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0555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29110.6

申请日:

2006.07.19

公开号:

CN1920179A

公开日:

2007.02.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04(2006.01); E02D29/02(2006.01)

主分类号:

E02B3/04

申请人: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林玉叶; 黄颖蕾; 何国忠; 石小强; 张志强; 胡俊红

地址:

200434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3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结合河床护底结构(圬工或钢筋混凝土护砌等),在结构中设置纵横钢筋混凝土暗梁,横向暗梁两端支撑在两岸岸墙、翼墙结构的底板前趾上。纵向暗梁与横向暗梁的交叉点下设有短桩,形成垂直约束,限制横向暗梁在两侧支挡结构施加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压杆变形,以形成三维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格体系。两岸岸墙、翼墙结构为轻型岸墙、翼墙结构,可以采用悬臂式、扶臂式或低刚度的承台结构等。采用该发明技术可直接限制软土地基岸墙、翼墙在墙后土压力作用下的变位;可减少水平梁的跨度,增加梁的刚度,减小梁的尺寸;施工方便,大大节省工程量;可减少两岸岸墙、翼墙基础下的桩基根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包括两岸岸墙、翼墙结构、 河床护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床护底结构中设有纵向及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暗梁, 其中横向暗梁的两端支撑在两岸岸墙、翼墙结构的底板前趾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纵向暗梁与横向暗梁的交叉点为刚性连接,交叉点下设有短桩。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两岸岸墙、翼墙结构为轻型岸墙、翼墙结构。
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轻型岸墙、翼墙结构为悬臂式岸墙、翼墙结构。
5: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轻型岸墙、翼墙结构为扶臂式岸墙、翼墙结构。
6: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轻型岸墙、翼墙结构为低刚度的承台结构。

说明书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两岸岸墙、翼墙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软土地基上岸墙、翼墙变位的工程技术措施从原理角度分析,一般为增加岸墙、翼墙结构刚度以及减小岸墙、翼墙墙后土压力。增加岸墙、翼墙刚度即加大岸墙、翼墙结构尺寸,对岸墙、翼墙稳定很有效果,但对限制岸墙、翼墙变位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一味加大岸墙、翼墙结构断面,会增加基底应力,加大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差;采取措施减小岸墙、翼墙墙后土压力一定条件下对限制岸墙、翼墙的变位有效果,但当岸墙、翼墙墙后原状土为软弱土料时,为减小土压力,需对墙后的原状土进行大开挖,对土料采取措施处理以后再回填,很不经济。

    目前常用工程技术措施有:

    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与扶臂式挡土结构、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U”型圬式整体结构等。

    重力式挡土墙优点是施工方便、钢筋量少,在地基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稳定性好,但是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建基面土层承载力的限制;悬臂式与扶臂式挡土墙结构的优点是更适用于挡土高度较高的情况,但当建基面有深厚软弱土层时,为满足挡土墙稳定及控制墙体变位,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地基处理,不经济。

    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的优点是可以依靠墙后锚定措施维持挡土墙稳定及控制挡土墙变位。但如果工程建在城市当中,往往受到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设置为满足墙体稳定及变位要求的墙后锚定设施。

    “U”型圬式整体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底板的横向支撑作用,帮助墙体抵抗墙后土压力的作用,限制墙体变位。但墙后填土所形成的边荷载对底板内力影响较大,一般底板厚度约为河床跨度的1/10~1/12。当两岸挡土高度高、河床跨度较大时,底板厚度加大,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解决了目前一些常用工程技术措施存在的限制岸墙、翼墙变位效果不佳、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包括两岸岸墙、翼墙结构、河床护底结构,其特征在于:结合河床护底结构(圬工或钢筋混凝土护砌等),在结构中间设置纵横钢筋混凝土暗梁,横向暗梁两端支撑在两岸岸墙、翼墙结构的底板前趾上。

    所述的纵向暗梁与横向暗梁的交叉点为刚性连接,交叉点下设有短桩,形成垂直约束,限制横向暗梁在两侧支挡结构施加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压杆平面外变形,以形成三维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格体系。

    所述的两岸岸墙、翼墙结构为轻型岸墙、翼墙结构,可以采用悬臂式、扶臂式或低刚度的承台结构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三维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格体系可限制软土地基高岸墙、翼墙在墙后土压力作用下变位的问题;

    (2)设置纵横钢筋混凝土水平暗梁,暗梁交叉点下设置短桩,可减少水平梁的跨度,增加梁的刚度,减小梁的尺寸。纵横水平暗梁尺寸为常规尺寸,施工方便,大大节省工程量;

    (3)可减少两岸岸墙、翼墙基础下的桩基根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开挖施工岸墙、翼墙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开挖施工岸墙、翼墙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包括两岸岸墙、翼墙结构1、河床护底结构2,其特征在于:结合河床护底结构2(圬工或钢筋混凝土护砌等),在结构中间设置纵横钢筋混凝土暗梁,横向暗梁3两端支撑在两岸岸墙、翼墙结构1的底板前趾上。

    所述的纵向暗梁4与横向暗梁3的交叉点为刚性连接,交叉点下设有短桩5,形成垂直约束,限制横向暗梁3在两侧支挡结构施加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压杆平面外变形,以形成三维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格体系。

    所述的两岸岸墙、翼墙结构1为轻型岸墙、翼墙结构,可以采用悬臂式、扶臂式或低刚度的承台结构等。

    图1为开挖施工岸墙、翼墙时三维空间支撑梁格体系示意图,其施工顺序为:土方开挖、岸墙、翼墙施工、暗梁交叉点下短桩施工、纵横水平暗梁施工、墙后土方回填。

    图2为不开挖施工岸墙、翼墙时三维空间支撑梁格体系示意图,其施工顺序为:岸墙、翼墙施工、施工临时支撑、暗梁交叉点下短桩施工、纵横水平暗梁施工。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制河道两岸岸墙、翼墙变位的三维空间支撑梁格结构,结合河床护底结构(圬工或钢筋混凝土护砌等),在结构中设置纵横钢筋混凝土暗梁,横向暗梁两端支撑在两岸岸墙、翼墙结构的底板前趾上。纵向暗梁与横向暗梁的交叉点下设有短桩,形成垂直约束,限制横向暗梁在两侧支挡结构施加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压杆变形,以形成三维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格体系。两岸岸墙、翼墙结构为轻型岸墙、翼墙结构,可以采用悬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