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07285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03108.4

申请日:

2011.10.08

公开号:

CN102444080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23/08申请日:20111008|||公开

IPC分类号:

E01C23/08; E01C23/088; E01C21/00

主分类号:

E01C23/08

申请人:

维特根有限公司

发明人:

K·布尔; 托马斯·莱纳特; 西鲁斯·巴里马尼; 根特·黑恩

地址:

德国温德哈根

优先权:

2010.10.06 DE 102010038016.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代理人:

付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具有接合侧和工具容纳部或工具保持器容纳部,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因此,一种这样的混合器接片在如下设置时能够以较少的工作量保持焊接和固定优化,即所述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并具有至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变化的横截面轮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稳定器 / 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接合侧 (11) 和工具保持器容 纳部 (22), 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 并具有至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 (V) 变化的横截面轮廓。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侧 (11) 具有断续的 或连贯的固定面 (11), 所述固定面至少部分地经由用作焊缝预备部的凹槽或倒棱 (12) 过 渡到相对于所述固定面 (11) 成角度的侧面中。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面 (11) 在相对 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具有固定边, 所述固定边分别沿工具进给方向 (V) 延伸, 并在其前侧和 / 或后侧端部分别一直通到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成角度延伸的端部段中。
4: 按照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边的所述端部段成 箭头状减缩地形成。
5: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4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混合器段 (15) 设 置在接片前侧, 所述混合器段在侧部由两个彼此成角度设置的侧翼面 (15.1) 限界, 其中所 述侧翼面 (15.1) 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
6: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突出部 (16) 沿工 具进给方向 (V) 设置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之前。
7: 按照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由两个侧翼 面 (15.1) 限界, 所述侧翼面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
8: 按照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比连接 在该突出部 (16) 后面的区域具有横向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的更大的宽度。
9: 按照权利要求 5 至 8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保持器 容纳部 (22) 在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的反向由支撑附件 (19) 限界。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9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和所述支撑附件 (19) 借助于连接段 (21) 连接。
11: 按照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 (21) 利用一个 或多个凹槽 (21.1, 21.2) 在该连接段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上减缩。
12: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1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具保 持器容纳部 (22) 与所述固定面 (11) 之间的区域中, 缺口 (20) 或至少一个波谷形的凹部被 引入到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中。
13: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2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两个成形面 (16.1) 自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起在相对而置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延伸到混合器接片 前侧, 并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成角度地延伸。
14: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3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工具保持器, 所述工具 保持器具有工具容纳部并与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连接。 15. 按照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工具保持器, 所述工具保持器包括 下部 (30) 和上部 (40), 其中所述下部 (30) 与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连接, 所述上部 (40) 可更换地与所述下部 (30) 连接, 并且 2 所述上部 (40) 具有工具容纳部 (43)。
15: 1) 限界, 其中所 述侧翼面 (15.1) 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 6.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突出部 (16) 沿工 具进给方向 (V) 设置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之前。 7. 按照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由两个侧翼 面 (15.1) 限界, 所述侧翼面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 8. 按照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比连接 在该突出部 (16) 后面的区域具有横向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的更大的宽度。 9. 按照权利要求 5 至 8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保持器 容纳部 (22) 在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的反向由支撑附件 (19) 限界。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9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 (16) 和所述支撑附件 (19) 借助于连接段 (21) 连接。 11. 按照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 (21) 利用一个 或多个凹槽 (21.1, 21.2) 在该连接段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上减缩。 12.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1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具保 持器容纳部 (22) 与所述固定面 (11) 之间的区域中, 缺口 (20) 或至少一个波谷形的凹部被 引入到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中。 13.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2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其特征在于, 两个成形面 (
16: 1) 自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起在相对而置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延伸到混合器接片 前侧, 并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 (V) 成角度地延伸。 14. 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13 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工具保持器, 所述工具 保持器具有工具容纳部并与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连接。 15. 按照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工具保持器, 所述工具保持器包括 下部 (30) 和上部 (40), 其中所述下部 (30) 与所述混合器接片 (10) 连接, 所述上部 (40) 可更换地与所述下部 (30) 连接, 并且 2 所述上部 (40) 具有工具容纳部 (43)。

说明书


用于稳定器 / 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稳定器 / 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 (Mischersteg), 具有接合侧和 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背景技术
     稳定器为用于对或多或少松动的下层土进行加固的建筑机械。在此, 该加固用于 预备待建设的建筑工程, 例如街道或建筑物。 相反, 再循环器在涉及翻新现有的不稳的交通 面时使用。稳定器 / 再循环器的核心件在于混合器轧辊 (Mischerwalze)。该混合器轧辊包 括铣削轧辊管 ( ), 分散的混合器接片固定在、 通常焊接在该铣削轧辊管 的轧辊表面上。混合器接片与轧辊表面间隔地承载工具保持器容纳部。就此而言, 工具保 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用一工具装入。 该工具在操作使用期间穿透到待加工的地面中 并切开该地面。混合器接片埋入到该切开的地面中并因而有助于进行松弛。在该松弛的地 面中放入胶合剂, 该胶合剂使该地面加固。该胶合剂通过混合器接片及其系统结构在轧辊 表面上结合铣削轧辊的旋转而与切开的地面混合。
     混 合 器 接 片 可 制 成 为 燃 烧 件。 在 此, 混合器接片的希望的轮廓借助于割炬 (Schneidbrenner) 从金属片上切下。
     为了尽可能小地保持所需的机器功率, 混合器接片相对狭长地构成。 但是, 该混合 器接片抵抗显著的穿透阻力。此外, 混合器接片由于流出的材料而磨损。如果混合器接片 达到磨损极限, 则混合器接片必须从轧辊表面拆下并替换为新的混合器接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混合器接片, 其在可简单制造的情况下实 现效率优化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混合器接片实现, 该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 并具有至 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变化的横截面轮廓 (Querschnittsverlauf)。通过变化的横 截面轮廓可产生一形状, 该形状实现到达地面中的很小的穿透阻力。 在此, 混合器接片的形 状与被拆除物的物质流适配地设计, 由此防止磨损同时改善混合效果。 附加地, 可以经由变 化的横截面轮廓构成保护地带, 这些保护地带例如防止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 受被拆除物的摩擦冲击。此外, 实现混合器接片的简单制造, 因为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 件。这里, 变化的横截面轮廓可以无需附加的机械加工地实现。此外, 锻制件提供如下可能 性: 使用具有高强度性质和韧度性质的材料, 并因而理想地适用于当前应用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变型方案, 如下设置 : 所述接合侧具有断续的或连贯 的固定面, 所述固定面至少部分地经由用作焊缝预备部的凹槽或倒棱过渡到相对于所述固 定面成角度的侧面中。焊缝预备部可以在制造锻制件时已被铸造, 从而在此不需要附加的 机械加工。在将混合器接片装配在轧辊表面上时, 焊缝预备部可用焊接填料填充。
     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器接片可如下设置 : 所述固定面在相对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具有固定边, 所述固定边分别沿工具进给方向延伸, 并在其前侧和 / 或后侧端部分别一直 通到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成角度延伸的端部段中。 固定边也可以简单地在锻制件中实 现。 固定边具有如下优点 : 从混合器接片到轧辊表面的力传导被优化, 因为很大的硬度突变 被避免且焊缝不平行于铣削轧辊管的纤维延伸。 按这种方式在强烈地加载混合器接片时最 小化损坏铣削轧辊管的危险。该效果在如下设置时能够特别简单地实现 : 所述固定边的所 述端部段成箭头状减缩地形成。特别是, 固定边可这样靠近, 即, 使得形成对称并因而也可 实现对称的加载值。
     根据另一发明变型方案, 可以如下设置 : 混合器段设置在接片前侧, 所述混合器段 在侧部由两个彼此成角度设置的侧翼面 (Flankenflaechen) 限界, 其中所述侧翼面彼此成 箭头状地靠近。一种这样的混合器段的设计同样能够简单地在锻制件上实现。
     利用在侧部靠近的侧翼面, 混合器接片的在待加工的底土中的穿透阻力显著减 小。这得到减小的稳定器 / 再循环器的必需的马达驱动功率并因而得到较高的有效系数。 如果侧翼面不对称地构成, 则另外地可改善混合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混合器接片的特征可在于, 突出部沿工具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 工具保持器容纳部之前。 该突出部防止放置在其后面的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或放置在其后 面的工具保持器受被拆除物的摩擦冲击。特别是, 该突出部也可在其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 延伸的宽度上与放置在其后面的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相匹配。 该突出部同样 可由两个侧翼面限界, 所述侧翼面减小混合器接片的穿透阻力。 特别是, 突出部的侧翼面也 可由混合器段的侧翼面形成, 从而产生连续的有利于物质流的几何形状。
     当设置成 : 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在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的反向由支撑附件 限界时, 使设置在工具保持器容纳部中的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实现稳定的、 反向于工具进给方向的坚固的且形状锁合 (formschluessig) 的支撑。
     为了在制造混合器接片时实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的很高的尺寸稳定性, 可如下设 置: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支撑附件借助于连接段彼此连接。特别是在锻制件在制造时的冷却 过程中, 连接段确保突出部与支撑附件的位置配设。
     混合器接片的重量优化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如下实现 : 所述连接段利用凹槽在 该连接段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上减缩, 和 / 或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与所述固定面之间的 区域中, 缺口或至少一个波谷形的凹部被引入到所述混合器接片中。该材料减少用于减小 惯性矩并由此减小驱动装置的必需的驱动功率。
     当设置成 : 两个成形面从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突出地在相对的混合器接片侧部 延伸到混合器接片前侧并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成角度地延伸时, 则获得有利于物质流 的几何形状。特别是该成形面避免形成孔穴。
     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混合器接片, 具有工具保持器, 所述工具保持器具有工 具容纳部并与所述混合器接片连接, 其中所述混合器接片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2 构成。在 此, 特别是如下设置 : 所述工具保持器包括下部和上部, 其中所述下部与所述混合器接 片连接, 所述上部可更换地与所述下部连接。特别是, 下部可与混合器接片焊接。上部 和下部可经由螺纹连接保持在彼此上。此外, 可设想到形状锁合连接和 / 或摩擦锁合连 接 (Reibschlussverbindung)。上部具有工具容纳部, 用于可更换地容纳工具, 例如柄凿 (Schaftmeiβel), 特别是圆凿 (Rundschaftmeiβel)。 对技术人员明显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特定工具保持器和工具的使用。而且, 可涵盖所有可想到的工具保持器和工具。按这种方 式形成一损耗系统。其中工具具有最小的寿命, 并可在达到损耗极限之后以简单的方式被 更换。上部具有对应于工具数倍的使用寿命。上部在达到损耗极限之后同样可被简单地更 换。
     上部用于保护与混合器接片连接的下部, 下部将相对昂贵地制成并因而具有工具 保持器更换系统的最长的寿命。 最优地, 下部的寿命与混合器接片的寿命相匹配, 从而组成 单元可在达到耗损极限之后被共同更换。 附图说明
     下文中参照示于附图中的实施例更为详细地阐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 图1: 具有工具保持器的混合器接片的透视侧视图 ; 图2: 根据图 1 的图示的侧视图 ; 以及 图3: 根据图 1 和图 2 的没有工具保持器的混合器接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示出混合器接片 10, 其作为锻制件由钢材料组成。 在此, 所示的锻制件能够直 接地、 无需机械再加工地使用。混合器接片 10 具有在下部的凹入地拱起的固定面 11。在 此, 固定面 11 与铣削管的轧辊表面 W( 见图 2) 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连续的固定面 11 在边 缘侧由环绕的倒棱 12 限界。该倒棱 12 用作焊缝预备部。倒棱 12 因此形成固定边, 该固定 边可用焊接填料填充, 以将混合器接片 10 与轧辊表面 W 连接。固定边在固定面 11 的中间 区域中彼此平行地延伸, 并由混合器接片 10 的相对放置的沿工具进给方向 V 延伸的侧面形 成。在混合器接片 10 的前侧设有前侧的突出部 13 且在后侧设有后侧的突出部 17。
     特别是如由图 3 清楚可见, 突出部 13、 17 由侧面 13.1、 17.1 限界, 所述侧面相对于 工具进给方向 V 成一定角度地靠近且相对于彼此箭头状地设置。固定边按这种方式形成, 所述固定边在混合器接片 10 的前侧和后侧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 V 设计 (anstellen)。 通过 该设计防止焊缝延伸超过其整个长度且特别是在最大操作应力的范围内平行于轧辊表面 W 的纤维走向延伸, 由此提高操作强度。由于该靠近还减小在混合器接片 10 与轧辊表面 W 之 间的硬度突变, 并因而进一步防止断裂危险。突出部 13 经由凹入地构造的圆形通道 14 转 变到混合器段 15 中。混合器段 15 具有构造为接片段的切削件 15.2。该切削件 15.2 在侧 部过渡到侧翼面 15.1 中。在此侧翼面 15.1 在切削件 15.2 的两侧关于该切削件对称地延 伸, 但也可不对称地设置。所述侧翼面相对于工具进给方向 V 成角度地箭头状地靠近, 并在 其背离工具进给方向 V 的一侧过渡到成形面 16.1 中。在此成形面 16.1 也相对于工具进给 方向 V 倾斜一定角度, 但其中该倾斜与侧翼面 15.1 相反。
     混合器段 15 具有突出部 16, 该突出部沿工具进给方向 V 设置在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之前。侧翼面 15.1 继续延伸超过突出部 16, 从而获得连贯的切削件 15.2 和连贯的侧翼 面 15.1。成形面 16.1 在混合器段 15 的下部区域中借助于过渡段 16.2 过渡到混合器接片 10 的侧面 13.1、 17.1 中。在突出部 16 的区域中, 成形面 16.1 过渡到工具容纳部 22 中。
     后侧的突出部 17 经由圆形过渡部 18 过渡到后面的支撑附件 19 中。支撑附件 19 在后侧对工具容纳部 22 限界。在侧部, 支撑附件 19 由两个彼此平行的壁 19.1 限界。因此
     在突出部 16 与支撑附件 19 之间构成工具容纳部 22。
     在下方, 工具容纳部 22 借助于连接段 21 限界。连接段 21 将支撑附件 19 与混合 器段 15 和 / 或突出部 16 连接。连接段 21 形成座靠面 21.3, 该座靠面基本上沿工具进给方 向 V 延伸。从该座靠面 21.3 掏空成波谷形的凹槽 21.2。附加地, 还从连接段 21 的垂直连 接在座靠面 21.3 上的侧面开槽有凹槽 21.1。凹槽 21.1 和 21.2 用于减轻重量。连接段 21 朝突出部 16 支撑所述支撑附件 19, 从而保证这两个部件彼此的尺寸稳定性, 而不需要机械 再加工。
     在连接段 21 下方和在固定面 11 上方, 在混合器接片 10 的中间区域中掏空出缺口 20, 其中代替缺口 20, 也可保留混合器接片 10 的薄壁。 这种设计避免剥离部分 ( 例如, 较大 的石块 ) 卡在缺口 20 中并可限制功能。
     具有用于可更换地容纳工具 ( 特别是圆凿 ) 的工具容纳部 43 的单体工具保持器 可焊接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22 中。在该实施例中, 可使用不是单体的而是两件式的更换保 持器系统作为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包括下部 30 和上部 40。下部 30 可这样装入到工具 保持器容纳部 22 中, 即使得前侧和后侧的接合面 38 与突出部 16 或后侧的支撑段 19 配设。 同时, 下部 30 以底面 35 放置在连接段 21 的座靠面 21.3 上。下部 30 与混合器接片 10 的 配设由图 2 清楚可知。被装入的下部 30 可以在其接合面 38 的区域中与突出部 16 和支撑 段 19 焊接。在其底面 35 的区域中, 下部 30 与连接段 21 焊接。 下部 30 具有贴靠面 31, 该贴靠面有角度地过渡到凸肩 32 中。下部 30 用于容纳 上部 40。下部具有插入容纳部, 上部 40 的插入附件可装入该插入容纳部中。该插入附件 可用旋进下部 30 中的止动螺钉固紧。在此, 上部 40 以对应接触面拉到贴靠面 31 上并固定 在该贴靠面上。在装配状态下, 凸肩 32 距上部 40 的相对面一定距离, 从而形成增加空间 (Nachsetzraum)33。该增加空间 33 利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件 34 补偿。密封件 34 避 免拆除物质穿透到上部 40 与下部 30 之间的区域中。上部 40 由构造成孔的工具容纳部 43 实现, 如在图 1 中明显可见。圆凿能够可更换地装进该工具容纳部 43 中。圆凿的顶端锯成 在图 2 中由附图标记 “S” 表示的切割圆。工具容纳部 43 被引到下部 40 的附件 42 中。附 件 42 一件式地模制在上部 40 的基部 41 上。
     如由图 1 和图 2 可见, 混合接片 10 的成形面 16.1 过渡到下部 30 的前侧倾斜面 37 中。倾斜面 37 在此存在于下部 30 的两侧, 且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此外, 在下部 30 的后 侧在两侧设置另外的倾斜面 36, 所述另外的倾斜面过渡到支撑附件 19 的壁 19.1 中。物质 流的优化利用倾斜面 36、 37 实现。
    

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44080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9CN102444080ACN102444080A21申请号201110303108422申请日20111008102010038016420101006DEE01C23/08200601E01C23/088200601E01C21/0020060171申请人维特根有限公司地址德国温德哈根72发明人K布尔托马斯莱纳特西鲁斯巴里马尼根特黑恩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11326代理人付磊54发明名称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具有接合侧和工具容纳部或工具保持器容纳。

2、部,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因此,一种这样的混合器接片在如下设置时能够以较少的工作量保持焊接和固定优化,即所述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并具有至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变化的横截面轮廓。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444097A1/2页21一种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10,具有接合侧11和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并具有至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V变化的横截面轮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接片。

3、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侧11具有断续的或连贯的固定面11,所述固定面至少部分地经由用作焊缝预备部的凹槽或倒棱12过渡到相对于所述固定面11成角度的侧面中。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11在相对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具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分别沿工具进给方向V延伸,并在其前侧和/或后侧端部分别一直通到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V成角度延伸的端部段中。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的所述端部段成箭头状减缩地形成。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混合器段15设置在接片前侧,所述混合器段在侧部由两个彼此成角度设置的侧。

4、翼面151限界,其中所述侧翼面151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突出部16沿工具进给方向V设置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之前。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6由两个侧翼面151限界,所述侧翼面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6比连接在该突出部16后面的区域具有横向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V的更大的宽度。9按照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在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V的反向由支撑附件19限界。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

5、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6和所述支撑附件19借助于连接段21连接。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1利用一个或多个凹槽211,212在该连接段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上减缩。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与所述固定面11之间的区域中,缺口20或至少一个波谷形的凹部被引入到所述混合器接片10中。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其特征在于,两个成形面161自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起在相对而置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延伸到混合器接片前侧,并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V成角度地延伸。1。

6、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具有工具保持器,所述工具保持器具有工具容纳部并与所述混合器接片10连接。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器接片10,具有工具保持器,所述工具保持器包括下部30和上部40,其中所述下部30与所述混合器接片10连接,所述上部40可更换地与所述下部30连接,并且权利要求书CN102444080ACN102444097A2/2页3所述上部40具有工具容纳部43。权利要求书CN102444080ACN102444097A1/4页4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混合器接片MISCHERSTEG,具有接合侧和工。

7、具保持器容纳部,所述接合侧具有用于固定在轧辊表面上的接合面。背景技术0002稳定器为用于对或多或少松动的下层土进行加固的建筑机械。在此,该加固用于预备待建设的建筑工程,例如街道或建筑物。相反,再循环器在涉及翻新现有的不稳的交通面时使用。稳定器/再循环器的核心件在于混合器轧辊MISCHERWALZE。该混合器轧辊包括铣削轧辊管,分散的混合器接片固定在、通常焊接在该铣削轧辊管的轧辊表面上。混合器接片与轧辊表面间隔地承载工具保持器容纳部。就此而言,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用一工具装入。该工具在操作使用期间穿透到待加工的地面中并切开该地面。混合器接片埋入到该切开的地面中并因而有助于进行松弛。在该。

8、松弛的地面中放入胶合剂,该胶合剂使该地面加固。该胶合剂通过混合器接片及其系统结构在轧辊表面上结合铣削轧辊的旋转而与切开的地面混合。0003混合器接片可制成为燃烧件。在此,混合器接片的希望的轮廓借助于割炬SCHNEIDBRENNER从金属片上切下。0004为了尽可能小地保持所需的机器功率,混合器接片相对狭长地构成。但是,该混合器接片抵抗显著的穿透阻力。此外,混合器接片由于流出的材料而磨损。如果混合器接片达到磨损极限,则混合器接片必须从轧辊表面拆下并替换为新的混合器接片。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混合器接片,其在可简单制造的情况下实现效率优化的设计。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

9、一种混合器接片实现,该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并具有至少部分地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变化的横截面轮廓QUERSCHNITTSVERLAUF。通过变化的横截面轮廓可产生一形状,该形状实现到达地面中的很小的穿透阻力。在此,混合器接片的形状与被拆除物的物质流适配地设计,由此防止磨损同时改善混合效果。附加地,可以经由变化的横截面轮廓构成保护地带,这些保护地带例如防止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受被拆除物的摩擦冲击。此外,实现混合器接片的简单制造,因为混合器接片构造为锻制件。这里,变化的横截面轮廓可以无需附加的机械加工地实现。此外,锻制件提供如下可能性使用具有高强度性质和韧度性质的材料,并因而理想地适用于。

10、当前应用情况。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变型方案,如下设置所述接合侧具有断续的或连贯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至少部分地经由用作焊缝预备部的凹槽或倒棱过渡到相对于所述固定面成角度的侧面中。焊缝预备部可以在制造锻制件时已被铸造,从而在此不需要附加的机械加工。在将混合器接片装配在轧辊表面上时,焊缝预备部可用焊接填料填充。0008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器接片可如下设置所述固定面在相对的混合器接片侧部说明书CN102444080ACN102444097A2/4页5具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分别沿工具进给方向延伸,并在其前侧和/或后侧端部分别一直通到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成角度延伸的端部段中。固定边也可以简单。

11、地在锻制件中实现。固定边具有如下优点从混合器接片到轧辊表面的力传导被优化,因为很大的硬度突变被避免且焊缝不平行于铣削轧辊管的纤维延伸。按这种方式在强烈地加载混合器接片时最小化损坏铣削轧辊管的危险。该效果在如下设置时能够特别简单地实现所述固定边的所述端部段成箭头状减缩地形成。特别是,固定边可这样靠近,即,使得形成对称并因而也可实现对称的加载值。0009根据另一发明变型方案,可以如下设置混合器段设置在接片前侧,所述混合器段在侧部由两个彼此成角度设置的侧翼面FLANKENFLAECHEN限界,其中所述侧翼面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一种这样的混合器段的设计同样能够简单地在锻制件上实现。0010利用在侧部靠。

12、近的侧翼面,混合器接片的在待加工的底土中的穿透阻力显著减小。这得到减小的稳定器/再循环器的必需的马达驱动功率并因而得到较高的有效系数。如果侧翼面不对称地构成,则另外地可改善混合效果。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混合器接片的特征可在于,突出部沿工具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之前。该突出部防止放置在其后面的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或放置在其后面的工具保持器受被拆除物的摩擦冲击。特别是,该突出部也可在其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延伸的宽度上与放置在其后面的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相匹配。该突出部同样可由两个侧翼面限界,所述侧翼面减小混合器接片的穿透阻力。特别是,突出部的侧翼面也可由混合器段的侧翼面形成,。

13、从而产生连续的有利于物质流的几何形状。0012当设置成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在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的反向由支撑附件限界时,使设置在工具保持器容纳部中的工具保持器或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实现稳定的、反向于工具进给方向的坚固的且形状锁合FORMSCHLUESSIG的支撑。0013为了在制造混合器接片时实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的很高的尺寸稳定性,可如下设置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支撑附件借助于连接段彼此连接。特别是在锻制件在制造时的冷却过程中,连接段确保突出部与支撑附件的位置配设。0014混合器接片的重量优化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如下实现所述连接段利用凹槽在该连接段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上减缩,和/或在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

14、与所述固定面之间的区域中,缺口或至少一个波谷形的凹部被引入到所述混合器接片中。该材料减少用于减小惯性矩并由此减小驱动装置的必需的驱动功率。0015当设置成两个成形面从所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突出地在相对的混合器接片侧部延伸到混合器接片前侧并相对于所述工具进给方向成角度地延伸时,则获得有利于物质流的几何形状。特别是该成形面避免形成孔穴。0016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混合器接片,具有工具保持器,所述工具保持器具有工具容纳部并与所述混合器接片连接,其中所述混合器接片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构成。在此,特别是如下设置所述工具保持器包括下部和上部,其中所述下部与所述混合器接片连接,所述上部可更换地与所述下部连接。

15、。特别是,下部可与混合器接片焊接。上部和下部可经由螺纹连接保持在彼此上。此外,可设想到形状锁合连接和/或摩擦锁合连接REIBSCHLUSSVERBINDUNG。上部具有工具容纳部,用于可更换地容纳工具,例如柄凿SCHAFTMEIEL,特别是圆凿RUNDSCHAFTMEIEL。对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说明书CN102444080ACN102444097A3/4页6特定工具保持器和工具的使用。而且,可涵盖所有可想到的工具保持器和工具。按这种方式形成一损耗系统。其中工具具有最小的寿命,并可在达到损耗极限之后以简单的方式被更换。上部具有对应于工具数倍的使用寿命。上部在达到损耗极限之后同样可被简。

16、单地更换。0017上部用于保护与混合器接片连接的下部,下部将相对昂贵地制成并因而具有工具保持器更换系统的最长的寿命。最优地,下部的寿命与混合器接片的寿命相匹配,从而组成单元可在达到耗损极限之后被共同更换。附图说明0018下文中参照示于附图中的实施例更为详细地阐释本发明。附图示出0019图1具有工具保持器的混合器接片的透视侧视图;0020图2根据图1的图示的侧视图;以及0021图3根据图1和图2的没有工具保持器的混合器接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图1示出混合器接片10,其作为锻制件由钢材料组成。在此,所示的锻制件能够直接地、无需机械再加工地使用。混合器接片10具有在下部的凹入地拱起的固定面。

17、11。在此,固定面11与铣削管的轧辊表面W见图2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连续的固定面11在边缘侧由环绕的倒棱12限界。该倒棱12用作焊缝预备部。倒棱12因此形成固定边,该固定边可用焊接填料填充,以将混合器接片10与轧辊表面W连接。固定边在固定面11的中间区域中彼此平行地延伸,并由混合器接片10的相对放置的沿工具进给方向V延伸的侧面形成。在混合器接片10的前侧设有前侧的突出部13且在后侧设有后侧的突出部17。0023特别是如由图3清楚可见,突出部13、17由侧面131、171限界,所述侧面相对于工具进给方向V成一定角度地靠近且相对于彼此箭头状地设置。固定边按这种方式形成,所述固定边在混合器接片10的前。

18、侧和后侧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V设计ANSTELLEN。通过该设计防止焊缝延伸超过其整个长度且特别是在最大操作应力的范围内平行于轧辊表面W的纤维走向延伸,由此提高操作强度。由于该靠近还减小在混合器接片10与轧辊表面W之间的硬度突变,并因而进一步防止断裂危险。突出部13经由凹入地构造的圆形通道14转变到混合器段15中。混合器段15具有构造为接片段的切削件152。该切削件152在侧部过渡到侧翼面151中。在此侧翼面151在切削件152的两侧关于该切削件对称地延伸,但也可不对称地设置。所述侧翼面相对于工具进给方向V成角度地箭头状地靠近,并在其背离工具进给方向V的一侧过渡到成形面161中。在此成形面161。

19、也相对于工具进给方向V倾斜一定角度,但其中该倾斜与侧翼面151相反。0024混合器段15具有突出部16,该突出部沿工具进给方向V设置在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之前。侧翼面151继续延伸超过突出部16,从而获得连贯的切削件152和连贯的侧翼面151。成形面161在混合器段15的下部区域中借助于过渡段162过渡到混合器接片10的侧面131、171中。在突出部16的区域中,成形面161过渡到工具容纳部22中。0025后侧的突出部17经由圆形过渡部18过渡到后面的支撑附件19中。支撑附件19在后侧对工具容纳部22限界。在侧部,支撑附件19由两个彼此平行的壁191限界。因此说明书CN102444080ACN。

20、102444097A4/4页7在突出部16与支撑附件19之间构成工具容纳部22。0026在下方,工具容纳部22借助于连接段21限界。连接段21将支撑附件19与混合器段15和/或突出部16连接。连接段21形成座靠面213,该座靠面基本上沿工具进给方向V延伸。从该座靠面213掏空成波谷形的凹槽212。附加地,还从连接段21的垂直连接在座靠面213上的侧面开槽有凹槽211。凹槽211和212用于减轻重量。连接段21朝突出部16支撑所述支撑附件19,从而保证这两个部件彼此的尺寸稳定性,而不需要机械再加工。0027在连接段21下方和在固定面11上方,在混合器接片10的中间区域中掏空出缺口20,其中代替缺。

21、口20,也可保留混合器接片10的薄壁。这种设计避免剥离部分例如,较大的石块卡在缺口20中并可限制功能。0028具有用于可更换地容纳工具特别是圆凿的工具容纳部43的单体工具保持器可焊接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中。在该实施例中,可使用不是单体的而是两件式的更换保持器系统作为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包括下部30和上部40。下部30可这样装入到工具保持器容纳部22中,即使得前侧和后侧的接合面38与突出部16或后侧的支撑段19配设。同时,下部30以底面35放置在连接段21的座靠面213上。下部30与混合器接片10的配设由图2清楚可知。被装入的下部30可以在其接合面38的区域中与突出部16和支撑段19焊接。在。

22、其底面35的区域中,下部30与连接段21焊接。0029下部30具有贴靠面31,该贴靠面有角度地过渡到凸肩32中。下部30用于容纳上部40。下部具有插入容纳部,上部40的插入附件可装入该插入容纳部中。该插入附件可用旋进下部30中的止动螺钉固紧。在此,上部40以对应接触面拉到贴靠面31上并固定在该贴靠面上。在装配状态下,凸肩32距上部40的相对面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增加空间NACHSETZRAUM33。该增加空间33利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件34补偿。密封件34避免拆除物质穿透到上部40与下部30之间的区域中。上部40由构造成孔的工具容纳部43实现,如在图1中明显可见。圆凿能够可更换地装进该工具容纳。

23、部43中。圆凿的顶端锯成在图2中由附图标记“S”表示的切割圆。工具容纳部43被引到下部40的附件42中。附件42一件式地模制在上部40的基部41上。0030如由图1和图2可见,混合接片10的成形面161过渡到下部30的前侧倾斜面37中。倾斜面37在此存在于下部30的两侧,且彼此成箭头状地靠近。此外,在下部30的后侧在两侧设置另外的倾斜面36,所述另外的倾斜面过渡到支撑附件19的壁191中。物质流的优化利用倾斜面36、37实现。说明书CN102444080ACN102444097A1/2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44080ACN102444097A2/2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4408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