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2320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47341.7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号:

CN106814823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8申请日:20151127|||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8

主分类号:

G06F1/18

申请人: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子雯

地址:

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浦星路7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底部具有定位孔。固定装置包括滑动件以及承接件。滑动件,用以卡接并承载电子装置,其包括两导轨、推抵部以及多个定位销。承接件,与滑动件相接合,其包括板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连杆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简化电子装置的组装流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底部具有多个定
位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滑动件,用以卡接并承载所述电子装置,其包括:
两导轨及一推抵部,所述推抵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导轨的一端以形成ㄩ字形结构;
以及
多个定位销,设置于所述两导轨上,且所述所有定位销所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和所述所
有定位孔的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所有定位孔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所
有定位销相互卡合,以达到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电子装置在X轴以及Y轴的固定;以及
一承接件,与所述滑动件相接合,其包括:
一板件,其两侧具有二侧板且与所述板件表面相接合,以形成ㄩ字形结构并用以容置
所述电子装置;
多个第一限位件,其设置于所述板件上,且所述所有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二侧板
的其中之一贴靠,而与所述板件形成多个插设空间,以分别提供所述两导轨的一部分穿插,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防止所述滑动件在Z轴以及X轴上的移动;
多个第二限位件,其分别形成于所述二侧板的一端,且朝Z轴延伸并向Y轴弯折有一角
度,以限制所述电子装置于Z轴上的移动;以及
一连杆把手,其设置于所述板件且远离所述所有第二限位件的一侧,所述连杆把手在
旋转时推抵所述推抵部,用于使所述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把手包括一第三限位件、
一凸块以及一贯孔,所述第三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所述凸块用于
推动所述推抵部,进而使所述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枢轴,所述枢轴用于
可旋转的贯穿所述连杆把手的所述贯孔,所述枢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承接件的所述板件,
所述枢轴的另一相对端形成一扁平头,且所述扁平头的面积大于所述枢轴的截面积,以避
免所述连杆把手离开所述枢轴并使所述连杆把手可旋转的连接至所述承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部设置在远离所述所有第
二限位件的一侧且具有一凹槽,所述连杆把手推抵所述推抵部具凹槽的一侧,进而使所述
滑动件在Y轴上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推抵部的一端
且靠近所述二导轨的其中之一。
6.一种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滑动件连接至一承接件;
利用一枢轴贯穿所述连杆把手并连接至所述承接件,以使所述连杆把手可旋转的连接
至所述承接件;
所述所有定位孔以及所述滑动件的定位销在相互卡合,以达到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电子
装置在X轴以及Y轴的固定;以及
转动所述连杆把手,推动所述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至固定状态;
其中所述承接件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以及多个第二限位件,在固定状态时,所述所有
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滑动件在Z轴以及X轴上的移动,所述所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
述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所述连杆把手也用于限制所述电子装置在Y轴以及Z轴上的移
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两导轨
及一推抵部,所述推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导轨的一端以形成ㄩ字形结构;以及多个
定位销,其设置于所述两导轨上,且所述所有定位销所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和所述所有定位
孔的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所述连杆把手包括一第三限位件、一凸块以及一贯孔,所述第
三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所述凸块用于推动所述推抵部,进而使所
述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枢轴,所
述枢轴用于可旋转的贯穿所述连杆把手的所述贯孔,所述枢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承接件
的所述板件,所述枢轴的另一相对端形成一扁平头,且所述扁平头的面积大于所述枢轴的
截面积,以避免所述连杆把手离开所述枢轴并使所述连杆把手可旋转的连接至所述承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部设置在远离
所述所有第二限位件的一侧且具有一凹槽,所述连杆把手推抵所述推抵部具凹槽的一侧,
进而使所述滑动件在Y轴上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推
抵部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二导轨的其中之一。

说明书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子组装领域的固定装置及其方
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要让两个组件紧密固定而不产生相对移动,一般而言,会使用多个螺丝。
虽然多个螺丝可以达到将两个组件紧密固定,却需要使用工具以及耗费人力或机械去旋转
多个螺丝,无形中需要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

以装设硬盘的技术来说,一般多以螺丝锁固于电子装置中,然而除了必须使用工具之
外,更需要有其它料件来锁固,因此在生产管理前期备料的过程中必须预估组件使用数量。
生产流程上有多个步骤,但在组装或使用上仍有许多风险,例如:组装不良导致不良率提
高、落摔时螺丝脱落导致硬盘脱离等。

因此,为了有效减少组件之间的固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可减少料号(Material Code)
管理成本及降低组装不良率。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固定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底部具
有定位孔,而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包括滑动件以及承接件。

滑动件,用以卡接和承载电子装置,其包括两导轨、推抵部以及多个定位销。推底部
的两端分别连接导轨的一端以形成ㄩ字形结构。定位销,其设置于两导轨上,且定位销所
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和定位孔的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电子装置的定位孔与滑动件的定位销
相互卡合,以达到滑动件与电子装置在X轴以及Y轴的固定。

承接件,与滑动件相接合,其包括板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连杆把手。板
件,其两侧具有二侧板且与板件表面相接合,以形成ㄩ字形结构并用以容置电子装置。第
一限位件,其设置于板件上,且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二侧板的其中之一贴靠,而与板件形
成插设空间,以分别提供两导轨的一部分穿插,第一限位件用于防止滑动件在Z轴以及X轴
上的移动。第二限位件,其分别形成于二侧板的一端,且朝Z轴延伸并向X轴弯折有一角度,
以限制电子装置于Z轴上的移动。连杆把手,其设置于板件且远离第二限位件的一侧,连杆
把手在旋转时推抵推抵部,用于使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连杆把手包括第三限位件、凸块以及贯孔,第三限位件用于限制
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凸块用于推动推抵部,进而使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枢轴,枢轴用于可旋转的贯穿连杆把手的贯孔,枢
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承接件的板件,枢轴的另一相对端形成一扁平头,且扁平头的面积大于
枢轴的截面积,以避免连杆把手离开枢轴并使连杆把手可旋转的连接至承接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推抵部设置在远离第二限位件的一侧且具有凹槽,连杆把手推抵
推抵部具凹槽的一侧,进而使滑动件在Y轴上的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凹槽设置于推抵部的一端且靠近二导轨的其中之一。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用以固定电子装置,电子
装置底部具有定位孔,固定方法包括:

首先,滑动件连接至承接件;接着,连杆把手通过枢轴为可旋转的连接至承接件;接
着,定位孔以及滑动件的定位销在相互卡合,以达到滑动件与电子装置在X轴以及Y轴的固
定;最后,转动连杆把手,推动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至固定状态。其中承接件包括第一限位
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在固定状态时,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滑动件在Z轴以及X轴上的移动,
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连杆把手也用于限制电子装置在Y轴以及Z
轴上的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两导轨及推抵部,推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导轨的一端
以形成ㄩ字形结构;以及定位销,其设置于两导轨上,且定位销所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和定
位孔的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连杆把手包括第三限位件、凸块以及贯孔,第三限位件用于
限制电子装置在Z轴上的移动,凸块用于推动推抵部,进而使滑动件在Y轴上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枢轴,枢轴用于可旋转的贯穿连杆把手的贯孔,枢
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承接件的板件,枢轴的另一相对端形成一扁平头,且扁平头的面积大于
枢轴的截面积,以避免连杆把手离开枢轴并使连杆把手可旋转的连接至承接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推抵部设置在远离第二限位件的一侧且具有凹槽,连杆把手推抵
推抵部具凹槽的一侧,进而使滑动件在Y轴上的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凹槽设置于推抵部的一端且靠近二导轨的其中之一。

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使用螺丝以及工具才能进行两个组件之间的固定,本发明的固定
装置使用简单的对插设计搭配连杆把手就能够让两个组件紧密固定,避免在任何方向上的
滑动,进而减少组装时间以及省略工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以及一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中的承接件的细部示意图;

图3,绘示图1中的滑动件的细部示意图;

图4,绘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细部示意图;

图5,绘示图2中沿箭头A看去的侧视图;

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固定前后示意图;

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的主要标号分别表示:

10:电子装置;

11:定位孔;

20:滑动件

21:定位销;

22:导轨;

23:推抵部;

24:凹槽;

30:固定装置;

40:承接件;

41:第一限位件;

42:第二限位件;

43:连杆把手;

44:枢轴;

45:凸块;

46:第三限位件;

47:板件;

48:侧板;

49:贯孔;

50:插设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装置及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30以及电子装置10的爆炸示意图。图2,绘示图1中的
承接件40的细部示意图。图3,绘示图1中的滑动件20的细部示意图。图4,绘示图1中的电
子装置10的细部示意图。图5,绘示图2中沿箭头A看去的侧视图。固定装置30用以固定电子
装置10,电子装置10底部具有定位孔11。固定装置30包括滑动件20以及承接件40。

参考第1图至第5图,本发明为一种固定装置30,用以固定电子装置10。电子装置10可
以是具有第一信号接脚的硬盘、网络卡等组件,电子装置10底部具有定位孔11。固定装置
30包括滑动件20以及承接件40,滑动件20包括两导轨24、推抵部23以及定位销21。推底部
23的两端分别连接导轨24的一端以形成ㄩ字形结构。定位销21设置于两导轨24上,且定位
销21所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和定位孔11的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电子装置10的定位孔11与滑
动件20的定位销21相互卡合,以达到滑动件20与电子装置在X轴以及Y轴的固定。承接件40
与滑动件20相接合。承接件40包括板件47、第一限位件41、第二限位件42以及连杆把手47。
板件47的两侧具有二侧板48且与板件47表面相接合,以形成ㄩ字形结构并用以容置电子装
置10。第一限位件41设置于板件47上,且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与二侧板48的其中之一贴靠,
而与板件47形成插设空间50,以分别提供两导轨22的一部分穿插,第一限位件41用于防止
滑动件20在Z轴以及Y轴上的移动。第二限位件42分别形成于二侧板48的一端,且朝Z轴延
伸并向X轴弯折有一角度,以限制电子装置10于Z轴上的移动。连杆把手43包括第三限位件
46、凸块45以及贯孔49,第三限位件46用于限制电子装置10在Z轴上的移动,凸块45用于推
动推抵部23,进而使滑动件20在Y轴上移动。

枢轴44用于可旋转地贯穿所述连杆把手43的所述贯孔49,所述枢轴44的其中一端连接
所述承接件40的所述板件47,所述枢轴44的另一相对端形成一扁平头,且所述扁平头的面
积大于所述枢轴44的截面积,以避免所述连杆把手43离开所述枢轴44并使所述连杆把手43
可旋转的连接至所述承接件40。推抵部23设置在远离第二限位件42的一侧且具有凹槽24,
连杆把手43推抵推抵部23具凹槽24的一侧,进而使滑动件20在Y轴上的移动。优选地,凹槽
24设置于所述推抵部23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二导轨22的其中之一。

详细地,定位孔11为形成在固定件10底面二相对侧边上。滑动件20可以是一个U型的片
状结构,导轨22是U型中相互平行的两边的一者。定位销21为形成在导轨22顶面上的短凸柱。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以四个定位孔11与四个定位销21相互对应。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用二个导轨22个别搭配二个第一限位件41,每一个导轨22对应
的两个第一限位件41是平行Y轴设置而位在每一个导轨22的相对二端,以便限制每一个导轨
22均只能在Y轴上移动。每个导轨22上有两个定位销21位在对应的两个第一限位件41之间。
连杆把手43通过相对应的枢轴44可旋转的连接至承接件40。连杆把手43只能在XY平面上以
枢轴44为中心进行有限度的旋转,当其旋转时,可以顺势将滑动件20沿着Y轴推动。

优选地,电子装置10可以是硬盘,在滑动件沿着Y轴推动后,电子装置10上的金手指(未
图示)可以与承接件上的金手指插槽(未图示)或是外接件(未图示)相结合。第二限位件42是根
据电子装置10的尺寸设计,因此可以使电子装置10在固定完成后,无法在Z轴上运动,进而
避免损害(如金手指凹折而断裂等)。

参考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30的固定前后示意图。左边表示连杆把手43尚未
推动滑动件20的推抵部23具凹槽24的一侧,即滑动件20处于可以在Y轴自由移动的状态;右
边表示连杆把手43已推动滑动件20的推抵部23具凹槽24的一侧,即滑动件处于无法沿着Y轴
自由移动的状态。详细地,当使用者将连杆把手43以逆时针旋转时,连杆把手43的凸块45
会接触推抵部23具凹槽24的一侧。凹槽24具有特定的形状,让连杆把手43在逆时针旋转的
同时,凸块45会顶住推抵部23具凹槽24的一侧,进而使滑动件20在Y轴上移动到固定状态。
在固定状态(即右边的状态)时,第一限位件41用于防止滑动件20在Z轴以及X轴上的移动,
连杆把手43用于限制滑动件30在Y轴上移动,第二限位件42用于限制电子装置10在Z轴上的
移动。连杆把手43会有特定的如卡榫或沟槽之类的固定装置去使其无法自由旋转,进而确
保电子装置10与承接件40之间在三维方向中均稳固结合。

参考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前面的组件,不再
赘述。首先,执行步骤S01,滑动件20连接至承接件40;接着,执行步骤S02,连杆把手43
通过枢轴44可转动地连接至承接件40;接着,执行步骤S03,定位孔11以及滑动件20的定位
销21相互卡合,以达到滑动件20与电子装置10在X轴以及Y轴的固定;最后,执行步骤S04,
转动连杆把手43,推动滑动件20在Y轴上移动至固定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使用螺丝以及工具才能进行两个组件之间的固定,本发明的固定
装置使用简单的对插设计搭配连杆把手就能够让两个组件紧密固定,避免在任何方向上的
滑动,进而减少组装时间以及省略工具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底部具有定位孔。固定装置包括滑动件以及承接件。滑动件,用以卡接并承载电子装置,其包括两导轨、推抵部以及多个定位销。承接件,与滑动件相接合,其包括板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连杆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简化电子装置的组装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