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6084127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43377.9

申请日:

2017.01.21

公开号:

CN106635689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G 3/04申请日:20170121|||公开

IPC分类号:

C12G3/04

主分类号:

C12G3/04

申请人:

安徽陈瑶湖黄酒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晔

地址:

246700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陈瑶湖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徐国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白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牡蛎接种内切右旋糖酶酶解后,超声处理,将大蒜切碎中温、高压处理,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混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40??160分钟,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处理后白酒中的锌、硒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饮用口感极佳,保健价值较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牡蛎按1-1.3%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匀,在30-35℃下恒温酶解3-5
小时,将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80-100kHz、功率为30-35W的超声波下处理45-50分钟;
(2)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12-15MPa的环境中处理16-20分钟;
(3)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2-5:8-10:500-60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材
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35-40℃下,置于6000-12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40-160分钟;
(4)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切右旋糖酶按1.2%的重量比与牡蛎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95kHz、功率为32W的超声波下处理48分钟。

说明书

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
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冠以“生命之花”、“智力之源”、“婚姻和谐素”的美
称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
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
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
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我国的白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在世界诸多酒类中独树一帜。从古至今,白酒在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社交、喜庆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特殊饮品。白
酒中除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外,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有的仅是水和乙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得到
的白酒中含有丰富的锌和硒,显著增加了白酒的保健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牡蛎按1-1.3%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匀,在30-35℃下恒温酶解3-5
小时,将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80-100kHz、功率为30-35W的超声波下处理45-50分钟;

(2)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12-15MPa的环境中处理16-20分钟;

(3)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2-5:8-10:500-60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材
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35-40℃下,置于6000-12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40-160分钟;

(4)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加工方法对白酒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牡蛎
中的锌以及大蒜中的硒能够充分快速溶出,使待处理白酒中的锌、硒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
处理后的白酒饮用口感极佳,保健价值较高,牡蛎经酶解处理后,其中的腥味物质得以有效
去除,大蒜精中温保压处理后,其中的臭味物质得以有效去除,将处理后的牡蛎和大蒜添加
于白酒中,对白酒的口感影响极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牡蛎按1%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匀,在30℃下恒温酶解3小时,将酶
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80kHz、功率为30W的超声波下处理45分钟;

(2)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0℃、压力为12MPa的环境中处理16分钟;

(3)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2:8:50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
密封容器中,在35℃下,置于6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40分钟;

(4)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

实施例2、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牡蛎按1.3%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匀,在35℃下恒温酶解5小时,将
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100kHz、功率为35W的超声波下处理50分钟;

(2)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5℃、压力为15MPa的环境中处理20分钟;

(3)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5:10:60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
密封容器中,在40℃下,置于12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60分钟;

(4)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

实施例3、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牡蛎按1.2%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匀,在32℃下恒温酶解4小时,将
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90kHz、功率为32W的超声波下处理48分钟;

(2)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2℃、压力为13MPa的环境中处理17分钟;

(3)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3:9:55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
密封容器中,在38℃下,置于9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50分钟;

(4)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

以下结合具体制作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所用白酒为市售瓶装白酒,度数为50°,将白酒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1、对照
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共7份,每份1L;

各组所使用的牡蛎、大蒜均为新鲜牡蛎、新鲜大蒜,产于同一产地,并于同一批次收获;

其中实验组按实施例3方式进行处理;

空白组不经处理;

对照组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将牡蛎按1.2%的重量比添加内切右旋糖酶拌合均
匀;

对照组2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将酶解得到的牡蛎在频率为90kHz、功率为32W的超
声波下处理48分钟;

对照组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将大蒜切碎,在温度为42℃、压力为13MPa的环境中
处理17分钟;

对照组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3:9:550的重量比混
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38℃下,置于9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50分
钟”,这一工序替换成“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3:9:550的重量比混合,装入有磁性
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38℃下处理150分钟”;

试验结束,检测各组白酒中硒、锌、铅、氰化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1:

组别
硒(以Se计)μg/L
锌(以Zn计)mg/L
铅(以Pb计)mg/kg
氰化物μg/L
实验组
90
22
0.2
0.05
空白组
0
0
1.3
0.46
对照组1
90
18
1.3
0.46
对照组2
90
5
0.3
0.06
对照组3
25
22
0.2
0.05
对照组4
47
10
0.2
0.05

由表1可知,经本发明实施例3处理得到的白酒中锌和硒的含量均得以显著提高,铅和
氰化物的含量均得以显著降低;其中,将牡蛎酶解处理有利于降低白酒中铅和氰化物的含
量,将牡蛎超声处理能显著提高锌的溶出率,将大蒜在温度为42℃、压力为13MPa的环境中
处理17分钟能显著提高硒的溶出率,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按3:9:550的重量比混
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38℃下,置于9000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50分钟,
利于硒和锌的溶出。

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白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锌、硒白酒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牡蛎接种内切右旋糖酶酶解后,超声处理,将大蒜切碎中温、高压处理,将处理得到的牡蛎、大蒜与白酒混合,装入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中,在高斯的强磁场中处理140?160分钟,对处理得到的白酒滤过、封装。处理后白酒中的锌、硒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饮用口感极佳,保健价值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