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连接件,用于机械连接结构部件之类。
这种连接件例如在DE 100 26 769 A1中公开过。其中,在预装配范围内,在两个待连接的结构部件之类的每一个上要用螺钉分别固定一个耦联半部。为了连接结构部件,使耦联半部互相啮合。为此,它们具有一个带有楔形或锥形啮合元件的定中心装置。在耦联半部的内部此外还布置了导管连接元件,用于水、燃气、电等,这样,在进行机械连接的同时亦可实施介质连接。在特别重的结构部件如房屋建筑预制件墙壁的情况下,连接元件必须承受很高的负荷。由于楼板的不平度之故,可能发生下述现象:在装配状态中,一个整的墙壁由两个相邻的墙壁承受着。在预制墙壁安装时除了这种重力之外,还会产生大的惯性力及冲击。从原则上说,安装所需的时间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已知的连接元件的复杂构造,它们只许用塑料或铸铝实现经济的成形,所以对机械承载能力的这种要求是不能满足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连接件,它可以快速实现被连接的结构部件的装配,特别是与专利文件DE 100 26 769 A1中所公开的连接件相结合使用。
依本发明,上述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加以解决的。耦联半部具有管件,这些管件由于不同横断面之故,可以彼此插在一起。其中,可以例如采用标准化的钢制四边形方管。依本发明,“管件”这一概念对所有其横断面适用于纵导向的部件都具有相同意义,例如也包括扁钢、I-型材、C-型材或T-型材同管件的组合体,依此,这种型钢当然也可以具有一个相应于型轨的纵向缝,或者可以缩小到一个或几个耳柄。此外还包括槽横断面/簧横断面,这些横断面由侧凹切削之故而适用于一种纵导向。轨制系统或锻制系统可支持这种导向性质。
各管件是斜对着结构部件地支承面布置的。在将各管件彼此套入时,各结构部件有一个垂直于和平行于其支承面的联合运动。套入的行程不受耦联半部的限制,而是一旦结构部件以其支承面相接触时即行终止。耦联半部是如此安置在结构部件上,使得在那个固定的结构部件上固定着带有斜向上立着的管件的耦联半部,而待接合的另一个结构部件则具有一个朝下的管件。因此,在接合两个结构部件时,可以利用待接合的结构部件的重力。通过管件的这种倾斜布置,结构部件被强制引导,并以它们的支承面最终无间隙地彼此贴靠起来。与那种规定有垂直于或平行于支承面的接合方向的连接件相比,因而有下述优点:结构部件在接合之后,不需要加以特别的拉紧。如果将本发明提出的连接件与在DE 100 26 769 A1中所公开的连接件结合加以使用,就会获得另一个优点:本发明提出的连接件在接合过程中和接合之后承受着重力和接合力,而在DE 100 26 769 A1中所公开的连接件则被卸载,因此它们可以设计得较弱一点。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连接件的强制导引,DE 100 26 769 A1提出的连接件则可如此地相对移动,使得它们的定中心装置总是能促成一种小的平衡运动,同小的力相结合。
根据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小横断面的管件有一个引入盖。通过由此产生的引入斜面,即使在很不精密的定位条件下,耦联半部也能很容易接合。这一点例如在连接预制房结构的墙壁时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在一定情况下在吊车上很大的墙件必须悬垂地加以接合。
为了使管件斜置在结构部件上,按优选的结构形式,耦联半部具有一个例如用塑料做的楔形的管座,用以支承管件。耦联半部是用螺钉固定在结构部件上的。为了实现从管件经螺钉到各个结构部件上的直接的力流,使螺钉头贴靠到管件的朝向该结构部件的内侧上,并通过管座一直达到该结构部件中。
为了能够校正两个结构部件横交于连接件的接合方向的连接,例如为了补偿受制造条件限制的不精确性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形式在两个管件之间有一个校正元件,带有横交于管件纵向的调移机构。这样,内管件相对于外管件的位置即使在接合两个结构部件时仍能加以校正。校正元件最好具有一个盖形弯曲的金属板条,该金属板条除了校正功能之外,还有上述引入盖意义上的接合功能。作为调移机构建议采用两个带螺纹的螺栓,该螺栓例如通过一种滑动轴承而保持在金属板条中,而它们的螺纹则可啮合在内管件的螺纹孔中。借助安置在外面的工具操作机构例如内六角件,螺栓都是可以旋动的。借助螺栓的旋转,校正元件便可相对于管件移动。
为了能够在耦联半部之间达到尽可能短的力线,及达到小的力矩效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具有一个可插装的力方向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如此安装在外管件上,使得处于力方向传感器范围内的内管件可以转移下述地方的力,即外管件可以最好承受这些力的地方,也就是说例如在外管件的朝向内管件的端部上的那些力。力的方向传感器最好是简单的弯曲呈U-形的金属板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附图表示:
图1第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的横断面图,处于装配状态中;
图2连接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管件的横断面图;
图3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中所示连接件1用于连接两个结构部件2和3,例如预制房结构中待连接的两个墙。它由两个耦联半部4和5组成,这两个耦联半部是利用螺钉6固定在相应结构部件2、3上的。两个耦联半部4、5各自具有一个管件7、8,这两个管件由用高强度塑料做成的楔形管座9、10承载着。管件7、8是用钢制成的标准化的四边形管子,它们具有不同横断面,可以彼此插接的。
为了连接两个结构部件2、3,耦联半部4、5首先利用螺钉6在预装配框架内固定在结构部件2、3上。为此,将螺钉6插过空隙11,在拧入时最终以其螺钉头12紧贴在内侧13、14上。为了结构部件2、3真正接合,将有较大横断面的管件8的耦联半部5推到有较小横断面的管件7的耦联半部4上。其中,引入盖15用于接合斜面的形成。在结构部件2、3进行接合时,它们相对于其支承面16做出垂直的和水平的一种联合运动。这种接合运动得到重力的支持,而在支承面16接触时即行终止。在此状态下,耦联半部4、5由于其楔形配合作用和重力之故而彼此拉紧。
图2表示第二个实施例的管件7a、8的横断面。在管件7a、8之间安置了一个校正元件17。该校正元件17具有一个呈盖形弯曲的金属板条18及两个作为螺栓19设计的移动机构。螺栓19具有螺纹20,在两侧各有一个内六边部21作为工具操作机构。螺栓分别支承在金属板条的孔22中,并与内管件7a的螺纹孔23相啮合。只要管件7a、8尚未处于啮合之中,螺栓19便可平行地转动,从而金属板条18可相对于内管件7a横交于该管件的纵向被移动。由于校正元件17又接合到外管件8中,所以例如可以有利地调定图中所示的中轴线的偏移A。
图3表示本发明提出的连接件1b的另一个实施例。它由两个耦联半部4b和5b构成。两个耦联半部4b、5b各自具有一个管件7b、8b,其中,管件7b是作为具有引入斜面24的扁钢设计的。管件7b、8b也是由用塑料制成的楔形管座9b、10b承载着。在外管件8b的朝向另一个耦联半部4b的边缘25上插置着弯曲成U-形金属板部件形式的力方向传感器26。这些力方向传感器的作用在于:介于两个耦联半部之间发生作用的力可以在其直接近旁加以转移,从而避免特别是较大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