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0764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40905.5

申请日:

2011.05.27

公开号:

CN102431082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8B 7/22申请公布日:20120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8B 7/22申请日:20110527|||公开

IPC分类号:

B28B7/22; E04B5/48; E04G15/06

主分类号:

B28B7/22

申请人:

王本淼

发明人:

王本淼; 王海崴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车站北路梦泽园商务楼82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的机制模具,包括压力机械、内模、外模、封口板、脱模装置,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的孔,所述外模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所述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所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封口板为环形块,封堵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脱模装置部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脱模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本发明利用液压机械对干性胶凝材料进行压制,利用脱模装置将成型的空腹构件取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构件的机械制作,实现构件的工业化生产,且制成的空腹构件产品密度大、厚薄均匀、生产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包括压力机械、 内模、 外模、 封口板、 脱模装 置, 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的孔, 所述外模的底模板设置有与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 所述 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 ; 所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 封口板为环形块, 封堵内模和 外模之间的间隙 ; 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 脱模装置部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 脱模 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的孔 为喇叭形孔, 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 所述柱为喇叭形柱, 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径。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为 活动封口板, 封口板在内模侧面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活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断 口面为斜面、 平面或变形面。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内模底 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底模板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或弧形面转角, 所述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与 外模内底模板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外侧 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的模槽。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底部 外侧和外模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以上相匹配的模槽。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侧面 设置有孔洞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的 底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模槽, 外模的活动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与模槽相匹配的凸 条。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 械的底座左右设置辅助台面, 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 并在辅助工作台面和底座间设置 传送装置, 传送装置可以左右定位移动。

说明书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机械模件,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空腹楼盖中组合空 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楼盖中都放置有很多薄壁箱体, 利用放置的薄壁箱体形成现浇空腹楼盖 的空心层, 但是目前薄壁箱体采用手工制作产品质量差 , 几何尺寸产生偏差和厚薄不匀 , 产品密实度不强易破损, 满足不了设计与施工要求, 且生产效率低 , 不能形成工业化生产。
     如发明人申报的 ZL02282207.0“薄壁箱体现浇空腹板用薄壁箱体” 专利 , 采用组 合模具手工制作空腹构件, 虽然达到设计施工要求 , 促进了空腹楼盖的迅速发展 , 但只能 手工生产效率低。为进一步完善薄壁箱体制作, 发明人又申报了 ZL200810132770.6“一种 制作现浇空腹楼盖中空腹构件的模具与方法” 专利, 制成的空腹构件增强了强度 , 提高了工 效 , 但由于不是采用机械挤压成型 , 产品密度不大 , 且手工制作空腹构件的无机胶凝材料 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 , 含水量大 , 要等到无机胶凝材料发生固化反应凝结后才能脱模 , 一 套模具的利用周期大于 4 小时 , 模具、 场地占有量大 , 模具成本大 , 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 求 , 脱模后的空腹构件是整体构件, 占用的空间大和笨重, 不利于装卸和运输。发明人还申 报的 ZL200910131643.9 “一种具有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 利用空腹构件作为现浇空腹楼盖的循环热能的通道, 但现有手工生产的空腹构件技术只能 达到外壁表面光滑, 但内壁不平整和不洁净, 导致循环热能时有阻力和循环的热能不洁净。 由于现有技术中手工生产空腹构件的诸多弊端, 研制一种能机械化生产空腹构件的模具系 统已经成为急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制约现浇空腹楼盖迅速发展的问题, 克服目前空腹构件采用作坊式生 产 , 产能不高, 薄壁箱体、 空腹构件密度不大易损坏、 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 化生产 , 空腹构件腹腔内不光滑洁净,空腹构件是整体构件占用的空间大和笨重, 不利于 装卸和运输, 不利于利用空腹构件循环热能, 关键是解决利用机制模具进行空腹构件的机 械化生产, 改善空腹构件性能、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产能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 产品质量高, 机械化挤压成型生产空腹构件的机制模具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 包括压力机械、 内模、 外模、 封口板、 脱模装置, 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的孔, 所述外模的底模板设置有与 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 所述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 ; 所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 封 口板为环形块, 封堵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 ; 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 脱模装置部 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 脱模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
     更为优选的, 所述内凹的孔为喇叭形孔, 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 所述柱为喇叭形 柱, 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径。
     更为优选的, 所述封口板为活动封口板, 封口板在内模侧面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活动。 更为优选的, 所述封口板断口面为斜面、 平面或变形面。
     更为优选的, 所述在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底模板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或弧 形面转角, 所述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与外模内底模板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
     更为优选的, 所述内模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的模槽。
     更为优选的, 所述内模底部外侧和外模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以上相匹配 的模槽。
     更为优选的, 所述外模侧面设置有孔洞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
     更为优选的, 所述内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模槽, 外模的活动模板上分别 设置有至少一条与模槽相匹配的凸条。
     更为优选的, 所述压力机械的底座左右设置辅助台面, 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 并在辅助工作台面和底座间设置传送装置, 传送装置可以左右定位移动。
     本发明的利用液压机械在机制模具中压制空腹构件 , 通过高强液压推动内模挤 压外模内制作空腹构件的干性无机胶凝材料 , 压制成形后通过脱模装置迅速将压制的空 腹构件取出 ; 为了实现一模多用 , 相应专门设置了活动封口板 , 通过调节活动封口板的位 置达到制作不同高度规格的空腹箱体的目的 ; 内模和外模相应可以增设内凹的孔和外凸的 柱, 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可以形成浇注用孔洞 ; 同时, 活动封口板的断面设置为平面、 斜 面或变形面, 方便利用该模具制作的不同接口面的构件, 不同构件通过匹配的接口组合成 所需的空腹构件 ; 此外, 模具的转角部位设置成斜面或弧形面, 制成后的空腹构件在空腹楼 盖浇注时可以减轻承受的侧压力, 还可以增大空腹构件同现浇砼之间的接触面积 ; 外模底 部设置的槽模可以使得压制成型的空腹构件表面具有凹槽, 在空腹楼盖浇注时凹槽中可以 防止楼盖补暖用的电热管 ; 侧面孔洞、 活动封堵柱可以使压制形成后的空腹构件侧壁留有
     预留孔洞, 楼盖浇注时可以打通孔洞用管道连通, 形成空调风能的流通通道。 采用本发明专 利的技术方案压制空腹构件 , 利用机械化生产, 削减了空腹构件的生产时间, 提高了生产 效率, 干凝材料压制成型的空腹构件即时可以脱模, 使得空腹构件生产和脱模时间由手工 生产的 4 小时缩短至 1 分钟左右 , 且压制成型的的空腹构件产品标准 , 密度大 , 强度大, 外形美观, 实现了工业化、 机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压力机械 1 包括压模用液压机 101、 压板 103、 底座 104。内模 2 为方形多面体。外模 3 包括周围侧模板 301、 底模板 302。封口 板 4 为一实心环形块。脱模装置 5 用于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脱模用。
     图 2 是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各部件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内模 2 设置在压力机械 1 的压板 103 上, 外模 3 放置在压力机械 1 的底座 104 上, 脱模装置 5 放置在外模 3 的内侧, 封口板 4 位于内模 2 和外模 3 的间隙中。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的示意图, 内模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孔 6, 外模的底模板 302 上设置有外凸的柱 7。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3 的示意图, 孔 6 和柱 7 为喇叭形。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 4 的示意图, 封口板 3 上设置有四条滑动槽 8, 内模四个外侧 面上有高度控制杆 9, 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平面。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 5 的示意图, 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斜面。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 6 的示意图, 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变形面。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例 7 的示意图, 内模 2 的外侧面底部转角为斜面转角 10, 外模 3 内侧的底部转角为斜面转角 10。
     图 9 是本发明实施例 8 的示意图, 内模 2 的外侧面底部转角为弧形面转角 11, 外模 3 的内侧底部转角为弧形面转角 11。
     图 10 是本发明实施例 9 的示意图, 内模 2 的外侧有内凹的模槽 12, 凹槽 12 的横截 面为 U 形。
     图 1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0 的示意图, 内模 2 的外侧有内凹的模槽 12, 凹槽 12 的宽 度为喇叭状。
     图 12 是本发明实施例 11 的示意图, 内模 2 底部外侧和外模 3 底模板 302 的表面 有内凹的模槽 12, 二者形状大小相互匹配。
     图 13 是本发明实施例 12 的示意图, 外模 3 侧面有孔洞 13、 活动封口柱 14, 活动封 口柱插入孔洞 14, 且伸入外模 3 和内模 2 的间隙中。
     图 14 是本发明实施例 13 的示意图, 内模 2 底部外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 15, 外模 3 的底模板 302 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 15, 脱模装置 5 相应设置有圆弧形突起 15。
     图 15 是本发明实施例 14 的示意图, 内模 2 底部外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 15, 外模 3 的底模板 302 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 15, 脱模装置 5 相应设置有圆形缺口 16。
     图 16 是本发明制成的空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 是本发明实施例 15 的示意图, 压力机械底座 104 的左右设置辅助工作台面 17, 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有外模 3, 底座 104 和辅助工作台面 16 间设置有传送装置 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进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压力机械及模具制作组合空腹构件, 附图 1 为机制模具 系统各部件单独结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机制模具系统包括压力机械 1、 内模 2、 外模 3、 封 口板 4 和脱模装置 5。
     如图 1(1) 所示, 压力机械 1 包括压模用液压机 101、 压板 103、 底座 104。如图 1 (2) 所示, 内模 2 为方形多面体, 内模 2 在压力机械带动下挤压外模 3 中的干性胶凝材料, 形成组合空腹构件中的空腔。如图 1(3) , 所示外模 3 为一面开口的空心腔体, 包括周围侧 模板 301、 底模板 302。如图 1(4) 所示, 封口板 4 为一整体环形块, 设置于内模 2 的侧面上 部, 在内模 2 下压时, 用于封堵内模 2 和外模 3 之间的间隙。此外, 封口板 4 还可以是四块 分板组合而成的环形块。如图 1(5) 所示, 脱模装置 5 用于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脱模用, 可 采用薄钢板或薄钢条制成, 薄钢板或薄钢条的厚度最佳为 1.2 mm。 内模、 外模、 封口板、 均可 由钢材料等硬金属制作而成。压模用液压机 101 可以采用具备压力控制系统的液压机 , 根 据制作空腹构件大小确定液压机械压力 , 其压力最佳方案为大于 500KN, 液压机工作台面 2 大于 0.35m 。液压机行程大于 400mm, 当有效施压时的行程速度为 10mm/s。图 2 为各部件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图 2 所示, 脱模装置制作空腹构件所需模具 的内模 2 设置在压力机械的压板 103 下 , 外模 3 设置在压力机械的底座 104 上。脱模装置 5 直接贴置在在外模的内侧, 脱模装置 5 部分部位从外模 3 中伸出, 脱模装置 5 位于外模 3 内的部位与外模 3 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工作时压力机械 101 推动内模 2 进入外模 3 的空 腔内。封口板 4 封闭内模 2 和外模 3 之间的间隙。其中内模和外模之间距离, 可以根据需 要制作的空腹构件的厚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内模与外模之间的间隙为 6mm 到 20mm。
     如图 3 所示, 内模 2 和外模 3 上还可以依据需要设置空腹构件成孔用装置, 内模 2 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孔 ,6, 外模 3 的底模板 302 设置有与孔 6 相对应的、 外凸的柱 7, 柱7 的直径小于孔 6 的直径, 压制空腹构件时, 压力机械推动内模 2 向下压, 柱 7 相应进入孔 6 的空间内, 干性胶凝材料在孔 6 和柱 7 的间隙内形成空腹构件的孔洞内壁。根据需要, 还可 以在孔 6 内设置圆环形活动封口板, 圆形活动活动封口板可以控制空腹构件贯穿孔洞内壁 的高度。
     如图 4 所示, 内凹的孔 6 还可以为喇叭形孔, 其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 外凸的柱 7 为喇叭形柱, 其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孔 6 和柱 7 采用此种形状时, 二者间隙间形成的孔洞 内壁上部直径小底部直径大, 压制完毕后压力机械带动内模 2 上升时使得内模 2 和空腹构 件的孔洞内壁容易分离, 也使得脱模时空腹构件孔洞内壁容易和柱 7 进行分离。根据需要, 还可以在孔 6 内设置圆环形活动封口板, 圆形活动活动封口板可以控制空腹构件贯穿孔洞 内壁的高度。 图 5(1) 为内模 2 的主视图, 图 5(2) 为内模 2 的剖面图, 如图 5 所示, 封口板 4 为活动封口板, 封口板 4 四个侧面方向上各设置有一条滑动槽 8, 内模四个外侧面垂直方向 上设置有滑动槽卡柱 801, 滑动槽卡柱 801 插入滑动槽 8 内, 封口板 4 可以顺着滑动槽卡柱 801 在垂直方向活动, 此外同时还设置有高度控制杆 9, 高度控制杆 9 位于封口板 4 的上部, 封口板 4 垂直活动至高度控制杆 9 时到达设定高度。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平面。
     如图 6 所示, 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斜面, 其中图 6(2) 和图 6(3) 中封口板 4 的断 口面的斜面相互匹配吻合。
     如图 7 所示, 封口板 4 的断口面为变形面, 其中图 6(2) 和图 6(3) 中封口板 4 的 断口面的变形面相互匹配吻合。
     在空腹模壳构件压制时, 干性胶凝材料在压力下沿着内模 2 和外模 3 的间隙上升, 直至推动封口板 4 至高度控制杆 9 位置, 干性胶凝材料依封口板 4 断口面的形状形成接口 面, 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 在使用时将接口面匹配的空腹构件叠合即形成完整封闭的空腹 构件。
     如图 8 所示, 内模 2 的外侧面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 3 的底部转角部位为斜面转 角 10 ; 如图 9 所示, 内模 2 的外侧面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 3 的底部转角部位为弧形面转 角 11。内模 2 的外侧面与外模 3 内侧面的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当对模具进行 此种改进后, 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转角部位可以形成斜面或弧形面, 斜面或弧形面既 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腹构件的有效受侧压力高度、 有利于减少制作空腹构件原材料的用料、 又减少了现浇空腹楼盖浇注砼时对空腹构件的侧压力、 还有利于砼顺着转角渗入到空腹构 件底面流动。
     如图 10 所示, 内模 2 的外侧设置有两条内凹的模槽 12, 模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依
     据需求灵活选择, 优选的形状为 U 形。模槽的宽度也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优选的模槽的 上部宽度小于下部宽度, 形成喇叭状, 如图 11 所示。在内模侧面设置模槽 12 后可以在压制 成型的空腹构件的侧壁上形成增强砼侧压力的内肋。
     如图 12(1) 所示, 内模 2 底部外侧设置有两条模槽 12, 同时在外模 3 底模板 302 上设置有两条方向、 大小与模槽 12 相匹配的凸条 20, 压制形成的后的空腹构件在外表面形 成凹槽, 空腹构件应用到空腹楼盖浇注时, 可以在凹槽中放置节能楼盖的电热补能管。 如图 12(2) 所示, 内模 2 底部外侧设置有四条模槽 12, 同时在外模 3 底模板 302 上设 置有四条方向、 大小与模槽 12 相匹配的凸条 20, 模槽 12 和凸条 13 成井字形相交, 压制成型 后的空腹构件表面相应形成井字形凹槽, 空腹构件应用到空腹楼盖浇注时, 可以在凹槽中 放置节能楼盖的电热补能管。
     如图 13 所示, 外模 3 侧面上铸有孔洞 13 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 14, 活动封口 柱 14 插入孔洞 13 并伸入外模 3 和内模 2 之间的间隙, 这样压制形成的空腹构件侧面就相 应留有开口或半封闭的短管连接用孔 211。 空腹构件应用到现浇楼盖后, 楼盖浇注时可以打 通空腹构件半封闭孔洞, 用短管穿过肋梁或梁, 穿过肋梁或主梁连通相邻的空腹构件, 形成 空调风能的流通通道。 空调风能在空腹构件、 空腹楼盖中输送和流通, 空腹楼盖成为能量散 发器 , 空腹箱体成为传输能量的通道。 如图 14(2) 所示, 外模 3 活动模板 303 设置有圆弧形凹坑 15。如图 14(1) 所示 脱模装置 5 在圆弧突起部位相应也设置有圆弧形凹坑 15。此外, 脱模装置 5 中央还预留有 底模板 302 上设置的外凸的柱 7 通过的孔洞。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底部相应形成圆弧 形突起, 在进行空腹楼盖浇注时, 圆弧形突起可以在空腹构件下部和楼面模板之间形成空 间, 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通道。
     如图 15(2) 所示, 外模 3 活动模板 303 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凹坑 15。如图 15(1) 所示脱模装置 5 在圆弧突起部位相应设置有圆形缺口 16, 此外, 脱模装置 5 中央还预留有底 模板 302 上设置的外凸的柱 7 通过的孔洞。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底部相应形成圆弧形 突起, 在进行空腹楼盖浇注时, 圆弧形突起可以在空腹构件下部和楼面模板之间形成空间, 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通道。
     图 16 为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空腹构件示意图, 如图 16(1) 所示, 制成的空腹构件无 浇注用孔洞, 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平面, 两个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 21 叠合后即形成封闭的 空腹构件 22 ; 如图 16(2) 所示, 制成的空腹构件 22 包含浇注用的贯穿孔洞 19, 孔洞位于构 件的中间部位, 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斜面, 两个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 21 叠合后即形成封闭 的空腹构件 22, 空腹构件的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 10 或弧形转角 11 ; 如图 16(3) 所示, 制成 的空腹构件包含浇注用孔洞 19, 孔洞位于构件的中间部位, 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变形面, 箱 体的上表面包含放置电热补能管的凹槽, 箱体下表面有圆弧形突起, 箱体侧面包含短管连 接用孔 211, 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 21 叠合后即形成封闭的空腹构件 22, 空腹构件的转角部 位为斜面转角 10。
     如图 17 所示, 压力机械 1 的底座 104 左右增设辅助工作台面 17, 辅助工作台面与 底座 104 间设置传送装置 18, 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 3, 传送装置 18 可以左右定位移动, 使得辅助工作台面 17 和底座 104 上放置的外模 3 交替更换, 从而内模 2 可以对底座 104 上 的外模 3 交替施压。
     本发明实施时, 将外模 3 放置在压力机械的底座 104 上, 在外模 3 的内侧放置好脱 模装置 5, 然后将干性胶凝材料注入到外模 3 中, 干性胶凝材料为无机材料, 无机材料由水 泥、 砂子或粗砂子、 少量水搅拌而成, 启动压膜用液压机 101 将内模 2 下压至外模 3 中, 封口 板 4 封堵内模 2 和外模 3 中的间隙, 压力机械的液压系统通过内模 2 向干胶凝材料施压, 干 胶凝材料受压后顺着内模 2 和外模 3 的间隙扩张, 推动活动封口板 4 沿间隙上升, 施压直至 活动封口板 4 到达设定的高度。 施压完毕后压模用液压机 101 上升, 带动内模 2 从外模 3 中 抽离, 然后利用脱模装置 5 伸出外模的部分, 将成型的空腹构件取出外模 3。然后在外模 3 中放置新脱模装置 5, 再重复前面步骤进行下一空腹构件的压制。或者待内模 2 抽离之后, 传送装置定位移动, 压制好的空腹构件的外模 3 移至辅助工作台面, 利用脱模装置 5 将外模 3 中的空腹构件取出, 同时辅助工作台面上的外模 3 移至底座 104 的工作台面 , 由内模 2 对 其进行压制, 从而实现内模 2 交替施压外模 3 连续压制空腹构件成型。当空腹构件体积较 大时需在加干性胶凝材料的同时添加菱形钢丝网增强物, 或者添加其他增强型材料。未固 化凝结的空腹构件随脱模装置 5 在外模 3 中脱出后 , 转移到托板上 , 集中运送到制品养护 区进行蒸气养护或自然养护 ; 未固化凝结的空腹构件经过养护凝结后成为现浇空腹楼盖 非抽芯成孔的机械制品的空腹箱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31082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2CN102431082ACN102431082A21申请号201110140905522申请日20110527B28B7/22200601E04B5/48200601E04G15/0620060171申请人王本淼地址410000湖南省长沙市车站北路梦泽园商务楼824室72发明人王本淼王海崴54发明名称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的机制模具,包括压力机械、内模、外模、封口板、脱模装置,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的孔,所述外模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所述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所。

2、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封口板为环形块,封堵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脱模装置部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脱模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本发明利用液压机械对干性胶凝材料进行压制,利用脱模装置将成型的空腹构件取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构件的机械制作,实现构件的工业化生产,且制成的空腹构件产品密度大、厚薄均匀、生产效率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2页CN102431085A1/1页21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包括压力机械、内模、外模、封口板、脱模装置,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

3、的孔,所述外模的底模板设置有与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所述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所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封口板为环形块,封堵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脱模装置部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脱模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的孔为喇叭形孔,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所述柱为喇叭形柱,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为活动封口板,封口板在内模侧面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4、封口板断口面为斜面、平面或变形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底模板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或弧形面转角,所述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与外模内底模板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的模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底部外侧和外模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以上相匹配的模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侧面设置有孔洞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

5、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模槽,外模的活动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与模槽相匹配的凸条。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械的底座左右设置辅助台面,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并在辅助工作台面和底座间设置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可以左右定位移动。权利要求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1/6页3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机械模件,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空腹楼盖中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背景技术0002目前现浇楼盖中都放置有很多薄壁箱体,利用放置的薄壁箱体形成现浇空腹楼。

6、盖的空心层,但是目前薄壁箱体采用手工制作产品质量差,几何尺寸产生偏差和厚薄不匀,产品密实度不强易破损,满足不了设计与施工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不能形成工业化生产。0003如发明人申报的ZL022822070“薄壁箱体现浇空腹板用薄壁箱体”专利,采用组合模具手工制作空腹构件,虽然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促进了空腹楼盖的迅速发展,但只能手工生产效率低。为进一步完善薄壁箱体制作,发明人又申报了ZL2008101327706“一种制作现浇空腹楼盖中空腹构件的模具与方法”专利,制成的空腹构件增强了强度,提高了工效,但由于不是采用机械挤压成型,产品密度不大,且手工制作空腹构件的无机胶凝材料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含水。

7、量大,要等到无机胶凝材料发生固化反应凝结后才能脱模,一套模具的利用周期大于4小时,模具、场地占有量大,模具成本大,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脱模后的空腹构件是整体构件,占用的空间大和笨重,不利于装卸和运输。发明人还申报的ZL2009101316439“一种具有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利用空腹构件作为现浇空腹楼盖的循环热能的通道,但现有手工生产的空腹构件技术只能达到外壁表面光滑,但内壁不平整和不洁净,导致循环热能时有阻力和循环的热能不洁净。由于现有技术中手工生产空腹构件的诸多弊端,研制一种能机械化生产空腹构件的模具系统已经成为急需。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制约现浇空腹楼盖迅。

8、速发展的问题,克服目前空腹构件采用作坊式生产,产能不高,薄壁箱体、空腹构件密度不大易损坏、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空腹构件腹腔内不光滑洁净,空腹构件是整体构件占用的空间大和笨重,不利于装卸和运输,不利于利用空腹构件循环热能,关键是解决利用机制模具进行空腹构件的机械化生产,改善空腹构件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能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高,机械化挤压成型生产空腹构件的机制模具系统。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作组合空腹构件用机制模具系统,包括压力机械、内模、外模、封口板、脱模装置,所述内模底面设置有内凹的孔,所述外模的底模板设置有与孔相对应的外凸的柱,所述。

9、柱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所述内模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封口板,封口板为环形块,封堵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所述脱模装置放置于外模的内侧,脱模装置部分部位从外模中伸出,脱模装置位于外模内的部位与外模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0006更为优选的,所述内凹的孔为喇叭形孔,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所述柱为喇叭形柱,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径。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2/6页40007更为优选的,所述封口板为活动封口板,封口板在内模侧面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活动。0008更为优选的,所述封口板断口面为斜面、平面或变形面。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在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底模板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或弧形面。

10、转角,所述内模底部转角部位与外模内底模板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0010更为优选的,所述内模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的模槽。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内模底部外侧和外模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以上相匹配的模槽。0012更为优选的,所述外模侧面设置有孔洞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0013更为优选的,所述内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条模槽,外模的活动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与模槽相匹配的凸条。0014更为优选的,所述压力机械的底座左右设置辅助台面,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并在辅助工作台面和底座间设置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可以左右定位移动。0015本发明的利用液压机械在机制模具中压制空腹构件,通过高强液。

11、压推动内模挤压外模内制作空腹构件的干性无机胶凝材料,压制成形后通过脱模装置迅速将压制的空腹构件取出;为了实现一模多用,相应专门设置了活动封口板,通过调节活动封口板的位置达到制作不同高度规格的空腹箱体的目的;内模和外模相应可以增设内凹的孔和外凸的柱,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可以形成浇注用孔洞;同时,活动封口板的断面设置为平面、斜面或变形面,方便利用该模具制作的不同接口面的构件,不同构件通过匹配的接口组合成所需的空腹构件;此外,模具的转角部位设置成斜面或弧形面,制成后的空腹构件在空腹楼盖浇注时可以减轻承受的侧压力,还可以增大空腹构件同现浇砼之间的接触面积;外模底部设置的槽模可以使得压制成型的空腹构件表。

12、面具有凹槽,在空腹楼盖浇注时凹槽中可以防止楼盖补暖用的电热管;侧面孔洞、活动封堵柱可以使压制形成后的空腹构件侧壁留有预留孔洞,楼盖浇注时可以打通孔洞用管道连通,形成空调风能的流通通道。采用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压制空腹构件,利用机械化生产,削减了空腹构件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干凝材料压制成型的空腹构件即时可以脱模,使得空腹构件生产和脱模时间由手工生产的4小时缩短至1分钟左右,且压制成型的的空腹构件产品标准,密度大,强度大,外形美观,实现了工业化、机械化生产。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压力机械1包括压模用液压机101、压板103、底座104。内模2为方形多面体。。

13、外模3包括周围侧模板301、底模板302。封口板4为一实心环形块。脱模装置5用于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脱模用。0017图2是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各部件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内模2设置在压力机械1的压板103上,外模3放置在压力机械1的底座104上,脱模装置5放置在外模3的内侧,封口板4位于内模2和外模3的间隙中。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内模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孔6,外模的底模板302上设置有外凸的柱7。00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示意图,孔6和柱7为喇叭形。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3/6页5002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示意图,封口板3上设置有四条滑动槽8,内模。

14、四个外侧面上有高度控制杆9,封口板4的断口面为平面。0021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示意图,封口板4的断口面为斜面。002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示意图,封口板4的断口面为变形面。0023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示意图,内模2的外侧面底部转角为斜面转角10,外模3内侧的底部转角为斜面转角10。0024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示意图,内模2的外侧面底部转角为弧形面转角11,外模3的内侧底部转角为弧形面转角11。0025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示意图,内模2的外侧有内凹的模槽12,凹槽12的横截面为U形。0026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示意图,内模2的外侧有内凹的模槽12,凹槽12的宽度为喇叭状。00。

15、27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示意图,内模2底部外侧和外模3底模板302的表面有内凹的模槽12,二者形状大小相互匹配。0028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示意图,外模3侧面有孔洞13、活动封口柱14,活动封口柱插入孔洞14,且伸入外模3和内模2的间隙中。0029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示意图,内模2底部外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15,外模3的底模板302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15,脱模装置5相应设置有圆弧形突起15。0030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示意图,内模2底部外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15,外模3的底模板302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突起15,脱模装置5相应设置有圆形缺口16。0031图16是本发明制成的空。

16、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示意图,压力机械底座104的左右设置辅助工作台面17,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有外模3,底座104和辅助工作台面16间设置有传送装置18。具体实施方式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进说明。003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压力机械及模具制作组合空腹构件,附图1为机制模具系统各部件单独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机制模具系统包括压力机械1、内模2、外模3、封口板4和脱模装置5。0035如图1(1)所示,压力机械1包括压模用液压机101、压板103、底座104。如图1(2)所示,内模2为方形多面体,内模2在压力机械带动下挤压外模3中的干性胶凝材料,形成组。

17、合空腹构件中的空腔。如图1(3),所示外模3为一面开口的空心腔体,包括周围侧模板301、底模板302。如图1(4)所示,封口板4为一整体环形块,设置于内模2的侧面上部,在内模2下压时,用于封堵内模2和外模3之间的间隙。此外,封口板4还可以是四块分板组合而成的环形块。如图1(5)所示,脱模装置5用于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脱模用,可采用薄钢板或薄钢条制成,薄钢板或薄钢条的厚度最佳为12MM。内模、外模、封口板、均可由钢材料等硬金属制作而成。压模用液压机101可以采用具备压力控制系统的液压机,根据制作空腹构件大小确定液压机械压力,其压力最佳方案为大于500KN,液压机工作台面大于035M2。液压机行程大。

18、于400MM,当有效施压时的行程速度为10MM/S。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4/6页60036图2为各部件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脱模装置制作空腹构件所需模具的内模2设置在压力机械的压板103下,外模3设置在压力机械的底座104上。脱模装置5直接贴置在在外模的内侧,脱模装置5部分部位从外模3中伸出,脱模装置5位于外模3内的部位与外模3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工作时压力机械101推动内模2进入外模3的空腔内。封口板4封闭内模2和外模3之间的间隙。其中内模和外模之间距离,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的空腹构件的厚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内模与外模之间的间隙为6MM到20MM。00。

19、37如图3所示,内模2和外模3上还可以依据需要设置空腹构件成孔用装置,内模2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孔,6,外模3的底模板302设置有与孔6相对应的、外凸的柱7,柱7的直径小于孔6的直径,压制空腹构件时,压力机械推动内模2向下压,柱7相应进入孔6的空间内,干性胶凝材料在孔6和柱7的间隙内形成空腹构件的孔洞内壁。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孔6内设置圆环形活动封口板,圆形活动活动封口板可以控制空腹构件贯穿孔洞内壁的高度。0038如图4所示,内凹的孔6还可以为喇叭形孔,其底部孔径大于顶部孔径,外凸的柱7为喇叭形柱,其底部柱径大于顶部柱。孔6和柱7采用此种形状时,二者间隙间形成的孔洞内壁上部直径小底部直径大,压制完。

20、毕后压力机械带动内模2上升时使得内模2和空腹构件的孔洞内壁容易分离,也使得脱模时空腹构件孔洞内壁容易和柱7进行分离。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孔6内设置圆环形活动封口板,圆形活动活动封口板可以控制空腹构件贯穿孔洞内壁的高度。0039图5(1)为内模2的主视图,图5(2)为内模2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封口板4为活动封口板,封口板4四个侧面方向上各设置有一条滑动槽8,内模四个外侧面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滑动槽卡柱801,滑动槽卡柱801插入滑动槽8内,封口板4可以顺着滑动槽卡柱801在垂直方向活动,此外同时还设置有高度控制杆9,高度控制杆9位于封口板4的上部,封口板4垂直活动至高度控制杆9时到达设定高度。封口板。

21、4的断口面为平面。0040如图6所示,封口板4的断口面为斜面,其中图6(2)和图6(3)中封口板4的断口面的斜面相互匹配吻合。0041如图7所示,封口板4的断口面为变形面,其中图6(2)和图6(3)中封口板4的断口面的变形面相互匹配吻合。0042在空腹模壳构件压制时,干性胶凝材料在压力下沿着内模2和外模3的间隙上升,直至推动封口板4至高度控制杆9位置,干性胶凝材料依封口板4断口面的形状形成接口面,空腹构件压制成型后,在使用时将接口面匹配的空腹构件叠合即形成完整封闭的空腹构件。0043如图8所示,内模2的外侧面底部转角部位以及外模3的底部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10;如图9所示,内模2的外侧面底部转角。

22、部位以及外模3的底部转角部位为弧形面转角11。内模2的外侧面与外模3内侧面的转角部位的倾斜度或弧度相匹配。当对模具进行此种改进后,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转角部位可以形成斜面或弧形面,斜面或弧形面既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腹构件的有效受侧压力高度、有利于减少制作空腹构件原材料的用料、又减少了现浇空腹楼盖浇注砼时对空腹构件的侧压力、还有利于砼顺着转角渗入到空腹构件底面流动。0044如图10所示,内模2的外侧设置有两条内凹的模槽12,模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依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5/6页7据需求灵活选择,优选的形状为U形。模槽的宽度也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优选的模槽的上部宽度小。

23、于下部宽度,形成喇叭状,如图11所示。在内模侧面设置模槽12后可以在压制成型的空腹构件的侧壁上形成增强砼侧压力的内肋。0045如图12(1)所示,内模2底部外侧设置有两条模槽12,同时在外模3底模板302上设置有两条方向、大小与模槽12相匹配的凸条20,压制形成的后的空腹构件在外表面形成凹槽,空腹构件应用到空腹楼盖浇注时,可以在凹槽中放置节能楼盖的电热补能管。如图12(2)所示,内模2底部外侧设置有四条模槽12,同时在外模3底模板302上设置有四条方向、大小与模槽12相匹配的凸条20,模槽12和凸条13成井字形相交,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表面相应形成井字形凹槽,空腹构件应用到空腹楼盖浇注时,可以。

24、在凹槽中放置节能楼盖的电热补能管。0046如图13所示,外模3侧面上铸有孔洞13和封闭孔洞用活动封口柱14,活动封口柱14插入孔洞13并伸入外模3和内模2之间的间隙,这样压制形成的空腹构件侧面就相应留有开口或半封闭的短管连接用孔211。空腹构件应用到现浇楼盖后,楼盖浇注时可以打通空腹构件半封闭孔洞,用短管穿过肋梁或梁,穿过肋梁或主梁连通相邻的空腹构件,形成空调风能的流通通道。空调风能在空腹构件、空腹楼盖中输送和流通,空腹楼盖成为能量散发器,空腹箱体成为传输能量的通道。0047如图14(2)所示,外模3活动模板303设置有圆弧形凹坑15。如图14(1)所示脱模装置5在圆弧突起部位相应也设置有圆弧。

25、形凹坑15。此外,脱模装置5中央还预留有底模板302上设置的外凸的柱7通过的孔洞。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底部相应形成圆弧形突起,在进行空腹楼盖浇注时,圆弧形突起可以在空腹构件下部和楼面模板之间形成空间,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通道。0048如图15(2)所示,外模3活动模板303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凹坑15。如图15(1)所示脱模装置5在圆弧突起部位相应设置有圆形缺口16,此外,脱模装置5中央还预留有底模板302上设置的外凸的柱7通过的孔洞。压制成型后的空腹构件在底部相应形成圆弧形突起,在进行空腹楼盖浇注时,圆弧形突起可以在空腹构件下部和楼面模板之间形成空间,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通道。0049图16为。

26、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空腹构件示意图,如图16(1)所示,制成的空腹构件无浇注用孔洞,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平面,两个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21叠合后即形成封闭的空腹构件22;如图16(2)所示,制成的空腹构件22包含浇注用的贯穿孔洞19,孔洞位于构件的中间部位,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斜面,两个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21叠合后即形成封闭的空腹构件22,空腹构件的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10或弧形转角11;如图16(3)所示,制成的空腹构件包含浇注用孔洞19,孔洞位于构件的中间部位,周围侧壁的接口面为变形面,箱体的上表面包含放置电热补能管的凹槽,箱体下表面有圆弧形突起,箱体侧面包含短管连接用孔211,半边箱体在结合部位21。

27、叠合后即形成封闭的空腹构件22,空腹构件的转角部位为斜面转角10。0050如图17所示,压力机械1的底座104左右增设辅助工作台面17,辅助工作台面与底座104间设置传送装置18,辅助工作台面上放置外模3,传送装置18可以左右定位移动,使得辅助工作台面17和底座104上放置的外模3交替更换,从而内模2可以对底座104上的外模3交替施压。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6/6页80051本发明实施时,将外模3放置在压力机械的底座104上,在外模3的内侧放置好脱模装置5,然后将干性胶凝材料注入到外模3中,干性胶凝材料为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由水泥、砂子或粗砂子、少量水搅拌而成,启。

28、动压膜用液压机101将内模2下压至外模3中,封口板4封堵内模2和外模3中的间隙,压力机械的液压系统通过内模2向干胶凝材料施压,干胶凝材料受压后顺着内模2和外模3的间隙扩张,推动活动封口板4沿间隙上升,施压直至活动封口板4到达设定的高度。施压完毕后压模用液压机101上升,带动内模2从外模3中抽离,然后利用脱模装置5伸出外模的部分,将成型的空腹构件取出外模3。然后在外模3中放置新脱模装置5,再重复前面步骤进行下一空腹构件的压制。或者待内模2抽离之后,传送装置定位移动,压制好的空腹构件的外模3移至辅助工作台面,利用脱模装置5将外模3中的空腹构件取出,同时辅助工作台面上的外模3移至底座104的工作台面。

29、,由内模2对其进行压制,从而实现内模2交替施压外模3连续压制空腹构件成型。当空腹构件体积较大时需在加干性胶凝材料的同时添加菱形钢丝网增强物,或者添加其他增强型材料。未固化凝结的空腹构件随脱模装置5在外模3中脱出后,转移到托板上,集中运送到制品养护区进行蒸气养护或自然养护未固化凝结的空腹构件经过养护凝结后成为现浇空腹楼盖非抽芯成孔的机械制品的空腹箱体。005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30、,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2431082ACN102431085A1/12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2/12页10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3/12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4/12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5/12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6/12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7/12页15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8/12页16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9/12页17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10/12页18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11/12页19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CN102431085A12/12页20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43108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