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条带结构.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0455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04143.4

申请日:

2004.02.09

公开号:

CN1751170A

公开日:

2006.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C25/10(2006.01)

主分类号:

E21C25/10

申请人:

AGE采矿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艾伯特·丹尼尔·达乌德

地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优先权:

2003.03.14 AU 2003901176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玉双;潘培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连续采矿机滚筒(10)包括具有外圆柱表面(12)的圆筒体(11)。从该表面(12)延伸出来的是“起始”叶片(13),每个叶片相对于该滚筒的纵轴线(15)倾斜且纵向延伸。在每个叶片上设置有多个截齿(16)。每个截齿具有前工作面、后沿面及侧面,前工作面和后沿面在所述侧面之间延伸。在该滚筒旋转时,每个截齿沿切割线前进,相邻切割线上的截齿以3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开,该距离是在相邻切割线上的截齿的相邻侧面之间测量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续采矿机滚筒,包括: 具有纵轴线的普通圆筒体,该滚筒围绕该纵轴线以预定方向旋转; 多个起始叶片,所述起始叶片固定在该圆筒体上,以便从该圆筒体上向 离开所述轴线的方向向外延伸,每个叶片也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且纵向延 伸; 多个截齿,所述截齿固定在每个叶片上,以便使截齿相对于该叶片固定, 每个截齿具有前工作面、后沿面及侧面,该前工作面和该后沿面在所述侧面 之间延伸,该前工作面和该后沿面向离开所述轴线的方向收敛至刃口;并且 其中,当该滚筒旋转时,每个截齿沿着切割线前进,同时相邻切割线上的截 齿以3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开,该距离是在相邻切割线上 的截齿的相邻侧面之间测量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其中,该滚筒设计成用于采 煤,所述截齿具有50毫米至90毫米的间距。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其中,每个截齿具有长 度约为30毫米的刃口。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其中,每条切割线上 仅有一个截齿。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其中,每个切割 线上至少有两个截齿。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其中,该叶 片围绕所述轴线以10°与30°之间的角度倾斜延伸。
7: 如在上文中参考附图充分说明的连续采矿机滚筒。

说明书


采矿条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矿机滚筒上的截齿条带结构(lacing pattern),更具体地但不仅仅是涉及一种连续采矿机滚筒上的条带结构。

    背景技术

    连续采矿机用于开采煤。但是,它们也用于开采含有硬岩的土层。

    连续采矿机滚筒包括普通圆筒体(辐板(web)),从该圆筒体延伸起始叶片。每个叶片将多个截齿(pick)连接到其上。截齿可以是针尖形状或是錾子形状。例如,国际申请号PCT/AU01/00960(国际公开号WO 02/12677A2)公开了一种连续采矿机滚筒,在该滚筒上带有錾子形状的截齿。即,所述截齿具有收敛到刃口的前工作面和后沿面。

    所述截齿在叶片上的设置称为条带结构。当滚筒旋转时,每个截齿沿切割线前进。

    前述公知的条带结构存在着不能使截齿的磨损降至最低、不能使产生的粉尘降至最低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或显著改善至少一个上述缺点。

    在此公开的连续采矿机滚筒包括:

    具有纵轴线的普通圆筒体,该滚筒围绕该纵轴线以预定方向旋转;

    多个起始叶片,所述起始叶片固定在该圆筒体上,以便从该圆筒体上向离开所述轴线的方向向外延伸,每个叶片也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且纵向延伸;

    多个截齿,所述截齿固定在每个叶片上,以便使截齿相对于该叶片固定,每个截齿具有前工作面、后沿面及侧面,该前工作面和该后沿面在所述侧面之间延伸,该前工作面和该后沿面向离开所述轴线的方向收敛至刃口,并且其中,当该滚筒旋转时,每个截齿沿着切割线前进,相邻切割线上的截齿以3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开,该距离是在相邻切割线上截齿的相邻侧面之间测量的。

    在第一优选形式中,该连续采矿机滚筒设计成用于采煤,所述截齿具有50毫米至90毫米的间距。

    在另一优选形式中,每个截齿具有长度约为30毫米的刃口。

    在另一优选形式中,每条切割线上仅有一个截齿。

    在另一优选形式中,每个切割线上至少有两个截齿。

    在再一优选形式中,该叶片围绕所述轴线以10°至30°的角度倾斜延伸。

    【附图说明】

    通过实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形式。

    图1为连续采矿机滚筒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为应用在图1中的滚筒的该截齿的示意性的正视图;

    图3为应用在图2中的该截齿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4为应用到图1滚筒的截齿条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截齿条带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图1为连续采矿机滚筒10的示意图。滚筒10包括具有外圆柱表面12的普通圆筒体(辐板)11。从表面12延伸出来的是“起始”叶片13和一终止(清除(clearance))叶片14。每个叶片13相对于滚筒10的纵轴线15倾斜且纵向延伸。更进一步地,每个叶片13相对于轴线15从表面12沿径向向外延伸。

    多个截齿16以在40°和55°度之间的角度的迎角(angle of attack)设置在每个叶片13上。截齿16相对于它们各自的叶片13固定,并且相对于轴线15从该叶片上向外延伸。清除环也具有相对于轴线15向外延伸的截齿16。

    例如,如果滚筒10适合于开采煤,那么滚筒10绕轴线15旋转并移向煤层。截齿16嵌入煤中并从煤层中将煤取出,由此所取出的煤被传送至输送装置。当滚筒10旋转时,每个截齿16沿切割线前进。

    应该清楚地是,图1所示的滚筒10也在前述国际专利中请中被举例说明。

    每个截齿16包括柄部17,通过柄部17该截齿16连接到与其相关的叶片13上。柄部17的外部末端安装有切割头18,该切割头18包括前工作面19和后沿面20。前工作面19和后沿面20向离开轴线15的方向收敛至刃口21。前工作面19和后沿面20在侧面22之间延伸。

    柄部17的末端23安放在套筒和支架内,该套筒及支架固定于各自的叶片13上。

    在条带结构内设置截齿16。图4和图5显示了两种条带结构。

    图4的条带结构是适用于开采煤的滚筒10中所使用的条带结构。图5的条带结构是适于在硬岩条件下开采的滚筒10所使用的条带结构。

    图4所示的条带结构为连续采矿机滚筒的圆柱展开面12。该滚筒围绕其纵轴线沿着箭头24所指的方向旋转。这个具体的滚筒具有终止(清除)叶片25和26,该叶片25和26带有沿起始叶片13设置的截齿16。该滚筒也具有左侧辐板部分27、中心辐板部分28和右侧辐板部分29。左侧辐板部分27、中心辐板部分28及右侧辐板部分29每个部分具有一系列的起始叶片30,每个起始叶片30具有多个截齿16。

    至于左侧辐板部分27、中心辐板部分28及右侧辐板部分29,截齿16具有这样的条带结构,使得截齿16沿纵轴线15的方向具有预定的间距。更具体地,每个截齿16沿切割线31穿过。在各自切割线31上的每个截齿16与下一个相邻切割线31上的截齿16以间距S相隔开。

    间距S为相邻切割线31上的截齿16的相邻侧面22之间的距离。在图4的实施例中,该条带结构是使间距S为50毫米至90毫米地距离。在该例子中,截齿16具有长约30毫米的刃口21。典型地,该滚筒有每分钟30至60转的转速。这将使每个截齿16具有约1.76至3.52米/秒的末端速度。

    图5的条带结构用于嵌入硬岩中的滚筒。在该实施例中,间距S为40至50毫米。每个截齿16具有长度约为10毫米的刃口21。

    辐板25和26具有沿切割线32穿过的的截齿16。

    

采矿条带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采矿条带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采矿条带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条带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条带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连续采矿机滚筒(10)包括具有外圆柱表面(12)的圆筒体(11)。从该表面(12)延伸出来的是“起始”叶片(13),每个叶片相对于该滚筒的纵轴线(15)倾斜且纵向延伸。在每个叶片上设置有多个截齿(16)。每个截齿具有前工作面、后沿面及侧面,前工作面和后沿面在所述侧面之间延伸。在该滚筒旋转时,每个截齿沿切割线前进,相邻切割线上的截齿以3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开,该距离是在相邻切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