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撑胎架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撑胎
架。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作为常用建筑主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随着钢结构制
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对建筑外形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焊接连接方式构造
奇特、对焊接的结构形状要求严格、节约材料,所以单层网壳结构成为钢结构常用的表现方
式,然而网壳结构的施工离不开安全稳固的临时支撑措施。
单层网壳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复杂的施工工况,需克服作业面狭小、起
吊设备能力有限、与附近结构交叉施工等重重困难。现有的支撑措施多采用满堂红胎架或
装配格构式胎架,满堂红胎架组装复杂、工作量大,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而且占用了较大
的施工空间,不利于施工操作。装配格构式胎架由底层节、标准节和调整节组成,胎架结构
本身需要根据项目需求量身定做,制作难度大,对工期较为紧张的项目无法及时提供支撑。
而且装配式胎架自重较大,对单层网壳结构下方楼板负荷大,存在安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撑胎
架,旨在提高胎架使用的便利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
的支撑胎架,包括若干支撑模块,各支撑模块均包括若干支撑单元,每一所述支撑模块中的
相邻支撑单元之间连接有固定件,同一个支撑模块中的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固定件共同围
设成多边形形状,所述各支撑模块分别支撑在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且相邻两个支撑模块
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模块中的每三个相邻支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三棱柱支
架,所述多边形支撑模块包括若干通过所述固定件相互连接的三棱柱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固定在所述支撑
座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若干连接节点,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支撑立
柱的连接节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若干立柱连接板,所述立柱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支撑
立柱的周缘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立柱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均设有柱端连接板,所述柱端连接板焊接在所述立
柱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H型钢梁,所述支撑立柱焊接在所述H型钢梁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H型钢梁焊接处设有若干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胎架还包括若干不同高度的转换支撑件,所述转换支撑件的两端
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的顶部以及所述主体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胎架还包括若干空中走廊,所述空中走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
两个支撑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中走廊的两侧设有安全护栏,所述空中走廊的两端设有临时操
作平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
结构的支撑胎架,其包括若干支撑模块,所述各支撑模块分别支撑在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
且相邻两个支撑模块之间具有间隔,从而使得主体结构下方的空间具有可以行走施工工具
的通道,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各支撑模块均包括若干支撑单元,所述各支撑模块中的相邻
支撑单元之间连接有固定件,具体安装时,只需要将所述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固定件按模
块进行组装即可,无需再像传统的满堂红胎架整体组装,提高了胎架安装的便利性。而且由
于模块化的胎架整体重量减轻,不会对楼板层造成严重负荷,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各
支撑模块可以相互替换,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撑胎架的整体
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单元与固定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支撑立柱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支撑立柱与转换支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
撑胎架,其包括若干支撑模块1,各支撑模块1均包括若干支撑单元11,所述各支撑模块1中
的相邻支撑单元11之间连接有固定件12。同一个支撑模块1中的若干支撑单元11和若干固
定件12共同围设成多边形形状,每一个支撑模块1只需要单个进行组装即可,无需整体组
装,提高了胎架安装的便利性。所述各支撑模块1分别支撑在主体结构(未图示)的不同位
置,且相邻两个支撑模块1之间具有间隔,因此,施工所用的工具可以在两个支撑模块1之间
行走,不仅节省了空间,更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
具体的,参照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各支撑模块1中每三个相邻支撑单元11
通过固定件12相互连接形成三棱柱支架,所述多边形支撑模块1包括若干三棱柱支架。在该
三棱柱支架中,所述固定件12均连接在相邻两个支撑单元11的上方,下方可以用来行走施
工设备,便于工程作业,因三棱柱支架具有稳定性,因此,通过将多个三棱柱支架拼装成多
边形支撑模块1可以提高支撑模块1本身的稳定性。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支撑模块1的
形状,可以利用多个三棱柱支架拼装成横截面呈四边形或梯形等形状的立柱结构,为主体
结构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所述支撑单元11包括支撑立柱111和支撑座112,所述支撑立柱111固定在所述支
撑座112上,用于将所述支撑立柱111承受的载荷力进行分散,因为所述胎架下方的承载为
楼层板而非地面,因此通过将支撑力柱111上承受的载荷力进行分散来保障下方楼板的安
全。所述支撑立柱111上设有若干连接节点113,所述固定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
支撑立柱111的连接节点113上,依次固定各个支撑立柱111的相对位置,组合成所述支撑模
块1。
继续参照图3,所述连接节点113包括若干立柱连接板1131,所述立柱连接板1131
焊接在所述支撑立柱111的周缘上,所述固定件12的两端均设有柱端连接板121,所述柱端
连接板121焊接在所述立柱连接板1131上,从而实现所述固定件12与相邻两个支撑立柱111
的连接。
参照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12为H型钢梁,所述支撑立柱111焊接在
所述H型钢梁的上表面,所述H型钢梁的两端落在下方混凝土结构梁的上方。所述所述支撑
立柱111与所述H型钢梁焊接处设有若干加强板114,用以增加所述支撑立柱111与所述H型
钢梁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5,所述胎架还包括若干不同高度的转换支撑件13,由于具体施工时,主体
结构的表面多为曲面,因此通过将所述转换支撑件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11的
顶部以及所述主体结构上,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单元11对主体结构的支撑作用。通过所述不
同高度的转换支撑件13,可以统一所述支撑单元11的规格,加工安装更加方便,主体结构上
不同的支撑点利用不同高度的转换支撑件13即可实现支撑。
所述支撑胎架还包括若干空中走廊(未图示),所述空中走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
个支撑单元1上,所述空中走廊的两侧设有安全护栏(未图示),所述空中走廊的两端设有临
时操作平台(未图示)。所述空中走廊和操作平台实现了支撑立柱之间的连通,为工人提供
了可操作空间。
当单层网壳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开始对所述胎架进行拆卸。具体地,首先选择适当
位置的若干个支撑单元作为卸载点,本实施例中以35个支撑单元为例,在选中的所述支撑
单元11的顶部放置千斤顶2。其次,将非卸载点位置的支撑单元分批次拆除。最后,在卸载点
位置的转换支撑件13上切开缝隙,35个千斤顶2同时下降开始卸载,循环5次,完成卸载工
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支撑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支撑胎架,其包括若干
支撑模块1,所述各支撑模块1分别支撑在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且相邻两个支撑模块1之间
具有间隔,从而使得主体结构下方的空间具有可以行走施工设备的通道,提高了施工的便
利性。各支撑模块1均包括若干支撑单元11,所述各支撑模块1中的相邻支撑单元11之间连
接有固定件12,具体安装时,只需要将所述若干支撑单元11和若干固定件12按模块进行组
装即可,无需再像传统的满堂红胎架整体组装,提高了胎架安装的便利性。而且由于模块化
的胎架整体重量减轻,不会对楼板层造成严重负荷,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各支撑模块
可以相互替换,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