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用撑竿.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0323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2127.8

申请日:

2005.01.14

公开号:

CN1804346A

公开日:

2006.07.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5/34(2006.01)

主分类号:

E04H15/34

申请人:

金国镇;

发明人:

金国镇

地址:

韩国首尔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帐篷用撑竿,其构成包括杆体,插入物;该杆体形成有中空洞,呈管状;该插入物呈圆筒状,并结合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其一端插入于杆体末端形成的中空洞,使上述杆体的末端密封;即使在通过注塑操作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形成其它构造的时候,由于上述插入物密封了上述中空洞,注塑材料也不至于流入上述杆体的中空洞,因此防止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并减少撑竿的重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插入物,其中,该杆体形成有中空洞,形成管状;该插入物具有圆筒的形状,其一端插入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形成的上述中空洞,并与上述杆体结合,以使上述杆体的末端密封,因此,即使在上述杆体的末端进行形成其它构造的注塑操作,由于上述插入物已将上述中空洞封闭,所以可以防止注塑材料流入上述中空洞,得以减少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区,该连接区是通过注塑操作形成的,并在其一端形成有收纳上述竿体的第一收纳槽,另外一端与相连的其它杆体连接,并在通过注塑操作形成上述连接区时,防止注塑材料从上述中空洞流入,减少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上述杆体还具有从一端的侧面向其中心轴方向以一定深度切开的第一切口,而上述插入物中还具有在与上述第一切口相对应的位置上,从侧面向其中心轴方向的以一定深度切开的第二切口,并且在通过注塑操作在上树竿体的末端形成连接区时,注塑材料的一部分将收纳于上述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使上述杆体和上述连接区紧密地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从其一端的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的第三切口,通过注塑操在上述竿体的末端作形成连接区的时候,注塑材料的一部分将收纳在上述第三切口,使上述连接区与上述杆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帐篷用撑竿
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帐篷用撑竿,具体的说,在管状杆体的一端插入有插入物使得进行注塑操作在其末端形成连接区时,能使注塑材料的损失达到最小化的帐篷用撑竿。
一般在设置野外帐篷的时候,为了支承帐篷会用帐篷用撑竿支撑帐篷的四角和周围。为了解决帐篷用撑竿的携带以及保管问题,一般会把撑竿分为若干个,并在搭置帐篷时把各个较短的撑竿通过连接区连接得到所需的长度以支撑帐篷。
从现有的撑竿的开发过程来看,起先,如图1所示,由于重视强度,所以使用的撑竿是棒状的,连接区是以可以与撑竿结合的大小来单独制作的,并使其与撑竿结合使用。然后,为了减小重量,如图2所示开发出了管型撑竿。另外,为了减少将另外制作的连接区与撑竿结合的繁琐,使用了同时注塑法,即在撑竿的末端注塑连接区。
在上述的现有帐篷支撑用撑竿,如果是棒型则重量会比较大,并且携带不方便,另外还存在材料费比较贵的问题。
在单独制作连接区的情况下,其尺寸会有一些误差,使撑竿和连接区的连接不够紧密,频频导致不能坚固地支撑帐篷的问题。
另外,在管型撑竿的末端注塑连接区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注塑操作中产生的压力会使注塑材料流入管型撑竿的中空洞,因此,注塑材料的消耗比较大,另外,会存在应形成连接区的材料流入其它部位使连接区无法形成的问题。
另外,为了使撑竿和连接区紧密的结合,利用钉子将连接区固定于撑竿,此时,因为需要钉子等材料,导致生产费用增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帐篷用撑竿,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撑竿的重量,并为了连接区与撑竿紧密结合通过注塑操作在撑竿的末端形成连接区,并且,防止注塑材料流入管型撑竿的内部空间,以节省材料费用,和缩短生产时间。
发明的构成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中空洞,具有管型的杆体,其一端包含有圆筒形状的插入物,该插入物结合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并且一端插入到上述杆体的末端形成的中空洞中,并使上述杆体的末端密封,因此即使在上述杆体的末端上进行形成其它构造物的注塑操作,也可以防止注塑材料流入上述杆体的中空洞中,因此减少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通过注塑步骤形成,其特征在于一端具有收纳上述杆体的一端的第一收纳槽,另一端包含有与相邻的撑竿连接的连接区,通过注塑工程形成上述连接区时,防止注塑材料流入上述杆体的中空洞中,以此减少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具有注塑步骤形成的,一端形成有收纳上述杆体的第一收纳槽,另一端与另一个杆体连接的连接区,即使在注塑操作中生成上述连接区,也能防止注塑材料流入上述杆体的中空洞,减少材料损失和生产费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上述杆体上的一端具有从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的第一切口,在插入物的与第一切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从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地第二切口,并且在通过注塑工程形成连接区的时候,注塑材料的一部分会流入第一和第二切口,使连接区可以与上述杆体和上述插入物坚固地结合在一起。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其特征在于上述杆体上,有从一端的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的第三切口,并通过注塑操作,在上述杆体的末端形成连接区时,注塑材料的一部分会流入上述第三切口,使上述连接区和上述杆体坚固地结合在一起。
附图简单说明
图1、图2是现有的帐篷用撑竿的示意图
图3是在通过注塑步骤形成连接区的现有的帐篷用撑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a、图6b是在图4所示装置中插入有插入物的状态图
图7是图4中所示装置中在其杆体和插入物中形成切口的状态图
图8是生产图4所示装置的工程的步骤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帐篷用撑竿的截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标号说明)
10杆体         11第一切口
20插入物       21第二切口
30连接区       31第一收纳槽
100帐篷用撑竿
下面,依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态。
图1~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的示意图,图1、图2是现有的帐篷用撑竿的示意图,图3是在通过注塑操作形成连接区的现有的帐篷用撑竿的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装置的截面图,图6a,图6b是在图4所示的装置中插入有插入物的状态图,图7是图4中所示的装置中在杆体和插入物中形成有切口的状态图,图8是生产图4所示的装置的工程的步骤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帐篷用撑竿100是由杆体10,插入物20,连接区30构成的。
上述杆体10具有形成中空洞12的管状的形态,如图5所示,具有第一切口11。
上述第一切口11形成于上述杆体的一端,从上述杆体的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
上述插入物20具有圆筒形状,与上述杆体10的末端结合,其一端插入在形成于上述杆体10末端的上述中空洞12,并将上述杆体10的末端密封,本实施例中含有第二切口21。
上述插入物20其一端形成有尖梢22,使其易于插入上述杆体10的中空洞12。
上述第二切口21是在与上述第一切口对应的位置上从上述插入物20的侧面向中心轴方向以一定的深度切开的。
上述连接区30是将多个撑竿连接在一起的,其一端形成有第一收纳槽31,上述杆体10可以插入其中。另外在另一端与相邻的其它的杆体结合。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100,如图6~图9所示,以以下的方式使用。
首先,说明在杆体10的末端,通过注塑操作形成连接区30的过程。
先将帐篷用撑竿100的一端与金属铸型结合,使上述帐篷用撑竿100成为金属铸型的一部分。之后,通过形成连接区30的注塑操作,在上述帐篷用撑竿100的一端结合上述连接区30。此时,上述杆体10上形成有为了减轻重量的中空洞12,如果将中空洞置之不理,直接进行操作,则在注塑操作中因为注塑的压力注塑材料会流入上述中空洞12。
但是一次注塑操作的注塑材料的量是一定的,如果材料流入中空洞,则会导致不必要的材料的损失,并且会有因形成上述连接区30的材料的不足导致形成有缺陷的连接区30的残次品的问题。
但是如果依本实施例,如图6a、图6b所示,上述插入物20的一端形成有尖梢,因此使上述插入物20易于插入于上述杆体10的一端,上述插入物20的另一端与上述中空洞12的直径相同,因此可以完全密封。
所以,即使在上述杆体10的末端进行形成其它构造的注塑操作,注塑材料也不会流进上述杆体10的上述中空洞12中,从而减少材料的损失,并节省生产费用。
下面说明上述连接区30坚固地连接于上述杆体10的原理。
首先,本实施例的上述插入物20的侧面形成有从上述杆体10的侧面向上述杆体10的中心方向的切口,并且上述切口11,21分别形成于上述杆体10和插入物20的侧面,并露于外部。
因此,如图5所示,在上述杆体10的一端,通过注塑操作,以上述切口11,21收纳于其内部的方式,形成上述连接区(30),则上述切口11、21的内部被一部分的注塑材料填充,随填充的注塑材料凝固,则通过在上述杆体10和上述插入物20上形成的上述切口11、21中凝固的部分,使上述连接区30与上述杆体10和上述插入物20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100制造方法。
本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100的生产步骤,如图8的步骤图所示,其顺序是第一杆体切断阶段S1,第二插入物插入阶段S2,第三杆体切削阶段S3,第四连接区注塑阶段S4。
第一阶段,即上述杆体切断阶段S1中,将上述杆体10按照一定的长度切断。
第二阶段,即上述插入物插入阶段S2中,在上述杆体10的一端向上述中空洞12中插入上述插入物20。
第三阶段,即上述切削阶段S3中,在已插入上述插入物20的上述杆体10的一端从上述杆体10的外侧面向中心轴方向切削,使上述杆体10上形成上述第一切口11,使上述插入物20上形成上述第二切口21。
第四阶段,即上述连接区注塑阶段S4中,形成与上述杆体10结合,并在齐内部收纳上述第一切口11和第二切口21的连接区30。
按照上述步骤,制造本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100,在通过注塑操作形成连接区30时,上述杆体10的一端毫无缝隙地收纳于上述连接区30,使上述杆体10和上述连接区30坚固地结合,并且因为有插入于上述杆体10的插入物20,可以防止注塑操作时注塑材料流入上述杆体10的中空洞,因此节省材料费用。在注塑操作时注塑材料收纳于上述第一切口11和第二切口21并凝固,因此,使上述连接区30和上述第一切口11以及第二切口21相吻合,使上述连接口30不会脱离于杆体10。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的帐篷用撑竿200。
图9是关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帐篷用撑竿200的截面图。
以下参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只叙述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9所示,上述杆体10还形成有从其一端的侧面向中心轴方向的以一定深度切开的第三切口13,但在上述插入物20中没有形成切口。
因此,在具有上述插入物20的上述杆体10的侧面,形成有从上述侧面向上述杆体10的中心方向的切口,上述第三切口13是形成于上述杆体10的侧面,并露在外部。
故,如图9所示,通过注塑操作在上述杆体10的一端生成能将上述第三切口13收纳于其内部的上述连接区30,则上述第三切口13上将填充注塑材料的一部分,上述连接区30通过在形成于上述杆体10的第三切口13中填充的注塑材料的凝固体与上述杆体10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帐篷用撑竿,减少撑竿的重量,为了使连接区与撑竿紧密结合通过注塑操作将连接区直接形成于撑竿的末端,并防止注塑材料流入管型撑竿的内部空间,以实现节省撑竿的生产费用和缩短生产时间的效果。
本发明虽然是参照图示的实施例说明的,但是这只是举例说明,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可以理解为多样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真正的保护范围是依据权利要求书而决定的。

帐篷用撑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帐篷用撑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帐篷用撑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帐篷用撑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帐篷用撑竿.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帐篷用撑竿,其构成包括杆体,插入物;该杆体形成有中空洞,呈管状;该插入物呈圆筒状,并结合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其一端插入于杆体末端形成的中空洞,使上述杆体的末端密封;即使在通过注塑操作于上述杆体的末端形成其它构造的时候,由于上述插入物密封了上述中空洞,注塑材料也不至于流入上述杆体的中空洞,因此防止材料的损失,节省生产费用,并减少撑竿的重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