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0752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6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6847.2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号:

CN102425176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17/20申请公开日:20120425|||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20; A01G9/02; C04B28/00

主分类号:

E02D17/20

申请人:

刘芳; 朱健; 张培; 陆海波

发明人:

刘芳; 朱健; 张培; 陆海波

地址: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农学院教工宿舍石园村11栋1单元2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杨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属于矿山边坡加固与植被恢复技术;是一种可快速恢复植被的生态砖及制作方法。该砖由表面设有两个填料腔(2)的砖体(1)构成。该砖由水泥、粒径为28~30㎜的碎石、粉煤灰、磷石膏、牛粪、保水剂、沼液按28:150:7:31:5:0.1: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经模具压制成型,脱模风干而成。本发明生态砖既可以对煤矸石堆场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同时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实现了矿区的植被快速恢复;具有植被恢复迅速、存活率高、营养元素不易流失、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适合煤矸石堆场快速恢复植被的草坪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 由砖体构成 ; 其特征在于 : 砖体 (1) 的表面 设有两个填料腔 (2) 。
2: 一 种制 作权利 要求 1 所述 的快速恢 复 煤矸 石 堆 场边 坡 植 被生 态 砖 的方 法, 其 特征在于 : 由 水 泥、 粒 径 为 28 ~ 30 ㎜ 的 碎 石、 粉 煤 灰、 磷 石 膏、 牛 粪、 保 水 剂、 沼液按 28:150:7:31:5:0.1:17 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经模具压制成型、 脱模风干而成 ; 保证砖体风 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为 1.5Mpa、 砖体的孔隙率达 20% 以上。

说明书


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砖,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制作的植被生 长砖 ;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植被生长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每年排放的煤矸石约两亿吨, 历年堆计量达 35 亿吨, 占地面积约 22 万公顷 ; 每年排放的磷石膏约两千万吨 ; 数量巨大的煤矸石或磷石膏 堆积在矿区而形成矿渣山。这些废弃物在风化、 降水淋溶、 迁移转化等影响下, 渣场内部的 重金属、 强酸性物质会释放进入周边水体、 土壤、 生物环境中,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另外, 堆积如山的矿渣因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坍塌滑坡, 甚至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造成附近土地被埋、 建筑物被毁, 严重危及周围群众的安全。 因此治理好煤矸石山已成为矿 区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 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和生命财产具有重大意义。
     煤矸石山进行植被恢复是治理煤矸石山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 煤矸石山植被恢 复主要有无覆土直接栽植技术、 现场覆土栽植技术、 抗旱栽植技术。 无覆土直接栽植技术只 对于风化严重, 表层土壤发育较好的煤矸石适用, 但由于煤矸石山风化物缺少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 N、 P、 K 等养分, 煤矸石林溶液多呈酸性甚至强酸性, 植被生长困难 ; 同时煤矸石具有 较强的吸热性能, 夏季煤矸石山表层温度可高达 42℃, 幼苗易灼伤而死亡。因此, 无覆土直 接栽植技术在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工程中很少采用。现场覆土栽植技术存在客土工程量大、 成本极高, 取土地区的土壤易流失等缺陷。抗旱栽植技术有保水剂技术、 覆盖保水技术、 容 器苗造林技术、 ABT 生根粉技术等, 均是利用保水的方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但却 忽略了煤矸石山营养缺失和酸性环境条件, 效果不佳。 另外, 以上各种技术都不能对煤矸石 山边坡进行加固, 不能有效防止煤矸石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因此, 亟需开发一种能快 速恢复煤矸石山植被, 同时又能对边坡进行加固的生态砖 发明内容 : 针对现在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存在植被恢复困难、 成本高、 效果差、 对煤矸 石山边坡无加固作用的缺陷,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 在 进行煤矸石堆场边坡加固的同时进行边坡植被快速恢复 ;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 制作该生态砖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它由砖体构成 ; 砖 体的表面设有两个填料基质腔。
     本发明提供的制作该生态砖的方法由水泥、 粒径为 28 ~ 30 ㎜的碎石、 粉煤灰、 磷 石膏、 牛粪、 保水剂、 沼液按 28:150:7:31:5:0.1:17 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经模具压制成型、 脱模风干而成 ; 保证砖体风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为 1.5Mpa、 砖体的孔隙率达 20% 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以粉煤灰、 碎石、 磷石膏等工 混以水泥、 保水剂、 牛粪和沼液, 并采用模压工艺压制成型, 因此播种 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后土壤不易流失、 养分充足、 植被存活率高。 另外, 水泥不仅具有粘结碎石、 粉煤灰等材料的 作用, 而且还有中和煤矸石的酸性作用 ; 磷石膏中的氮、 磷元素以及粉煤灰中的钾元素, 有 利于植物的生长 ; 碎石可起到骨架的作用, 能够在砖体中形成孔隙, 从而可为植物根系提供 所需的生长空间和增加透气性。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成本低、 便于施工、 栽种土
     壤用量少等优点, 特别适合用于煤矸石堆场表面植被的快速恢复。 实验证明, 本发明生态砖 经水浸泡后其浸出液的 pH 值为 7 ~ 8, 适合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图。
     图中 : 砖体 1 基质填料腔 2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如图 1 ~ 2 所示 : 本 发 明 的 生 态 砖 为 长 方 体 结 构, 砖 体 1 的 长、 宽、 高尺寸为 210×120×55 ㎜, 砖体 1 的表面设有两个长、 宽、 高尺寸为 75×55×40 ㎜的长方形填料腔 2, 两填料腔 2 的间隔为 40 ㎜。
     本发明生态砖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泥、 粒径为 28 ~ 30 ㎜的碎石、 粉煤灰、 磷石膏、 牛粪、 保水剂、 沼液按 28:150:7:31:5:0.1:17 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基材, 将该基材填 入模具压制成型, 然后脱模风干即可 ; 模压过程中应保证砖体风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达 1.5Mpa、 砖体的孔隙率达 20% 以上。
     施工时, 将本发明的生态砖铺设于煤矸石堆场边坡地表, 播种后, 在填料腔 2 中覆 土或矿渣、 矸石即可。 本发明生态砖既可以对煤矸石堆场边坡进行防护加固, 同时又能促进 植物生长, 能快速恢复煤矸石山的植被。

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25176A43申请公布日20120425CN102425176ACN102425176A21申请号201110256847222申请日20110901E02D17/20200601A01G9/02200601C04B28/0020060171申请人刘芳地址55000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农学院教工宿舍石园村11栋1单元202号申请人朱健张培陆海波72发明人刘芳朱健张培陆海波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52002代理人杨云54发明名称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属于矿山边坡加固。

2、与植被恢复技术;是一种可快速恢复植被的生态砖及制作方法。该砖由表面设有两个填料腔(2)的砖体(1)构成。该砖由水泥、粒径为2830的碎石、粉煤灰、磷石膏、牛粪、保水剂、沼液按28150731501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经模具压制成型,脱模风干而成。本发明生态砖既可以对煤矸石堆场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同时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实现了矿区的植被快速恢复;具有植被恢复迅速、存活率高、营养元素不易流失、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适合煤矸石堆场快速恢复植被的草坪砖。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425183A1/1页21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

3、植被生态砖,由砖体构成;其特征在于砖体(1)的表面设有两个填料腔(2)。2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恢复煤矸石堆场边坡植被生态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水泥、粒径为2830的碎石、粉煤灰、磷石膏、牛粪、保水剂、沼液按28150731501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经模具压制成型、脱模风干而成;保证砖体风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为15MPA、砖体的孔隙率达20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2425176ACN102425183A1/2页3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及制作方法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砖,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制作的植被生长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植被生长砖的制作方法。0002背景技术。

4、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煤矸石约两亿吨,历年堆计量达35亿吨,占地面积约22万公顷;每年排放的磷石膏约两千万吨;数量巨大的煤矸石或磷石膏堆积在矿区而形成矿渣山。这些废弃物在风化、降水淋溶、迁移转化等影响下,渣场内部的重金属、强酸性物质会释放进入周边水体、土壤、生物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外,堆积如山的矿渣因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坍塌滑坡,甚至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附近土地被埋、建筑物被毁,严重危及周围群众的安全。因此治理好煤矸石山已成为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和生命财产具有重大意义。0003煤矸石山进行植被恢复是治理煤矸石山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煤矸石山植。

5、被恢复主要有无覆土直接栽植技术、现场覆土栽植技术、抗旱栽植技术。无覆土直接栽植技术只对于风化严重,表层土壤发育较好的煤矸石适用,但由于煤矸石山风化物缺少植物生长所必需的N、P、K等养分,煤矸石林溶液多呈酸性甚至强酸性,植被生长困难;同时煤矸石具有较强的吸热性能,夏季煤矸石山表层温度可高达42,幼苗易灼伤而死亡。因此,无覆土直接栽植技术在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工程中很少采用。现场覆土栽植技术存在客土工程量大、成本极高,取土地区的土壤易流失等缺陷。抗旱栽植技术有保水剂技术、覆盖保水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ABT生根粉技术等,均是利用保水的方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但却忽略了煤矸石山营养缺失和酸性环境条。

6、件,效果不佳。另外,以上各种技术都不能对煤矸石山边坡进行加固,不能有效防止煤矸石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快速恢复煤矸石山植被,同时又能对边坡进行加固的生态砖发明内容针对现在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存在植被恢复困难、成本高、效果差、对煤矸石山边坡无加固作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恢复煤矸石山边坡植被生态砖,在进行煤矸石堆场边坡加固的同时进行边坡植被快速恢复;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该生态砖的方法。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生态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砖体构成;砖体的表面设有两个填料基质腔。0005本发明提供的制作该生态砖的方法由水泥、粒径为2830的碎石、粉。

7、煤灰、磷石膏、牛粪、保水剂、沼液按28150731501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经模具压制成型、脱模风干而成;保证砖体风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为15MPA、砖体的孔隙率达20以上。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000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以粉煤灰、碎石、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混以水泥、保水剂、牛粪和沼液,并采用模压工艺压制成型,因此播种后土壤不易流失、养分充足、植被存活率高。另外,水泥不仅具有粘结碎石、粉煤灰等材料的作用,而且还有中和煤矸石的酸性作用;磷石膏中的氮、磷元素以及粉煤灰中的钾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碎石可起到骨架的作用,能够在砖体中形成孔隙。

8、,从而可为植物根系提供所需的生长空间和增加透气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便于施工、栽种土说明书CN102425176ACN102425183A2/2页4壤用量少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煤矸石堆场表面植被的快速恢复。实验证明,本发明生态砖经水浸泡后其浸出液的PH值为78,适合植物生长。0008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0009图中砖体1基质填料腔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生态砖为长方体结构,砖体1的长、宽、高尺寸为21012055,砖体1的表面设有两个长、宽、高尺寸为755540的长方形填料腔2,两填料腔2的间隔为40。0010本发明生态砖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泥、粒径为2830的碎石、粉煤灰、磷石膏、牛粪、保水剂、沼液按28150731501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基材,将该基材填入模具压制成型,然后脱模风干即可;模压过程中应保证砖体风干后的平均抗压强度达15MPA、砖体的孔隙率达20以上。0011施工时,将本发明的生态砖铺设于煤矸石堆场边坡地表,播种后,在填料腔2中覆土或矿渣、矸石即可。本发明生态砖既可以对煤矸石堆场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同时又能促进植物生长,能快速恢复煤矸石山的植被。说明书CN102425176ACN10242518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251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