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361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704CN102536101ACN102536101A21申请号201110435402022申请日20111223E06C1/39200601E06C7/1420060171申请人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地址277000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薛城区泰山中路150号72发明人赵士琦王巍唐养民周游杜以明庞长富54发明名称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包括叉梯、拉绳,叉梯的两个腿中间通过拉绳连接,固定座安装在叉梯的支腿上,插筒安装在固定座上,插筒上设有压紧螺杆,支撑杆套接在插筒里面,支撑杆的顶端。
2、安装工具盘。本发明避免了工作人员上下来回的拿工具,操作台安全、工具不会坠落,保障人身安全,操作方便,结构便于拆卸,效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包括叉梯(1)、拉绳(8),叉梯(1)的两个腿中间通过拉绳(8)连接,其特征是固定座(3)安装在叉梯(1)的支腿上,插筒(4)安装在固定座(3)上,插筒(4)上设有压紧螺杆(5),支撑杆(6)套接在插筒(4)里面,支撑杆(6)的顶端安装工具盘(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
3、于所述固定座(3)与叉梯(1)的支腿通过螺栓(2)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4)与固定座(3)为固定的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筒(4)的方向为向下,所述叉梯(1)的两个支腿上都设有固定座(3)、插筒(4)。权利要求书CN102536101A1/2页3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人在高处工作的叉梯,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背景技术0002由于电务工人经常在叉梯上工作,操作时经常用一些小型工具材料(例如扳手、螺丝刀、钢钉、;螺丝等)无处放置。以往上下梯子,一是干活时间长了上下梯子累。
4、而且效率低,而是违章作业影响安全生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把工具放到工作平台上、工作方便、安全高效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包括叉梯、拉绳,叉梯的两个腿中间通过拉绳连接,其特征是固定座安装在叉梯的支腿上,插筒安装在固定座上,插筒上设有压紧螺杆,支撑杆套接在插筒里面,支撑杆的顶端安装工具盘。0005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叉梯的支腿通过螺栓固定。0006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与固定座为固定的焊接。0007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筒的。
5、方向为向下,所述叉梯的两个支腿上都设有固定座、插筒。0008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于避免了工作人员上下来回的拿工具,操作台安全、工具不会坠落,保障人身安全,操作方便,结构便于拆卸,效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图1中3、4、5的结构示意图。0011附图中1、叉梯;2、螺栓;3、固定座;4、插筒;5、压紧螺杆;6、支撑杆;7、工具盘;8、拉绳。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包括叉梯1、拉绳8,叉梯1的两个腿中间通过拉绳8连接,其特征是固定座3安装在叉梯1的支腿上,插筒4。
6、安装在固定座3上,插筒4上设有压紧螺杆5,支撑杆6套接在插筒4里面,支撑杆6的顶端安装工具盘7。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与叉梯1的支腿通过螺栓说明书CN102536101A2/2页42固定。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4与固定座3为固定的焊接。根据所述的带有工作平台的叉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筒4的方向为向下,所述叉梯1的两个支腿上都设有固定座3、插筒4。0013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当使用时,首先把叉梯1调整好高度,根据所需要的高度调整压紧螺杆5,使插筒4里面的支撑杆6能够自由的移动,然后把工具盘7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拧动压紧螺杆5知道支撑杆。
7、6被压住不能移动为止,把工具放到工具盘7里面。当完成工作后,把工具从工具盘7中拿出,柠松压紧螺杆5直到支撑杆6能够自由的移动,把支撑杆6从插筒4中拿出,这样可以随时方便的拆卸。本发明能够避免了工作人员上下来回的拿工具,操作台安全、工具不会坠落,保障人身安全,操作方便,结构便于拆卸,效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001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536101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36101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361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