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25221A43申请公布日20120425CN102425221ACN102425221A21申请号201110433607522申请日20111222E03D1/3520060171申请人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同安集中工业区思明园41号72发明人刘永茂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代理人李宁唐绍烈54发明名称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大封水片装在全排浮桶底部并盖在底座的排水口上;全排浮桶上设内芯管插孔并装有小封水片;本体安装在底座上方,底部开设内芯管通孔和调节孔;半排配重浮桶安装在。
2、本体中,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穿过调节孔而位于全排浮桶上方,半排配重浮桶上设内芯管穿孔;第一限位机构装在本体中;按键座装在本体上方,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装在其上,全排按键或半排按键上安装第二限位机构,第一、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调节压杆下行;内芯管穿插在内芯管穿孔、通孔和插孔中,其上设有复位弹簧,下端装有与小封水片配合的小封水架,上端与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配合控制内芯管下行。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有效实现双排水功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25页CN102425228A1/2页21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包含全排按键、半排按。
3、键、按键座、全排浮桶、半排配重浮桶、本体、内芯管、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小封水架、大封水片、小封水片和底座;大封水片盖在底座的排水口上,大封水片安装在全排浮桶的底部;全排浮桶上开设内芯管插孔,插孔上装有小封水片;本体安装在底座上方,本体的底部开设内芯管通孔和调节孔;半排配重浮桶安装在本体中,半排配重浮桶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半排调节压杆穿过本体底部的调节孔而位于全排浮桶的上方,半排配重浮桶上开设内芯管穿孔;第一限位机构安装在本体中;按键座安装在本体上方,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安装在按键座上,全排按键或半排按键上安装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调节压杆下行;内。
4、芯管穿插在内芯管穿孔、内芯管通孔和内芯管插孔中,内芯管上设有复位弹簧,内芯管的下端装有与小封水片配合的小封水架,内芯管的上端与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配合控制内芯管下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半排配重浮桶还配备半排架,半排配重浮桶是以可上下调节方式安装在半排架上,半排架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半排配重浮桶底部为一浮桶,上方形成一储水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半排配重浮桶或半排架上形成限位插槽,此限位插槽构成第一限位机构;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的下方设有三角块,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的下方对应三角块的两个斜边形成斜面,三角块的底边形成与限位插槽配合的。
5、限位块,此三角块和全排按键、半排按键的斜面构成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全排按键下压三角块,使三角块的限位块插在限位插槽中来限制半排配重浮桶下落、半排调节压杆下行而实现全排,通过半排按键下压三角块,使三角块的限位块退出限位插槽来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下行的限制而实现半排。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内芯管通孔上还安装旋转环,且本体和旋转环之间还设有转动角度限制结构,旋转环套在内芯管上,旋转环上形成上锁导推面和解锁导推面,旋转环上还形成第一限降块;半排配重浮桶或半排架上形成第二限降块;内芯管的外壁上对应上锁导推面形成上锁压块;前述结构构成第一限位机构;半排按键的下端对应解锁导。
6、推面形成解锁压块,此上锁压块构成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全排按键按压内芯管带动内芯管的上锁压块与上锁导推面配合使旋转环转动至第一限降块与第二限降块对齐来限制半排配重浮桶下落、半排调节压杆下行而实现全排,通过半排按键带动解锁压块与解锁导推面配合使旋转环回转至第一限降块与第二限降块错开来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下行的限制而实现半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转动角度限制结构是在本体的内芯管通孔上方形成剖槽,在旋转环的外壁上形成可在剖槽中径向旋转滑动的凸条,借助剖槽与凸条配合实现旋转环在本体上的转动角度限制。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旋转环的凸条和第一限降块集为一。
7、体,即凸条的顶部作为第一限降块。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内芯管通孔内壁和内芯管的外壁分别形成轴向的筋条和轴向的凹槽,筋条和凹槽配合防止内芯管在通孔旋转。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半排配重浮桶的侧壁上形权利要求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2页3成弹性钩和卡钩条,弹性钩上端连接在半排配重浮桶上而下端向内形成定位块、下端向外形成楔形的斜拉块;半排架的侧壁上形成上下调节杆,上下调节杆上形成一排供与半排配重浮桶的定位块配合的调节齿;本体侧面设有调节窗口;半排调节片安装在调节窗口上,半排调节片呈框形,两侧为供卡钩条配合使半排。
8、调节片组装在半排配重浮桶上的卡条,上下为向外突出的拨块,上下还分别向框内突出形成与斜拉块配合的斜推块。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半排配重内形成定位钩,在半排浮桶架的调节齿背面形成定位齿,半排配重借助定位钩与定位齿配合定位在半排浮桶架上。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半排配重浮桶的配重储水杯单独成型,半排配重浮桶的浮桶成型在半排架。权利要求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7页4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排水阀,特指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约用水,业内人士早已研发了很多双排水。
9、阀,相关专利也有不少,但仔细查阅这些双排水阀专利,不难发现排水结构多为提拉式或旋钮式。使用操作时用力较大,使用不方便。0003而带内芯管的排水阀为轻触式排水阀,其使用时,只需稍施按压力,即可实施冲排,故具有操作轻松,使用方便的优点。但这种带内芯管的排水阀目前都只具有全排功能,而不具有半排功能,这样在使用时,如果只需要用小排水量(半排)却仍然实施的是大排水量(全排),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0004因此,本发明人就带内芯管的排水阀结构进行改进,以实施轻触式双排水功能,本案由此产生。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其结构简单,有效实现双排水功能。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
10、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轻触式双排水阀,包含全排按键、半排按键、按键座、全排浮桶、半排配重浮桶、本体、内芯管、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小封水架、大封水片、小封水片和底座;大封水片盖在底座的排水口上,大封水片安装在全排浮桶的底部;全排浮桶上开设内芯管插孔,插孔上装有小封水片;本体安装在底座上方,本体的底部开设内芯管通孔和调节孔;半排配重浮桶安装在本体中,半排配重浮桶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半排调节压杆穿过本体底部的调节孔而位于全排浮桶的上方,半排配重浮桶上开设内芯管穿孔;第一限位机构安装在本体中;按键座安装在本体上方,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安装在按键座上,全排按键或半排按键上安装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
11、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调节压杆下行;内芯管穿插在内芯管穿孔、内芯管通孔和内芯管插孔中,内芯管上设有复位弹簧,内芯管的下端装有与小封水片配合的小封水架,内芯管的上端与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配合控制内芯管下行。0007所述半排配重浮桶还配备半排架,半排配重浮桶是以可上下调节方式安装在半排架上,半排架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半排配重浮桶底部为一浮桶,上方形成一储水杯。0008所述半排配重浮桶的配重储水杯单独成型,半排配重浮桶的浮桶成型在半排架。0009所述半排配重浮桶或半排架上形成限位插槽,此限位插槽构成第一限位机构;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的下方设有三角块,全排按键和半排按键的下方对应三角块。
12、的两个斜边形成斜面,三角块的底边形成与限位插槽配合的限位块,此三角块和全排按键、半排按键的斜面构成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全排按键下压三角块,使三角块的限位块插在限位插槽中来限制半排配重浮桶下落、半排调节压杆下行而实现全排,通过半排按键下压三角块,使三角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7页5块的限位块退出限位插槽来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下行的限制而实现半排。0010所述本体的内芯管通孔上还安装旋转环,且本体和旋转环之间还设有转动角度限制结构,旋转环套在内芯管上,旋转环上形成上锁导推面和解锁导推面,旋转环上还形成第一限降块;半排配重浮桶或半排架上形成第二限降块;内芯管的外壁上对应。
13、上锁导推面形成上锁压块;前述结构构成第一限位机构;半排按键的下端对应解锁导推面形成解锁压块,此上锁压块构成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全排按键按压内芯管带动内芯管的上锁压块与上锁导推面配合使旋转环转动至第一限降块与第二限降块对齐来限制半排配重浮桶下落、半排调节压杆下行而实现全排,通过半排按键带动解锁压块与解锁导推面配合使旋转环回转至第一限降块与第二限降块错开来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下行的限制而实现半排。0011所述转动角度限制结构是在本体的内芯管通孔上方形成剖槽,在旋转环的外壁上形成可在剖槽中径向旋转滑动的凸条,借助剖槽与凸条配合实现旋转环在本体上的转动角度限制。0012所述旋转环的凸条和第一限降块集为一体。
14、,即凸条的顶部作为第一限降块。0013所述本体的内芯管通孔内壁和内芯管的外壁分别形成轴向的筋条和轴向的凹槽,筋条和凹槽配合防止内芯管在通孔旋转,保证内芯管的解锁压块与旋转环的解锁导推面准确配合。0014所述半排配重浮桶的侧壁上形成弹性钩和卡钩条,弹性钩上端连接在半排配重浮桶上而下端向内形成定位块、下端向外形成楔形的斜拉块;半排架的侧壁上形成上下调节杆,上下调节杆上形成一排供与半排配重浮桶的定位块配合的调节齿;本体侧面设有调节窗口;半排调节片安装在调节窗口上,半排调节片呈框形,两侧为供卡钩条配合使半排调节片组装在半排配重浮桶上的卡条,上下为向外突出的拨块,上下还分别向框内突出形成与斜拉块配合的斜。
15、推块。0015所述在半排配重内形成定位钩,在半排浮桶架的调节齿背面形成定位齿,半排配重借助定位钩与定位齿配合定位在半排浮桶架上。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现有带内芯管的双排水阀上增加了半排按键、半排配重浮桶和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在使用中,全排和半排是这样实现的若按压全排按键时带动内芯管下行,安装在内芯管下端的小封水架与安装在全排浮桶上的小封水片分离,水由内芯管的下端和全排浮桶的内芯管插孔之间的间隙流向底座的排水口,全排浮桶上方瞬间形成负压,全排浮桶自动上浮,带动大封水片随之上浮而开启底座的排水口,实现排水,此时,因为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配重浮桶。
16、下行,水箱的水位只有下降至全排浮桶的浮力小于全排浮桶自身重力时,全排浮桶带动大封水片重新盖住底座的排水口,同时在放开全排按键时内芯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已回到起始状态,内芯管带动小封水架也回到起始状态并重新与全排浮桶上的小封水片盖合,这样即完成全排功能;若按压半排按键时带动内芯管下行,同样安装在内芯管下端的小封水架与安装在全排浮桶上的小封水片分离开,水由内芯管的下端和全排浮桶的内芯管插孔之间的间隙流向底座的排水口,全排浮桶上方瞬间形成负压,全排浮桶自动上浮,带动大封水片开启底座的排水口,实现排水,但是此时半排配重浮桶不受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限制而下行,水箱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水位线半排配重浮桶。
17、上半部份所盛的水即转换成自由重力并大于全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3/7页6排浮桶的浮力和半排配重浮桶下面部份所产生的浮力之和时,通过半排调节压杆底部推动全排浮桶使安装在全排浮桶上的大封水片提前重新盖住底座的排水口,同时在放开半排按键时内芯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已回到起始状态,内芯管带动小封水架也回到起始状态并重新与全排浮桶上的小封水片盖合,从而完成半排功能。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仰视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俯视分解图;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俯视分解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
18、一的起始状态剖视图(双排水阀主视);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起始状态另一角度剖视图(双排水阀右视);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全排动作剖视图(双排水阀主视);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全排动作另一角度剖视图(双排水阀右视);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全排后状态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动作剖视图(双排水阀主视);图6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动作另一角度剖视图(双排水阀右视);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组合外观图;图71是发明的半排配重和半排浮桶架配合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调节片分解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调节片立体组装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调节片平面组装剖视图;图11。
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调节片调节动作剖视图一;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半排调节片调节动作剖视图二;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俯视分解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组合示意图一(省去本体的上半部分和半排配重浮桶等);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组合示意图二(省去本体的上半部分和半排配重浮桶等,从图14的后面看);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半配重浮桶等立体结构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全排动作示意图(省去本体的上半部分和半排配重浮桶等);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全排动作剖图;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半排动作示意图(省去本体的上半部分和半排配重浮桶等);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半排动作示意图(省去本体的。
20、上半部分和半排配重浮桶等,从图19的后面看);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半排动作剖图。0019标号说明全排按键1斜面11半排按键2三角块21限位块22斜面23解锁压块24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4/7页7按键座3全排浮桶4大封水片40内芯管插孔41小封水片42半排配重浮桶5第二限降块50半排调节压杆51内芯管穿孔52半排架53上下调节杆531调节齿532限位插槽54弹性钩55卡钩条56定位块57斜拉块58定位钩59定位齿591本体6内芯管通孔61调节孔62调节窗口63半排调节片64卡条65拨块66斜推块67轴向钩68剖槽69内芯管7小封水架70复位弹簧71上锁压块7。
21、2筋条711旋转环8凸条81上锁导推面82解锁导推面83底座9全排调节片10。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1至图7所示,是本发明揭示的轻触式双排水阀的实施例一,包含全排按键1、半排按键2、按键座3、全排浮桶4、半排配重浮桶5、本体6、内芯管7、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小封水架70、大封水片40、小封水片42和底座9。0021大封水片40盖在底座9的排水口上,大封水片40安装在全排浮桶4的底部。0022全排浮桶4上开设内芯管插孔41,插孔41上装有小封水片42。0023本体6安装在底座9上方,安装可借助卡扣件实现。本体6的底部开设内芯管通孔61和调节孔62。0024半排配重浮桶5安装在本体6中,。
22、所谓半排配重浮桶5是底部为浮桶,上方形成一储水杯,半排配重浮桶5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51,半排调节压杆51穿过本体6底部的调节孔62而位于全排浮桶4的上方,半排配重浮桶5上开设内芯管穿孔52。其中,为了便于调节半排水量,本发明的半排配重浮桶5还配备半排架53,半排配重浮桶5是以可上下调节方式安装在半排架53上,半排架53的底部设有半排调节压杆51,具体上下调节方式容后述。当然,具体可以将半排配重浮桶5的配重储水杯单独成型,将半排配重浮桶5的浮桶成型在半排架53,其功能效果一样。0025第一限位机构安装在本体6中。此实施例一中,第一限位机构具体是形成在半排架53上的限位插槽54,对于无半排架的。
23、半排配重浮桶来说限位插槽可形成在半排配重浮桶上。0026按键座3安装在本体6上方。0027全排按键1和半排按键2安装在按键座3上。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5/7页80028第二限位机构安装在全排按键1或半排按键2上,此实施例一中,是在全排按键1和半排按键2的下方设有三角块21,全排按键1和半排按键2的下方对应三角块21的两个斜边形成斜面11和斜面23,三角块21的底边形成与限位插槽54配合的限位块22,此三角块21和全排按键1、半排按键2的斜面构成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具体使用时配合图3至图6所示,通过全排按。
24、键1下压三角块21,使三角块21的限位块22插在限位插槽54中,限制半排配重浮桶5下落、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而实现全排,通过半排按键2下压三角块21,使三角块21的限位块22退出限位插槽54,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的限制,而实现半排。0029内芯管7穿插在内芯管穿孔52、内芯管通孔61和内芯管插孔41中,内芯管7上设有复位弹簧71,复位弹簧71可使每次排水后的内芯管7回复原位,内芯管7的下端装有与小封水片42配合的小封水架70,内芯管7的上端与全排按键1和半排按键2配合控制内芯管7下行而实施全排和半排。0030配合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在使用中,全排和半排是这样实现的在图3、图。
25、31所示状态,如图4、图41所示按压全排按键1时,带动内芯管7下行,内芯管7下端的小封水架70与全排浮桶4上的小封水片42分离,水由内芯管7和全排浮桶4的内芯管插孔41之间的间隙流向底座9的排水口,全排浮桶4上方瞬间形成负压,全排浮桶4自动上浮,带动大封水片40随之上浮而开启底座9的排水口,实现排水。按压全排按键1后,三角块21的限位块22插在限位插槽54中,限制半排配重浮桶5下落、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水箱的水位只有下降至全排浮桶4的浮力小于全排浮桶4自身重力时,全排浮桶4才带动大封水片40重新盖住底座9的排水口,同时在放开全排按键1时,内芯管7在复位弹簧71的作用下已回到起始状态,内芯管7。
26、带动小封水架70也回到起始状态并重新与全排浮桶4上的小封水片42盖合,如图5所示,这样即完成全排功能。0031在图5所示状态,如图6、图61所示按压半排按键2时,带动内芯管7下行,内芯管7下端的小封水架70与全排浮桶4上的小封水片42分离,水由内芯管7和全排浮桶4的内芯管插孔41之间的间隙流向底座9的排水口,全排浮桶4上方瞬间形成负压,全排浮桶4自动上浮,带动大封水片40随之上浮而开启底座的排水口,实现排水。但是,按压半排按键2后,三角块21的限位块22退出限位插槽54,半排配重浮桶5不受限制而带动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水箱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水位线,半排配重浮桶5上半部份所盛的水即转换成自由重力。
27、并大于全排浮桶4的浮力和半排配重浮桶5下面部份所产生的浮力之和时,通过半排调节压杆51推动全排浮桶4,使大封水片40提前重新盖住底座9的排水口,同时在放开半排按键2时,内芯管7在复位弹簧71的作用下已回到起始状态,内芯管7带动小封水架70也回到起始状态并重新与全排浮桶4上的小封水片42盖合,如图3、图31所示,从而完成半排功能。0032此实施例一中,半排配重浮桶5在半排架53上的具体上下调节方式是如图7至图12所示半排配重浮桶5的侧壁上形成弹性钩55和卡钩条56,弹性钩55上端连接在半排配重浮桶5上而下端向内形成定位块57、下端向外形成楔形的斜拉块58;半排架53的侧壁上形成上下调节杆531,。
28、上下调节杆531上形成一排调节齿532,供与半排配重浮桶5的定位块57配合;本体6侧面设有调节窗口63;半排调节片64安装在调节窗口63上,半排调节片64呈框形,半排调节片64的两侧为卡条65以供卡钩条56配合使半排调节片64可以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6/7页9组装在半排配重浮桶5上,半排调节片64的上下为向外突出的拨块66以供调节时拨动半排调节片64,半排调节片64的上下还分别向框内突出形成斜推块67以供与斜拉块58配合。0033再配合图71所示,本发明在半排配重5内还形成定位钩59,在半排浮桶架53的调节齿532背面形成定位齿591,借助定位钩59与定位齿5。
29、91配合,使半排配重5很好地定位在半排浮桶架53上,配合半排调节片64可以确保运输、安装前半排配重5固定在半排浮桶架53上。0034起始状态如图12所示,半排调节片64借助两侧卡条65与卡钩条56配合而组装在半排配重浮桶5上,半排配重浮桶5借助弹性钩55下端的定位块57与调节齿532配合而组装在半排架53上。0035具体上下调节时,如图9所示,向下拨半排调节片64,使上面的斜推块67与斜拉块58的上面配合,将弹性钩55向外拉,使定位块57脱离调节齿532,这样,上下拨动半排调节片64,即可带动半排配重浮桶5在半排架53上做上下调节,调节到位后,放开半排调节片64,弹性钩55回位,定位块57与相。
30、应位置的调节齿532配合,使半排配重浮桶5定位在半排架53上,完成上下调节。同样,如图12所示,也可以实现上下调节,原理同前述。0036当然,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半排配重浮桶5的上下调节,本文不以枚举。0037再如图13至图16所示,是本发明揭示的轻触式双排水阀的实施例二,同样包含全排按键1、半排按键2、按键座3、全排浮桶4、半排配重浮桶5、本体6、内芯管7、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小封水架70、大封水片40、小封水片42和底座9。0038此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同,故下面仅就不同之处进行叙述,相同之处不做赘述。0039此实施例二中,。
31、本体6的内芯管通孔61上还安装旋转环8,具体可以在内芯管通孔61周边形成轴向钩68,借助此轴向钩68将旋转环8轴向定位。本体6和旋转环8之间还设有转动角度限制结构,转动角度限制结构的具体可以是在本体6的内芯管通孔61上方形成剖槽69,在旋转环8的外壁上形成凸条81,借助凸条81在剖槽69中径向旋转滑动,实现旋转环8在本体6上的转动角度限制。旋转环8套在内芯管7上,旋转环8上形成上锁导推面82和解锁导推面83,旋转环上还形成第一限降块,此第一限降块可以单独成型,也可以将旋转环8的凸条81和第一限降块集为一体,即凸条81的顶部作为第一限降块,以简化结构。半排配重浮桶5或半排架53上形成第二限降块5。
32、0,此实施例二中是在半排架53的内壁上形成第二限降块50,如图16所示。内芯管7的外壁上对应上锁导推面82形成上锁压块72。前述结构结合在一起即构成第一限位机构。为了保证上锁压块72与上锁导推面82准确配合,此实施例二还在内芯管通孔61内壁和内芯管7的外壁分别形成轴向的凹槽(因视图角度偏斜,图中未示出)和轴向的筋条711,筋条711和凹槽配合防止内芯管7在通孔61旋转。0040此实施例二中,半排按键2的下端对应解锁导推面83形成解锁压块24,此解锁压块24构成第二限位机构。0041此实施例二是借助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在全排时限制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具体使用时配合图17至图21所示,。
33、全排时按压全排按键1,通过全排按键1按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7/7页10压内芯管7带动上锁压块72与上锁导推面82配合,使旋转环8转动至第一限降块(凸条81的顶部)与第二限降块50对齐,限制半排配重浮桶5下落、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水箱的水位只有下降至全排浮桶4的浮力小于全排浮桶4自身重力时,全排浮桶4才带动大封水片40重新盖住底座9的排水口,由此可实现全排。半排时按压半排按键2,通过半排按键2带动解锁压块24与解锁导推面83配合,使旋转环8回转至第一限降块(凸条81的顶部)与第二限降块50错开,解除对半排调节压杆51下行的限制,水箱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水位线,半排。
34、配重浮桶5上半部份所盛的水即转换成自由重力并大于全排浮桶4的浮力和半排配重浮桶5下面部份所产生的浮力之和时,半排配重浮桶5随半排调节压杆51推动全排浮桶4,使大封水片40提前重新盖住底座9的排水口,由此可实现半排。0042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在本体6上开设全排调节窗,并安装全排调节片10,通过全排调节片10调整进入负压腔的水量大小来控制全排水量调整。0043本发明的重点是在现有带内芯管的双排水阀上增加了半排按键2、半排配重浮桶5和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在使用中,由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限制半排配重浮桶5动作实现全排,而在解除限制后,由半排配重浮桶5实现半排。至于第一限位机构和第。
35、二限位机构只在能在全排时限制半排配重浮桶5动作而保证全排浮桶4独立工作即可,而不仅限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另外,半排配重浮桶5在半排架53上的上下调节是用于调节半排的用水量,结构也不限于实施例一所示,只要能够上下调节半排配重浮桶5即可。0044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说明书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25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25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3/25页13。
36、图2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4/25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5/25页15图3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6/25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7/25页17图4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8/25页18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9/25页1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0/25页20图6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
37、8A11/25页2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2/25页22图7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3/25页23图8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4/25页24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5/25页25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6/25页26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7/25页27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8/25页28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19/25页29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0/25页30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1/25页31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2/25页32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3/25页33图19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4/25页34图20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CN102425228A25/25页35图21说明书附图CN1024252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