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0293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0585.1

申请日:

2004.12.28

公开号:

CN1796670A

公开日:

2006.07.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041228授权公告日:20080917终止日期:201012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2006.01); E03B11/12(2006.01)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王基贤;

发明人:

王基贤

地址:

322000浙江省义乌市稠城街道杨树塘21幢1单元5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房屋附属设施,特别涉及到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在平屋顶上,制作并安装“V”型或“斗”型由轻质钢结构架空的雨水收集层,设置水箱、接水槽、流程控制装置;天下雨时,雨水由雨水收集层两侧高位流向低位,落入接水槽中,经流程控制装置的控制,先把刚下雨形成含较多杂质的雨水排放掉,然后把较纯净的雨水流入水箱沉淀、过滤、储存,供人们生活用。本发明的装置:由雨水收集层、接水槽、流程控制装置、水箱、管道组成。本发明的优点:雨水收集便捷、利用充分,并保持屋顶高位势能,更节省能源;屋顶功能增加,利用率提高,房屋增值;提高了房屋抗渗漏和防暑降温能力;不占据楼层空间和面积,易于实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屋顶上,制作并安装“V”形或“斗”形架空的雨水收集层,设有接水槽、流程控制装置、水箱、管道,天下雨时,由流程控制装置控制含杂质较多的雨水与较纯净雨水的先后流程。

2、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雨水收集层、接水槽、流程控制装置、水箱、管道组成。

3、
  根据权利2所述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雨水收集层的框架是轻质钢框架结构,或是钢砼框架结构,或是轻质钢与钢砼二者混合结构,雨水收集层是彩色压型钢板,或是聚氨酯夹芯钢板、塑料板、厚质防雨布、钢砼板块、瓦片,雨水收集层外形是“V”形,或是“斗”形。

4、
  根据权利2所述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水槽底面既可以与水箱顶面二合一结构,或单独分开设置,水槽底面上设有雨水落水口,水箱进水口,且雨水落水口低于水箱进水口。

5、
  根据权利2所述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是钢砼现浇结构,或是塑料、不锈钢制成的储水箱或桶,水箱单只设置,内部隔成沉淀过滤、清水储存两部分,或是多只连通设置。

6、
  根据权利2所述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流程控制装置由水闸、定滑轮、平衡块、集雨漏斗、连接绳、固定架组成,集雨漏斗设在水闸正上方,水闸是一个上口带有翻口的圆台形可盛水的容器,底面带有滴水控制阀,长时间不下雨时,水闸悬挂在雨水落水口的上方,下雨时,由集雨漏斗给水闸供水,或由雨水收集层给水闸供水,当水闸内水量超过平衡条件时,水闸向下运动,将雨水落水口关闭,雨水流入水箱。

说明书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房屋附属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
传统的屋顶形式采用“人”字或“平顶”,主要功能为防雨和防晒,功能少、利用率低,屋面宝贵的淡水白白流失。若要把屋面雨水全部收集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势能,中国专利CN1544766A,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提供了在低于房屋沿沟底板以下构筑储水箱,通过特殊结构的落水斗,收集到较纯净屋面雨水的一种方法及装置,但由于屋面雨水是前后分流的,沿沟水路较长,不便于水箱及管道地布置,并需要占据楼层的空间或使用面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平屋顶上,制作并安装“V”形或“斗”形由轻质钢结构架空的雨水收集层,设置水箱、接水槽、先后雨水的流程控制装置及管道。下雨时,雨水顺着“V”形或“斗”形的雨水收集层,由高位流向低位,落入接水槽中,槽底雨水落水口上方有流程控制装置,控制含杂质较多的雨水和较纯净的雨水先后流程,先把含杂质较多的雨水排放掉,然后把较纯净的雨水流入水箱中沉淀、过滤、储存并供生活用。
本发明的装置是:由雨水收集层、接水槽、水箱、管道、先后雨水的流程控制装置组成。只要房屋承重允许,架空雨水收集层的框架既可以是轻质钢框架结构,也可以是钢砼框架结构或二者混合结构;架空的雨水收集层制作材料,既可以是彩色压型钢板,也可以是聚氨酯夹芯钢板、塑料板、厚质防雨布、钢砼板块或瓦片;雨水收集层外形既可是“V”形,也可以是“斗”形。水箱既可以是钢砼现浇,也可以是塑料、不锈钢制成的储水箱或桶;可以是单只设置,也可以是多只连通设置;位置应设在房屋承重允许的地方。接水槽既可以是塑料板、金属板制作,也可以是钢砼现浇而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及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水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流程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中,雨水收集层(1),采用彩色压型钢板,板厚为0.5毫米,架在轻质钢结构框架上,雨水收集层(1)收集到的雨水,由两侧高位流向低位,落入接水槽(2)中。图中,3.雨水落水口;4.上人孔;5.护栏,栏内可供人们活动、观光、设置水箱;6.屋面沿沟;7.顶楼层前墙或后墙;8.窗户;9.顶楼层侧墙;10.总水箱;11.轻质钢结构框架柱。
图2中,接水槽(2)底面和总水箱(10)顶面二合一结构,槽底有雨水落水口(3),水箱进水口(13),水箱检修出入口(14),各口上表面水平标高是:雨水落水口(3)比水箱进水口(13)低,水箱进水口(13)比水箱检修口(14)低;水箱进水口(13)高出槽底部分有一小缺口,以便下雨停止后排尽槽底的积水,缺口大小满足下雨停止12小时内,消除积水对水闸(24)上升产生影响。水箱溢水口(16)比箱顶底面低5厘米左右,水箱出水口(17)高于水箱底面5厘米左右,总水箱(10)内部隔成沉淀过滤箱(22)和清水箱(23)。清水箱(23)的清理排污口(18)上端与水箱底相平,沉淀过滤箱(22)的清理排污口(21)上端与水箱底相平;雨水落水管(20)直穿水箱顶板与底板,与水箱内部完全隔开;下雨时形成较多杂质的雨水由雨水落水管(20)流向屋面沿沟。在雨水较纯净时,水闸(24)下落关闭雨水落水口(3),接水槽(2)中的雨水经水箱进水口(13)流入沉淀过滤箱(22)内,经过滤网(19)进入清水箱(23)。过滤网(19)离水箱底20厘米左右,过滤网可拆御,供沉淀过滤箱检修出入。总水箱(10)用钢砼现浇而成,容积根据常年雨量的大小、集中程度和房屋的承重能力确定。
图3中,水闸是圆台形可盛水的容器,制作材料可用不锈钢,上端翻口(30)下面放置橡皮圈,水闸上端翻口(30)外径比雨水落水口内径大2厘米左右,水闸上口(31)外径略小于雨水落水口,且大于水闸下口(35),使水闸下落时能顺利进入雨水落水管内;为使水闸平稳降升,可给水闸降升做一个运动空间。图中,32.水闸吊环,共3只,通过滑轮、连接绳与平衡块连接;33.水闸侧壁;34.水闸过滤网;36.水闸滴水控制阀,其作用是水闸处于雨水落水口、下雨停止12小时左右时,把容器内的水滴至使水闸恢复到初始位置。
图4中,流程控制装置由水闸(24)、定滑轮(27)、平衡块(28)、集雨漏斗(26)、连接绳(25)、固定架(29)组成。水闸(24)与连接绳(25)的一端连接,连接绳(25)的另一端与平衡块(28)连接,连接绳(25)穿过定滑轮(27)。水闸(24)与平衡块(28)的平衡条件是:当水闸(24)内盛有三分之二左右水时与平衡块(28)平衡。水闸(24)内的水由集雨漏斗(26)供给,也可由部分雨水收集层收集的雨水供给,集雨漏斗(26)带有水流速度控制阀(图中未画出),流入水闸(24)的水量应大于水闸(24)滴出水量,可根据收集雨水的纯度要求来确定。天长时间不下雨时(一般12小时左右),水闸(24)内无水,水闸(24)悬挂在落水口的上方;天下雨时,含较多杂质的雨水首先由雨水落水口流向屋面沿沟,同时设在水闸(24)正上方的集雨漏斗(26)向水闸(24)供水,当水闸(24)内水量超过2/3左右容积时,水闸(24)与平衡块(28)失去平衡,水闸(24)下落关闭雨水落水口,雨水由水箱进水口流入水箱;当下雨停止较久时间(一般12小时左右),水闸(24)内的水滴到小于2/3左右容积以下时,水闸(24)上升,雨水落水口重新打开。图中,29.定滑轮(27)和集雨漏斗(26)的固定架。
图5反映雨水收集层(1)、接水槽(2)、总水箱(10)、护栏(5)、屋面(12)之间的位置关系。水箱支座(38)支承总水箱(10)重量;护栏(5)可以是栏杆、栏板或墙;雨水收集层(1)放坡为5%至10%;水箱高度控制在1.6米左右,接水槽(2)底面高于水箱(10)的顶面,雨水收集层(1)高于接水槽(2)的上口。图中,13.水箱进水口;16.水箱溢水口;17.水箱出水口;18.清水箱清理排污口;37.支承雨水收集层的轻质型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把屋顶上方雨水便捷地收集起来,雨水利用率高;在屋顶构筑储水箱,保持屋顶雨水高位势能,更节省能源;在屋顶上制作并安装架空的雨水收集层、四周安装围护栏,屋顶可供人们活动、观光,使用功能增加、利用率提高、房屋增值,且投资少,回报多;先后雨水流程控制装置结构更简便,不需要预埋或安装落水斗;屋顶上增加了架空的雨水收集层,提高了屋面抗渗漏、防暑降温能力;收集、利用雨水的装置不占据搂层空间和面积,易于实施。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房屋附属设施,特别涉及到一种收集和利用平屋顶雨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在平屋顶上,制作并安装“V”型或“斗”型由轻质钢结构架空的雨水收集层,设置水箱、接水槽、流程控制装置;天下雨时,雨水由雨水收集层两侧高位流向低位,落入接水槽中,经流程控制装置的控制,先把刚下雨形成含较多杂质的雨水排放掉,然后把较纯净的雨水流入水箱沉淀、过滤、储存,供人们生活用。本发明的装置:由雨水收集层、接水槽、流程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