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0603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9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70900.0

申请日:

2013.08.22

公开号:

CN103437535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9/04申请公布日:201312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9/04申请日:201308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9/04

主分类号:

E04F19/04

申请人: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国红; 洪霞; 倪宝友

地址:

238076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富煌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胡东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在所述踢脚线的背面设置斜切口,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上,并且所述安装条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本发明踢脚线无需采用胶粘或钉安装,而且安装简单牢固,不破坏油漆面、不影响美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脚线(1)的背面设置斜切口(11),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6),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2)上,并且所述安装条(6)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口(11)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所述上踢脚线本体(12)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

说明书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
背景技术
现有成品踢脚线1的常规安装方式如图1-3所示,第一种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在踢脚线1的背面采用胶4粘贴在墙面2上,背面紧靠墙面2底部紧靠地面大理石或瓷砖3安装,但胶粘的牢固度不够,而且胶粘后踢脚线与墙体产生缝隙,影响美观。第二种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在踢脚线1的正面直接打钉5将其固定在墙面2上,打钉后破坏了踢脚线的油漆面,还要进行油漆修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无需采用胶粘或钉安装,而且安装简单牢固,不破坏油漆面、不影响美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在所述踢脚线的背面设置斜切口,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上,并且所述安装条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
所述斜切口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设置实木安装条,用钉固定在墙面上,在踢脚线的背面开设45°的斜切口,通过该切口将踢脚线挂在安装条上,由于踢脚线自身的重力原因,踢脚线会越来越紧地贴合挂在安装条上,从而紧固地安装在墙面上,无需用胶和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踢脚线的示意图;图2为踢脚线用胶安装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图3为踢脚线用钉安装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踢脚线与安装条的分解图;图5、6为本发明踢脚线的安装过程图。
图中标号:1踢脚线,11斜切口,12上踢脚线本体,13下踢脚线本体,2墙面,3大理石或瓷砖,4胶,5钉,6安装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4-6,本实施例的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是在踢脚线1的背面设置 斜切口11,在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另外设置与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6,该安装条固定于墙面2上,并且安装条6与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之和等于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实际上,上踢脚线本体12与下踢脚线本体13为一体,为便于描述方便,将斜切口11上方的部分称之为上踢脚线本体12,将斜切口11下部的称之为下踢脚线本体13。
具体设置中,斜切口11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上踢脚线本体12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该尖部的尖头在安装条远离墙面的一面上。
安装中,找好水平,用钉5将安装条6固定在墙面2上,将踢脚线1的背面挂在安装条上,踢脚线的斜切口11与安装条6完全配合紧密贴合在一起,由于踢脚线自身的重力原因,踢脚线会越来越紧地贴合挂在安装条上,从而紧固地安装在墙面上,无需用胶和钉,踢脚线与墙面之间无缝隙,不影响美观;无钉化安装,不破坏油漆面,安装简单牢固。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535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1CN103437535ACN103437535A21申请号201310370900022申请日20130822E04F19/0420060171申请人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38076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富煌工业园区72发明人易国红洪霞倪宝友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代理人何梅生胡东升54发明名称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在所述踢脚线的背面设置斜切口,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

2、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上,并且所述安装条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本发明踢脚线无需采用胶粘或钉安装,而且安装简单牢固,不破坏油漆面、不影响美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535ACN103437535A1/1页21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脚线(1)的背面设置斜切口(11),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

3、安装条(6),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2)上,并且所述安装条(6)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口(11)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所述上踢脚线本体(12)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权利要求书CN103437535A1/2页3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背景技术0002现有成品踢脚线1的常规安装方式如图13所示,第一种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在踢脚线1的背面采用胶4粘贴在墙面2上,背面紧靠墙面2底部紧靠地面大理石或瓷砖3安装,但胶粘的牢固度不够,而。

4、且胶粘后踢脚线与墙体产生缝隙,影响美观。第二种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在踢脚线1的正面直接打钉5将其固定在墙面2上,打钉后破坏了踢脚线的油漆面,还要进行油漆修补,费时费力。发明内容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无需采用胶粘或钉安装,而且安装简单牢固,不破坏油漆面、不影响美观。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在所述踢脚线的背面设置斜切口,所述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设置与所述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固定于墙面上,并且所述安装条与所述下踢脚线本体的厚度。

5、之和等于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厚度。0006所述斜切口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所述上踢脚线本体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0007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0008本发明通过设置实木安装条,用钉固定在墙面上,在踢脚线的背面开设45的斜切口,通过该切口将踢脚线挂在安装条上,由于踢脚线自身的重力原因,踢脚线会越来越紧地贴合挂在安装条上,从而紧固地安装在墙面上,无需用胶和钉。附图说明0009图1为现有踢脚线的示意图;图2为踢脚线用胶安装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图3为踢脚线用钉安装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踢脚线与安装条的分解图;图5、6为本发明踢脚线的安装过程图。0010图中标号1踢脚线,11斜切。

6、口,12上踢脚线本体,13下踢脚线本体,2墙面,3大理石或瓷砖,4胶,5钉,6安装条。001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2实施例参见图46,本实施例的免钉或胶安装的踢脚线,是在踢脚线1的背面设置斜切口11,在斜切口上方的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大于斜切口下部的下踢脚线本体13说明书CN103437535A2/2页4的厚度;另外设置与斜切口形状一致的尖部向上的安装条6,该安装条固定于墙面2上,并且安装条6与下踢脚线本体13的厚度之和等于上踢脚线本体12的厚度,实际上,上踢脚线本体12与下踢脚线本体13为一体,为便于描述方便,将斜切口11上方的部分称之为。

7、上踢脚线本体12,将斜切口11下部的称之为下踢脚线本体13。0013具体设置中,斜切口11是与铅垂线呈45的切口,即上踢脚线本体12的背面具有向下的尖部。该尖部的尖头在安装条远离墙面的一面上。0014安装中,找好水平,用钉5将安装条6固定在墙面2上,将踢脚线1的背面挂在安装条上,踢脚线的斜切口11与安装条6完全配合紧密贴合在一起,由于踢脚线自身的重力原因,踢脚线会越来越紧地贴合挂在安装条上,从而紧固地安装在墙面上,无需用胶和钉,踢脚线与墙面之间无缝隙,不影响美观;无钉化安装,不破坏油漆面,安装简单牢固。说明书CN103437535A1/1页5图1图2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3753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