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504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504ACN102383504A21申请号201110266862522申请日20110909E04B2/00200601E04B1/7620060171申请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地址300384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72发明人张志刚郭春梅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代理人杨红54发明名称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包括低能耗建筑物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低能耗建筑物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分别设有内表面换热管和外表面换热管,所述外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
2、管与内表面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内置有工质。有益效果针对低能耗建筑的特性,在墙体的内外表面安装换热管,墙体内外表面换热管之间通过在墙体内的连接管连接,依靠热管内工质相变吸热和放热的特性,利用热管内工质自然重力循环实现室内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将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建筑有机地结合,形成新型的节能、舒适、环保的热环境系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83520A1/1页21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包括低能耗建筑物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低能耗建筑物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分别设有内表面换热管和外表面换热管,所述外表面换热管通过。
3、连接管与内表面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内置有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分别由若干只毛细管和干管构成,所述毛细管均匀分布在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并与干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管间的连接管上设有智能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分别置于低能耗建筑物的南北墙体的保温层与抹灰层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383504ACN102383520A1/2页3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
4、背景技术0002低能耗建筑是指能耗指标低于现行标准的节能建筑,这类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8,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建筑物的采暖和制冷。低能耗建筑是指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物进行采暖和制冷。低能耗建筑对外墙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很高,通常采用高效外保温系统。如,采用聚氨酯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和胶粉聚苯颗粒贴砌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能将建筑物所有外立面、所有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进行保温处理,隔断所有热桥。低能耗建筑采用地面式低温采暖/制冷系统,冷热辐射温度接近或等于室内的舒适温度上下限,使人的感受非常舒适。而太阳能集热技术应用于采暖。
5、系统,则可进一步节省冬季采暖能耗。低能耗建筑由于围护结构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较低,而适用于低能耗建筑的热环境系统是大范围推广建造低能耗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针对低能耗建筑的特性,通过安装在墙体内外表面的热管实现室内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将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建筑有机地结合,形成新型的节能、舒适、环保的热环境系统,为大规模建设低能耗建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包括低能耗建筑物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低能耗建筑物墙体的内或外保。
6、温层表面分别设有内表面换热管和外表面换热管,所述外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管与内表面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内置有工质。0005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管分别由若干只毛细管和干管构成,所述毛细管均匀分布在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并与干管连接。0006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间的连接管上设有智能控制器。0007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分别置于低能耗建筑物的南北墙体的保温层与抹灰层之间。0008有益效果针对低能耗建筑的特性,在墙体的内外表面安装换热管,墙体内外表面保温层热管之间通过在墙体内的连接管连接,依靠热管内工质相变吸热和放热的特性,利用热管内工质自然重力循环实现室内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将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建筑有机地。
7、结合,形成新型的节能、舒适、环保的热环境系统。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83504ACN102383520A2/2页40010图中1、墙体,2、外表面换热管,3、内表面换热管,4、连接管,5、工质,6、智能控制器,7、保温层,8、抹灰层。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包括低能耗建筑物的墙体1,所述低能耗建筑物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7表面分别设有内表面换热管3和外表面换热管2,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管分别由若干只毛细管和干管构成,所述毛细管均匀分布在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并与干管连接。所。
8、述外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管4与内表面换热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热管内置有工质5。工质如R500、R502和R22等常规的高温制冷剂即可。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间的连接管上设有智能控制器6。所述内外表面换热热管分别置于低能耗建筑物的南北墙体的保温层与抹灰层8之间。0012工作过程0013冬季实施方案0014在低能耗建筑物南墙内外表面安装换热管,外表面换热管的高度低于内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管将内外表面换热热管的干管连接起来。外表面热管内工质由于太阳热辐射作用,温度升高,由液态蒸发成气态,由于重力作用上升进入内表面换热热管,在室内放热后变成液态,再回到外表面换热热管,完成一个吸热放热过程。在室内外表面间的连。
9、接管上,安装可以达到单项供热循环功能的智能控制器,实现室外向室内的单项供热循环,如果供热方向相反,自动锁闭阀门。锁闭阀门在夏季关闭。0015夏季实施方案0016在建筑北墙内外表面安装换热管,内表面换热热管的高度低于外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管将内外表面热管的干管连接起来。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内表面换热热管内工质温度升高,由液态蒸发成气态,由于重力作用上升进入外表面热管,向室外环境放热后变成液态,再回到内表面换热热管,完成一个吸热放热过程。如果传热方向相反,自动锁闭阀门。锁闭阀门在冬季关闭。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383504ACN10238352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835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