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超高层建筑螺旋形安全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条迅速撤至地面的螺旋形安全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所用的安全通道只有楼梯,如果一旦发生火灾或类似于“9.11“的情况,楼梯无法正常使用,即使使用楼梯,由于离地面太高不宜到达地面或者撤离过程中的拥紧,均益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高层超高层建筑内的人员,提供一条在紧急情况下撤至地面而用的螺旋形环绕楼体的滑道,从而避免了紧急情况下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螺旋形安全通道是一条高层、超高层建筑体外环绕楼体的螺旋形滑道,滑道横切面为弧形,两侧稍向内收至垂直角度。
螺旋形滑道采用独立的承重结构,承重结构紧贴楼体并与楼体相连,滑道与楼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承重结构与滑道本身用钢筋混凝土建成,滑道内侧面附以光滑摩擦系数小的材料。
螺旋形安全通道由主滑道与多条次滑道组成,主滑道由顶层以螺形环绕楼体直至地面,在接过地面与地面上有一段倾斜度较小直至水平的缓冲带以供减速,主滑道接近地面一段两侧有墙封闭,水平一段起点处有门,以便平时不同时封闭。
次滑道是一横切面为弧形的斜面,建筑高层每层至少有一条,其一头连接建筑内各层楼道一头与主滑道相连。次滑道底部与主滑道底部相平(即连接处平),次滑道与主滑道连接处为弧形角,次滑道倾斜角度稍大于主滑道,以次滑道长2-3层楼高为宜。
由于有了使用了本发明,当高层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或“9.11”之类事件时,楼梯无法使用或使用不便的情况下,高层人员可以由楼道进入次道道滑入主滑道直至地面迅速远离危险。
【具体实施方式】
本通道可在修建建筑物时同时建造,也可为现有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增设。
建造本通道时,尽量使滑道内侧摩擦系数减小,滑道倾斜角度以摩擦系数大小确定,摩擦系统数大时,倾斜度稍大,摩擦系数小时倾斜度略小,以人可以快速安全的滑至地面为准。缓冲带地长短可根据建筑高度与人滑至地面时的速度设置最低限度,并尽量延长,以则安全。
本通道的大小应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设定,使用的人越多、通道越大。以高层内人员全部使用为标准,每座建筑可设一条以上主滑道。
本通道接近地面数层可不设次滑道,由接近地面数层时开始,主滑道倾斜度变小,为缓冲地带。
本通道的次滑道与楼层内楼道连接处可设置只能向内开启的门,门不用上锁,次滑道与楼道接口处可比楼道内地面稍高,但不要影响紧急使用,次滑道应比接口处门略宽。
如果超高层建筑物为板式或不规则楼体,本通道的主滑道可随楼体弧形转折,转折处用弧度以安全为准,由于建筑内单层面积过大每层可设一条以上次滑道,以不同的长度连接主滑道。
建设本通道时,最好一座建筑设置两条主滑道(或两条以上),两条主滑道保持平行,并尽可能保证两条通道间的最大距离,每层次滑道连接主滑道时以层数为奇数或偶数分别与两条主滑道相连。每层设一条以上次滑道时次滑道可分别与两条主滑道相连。设计主滑道的位置时应以如建筑受到外来撞击时要么撞中可使楼倒塌的受力点,但至少保证一条主滑道完好,要么只撞毁本通道为准。
本通道为与楼体风格保持一至,可在通道外侧以不同的颜色或其它附着物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