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423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3951.0

申请日:

2004.02.11

公开号:

CN1654774A

公开日:

2005.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63/00

主分类号:

E05B63/00

申请人:

陈达伟;

发明人:

陈达伟

地址:

中国香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永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匙卡探测装置,它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每个制栓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该制栓销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部件与处于选定位置的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对应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整体地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反之,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将受到限制。本发明还涉及一采用了上述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本发明具有可方便地改动和记忆密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匙卡探测装置,其可与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一 密码部件的匙卡配合使用,当插入匙卡时,该匙卡探测装置将探测出该 插入匙卡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密码相符并产生相应的动作,其特征在于, 该匙卡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所述每个制栓 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每个制栓销 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 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 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部件与处于选定位置的 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对应 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整体地从一第一位 置运动到一第二位置;反之,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将受到限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码 部件为穿孔或凹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密码部件为穿孔或凹槽,所述配合部件为凸起部分。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密码部件为凸起部分,所述配合部件为穿孔或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制栓 组件和密码盘垂直于匙卡的插入方向层叠地布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栓销的 前端可从所述制栓组件中凸出,当匙卡插入时,该前端将与所述匙卡相 接触而运动,从而制栓销的位置将反映出匙卡中的第一密码部件的特定 组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栓组件、 密码盘以及制栓销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减,以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安 全性。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码盘 的圆周上设置多个符号或数字,以分别代表处于不同位置上的密码组合。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制栓 组件包括一对制栓构件,所述多个制栓销平行地位于该制栓构件中的对 应槽中,每个制栓销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凸起部分从该对应槽中伸出,位 于每个制栓销一端的弹簧将迫使制栓销的前端凸出于制栓构件之外。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制 栓组件和密码盘交替地叠置在一起,每个密码盘的一侧设有一支撑板, 其另一侧则设有一弹簧,上述全部组件通过多个杆和一中心轴串连起来, 从而可整体地产生动作。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板 上设置有细小凸耳,以扣入设置在密码盘中的对应凹槽中,并借助于一 侧弹簧的弹力,可使密码盘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而不会随意地转动。
12: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栓组件和密码盘沿水平方向布置,从而该匙卡探测装置可整体上沿竖直 方向运动。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杆 为四个杆,所述每个支撑板在其四周设有四个孔,其中两个杆分别穿过 每一块支撑板上位于一侧的两个孔,另两个杆则相间地穿过每个制栓构 件中设置的孔以及每个支撑板中位于另一侧的两个孔。
14: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栓组件和密码盘沿竖直方向布置,从而该匙卡探测装置将可整体上沿水 平方向运动。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杆 为四个杆,所述每个支撑板在其四周设有四个对应的孔,所述杆分别穿 过每个支撑板上的对应的孔。
16: 如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匙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 所述杆上设置有面向中央方向的凹槽,从而使这些杆可沿中央方向移动, 以将支撑板的一部分扣入对应的杆上的凹槽中。
17: 一种门锁系统,它包括有: 匙卡,该匙卡上具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一密码部件; 匙卡探测装置,其用于探测匙卡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密码相符,并相 应地控制可否打开门锁系统; 开闩机构,其可在匙卡探测装置的操控下有选择地将门锁打开; 其特征在于,该匙卡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 盘,每个制栓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 每个制栓销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相应地设有 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所述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 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 部件与选定的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 部件将与对应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响应 于开闩机构的动作而整体作出反应,以从一第一位置运动到一第二位置, 并允许开闩机构将门锁打开;反之,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将受到限制, 从而牵制开闩机构的动作,以防止将门锁打开。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闩机构支 撑在一锁壳中,并具有一位于锁壳一侧的插销扣,该插销扣可通过一插 销推杆的带动并在锁壳的一槽的引导下横向移动,并带动一插销装置而 将门锁打开或关闭,该插销推杆在锁壳的一侧通过一后连接盘和一第一 轴与房间内的把手相连,以提供一个从一侧自由启动开闩机构的装置, 所述插销推杆还通过位于锁壳另一侧的中间连接盘、操控衬套、前连接 盘以及一第二轴与房间外的把手相连,以提供一从另一侧启动开闩机构 的装置,其中,该第一轴和第二轴可分别独立地转动,该中间连接盘和 前连接盘的连接状态可通过所述操控衬套控制,以可选择地将房间外的 把手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插销推杆,所述操控衬套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凸 起,以通过该凸起与所述匙卡探测装置接触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推杆与 中间连接盘固定在一起并可同时转动,所述第二轴的一圆形部分将中间 连接盘和插销推杆固定在锁壳上,该第二轴另一侧的一方角部分顺序穿 过操控衬套和前连接盘,并与房间外的把手连接在一起,当外把手被转 动时,将带动第二轴以及前连接盘以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前连接盘具有 两个凸起部分,它们彼此相对地处于两个半圆形凸缘的内侧,该两个半 圆形凸缘各自从两端以预设的高度逐渐凸起而伸展至中间部分,操控衬 套的内边也具有类似的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在原始状态下,前连接盘 上的凸缘的最高位置处于操控衬套的凸起部分的最低位置,而操控衬套 的凸起部分的最高位置也同样处于前连接盘的凸缘的最低位置,另外, 中间连接盘具有两个凸起部分,并面向前连接盘的方向扣入操控衬套的 背部,该中间连接盘可在不影响操控衬套的情况下转动,中间连接盘以 凸起部分与前连接盘的凸起部分交搭在一起。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盘通 过一弧形槽与插销推杆背部的孔连接,从而插销推杆可在预设的角度中 转动而不会影响后连接盘。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 匙卡探测装置下方的竖直摆动机构,它由一薄板以及连接在其前半部的 横杆构成,该薄板的后半部连接在一固定板的下方,从而薄板的前半部和 横杆可上下摆动,薄板的一侧可与所述操控衬套外表面上的凸起保持接 触,薄板的另一侧则与一位于匙卡探测装置下方的支托相接触,从而可 将所述操控衬套外表面上的凸起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匙卡探测装置的 垂直运动。
2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匙 卡探测装置一侧的水平移动机构,它包括有分别位于一固定板两侧的调 整盘和支托,该调整盘和支托分别具有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这两个凸 起部分对向地以预设的高度逐渐由一端伸到另一端,调整盘和支托各自 的凸起部分的最高处位于对方的凸起部分的最低处,调整盘的凸起管状 部分插入一弹簧,该弹簧一端插入调整盘的一小孔内,而另一端则与一 角片连接在一起,当位于门外的把手转动时,该角片可被压下,弹簧和 调整盘便会转动,并导致调整盘和支托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使沿水平 方向推动支托,由此可将开闩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匙卡探测装置 的水平运动。
23: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 匙卡探测装置内的上锁薄板,它通过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对所述操控衬 套的旋转运动加以控制。

说明书


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匙卡探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需将各组件拆除即可方便地改动密码并容易记忆的匙卡探测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匙卡探测装置的密码卡型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大多数机械锁定系统采用不能够进行重复设定的金属钥匙和制栓组件。当钥匙丢失时或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经常需要更换一套新的锁定系统或请求锁匠的帮助。因此,密码卡型锁定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中一些锁定系统还提供了重新设定密码的功能。在这些密码卡型锁定系统中,通常需要通过一匙卡探测装置来探测插入匙卡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密码相符,以相应地启动或转换其工作状态。然而,遗憾的是,在现有的密码卡型锁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以下明显缺陷,即当需要改动密码时,通常需要将该匙卡探测装置的各组件完全拆除,这样在制造和使用等方面均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从而存在着改进的必要。

    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机械密码卡型门锁系统,但这些门锁系统中的大多数在设计上存在着类似的弊病,即插入的匙卡必须与先前所插入的具有特定排列方式地穿孔的主卡吻合。此外,这些门锁系统只能够提供有限的密码主卡,更严重的是,如主卡受损或被遗失,门锁系统便不能继续使用。

    美国专利US 4,149,394和5,343,724中公开了一种当前最流行的门锁,它由圆球、扁销和镗孔组成。其中,利用圆球和扁销会在匙卡上产生压力,继而便产生了安全方面的问题,即可使用带有探测装置的仪器把门锁开启。

    此外,美国专利US 4,627,252公开了一种利用匙卡的门锁,其使用了一种特别的上锁组件来控制上锁装置。这种门锁让使用者可更改门锁的密码,但是上锁组件的形状却很相似,并非每个使用者都能确认。而且,当更换门锁密码时,需把部分上锁组件拆除,以致组件可能受损或被遗失。

    其他一些门锁很多都是利用密码磁卡和制栓销来控制上锁和开锁的功能。但是,当门锁的磁卡与其他密码磁卡如信用卡一起存放时,其他磁卡内的资料有可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匙卡探测装置,其不需把各组件拆除便可方便地改动密码,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门锁系统,其具有改良的结构,从而在使用者更换密码时,不需利用任何工具或与主卡同时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门锁系统,其不需把门锁的各组件拆除便可方便地改动门锁的密码。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门锁系统,其可以不同的数字组合代表门锁密码,从而对使用者来说,在改动门锁的密码时较有意义且容易记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匙卡探测装置,其可与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一密码部件的匙卡配合使用,当插入匙卡时,该匙卡探测装置将探测出该插入匙卡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密码相符并产生相应的动作,其中,该匙卡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所述每个制栓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每个制栓销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部件与处于选定位置的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对应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整体地从一第一位置运动到一第二位置;反之,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将受到限制。

    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密码部件、第二密码部件可设计为穿孔或凹槽,所述配合部件则设计为凸起部分。或者,作为一种替换,所述第二密码部件可设计为凸起部分,而所述配合部件则设计为穿孔或凹槽。

    有利的是,所述多个制栓组件和密码盘垂直于匙卡的插入方向层叠地布置。

    有利的是,所述制栓销的前端可从所述制栓组件中凸出,当匙卡插入时,该前端将与所述匙卡相接触而运动,从而制栓销的位置将反映出匙卡中的第一密码部件的特定组合。

    有利的是,所述制栓组件、密码盘以及制栓销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减,以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安全性。另外,可在所述密码盘的圆周上设置多个符号或数字,以分别代表处于不同位置上的密码组合。

    有利的是,所述每个制栓组件包括一对制栓构件,所述多个制栓销平行地位于该制栓构件中的对应槽中,每个制栓销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凸起部分从该对应槽中伸出,位于每个制栓销一端的弹簧将迫使制栓销的前端凸出于制栓构件之外。

    有利的是,所述多个制栓组件和密码盘交替地叠置在一起,每个密码盘的一侧设有一支撑板,其另一侧则设有一弹簧,上述全部组件通过多个杆和一中心轴串连起来,从而可整体地相应于开闩机构的动作作出响应。

    有利的是,每个支撑板上设置有细小凸耳,以扣入密码盘中的对应凹槽中,并借助于一侧弹簧的弹力,可使密码盘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而不会随意地转动。

    有利的是,所述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沿水平方向布置,从而该匙卡探测装置可整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或者,所述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沿竖直方向布置,从而该匙卡探测装置将可整体上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它包括有:

    匙卡,该匙卡上具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一密码部件;

    匙卡探测装置,其用于探测匙卡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密码相符,并相应地控制可否打开门锁系统;

    开闩机构,其可在匙卡探测装置的操控下有选择地将门锁打开;

    其中,该匙卡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每个制栓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每个制栓销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相应地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所述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部件与选定的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对应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响应于开闩机构的动作而整体作出反应,以从一第一位置运动到一第二位置,并允许开闩机构将门锁打开;反之,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将受到限制,从而牵制开闩机构的动作,以防止将门锁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门锁系统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匙卡插入位于锁壳前饰板上的槽中,然后转动房间外的把手。当插入的匙卡与预先设定的门锁密码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相对应密码盘上的密码部件第二密码对齐,从而匙卡探测装置可以整体移动,以解除对相关组件的牵制,并允许将门锁打开。如果插入的匙卡与门锁密码不相符,匙卡探测装置将不能整体移动,因而相关组件将会受到牵制,从而可阻止将门锁打开。

    有利的是,所述开闩机构支撑在一锁壳中,并具有一位于锁壳一侧的插销扣,该插销扣可通过一插销推杆的带动并在锁壳的一槽的引导下横向移动,并带动一插销装置而将门锁打开或关闭,该插销推杆在锁壳的一侧通过一后连接盘和一第一轴与房间内的把手相连,以提供一个从一侧自由启动开闩机构的装置,所述插销推杆还通过位于锁壳另一侧的中间连接盘、操控衬套、前连接盘以及一第二轴与房间外的把手相连,以提供一从另一侧启动开闩机构的装置,其中,该第一轴和第二轴可分别独立地转动,该中间连接盘和前连接盘的连接状态可通过所述操控衬套控制,以可选择地将房间外的把手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插销推杆,所述操控衬套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以通过该凸起与所述匙卡探测装置接触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这样,本发明的门锁系统可不受任何影响地从房间内转动把手而把门锁开启,这样并不影响匙卡探测装置或其它与前把手相连的相关组件。

    有利的是,所述插销推杆与中间连接盘固定在一起并可同时转动,所述第二轴的一圆形部分将中间连接盘和插销推杆固定在锁壳上,该第二轴另一侧的一方角部分顺序穿过操控衬套和前连接盘,并与房间外的把手连接在一起,当外把手被转动时,将带动第二轴以及前连接盘以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前连接盘具有两个凸起部分,它们彼此相对地处于两个半圆形凸缘的内侧,该两个半圆形凸缘各自从两端以预设的高度逐渐凸起而伸展至中间部分,操控衬套的内边也具有类似的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在原始状态下,前连接盘上的凸缘的最高位置处于操控衬套的凸起部分的最低位置,而操控衬套的凸起部分的最高位置也同样处于前连接盘的凸缘的最低位置,另外,中间连接盘具有两个凸起部分,并面向前连接盘的方向扣入操控衬套的背部,该中间连接盘可在不影响操控衬套的情况下转动,中间连接盘以凸起部分与前连接盘的凸起部分交搭在一起。

    有利的是,所述后连接盘通过一弧形槽与插销推杆背部的孔连接,从而插销推杆可在预设的角度中转动而不会影响后连接盘。

    有利的是,该门锁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匙卡探测装置下方的竖直摆动机构,它由一薄板以及连接在其前半部的横杆构成,该薄板的后半部连接在一固定板的下方,从而薄板的前半部和横杆可上下摆动,薄板的一侧可与所述操控衬套外表面上的凸起保持接触,薄板的另一侧则与一位于匙卡探测装置下方的支托相接触,从而可将所述操控衬套外表面上的凸起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匙卡探测装置的垂直运动。

    或者,作为一种替换,该门锁系统可包括一位于匙卡探测装置一侧的水平移动机构,它包括有分别位于一固定板两侧的调整盘和支托,该调整盘和支托分别具有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这两个凸起部分对向地以预设的高度逐渐由一端伸到另一端,调整盘和支托各自的凸起部分的最高处位于对方的凸起部分的最低处,调整盘的凸起管状部分插入一弹簧,该弹簧一端插入调整盘的一小孔内,而另一端则与一角片连接在一起,当位于门外的把手转动时,该角片可被压下,弹簧和调整盘便会转动,并导致调整盘和支托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使沿水平方向推动支托,由此可将开闩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匙卡探测装置的水平运动。

    有利的是,该门锁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匙卡探测装置内的上锁薄板,它通过匙卡探测装置的运动对所述操控衬套的旋转运动加以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新型匙卡探测装置和门锁系统可以广泛地用于家居、办公室或旅馆等场合,其允许使用者方便地更改门锁密码,并可以改进安全性能和满足人们希望以有意义的方式记忆或改动密码的需求。

    另外,本发明的匙卡探测装置和门锁系统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具有或不具有密码改动功能的任何匙卡操作型产品,其可以带来多种在现有任何已知产品中所不具有的附加功能或效果。例如,本发明可直接通过匙卡探测装置内部的机构自由而方便地更改密码,而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需要特殊工具或者拆除或替换一些部件才可进行密码的更改。此外,通过改动安装在不同房间或办公室等中的门锁组件的密码,可以将已有的匙卡互换地重复使用。

    另外,本发明可利用有意义的数字或符号代表不同的密码组合,从而使用者只需提供一组数字或符号便可配制出一备用匙卡或一套新的匙卡,而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需要提供主匙卡才可配制出备用匙卡。这一点在当匙卡被遗失时是非常有用的。

    本发明可提供大量的不同密码组合,从而可防止门锁被非法使用者撬开或破译。另外,也不会如采用金属球或销的现有门锁系统那样可通过一些探测装置将密码破译。

    通过在安装时进行略微的调整,本发明的门锁系统可以方便地用于左侧或右侧门中。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从中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以及其它方面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种门锁系统的背面透视图,显示了其内部结构;

    图2是图1所示门锁系统中的匙卡探测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匙卡探测装置中的制栓组件的前分解透视图;

    图4显示了制栓销和制栓组件的关系;

    图5显示了匙卡探测装置中的支撑板和杆的关系;

    图6显示了匙卡探测装置中的支撑板、杆和下固定板的关系;

    图7是匙卡探测装置在锁壳内的前透视图;

    图8是匙卡探测装置内部组件的简化分解图;

    图9a至9k显示了穿孔在密码盘上的不同排列方式;

    图10是门锁系统的背面透视图,显示了后饰板上的窗孔;

    图11是制栓组件和密码盘的俯视图;

    图12是开闩机构的前分解透视图;

    图13是开闩机构的背面透视图;

    图14a和14b是操作开闩机构的背面图;

    图15显示了在开闩机构前方的组件;

    图16a是操控衬套的切开透视图;

    图16b和16c显示了前连接盘和操控衬套的操作过程;

    图17是匙卡探测装置和开闩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18a和18b显示了开闩机构操作过程的正面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种门锁系统的背面透视图,显示了其内部结构;

    图20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制栓组件的分解图;

    图21显示了第二种门锁系统的制栓销和制栓组件的关系;

    图22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匙卡探测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匙卡探测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24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匙卡探测装置内的组件的简化分解图;

    图25显示了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的关系;

    图26是第二种门锁系统的背面透视图,显示了后饰板上的窗孔;

    图27显示了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调整盘和支托与左固定板的关系;

    图28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调整盘和支托与左固定板的关系的正面图;

    图29a和29b是第二种门锁系统的左侧图,显示了调整盘的操作过程;

    图30a和30b是第二种门锁系统的正面图,显示了调整盘和支托的操作过程;

    图31是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匙卡探测装置和开闩机构的正面图;以及

    图32a至32c显示了第二种门锁系统中的操控衬套和上锁薄板的操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18中显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新型门锁系统,它主要包括有匙卡探测装置1500、开闩机构1700以及插销装置1970。以下将作详细描述。

    匙卡探测装置1500由特定数量(可视不同需要而调整)的制栓组件1400、支撑板1530、密码盘1540和弹簧1550所组成,见图2所示。以上全部组件被杆1570和中心轴1560串连起来,并与一支托1610一起位于下固定板1510和上固定板1520之间,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在图3中,一组制栓销1430横向位于上、下制栓构件1420、1410的槽1424、1414中,每个制栓销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凸起部分1431从制栓组件1410相对应的槽1415向下伸出。位于每个制栓销后方的弹簧1440提供向前的力,以使制栓销的前端1412凸出于制栓构件1410和1420之外。

    插入匙卡1100的厚度应与凸起部分1431在槽1415中所运行的距离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外力(最好是由插入匙卡1100所产生的力)从制栓销的前端压向制栓销,则如图4中的制栓销1430c和1430d所示,凸起部分1431便会在槽1415中处于一个「后」位置。如插入匙卡上设有穿孔(或凹槽)1110,则制栓销的前端便可插入该穿孔内,从而如图4中的制栓销1430a和1430b所示,凸起部分1431在槽1415中便会处于一个「前」位置。

    图2中,与制栓组件1400保持同等数量的密码盘1540各有一块支撑板1530处于其下方,其上方则设有弹簧1550。轴1560透过孔1531、1541和1551将它们逐一相间地串连起来。轴1560的一端将插入上固定板1520的孔1521内,而另一端则将插入支托1610的孔1611中,支托1610嵌入在下固定板1510的凹入部分1513内,凸起部分1612穿过孔1511向下伸出。杆1570c、1570d穿过每一块支撑板1530的孔1532,而杆1570a、1570b则相间地穿过上、下制栓构件1410、1420的孔1416、1426以及支撑板1530的孔1532’,见图3所示。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支撑板和制栓构件都被相间地穿过。

    如图5所示,杆1570上的凹槽1571须面向处于中央位置的轴1560。所有杆也须向中央方向移入,以使支撑板1530中围绕着孔1532、1532’的一部分可被扣入对应的杆上的凹槽1573中。

    所有杆的其中一端将插入上固定板1520中的对应孔1522内,而另一端则会插入下固定板1510中的对应孔1512内。由于孔1522与孔1521的距离和孔1512与孔1511的距离比支撑板1530上的孔1532和1532’与孔1531的距离短一些,所以杆1570可利用凹槽1571稳固地抓持住所有支撑板1530,见图6所示。

    因此,处于上固定板1520和下固定板1510之间的支撑板1530、密码盘1540、弹簧1550和杆1570便结合为一整合部分,并组成匙卡探测装置1500。该整合部分可以在上、下固定板1510、1520之间上下移动。制栓组件1400和上、下固定板1520、1510稳固地安装在锁壳1900内(见图1)。制栓销的前端从锁壳的前嵌板的槽中凸出,以作为探测匙卡1100之用,见图7所示。

    在图8中,支撑板1530上的细小凸耳1533会扣入密码盘1540下方的对应凹槽1543中,并借助于上方弹簧1550的弹力,可使密码盘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而不会随意地转动。

    每个密码盘1540都具有特定数量和组合的穿孔1542,并处于与制栓组件1400的槽1415相关联的「前」或「后」的位置(见图9a和9b)。每组特定组合的穿孔可由不同的数字代表,并围绕着密码盘1540的圆周方向顺序排列,以作为选择门锁的密码之用。

    图9a至9k显示了穿孔1542在密码盘1540上的不同排列方式。图中显示的范例提供了十个(可增加或减少)不同组合的密码,以0至9(或其它代号)代表。特定位置的穿孔1542以黑色圆点显示,而没有着色的圆点只作为「前」或「后」的位置参考之用。图9k显示了在单个密码盘上的所有穿孔1542的位置。

    所有密码盘均可独立地转动,并可透过安装在房间中的后饰板上的窗孔1811选择特定组合的槽,以与制栓组件1400的槽1415对应排列(见图10)。这样,只有能进入房间的使用者才可更改门锁的密码组合。

    如前所述,凸起部分1431在槽1415中的位置反映出所插入匙卡1100上穿孔1110的组合,如穿孔的组合与门锁的密码相符,则凸起部分1431便会与密码盘1540的槽1542对应排列。因此,当密码盘向上移动时,凸起部分1431便可插入相对应的槽1542内。由于全部密码盘会一致地作出反应,如果任何一个凸起部分1431未能与相应的槽1542对应排列,密码盘的活动便会受到限制。

    如图11所示,由于匙卡1100在相关的位置上存在着穿孔1110,制栓销1430b的凸起部分1431便处于「前」的位置,但是,密码盘1540相对应的槽1542却处于一个「后」的位置。这便显示出穿孔1110不应存在,以便促使制栓销1430b向后移,从而凸起部分1431才可与相关的槽1542对应排列。

    图12中,插销推杆1780的上半部扣入插销扣1770的两齿1772之间的空隙中(开闩机构的组装状态见图13)。插销推杆1780的横向管状凸起部分1782位于插销扣1770的切割部分1774的下面,并穿过锁壳1900下半部的孔1920。因此,细小的齿1771能扣入狭窄的槽1930,该槽提供了一轨道,以使插销扣可受槽的引导横向地移动。

    两个凸起部分1784扣入中间连接盘1760的切割部分1762,使插销推杆和中间连接盘能同时转动。轴(或称第二轴)1720的圆形部分1721穿过孔1761、1920和1783,从而把中间连接盘1760和插销推杆1780锁在锁壳1900的下半部,并使锁壳和插销扣1770处于两者之间。在这样的布置下,插销推杆与中间连接盘会以同一方向转动,而上半部分更会推向插销扣1770上任一边的齿1772,从而使插销扣以同一方向横向地滑动。

    图13中,插销扣1770两旁的齿1775之间的空隙在设计上能配合大部分与该门锁一起使用的插销装置1970。两块薄板1971、1972处于两齿1775之间,可防止在薄板被收起时其脱离插销扣,并开启插销装置1970(见图14a和14b)。

    后连接盘1790通过弧形槽1791与插销推杆1780背部的孔1786连接,这样,插销推杆便可在预设的角度中转动而不会影响后连接盘。插销装置1970可被安装在锁壳的任何一边,使该门锁可在左或右边开启的门上使用。因此,插销扣1770和插销推杆1780可被安装与图12至14所示不同的另一边。后连接盘1790上的向后凸起部分1792用作一转动轴(或称第一轴),其与房间中的把手连接在一起而把门开启。

    参见图15,轴1720的另一侧的方角部分1722分别透过孔1751、1741和1731穿过操控衬套1750、前连接盘1740和压缩弹簧1730。此外,轴的该部分与房间外的把手连接在一起。前连接盘1740的切割部分1741与轴1720的方角部分的形状类似。当外把手被转动时,将带动轴以及前连接盘以同一方向转动。

    前连接盘1740具有两个凸起部分1743,它们彼此相对地处于两个半圆形凸缘1742的内侧。该两个半圆形凸缘各自从两端以预设的高度逐渐凸起而伸展至中间部分。操控衬套1750的内边也具有类似的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1752(见图16a),操控衬套1750还具有两个围绕着其外部圆柱形边缘的凸起1754。在原始状态下,凸缘1742的最高位置处于凸起部分1752的最低位置,而凸起部分1752的最高位置也同样处于凸缘1742的最低位置(见图16b)。

    图15中,中间连接盘1760具有两个凸起部分1763,并面向前连接盘1740的方向扣入操控衬套1750的背部,有利的是,它可在不影响操控衬套的情况下转动。同样地,操控衬套也可在不影响中间连接盘的情况下转动。中间连接盘1760以凸起部分1763与前连接盘1740的凸起部分1743交搭在一起。

    如果前连接盘被转向其中一方但操控衬套却不动,那么前者便会被推到离原位D1远的位置,如图16c所示。这样,前连接盘1740便会脱离中间连接盘1760,插销便不会被收起。当旋转力松开时,位于前连接盘和外饰板之间的压缩弹簧1730便会把前连接盘推回原位。

    参见图17和18a,X形薄板1620的前半部连接着横杆1630,而其后半部则连接在下固定板1510的下方。这样,X形薄板的前半部和横杆便可上下摆动。支托1610嵌入在下固定板1510的凹入部分内,其向下凸起部分还与X形薄板1620的中央部分连接一起。

    图18b中,当操控衬套1750、前连接盘1740和轴1720被转动时,横杆1630会被操控衬套的其中一个凸起1754(以门锁安装的方向而定)推高。X形薄板的前半部和横杆便会向上摆动。如前所述,当插入的匙卡与门锁密码相符时,匙卡探测装置1500的整合部分也会被推高。

    当操控衬套1750转动时,前连接盘1740和中间连接盘1760可保持连接在一起。插销推杆1780会以同一方向转动,并推动插销扣1770向插销装置1970的相反方向移动,这样便可把插销1973收起并把门开启。

    但当插入的匙卡与门锁密码不符时,密码盘1540和相关的组件便不能被推高。支托1610、X形薄板1620的前半部和横杆1630不能向上摆动,操控衬套1750也不能转动。这样,前连接盘1740便会被推离中间连接盘1760,从而不能连接着一起带动相关的组件把插销1973收起。

    插销1973也可从房间中被收起。后连接盘1790可将插销推杆1780转动,而不影响任何与前把手连接在一起的组件和匙卡探测装置1500。更准确地说,前连接盘和后连接盘不会互相影响,因为它们分别连接着不同的轴,而每个轴又是独立运作的。后连接盘1790可以一直带动插销推杆1780,而前连接盘1740是否与中间连接盘1760连接在一起则取决于匙卡探测装置1500和插入的匙卡1100。

    图19至32显示了该崭新门锁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其主要由匙卡探测装置2500、开闩机构2700以及插销装置1970组成。

    图20中,一组制栓销2430垂直地位于左、右制栓构件2410和2420的槽1414、1424中,每个制栓销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凸起部分2431从制栓构件2410的对应槽2415中横向伸出。位于每个制栓销下方的弹簧2440提供向上的力,以使制栓销的前端凸出于制栓构件2410和2420之外。

    插入匙卡2100的厚度应与凸起部分2431在槽2415中所运行的距离相适应。在这样的布置下,如果外力(最好是插入匙卡2100所产生的力)从制栓销的上方压向制栓销,凸起部分2431便会被压下并在槽2415中处于一个「低」位置,如图21中的制栓销2430c和2430d所示。如在插入匙卡上的相关位置上存在有穿孔2110,制栓销的前端便可插入该穿孔内,凸起部分2431在槽2415中便会处于一个「高」位置,如图21中的制栓销2430a和2430b所示。因此,制栓销的凸起部分2431在槽2415中的位置反映了插入匙卡2100上相对应的位置上是否有穿孔2110。

    在图22和23中,同等数量的密码盘2540各有一块支撑板2530处于左方,其右方则设有弹簧2550,中心轴2560透过孔2531、2541和2551将它们逐一相间地串连起来。中心轴2560的一端将插入右固定板2520的孔2521内,而另一端则会插入支托2610的孔2611中,支托2610嵌入在左固定板2510的凹入部分2511内。

    上锁薄板2690首先穿过下镶嵌片2680的槽2681,然后杆2570’穿过上锁薄板的孔2691,使上锁薄板处于杆2570’的扩张部分2574上。杆2570’的一端穿过位于左方的三片支撑板2530上的孔2532’,而另一端则穿过位于右方的其余支撑板上的孔2532’。其它杆2570则穿过每片支撑板2530上的孔2532。

    制栓组件2400相间地置于上述组件之间,每组制栓组件的左方面向一片密码盘2540。

    以与前面参考图5和6对第一实施例的门锁系统所做的描述类似的方式,杆2570、2570’上的凹槽须面向及移入中央位置,以将所有支撑板2530稳固地抓持住。轴2560与杆2570、2570’的两端插入在与左、右固定板2510、2520相对应的孔内。

    制栓组件2400两侧的小凸耳插入在前、后镶嵌片2580、2590的槽2581、2591中。两个镶嵌片2580、2590与下镶嵌片2680须安装在左、右固定板2510、2520上。一上镶嵌片2670也安装在左、右固定板上,制栓组件2400的上端可插入相关的槽2671中,见图23所示。

    支撑板2530、密码盘2540、弹簧2550和杆2570、2570’结合成为一整合部分,并组成匙卡探测装置2500。该整合部分可在左、右固定板2510、2520之间移动。稳固地安装在该整合部分之间的制栓组件2400作为探测从上方插入的匙卡2100之用。

    在图24中,支撑板2530上的细小凸耳2533会扣入密码盘2540左面的对应凹槽2543中,并借助于右方弹簧2550的弹力,可使密码盘停留在特定的位置而不会随意地转动。

    在图25中,每个密码盘2540都有特定数量和组合的槽2542,并排列于与制栓组件2400的槽2415相关联的「高」或「低」的位置。每组特定组合的穿孔2542由不同的数字代表,以作为门锁的密码用,并围绕着密码盘2540的表面顺序排列。槽2542和数字的位置及布置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门锁系统类似(参见图9a至9k)。

    当匙卡2100在相关的位置具有穿孔2110时,制栓销2430b的凸起部分2431便处于「高」的位置,但是,密码盘2540中相对应的槽2542却处于一个「低」的位置。这便显示出穿孔2110不应存在,从而可迫使制栓销2430b向下移,以使凸起部分2431与相关的槽2542对应排列。

    所有密码盘2540可以独立转动,并可透过安装在房间中的内饰板的窗孔2811来选择特定组合的槽,以与制栓组件2400的槽2415对应排列,如图26所示。

    在图27和28中,位于左固定板2510两侧的调整盘2640和支托2610分别具有两个半圆形凸起部分2642和2612,这两个凸起部分对向地以预设的高度逐渐由一端伸到另一端。调整盘2640和支托2610各自的凸起部分的最高处位于对方的凸起部分的最低处。调整盘2640的凸起管状部分2643插入弹簧2650中(见图22和23)。弹簧2650的一端2652插入调整盘2640的小孔2644内,而另一端2653则穿过孔2661与角片2660连接在一起。支托2610连接在另一侧的支撑板2530上,以防止其转动。

    在图29a和29b中,当前把手转动时,角片2660会被压下,弹簧2650和调整盘2640便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调整盘凸起部分的最高处会向着支托凸起部分的最高处转动,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会增加,支托2610会被推向右方移动,如图30a和30b所示(比较D2与D3之间的距离)。

    如插入匙卡的穿孔2110的组合与门锁的密码相符,即制栓销2430凸起部分2431的位置与密码盘2540的槽2542对应排列着,匙卡探测装置2500的整合部分会被支托2610推向右移。所有凸起部分2431便可插入相对应的密码盘2540的槽2542内。否则,相关组件的活动便会受到限制。

    如图31所示,在正常情况下,上锁薄板2690处于杆2570’的扩张部分2574上。但当匙卡探测装置如上述向右方移动时,上锁薄板2690便会插入收窄部分2575中,见图32a和32b。

    在锁壳2900的下半部分,同样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述门锁系统中所示的开闩机构2700和插销装置1970(见图19)。唯一的区别是,操控衬套2750取代了操控衬套1750,如图32a至32c所示。

    操控衬套2750的内部也具有类似于操控衬套1750的圆形凸起部分2752,而其外部在垂直凸起部分2753的两侧具有两个凸起2754。垂直凸起部分2753的最高处具有两个凸耳2755,它们之间形成一空隙。

    在图32a中,当上锁薄板2690处于正常情况下时,下半部分2692的背部位于两个凸耳2755之间的空隙内,并限制着操控衬套2750,以防止其转动。当轴1720转动时,前连接盘1740会被推向前并脱离中间连接盘1760。这样,插销1973便不能被收起,而门仍旧处于锁定状态。

    但当匙卡探测装置2500向右方移动时,上锁薄板2690便会下移(如图32b所示),下半部分2692的背部会移至两个凸耳2755之下,操控衬套2750便可转动。由于前连接盘1740不会被推前,便可与中间连接盘1760连接在一起转动。如房间外的把手再被转动,插销1973便会被收起,从而门便可开启。

    当操控衬套2750转动时,表面凸起2754中的一个(以门锁安装的方向而定)会从下方把上锁薄板2690推高,见图32c。当门外的把手被放开后,匙卡探测装置2500会返回左边的位置,上锁薄板也会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处于杆2570’的扩张部分2574上。这样,便再次将操控衬套锁上,如图32a所示。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门锁系统同样,插销装置1970也可从房间中被收起。后连接盘1790可使插销推杆1780转动,而不影响任何与前把手连接在一起的组件和匙卡探测装置2500。但是,前连接盘1740是否与中间连接盘1760连接在一起则取决于匙卡探测装置2500和插入匙卡2100。

    对于上述所有两种门锁系统而言,由于全部密码盘2540和匙卡探测装置的相关组件以一整合部分一起运动,因此即使任何一个制栓销的位置与密码盘不相对应,匙卡探测装置的活动便会被阻挡。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门锁密码的组合可因密码盘以及制栓组件、支撑板和弹簧数量等的增减而改变。随着这些组件的增加,门锁密码的组合也相应增加,从而安全水平也相应提高。反之,安全水平便会下降。

    密码盘上槽的位置以及布置可被重新设置或调整,以增强不同门锁之间密码的区别。而通过增加每个制栓组件内的制栓销的数量也可提高密码组合的复杂性。门锁密码除以数字代表外,也可以其它不同的符号代表,以作为显示不同的门锁密码之用。

    显然,该门锁系统有着大量不同组合的门锁密码,故并不容易以尝试不同组合的方式来试图开启。因为密码盘并非与插入匙卡对向设置,故不论匙卡上是否具有穿孔,制栓销压向匙卡的力量没有分别。所以,也不能以任何探测形式的仪器来试探和开启门锁。

    显而易见,只要安装组件时作出少许调整,该门锁系统便可以随意安装在门的左或右边使用。

    只要利用一个固定插销和没有把手的旋钮代替插销装置和把手,该门锁系统便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后备锁或附加的门锁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以门锁系统为实施对象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可以很容易地理解,门锁系统仅仅为本发明的匙卡探测装置的多种应用对象中的一个。很显然,除了门锁系统外,本发明的匙卡探测装置还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其它各种密码型设备如车辆门窗、监控系统等相关领域中。另外,尽管以上借助于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上述或展示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型或改进,这些变型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匙卡探测装置和采用该匙卡探测装置的门锁系统.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匙卡探测装置,它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制栓组件和密码盘,每个制栓组件中设有多个可响应于匙卡的插入而往复运动的制栓销,该制栓销在特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配合部件,每个密码盘上设有多个以特定组合方式排列的第二密码部件,每个密码盘可独立地转动,以自由地选择处于不同位置的密码组合,当插入匙卡上的第一密码部件与处于选定位置的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完全相符时,全部制栓销的配合部件将与对应密码盘上的第二密码部件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