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0809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23506.7

申请日:

2013.04.10

公开号:

CN104095843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365申请日:201304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65;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1/365

申请人: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志全; 姚景春; 李春燕; 李晓梅; 苏勤勇

地址:

273400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外环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优选为其注射制剂。研究证明: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等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溃疡指数;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牛蒡子苷元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01mg/kg·d~50mg/kg·d。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1mg/kg·d~10mg/kg·d。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为其口服制剂、舌下含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口服制剂为其片剂、胶囊剂或口服微乳制剂;所述舌下含服制剂为其舌下含片;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制剂为其注射液或注射微乳制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由牛蒡子苷元、药用载体和注射用水组成,其中所述药用载体为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甘油、乙醇、丙二醇中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还包含增溶剂,所述增溶剂为聚乙二醇400、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注射制剂中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0.01mg~50mg。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道溃疡性疾病为消化性溃疡或溃疡性结肠炎。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性溃疡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说明书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一种医药用途,特别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是由食管、胃肠、肝,胆囊和胰等器官所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由于其所包括的器官大多处于高酸性环境以及消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消化系统疾病时有发生,且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压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消化系统疾病总发病率占人口30%,各大医院门诊病人中有1/2是这个系统的疾病,其中须急诊入院治疗者约占急诊入院病人25%;在世界范围内,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其中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指发生在消化道的慢性溃疡或溃疡样病理特点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性疾病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为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西医将其归纳为局限性组织缺损,能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的疾病,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复杂,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的慢性胃肠病。现有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2.6%。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衡而导致的。当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消化性溃疡就可能形成,此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也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的复杂致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为主,伴有肠外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自身免疫机制为根本,感染、神经因素为诱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首先是粘膜浅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继之充血、水肿、肥厚和脆性增加,产生小溃疡,进而 发展成大溃疡,晚期由于结肠组织增生,肠壁变厚、变窄、肠管变短。其病程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随病程的延长发生大肠癌的几率增加,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且病程一般较轻,但近年患病率日趋增高,重症也常有报道。
目前临床上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药物较多,抗酸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是目前国内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但这些药物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愈后复发率高,对消化性溃疡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方案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施用传统化学制剂,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和新发展的生物学制剂。但所述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仅能使病情缓解,并不能彻底治愈。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牛蒡子属于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它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牛蒡主要含有木质素类化合物,以牛蒡苷和牛蒡子苷元为主。根据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比牛蒡苷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牛蒡苷在体内被分解为牛蒡子苷元而产生众多药理作用。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牛蒡子苷元具有如下药理活性:1)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2)抗病毒作用,包括HIV-1与流感病毒;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4)肾病及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作用;5)热休克反应抑制作用;6)神经保护作用;7)扩张血管作用;8)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9)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10)抑制K+挛缩的作用等。比如,Cho J Y,et al.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arctigenin,a lignan compound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J].Pharm Pharmcol.1999;51(11):1267-1273.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Gao Y,et al.Activity of in vitro anti-influenza virus of arctigenin[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中草药).2002;33(8):724-726.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病毒的作用;Kim S H,et al.Hepatoprotective dibenzylbutyrolactone lignans of Torreya nucifera against CCl4-induced toxicity in primary cultured rat hepatocytes[J].Biol Pharm Bull.2003;26(8):1202-1205.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牛蒡子苷元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PAF受体的作用,但现有技术并没 有牛蒡子苷元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报道。基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药物。该治疗药物以牛蒡子苷元为药物活性成分,其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特点,且牛蒡子苷元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具有十分广泛的医疗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涉及的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获得的有效治疗成分,现已有证据证明牛蒡子苷元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抑制广泛发生于消化道的溃疡性疾病的发展或发生,从而提出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因此本发明涉及牛蒡子苷元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即牛蒡子苷元用于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牛蒡子苷元的上述用途中,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抑制消化道溃疡性疾病,其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01mg/kg·d~50mg/kg·d,优选为0.1mg/kg·d~10mg/kg·d。用于其它哺乳动物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可以根据人与动物的临床剂量换算而成,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容易做到的。
本发明中牛蒡子苷元可以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如牛蒡子苷元可以开发成口服制剂、舌下含服制剂或注射制剂方便患者的使用,其中所述口服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剂或微乳制剂,优选为片剂;所述舌下含服制剂为含有牛蒡子苷元并适用舌下给药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其舌下含片;所述注射制剂可以为其注射液、注射微乳等,优选为注射液。当牛蒡子苷元制备成注射液时,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为注射用水、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甘油、乙醇、丙二醇等。上述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还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其中所述增溶剂为聚乙二醇400、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上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中,每一制剂单位中含有药物有效成分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0.01mg~50mg,优选为0.01mg-10mg。
牛蒡子苷元用于治疗或预防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对消化道溃疡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急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大鼠实验 性十二指肠溃疡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溃疡指数;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本发明所述牛蒡子苷元是在传统中药牛蒡子中提取得到的天然中药单体,其对人体毒副作用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进而大幅度改善了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牛蒡子苷元注射液

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丙二醇和乙醇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处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
实施例2牛蒡子苷元注射液

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PEG-400和乙醇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处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
实施例3牛蒡子苷元注射液


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乙醇和吐温-80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
实施例4牛蒡子苷元注射液
牛蒡子苷元          0.01g
乙醇                3.3L
注射用水            加至10L
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乙醇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
实施例5片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将牛蒡子苷元和辅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8%淀粉浆制软材,然后过16目筛制粒。湿颗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的细粉,与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压片,每片约200mg,即得。
实施例6牛蒡子苷元舌下含片

牛旁子苷元10g乳糖30g微晶纤维素30g

三氯蔗糖2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g脱氧胆酸钠5g微粉硅胶1g硬脂酸镁1g

制备工艺:上述组分烘干、粉碎过筛预处理后混匀直接压片制得。
实施例7牛蒡子苷元舌下含片
牛旁子苷元5g糖分40g乳糖20g羧甲基纤维素钠2g羟乙基纤维素3g脱氧胆酸钠2g硬脂酸镁1g

制备工艺:将主药及各辅料成分烘干、粉碎过筛预处理,将主药与糖分、乳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以纯水作为粘合剂将混匀的物料制备软材,过20目筛制粒并于60℃下干燥制备干颗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到上述干颗粒总混,压片即得。
实施例8微乳浓缩物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中链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EL-40、1,2-丙二醇、无水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牛蒡子苷元溶解,也可以超声波处理以加速溶解,得澄清浓缩液,即为牛蒡子苷元微乳浓缩物。上述微乳浓缩物可进一步稀释用于注射或口服。
实施例9微乳浓缩物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PEG-2-硬脂酸酯、吐温-20、1-己醇、PEG3350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牛蒡子苷元溶解,也可以超声波处理以加速溶解,得澄清浓缩液,即为牛蒡子苷元微乳浓缩物。上述微乳浓缩物可以根据用药需要进行进一步稀释用于患者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
实施例10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抑制作用
1、实验分组与造模:
取SD大鼠50只,体重为18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mg/kg,0.1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注射液(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处方工艺制得);牛蒡子提取物组(采用Ana C.dos Santos《Gastroprotective activity of the chloroform extract of the roots from Arctium lappa L.》的制备工艺得到牛蒡子根氯仿提取物)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连续皮下注射给药7d。实验前禁食48h,实验前1h最后一次皮下注射给药。用乙醚麻醉,于腹部正中切口,结扎幽门,缝合。
2、方法与数据处理:
2.1溃疡面积的计算:大鼠幽门结扎造模19h后,放血处死并剖腹,结扎贲门将胃取出,收集胃液后,自贲门注入1%甲醛溶液10ml,然后浸于1%甲醛溶液中固定5min以上,沿胃大弯剖胃观察溃疡面积,计算公式为S=π×(d1/2)×(d2/2),S为溃疡面积,π为圆周率,d1为通过溃疡中心量取的最大纵径,d2为通过溃疡中心量取的最大横径。
2.2胃液量、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将收集的胃液移至离心管中,离心沉淀胃内容物,用移液管吸取1ml的胃液上清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及甲基红指示剂各两滴,以0.01mol/LNaOH溶液滴定至液体由红变黄,记录消耗的NaOH体积(v1),继续滴定至液体 颜色由黄变红,记录消耗的NaOH体积(v2),计算胃液酸度,公式为:酸度=100N/v,N为滴定所用的NaOH的量(mmol);v为滴定时所用胃液量。
表1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
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见表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
(1)给药后,各治疗组均可显著抑制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减小溃疡面积(P<0.05),并能够降低胃液量、胃液酸度(P<0.05),表明奥美拉唑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面积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面积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
实施例11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
1、方法:
1.1溃疡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取SD大鼠60只,体重为200~250g,雄性,随机分为6组。实验前禁食24h,自由饮水。实验组于浸水应激前30min,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牛蒡子苷元50mg/kg,10mg/kg;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灌胃3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灌胃30mg/kg奥美拉唑。以上药物用前均以5g/L羧甲基纤维素溶液配成所需浓度。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温(23±1)℃,浸水应激5h,处死动物,观察溃疡情况。按Cuth的方法计算溃疡指数, 点状出血为1分;线状出血,长度<1mm为2分,1~2mm为3分,2~4mm为4分,>4mm为5分,宽度>1mm时分值×2。
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根据所得每组溃疡指数,按溃疡抑制率的计算公式:溃疡抑制率=[(对照组指数-给药组指数)/对照组指数]×100%;算出溃疡抑制率。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表2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
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由表2结果可知,(1)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奥美拉唑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
实施例12牛蒡子苷元对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的抑制作用
1、方法:
1.1溃疡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无水乙醇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按2.0mg/kg,0.5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连续5d, 于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均灌胃无水乙醇0.1ml/20g。1h后全部脱颈椎处死,剖腹,分别结扎贲门、幽门端后取出胃,向胃内注入10%甲醛6ml,将全胃置于甲醛溶液中固定15min,沿胃大弯剪开,生理盐水冲洗,用滤纸吸干水分。利用游标卡尺测定胃腺区条状损伤的长度大于1mm者,测量长度,每毫米记1分,其宽度大于1mm者计分加倍,长度与宽度均小于1mm,计0.5分,将计分相加即为该动物的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溃疡抑制率(%)=(模型组溃疡指数-给药组溃疡指数)/模型组溃疡指数×100%。
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表3牛蒡子苷元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的作用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
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1)从胃标本看,正常组胃黏膜表面光滑;模型组溃疡多呈现条索状或点状出血;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的胃黏膜点状出血和损伤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果表明,奥美拉唑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对抗乙醇所致的胃黏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无水乙醇致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
实施例13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抑制作用
1、方法:
1.1溃疡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
健康雄性Wistar大白鼠60只,体重200±30g。实验前禁食不禁水24h,称重标记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按1.0,2.0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参照Szabo方法制作。给药1h后分别皮下注射10%半胱胺,用量为280mg/kg。24h后在乙醚麻醉下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取血约3ml供血清胃泌素检测。然后脱颈法处死大鼠,剖腹,结扎幽门环及贲门,取出胃和十二指肠,收集胃液后沿胃大弯和十二指肠系膜对侧将标本剪开,观察十二指肠溃疡形成情况,并测量溃疡大小。
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表4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
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1)各治疗组均能减轻十二指肠粘膜和腺体的损伤程度,缩小溃疡面积。
(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预防效果也越明显。
(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
实施例14牛蒡子苷元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
1、方法:
1.1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取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200±20)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牛蒡子苷元0.01mg/kg,0.25mg/kg组,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正常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给予等体积0.5%CMC,每天一次,2d后造模。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方法为:大鼠禁食不禁水48h,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将导尿管经肛门插入8cm,注入1mL10%醋酸生理盐水溶液(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醋酸溶液),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手托20s后再注入2mL生理盐水冲洗1次。继续给药6d,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断颈处死,迅速剖腹取出肛门至盲肠末端的整个结肠和直肠段,沿肠系膜缘剪开肠腔,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滤纸拭干,然后将整个肠段平铺于铝板上,肉眼观察评分,评分标准见表5。留取各组大鼠结肠病变最明显处组织一块,准确称重,制成不同浓度组织匀浆,按试剂盒方法测定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
表5结肠损伤巨检评分标准

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各组均数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6牛蒡子苷元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
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1)醋酸造模后结肠巨检显示结肠肠壁粘连、增厚,内表面溃疡。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对醋酸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巨检评分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巨检评分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
醋酸造模后局部结肠粘膜MDA及MPO明显升高,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MDA和MPO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MDA是一种脂质过氧化产物,反映机体细胞受氧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子苷元可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结肠黏膜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病变部位牛蒡子苷元抗氧化作用有关。MPO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含量较高的过氧化物酶类,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不含MPO,若组织中MPO活性增高,则反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增加,有炎症发生。实验中组织MPO活性降低表明牛蒡子苷元可减轻病变部位炎症程度。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84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5843A21申请号201310123506722申请日20130410A61K31/365200601A61P1/0420060171申请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地址273400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外环路1号72发明人赵志全姚景春李春燕李晓梅苏勤勇54发明名称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优选为其注射制剂。研究证明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

2、、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等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溃疡指数;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牛蒡子苷元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843ACN104095843A1/1页21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01MG/KGD50MG/KG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1MG。

3、/KGD10MG/KG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为其口服制剂、舌下含服制剂或注射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口服制剂为其片剂、胶囊剂或口服微乳制剂;所述舌下含服制剂为其舌下含片;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制剂为其注射液或注射微乳制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由牛蒡子苷元、药用载体和注射用水组成,其中所述药用载体为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甘油、乙醇、丙二醇中任意一种或其组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还包含增溶剂,所述增溶剂为聚乙二醇400、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4、用途,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元注射制剂中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001MG50MG。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道溃疡性疾病为消化性溃疡或溃疡性结肠炎。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性溃疡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权利要求书CN104095843A1/12页3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一种医药用途,特别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0002消化系统是由食管、胃肠、肝,胆囊和胰等器官所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由于其所包括的。

5、器官大多处于高酸性环境以及消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消化系统疾病时有发生,且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压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消化系统疾病总发病率占人口30,各大医院门诊病人中有1/2是这个系统的疾病,其中须急诊入院治疗者约占急诊入院病人25;在世界范围内,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其中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指发生在消化道的慢性溃疡或溃疡样病理特点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性疾病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0003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为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

6、二指肠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西医将其归纳为局限性组织缺损,能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的疾病,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复杂,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的慢性胃肠病。现有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26。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衡而导致的。当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消化性溃疡就可能形成,此外,精神因素、遗传因。

7、素及其他一些因素也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的复杂致病机制。0004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为主,伴有肠外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自身免疫机制为根本,感染、神经因素为诱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首先是粘膜浅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继之充血、水肿、肥厚和脆性增加,产生小溃疡,进而发展成大溃疡,晚期由于结肠组织增生,肠壁变厚、变窄、肠管变短。其病程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随病程的延长发生大肠癌的几率增加,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且病。

8、程一般较轻,但近年患病率日趋增高,重症也常有报道。0005目前临床上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药物较多,抗酸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是目前国内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但这些药物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愈后复发率高,对消化性溃疡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方案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施用传统化学制剂,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和免说明书CN104095843A2/12页4疫抑制剂,和新发展的生物学制剂。但所述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仅能使病情缓解,并不能彻底治愈。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

9、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006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牛蒡子属于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它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牛蒡主要含有木质素类化合物,以牛蒡苷和牛蒡子苷元为主。根据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比牛蒡苷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牛蒡苷在体内被分解为牛蒡子苷元而产生众多药理作用。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牛蒡子苷元具有如下药理活性1)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2)抗病毒作用,包括HI。

10、V1与流感病毒;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4)肾病及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作用;5)热休克反应抑制作用;6)神经保护作用;7)扩张血管作用;8)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9)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10)抑制K挛缩的作用等。比如,CHOJY,ETALIMMUNOMODULATORYEFFECTOFARCTIGENIN,ALIGNANCOMPOUNDONTUMORNECROSISFACTORANDNITRICOXIDEPRODUCTION,ANDLYMPHOCYTEPROLIFERATIONJPHARMPHARMCOL1999511112671273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GAOY。

11、,ETALACTIVITYOFINVITROANTIINFLUENZAVIRUSOFARCTIGENINJ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中草药2002338724726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病毒的作用;KIMSH,ETALHEPATOPROTECTIVEDIBENZYLBUTYROLACTONELIGNANSOFTORREYANUCIFERAAGAINSTCCL4INDUCEDTOXICITYINPRIMARYCULTUREDRATHEPATOCYTESJBIOLPHARMBULL200326812021205公开了牛蒡子苷元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000。

12、7牛蒡子苷元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PAF受体的作用,但现有技术并没有牛蒡子苷元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报道。基于此,特提出本发明。发明内容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药物。该治疗药物以牛蒡子苷元为药物活性成分,其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特点,且牛蒡子苷元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具有十分广泛的医疗应用前景。0009本发明所涉及的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获得的有效治疗成分,现已有证据证明牛蒡子苷元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抑制广泛发生于消化道的溃疡性疾病的发展或发生,从。

13、而提出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因此本发明涉及牛蒡子苷元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即牛蒡子苷元用于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0010本发明公开的牛蒡子苷元的上述用途中,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抑制消化道溃疡性疾病,其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牛蒡子苷元的人用给药量为001MG/KGD50MG/KGD,优选为01MG/KGD10MG/KGD。用于其它哺乳动物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时,可以根据人与动物的临床剂量换算而成,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容易做到说明书CN104095843A3/12页5的。0011本发明中牛蒡子苷元可以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用于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

14、治疗或预防,如牛蒡子苷元可以开发成口服制剂、舌下含服制剂或注射制剂方便患者的使用,其中所述口服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剂或微乳制剂,优选为片剂;所述舌下含服制剂为含有牛蒡子苷元并适用舌下给药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其舌下含片;所述注射制剂可以为其注射液、注射微乳等,优选为注射液。当牛蒡子苷元制备成注射液时,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为注射用水、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甘油、乙醇、丙二醇等。上述所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还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其中所述增溶剂为聚乙二醇400、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上述牛蒡子苷元注射液中,每一制。

15、剂单位中含有药物有效成分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001MG50MG,优选为001MG10MG。0012牛蒡子苷元用于治疗或预防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00131、本发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对消化道溃疡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急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溃疡指数;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0142、本发明所述牛蒡子苷元是在传统中药牛蒡子中提取得到的天然中药单体,其对人体毒副作用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进而大幅度改善了消化道溃。

16、疡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方式001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0016实施例1牛蒡子苷元注射液00170018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丙二醇和乙醇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处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0019实施例2牛蒡子苷元注射液0020说明书CN104095843A4/12页60021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PEG400和乙醇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处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0022实施例。

17、3牛蒡子苷元注射液002300240025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乙醇和吐温80混合均匀,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0026实施例4牛蒡子苷元注射液0027牛蒡子苷元001G0028乙醇33L0029注射用水加至10L0030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乙醇加入牛蒡子苷元,搅拌溶解,加入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加入05针用活性炭,搅拌,脱炭,即得。0031实施例5片剂的制备00320033制备工艺将牛蒡子苷元和辅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8淀粉浆制软材,然后过16目筛制粒。湿颗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筛出。

18、干粒中的细粉,与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压片,每片约200MG,即得。0034实施例6牛蒡子苷元舌下含片0035说明书CN104095843A5/12页7牛旁子苷元10G乳糖30G微晶纤维素30G三氯蔗糖2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G脱氧胆酸钠5G微粉硅胶1G硬脂酸镁1G00360037制备工艺上述组分烘干、粉碎过筛预处理后混匀直接压片制得。0038实施例7牛蒡子苷元舌下含片0039牛旁子苷元5G糖分40G乳糖20G羧甲基纤维素钠2G羟乙基纤维素3G脱氧胆酸钠2G硬脂酸镁1G0040制备工艺将主药及各辅料成分烘干、粉碎过筛预处理,将主药与糖分、乳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以纯水作为粘合剂将。

19、混匀的物料制备软材,过20目筛制粒并于60下干燥制备干颗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到上述干颗粒总混,压片即得。0041实施例8微乳浓缩物说明书CN104095843A6/12页800420043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中链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EL40、1,2丙二醇、无水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牛蒡子苷元溶解,也可以超声波处理以加速溶解,得澄清浓缩液,即为牛蒡子苷元微乳浓缩物。上述微乳浓缩物可进一步稀释用于注射或口服。0044实施例9微乳浓缩物00450046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PEG2硬脂酸酯、吐温20、1己醇、PEG3350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牛蒡子苷元溶解,也可以超声波处理以加速溶解,得。

20、澄清浓缩液,即为牛蒡子苷元微乳浓缩物。上述微乳浓缩物可以根据用药需要进行进一步稀释用于患者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0047实施例10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抑制作用00481、实验分组与造模0049取SD大鼠50只,体重为18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MG/KG,01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注射液(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处方工艺制得);牛蒡子提取物组(采用ANACDOSSANTOSGASTROPROTECTIVEACTIVITYOFTHECHLOROFORMEXTRACTOFTHEROOTSFROMARCTIU。

21、MLAPPAL的制备工艺得到牛蒡子根氯仿提取物)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连续皮下注射给药7D。实验前禁食48H,实验前1H最后一次皮下注射给药。用乙醚麻醉,于腹部正中切口,结扎幽门,缝合。00502、方法与数据处理005121溃疡面积的计算大鼠幽门结扎造模19H后,放血处死并剖腹,结扎贲门将胃取出,收集胃液后,自贲门注入1甲醛溶液10ML,然后浸于1甲醛溶液中固定5MIN以上,沿胃大弯剖胃观察溃疡面积,计算公式为SD1/2D2/2,S为溃疡面积,为圆周率,D1为通过溃疡中心量取的最大纵径,D2为通过溃疡中心量取的最大横径。005222胃液量。

22、、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将收集的胃液移至离心管中,离心沉淀胃内容物,用移液管吸取1ML的胃液上清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及甲基红指示剂各两滴,以001MOL/LNAOH溶液滴定至液体由红变黄,记录消耗的NAOH体积V1,继续滴定说明书CN104095843A7/12页9至液体颜色由黄变红,记录消耗的NAOH体积V2,计算胃液酸度,公式为酸度100N/V,N为滴定所用的NAOH的量MMOL;V为滴定时所用胃液量。0053表1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00540055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0056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0057与奥美拉唑组比较。

23、,P005。0058实验结果见表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00591给药后,各治疗组均可显著抑制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减小溃疡面积P4MM为5分,宽度1MM时分值2。0065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根据所得每组溃疡指数,按溃疡抑制率的计算公式溃疡抑制率对照组指数给药组指数/对照组指数100;算出溃疡抑制率。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00662结果说明书CN104095843A8/12页100067表2牛蒡子苷元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00680069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0070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0071由表2结果可。

24、知,1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奥美拉唑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0072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0073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0074实施例12牛蒡子苷元对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的抑制作用00751、方法007611溃疡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将6。

2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无水乙醇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按20MG/KG,05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均灌胃无水乙醇01ML/20G。1H后全部脱颈椎处死,剖腹,分别结扎贲门、幽门端后取出胃,向胃内注入10甲醛6ML,将全胃置于甲醛溶液中固定15MIN,沿胃大弯剪开,生理盐水冲洗,用滤纸吸干水分。利用游标卡尺测定胃腺区条状损伤的长度大于1MM者,测量长度,每毫。

26、米记1分,其宽度大于1MM者计分加倍,长度与宽度均小于1MM,计05分,将计分相加即为该动物的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溃疡抑制率模型组溃疡指数给药组溃疡指数/模型组溃疡指数100。0077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00782结果0079表3牛蒡子苷元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的作用说明书CN104095843A109/12页110080008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0082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00831从胃标本看,正常组胃黏膜表面光滑;模型组溃疡多呈现条索状或点状出血;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的胃黏。

27、膜点状出血和损伤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果表明,奥美拉唑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对抗乙醇所致的胃黏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0084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0085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无水乙醇致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0086实施例13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抑制作用00871、方法008811溃疡模型。

28、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0089健康雄性WISTAR大白鼠60只,体重20030G。实验前禁食不禁水24H,称重标记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按10,20MG/KG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G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参照SZABO方法制作。给药1H后分别皮下注射10半胱胺,用量为280MG/KG。24H后在乙醚麻醉下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取血约3ML供血清胃泌素检测。然后脱颈法处死大鼠,剖腹,结扎幽门环及贲门,取出胃和十二指肠。

29、,收集胃液后沿胃大弯和十二指肠系膜对侧将标本剪开,观察十二指肠溃疡形成情况,并测量溃疡大小。0090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00912结果0092表4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说明书CN104095843A1110/12页1200930094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0095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0096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0097实验结果表明1各治疗组均能减轻十二指肠粘膜和腺体的损伤程度,缩小溃疡面积。0098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均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减小。

30、溃疡指数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预防效果也越明显。0099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0100实施例14牛蒡子苷元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01011、方法010211模型的复制及溃疡程度的指标取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20020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牛蒡子提取物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8)皮下注射10MG/KG牛蒡子提取物、牛蒡子苷元001MG/KG,025MG/KG组,奥美拉唑组皮下注射10MG/K。

31、G奥美拉唑;正常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给予等体积05CMC,每天一次,2D后造模。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方法为大鼠禁食不禁水48H,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将导尿管经肛门插入8CM,注入1ML10醋酸生理盐水溶液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醋酸溶液,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手托20S后再注入2ML生理盐水冲洗1次。继续给药6D,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断颈处死,迅速剖腹取出肛门至盲肠末端的整个结肠和直肠段,沿肠系膜缘剪开肠腔,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滤纸拭干,然后将整个肠段平铺于铝板上,肉眼观察评分,评分标准见表5。留取各组大鼠结肠病变最明显处组织一块,准确称重,制成不同浓度组织匀浆,按。

32、试剂盒方法测定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0103表5结肠损伤巨检评分标准说明书CN104095843A1211/12页130104010512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FORWINDOWS统计软件,各组均数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62结果0107表6牛蒡子苷元对醋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01080109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P005;P001;0110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说明书CN104095843A1312/12页1401111醋酸造模后结肠巨检显示结肠肠壁粘连、增厚。

33、,内表面溃疡。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提取物组及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对醋酸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01122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低剂量组巨检评分明显减小,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在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与牛蒡子提取物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01133与奥美拉唑组相比,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巨检评分明显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牛蒡子苷元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较奥美拉唑更明显。0114醋酸造模后局部结肠粘膜MDA及MPO明显升高,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MDA和MPO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MDA是一种脂质过氧化产物,反映机体细胞受氧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子苷元可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结肠黏膜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病变部位牛蒡子苷元抗氧化作用有关。MPO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含量较高的过氧化物酶类,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不含MPO,若组织中MPO活性增高,则反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增加,有炎症发生。实验中组织MPO活性降低表明牛蒡子苷元可减轻病变部位炎症程度。说明书CN104095843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