动,远离车身22,且进入枢转位置。此外,当第一车门30从关闭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平行于纵向轴线28运动,远离第二车门32。0031枢转位置是铰接组件46相对于车身22的位置,该位置允许第一车门30枢转打开和关闭,而不与第二车门32和/或车身22干涉。当处于枢转位置中时,铰接组件46的铰链50限定出主枢转轴线72。铰接组件促动器将铰接组件46沿辊子组件52运动到枢转位置和从枢转位置运动出来。为了确保第一车门30仅在铰接组件46处于枢转位置时枢转进入打开位置,当铰接组件46。

23、不处于枢转位置中时闭锁销66保持设置在闭锁位置中。0032一旦第一车门30被设置在中间位置中时,闭锁销66被运动至解锁位置且与闭锁引导件64的通道68脱离接合。当第一车门30从中间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车门30绕主枢转轴线72枢转,从而第一车门30的第一边缘34横向地摆动远离车身22。为了关闭第一车门30,上述用于打开第一车门30的步骤被以相反的顺序执行。以此方式,第一车门30能独立于第二车门32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0033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说明书CN102381162ACN102381177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2/7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3/7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4/7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5/7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6/7页12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CN102381177A7/7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811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