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10047799.0
2005.11.25
CN1776161A
2006.05.24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4H6/10(2006.01)
E04H6/10
刘纯生;
刘纯生
123100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繁荣大街北段黑土地兽药大全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由停车场出入车道(2)、停车场内车道(3)、停车位(4)、停车场楼梯(或升降电梯)(5)和司机出入通道(6)组成。停车场内车道为螺旋形,使机动车无需外力辅助即可从某一层行驶至另一层,直至找到停车位。停车位的规模依照停车数量而定;位于停车场中间的楼梯(或升降电梯)方便司机的上下、出入。
1、 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由停车场出入车道(2)、停车场内车道(3)、停车位(4)、停车场楼梯(或升降电梯)(5)和司机出入通道(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内车道为螺旋形,使机动车从某一层开至另一层成为可能。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可建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它可以单面、双面或多面建筑(如宾馆、公寓、展馆、大型商场等)配套使用。
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停车难,行路难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大问题,据中国重机械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任伯淼介绍,全国停车为缺口平均在60%以上。通常情况下,机动车10%的时间在路上走,90%的时间停着。大力发展静态立体车库,让更多的汽车“退路进库”,是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和行车难的一条有效途径。(2005年10月10日《(市场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栏目今年11月份以两期节目报道了《(停车场的入口在哪里?都市停车咏叹调)》。 目前,国内外的停车场大都是机械升降式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停电的情况下无法工作、控制部分复杂、车辆出入的高峰期在停有几百辆车的停车场仅靠一套升降装置是明显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机动车无外力辅助而停车到位。 本发明提供螺旋形车道,使机动车在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自行上下,自行出入并实现自行停车到位;司机可用停车场内楼梯(或升降电梯)上下,由司机出入通道自行出入,免去入库、取车排队的麻烦。 本发明座落在可任意朝向,停车场内车道可左旋也可右旋,可建成敞开式或封闭式。 本发明可建在普通地面上,也可不占用地面建在水道上方、车道上方、山区的山沟等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不改变停车场内车道和楼梯(或升降电梯)的情况下,可扩建停车为规模,以适应大量停车的需要。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步改进,本停车场可建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本停车场可与单面、双面或多面建筑(如宾馆、公寓、展馆、大型商场等)配套使用。 本发明地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单层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机动车从公路车道1转入停车场出入车道2再进入停车场车道3,由下至上行驶至停车位4,即实现了机动车的停车。司机从停车场内楼梯(或升降电梯)5和司机出入通道6出场。反之即可实现顺利出车。
《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走式多层循环类立体停车场由停车场出入车道(2)、停车场内车道(3)、停车位(4)、停车场楼梯(或升降电梯)(5)和司机出入通道(6)组成。停车场内车道为螺旋形,使机动车无需外力辅助即可从某一层行驶至另一层,直至找到停车位。停车位的规模依照停车数量而定;位于停车场中间的楼梯(或升降电梯)方便司机的上下、出入。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