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021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7436.0

申请日:

2014.08.24

公开号:

CN10418970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408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P1/14;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严中明

发明人:

严中明

地址: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市场二路振业大厦104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0g,大枣、甘草各10-20g。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0g,大枣、甘草各10-2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8-10g,大枣、甘草各10-15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8g,大枣、甘草各15-20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5-85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5-45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6-9g,大枣、甘草各12-18g。

说明书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牛马等牲畜的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道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为消化道机能紊乱所呈现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俗称“翻胃吐草”、“口吐粪草”。冬、春季节,牛马等反刍动物易发生反胃吐草病,此病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草料不能下行吐出,而引起发病。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膘掉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骨肿胀,四肢疼痛。
牛反胃吐草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肷吊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肿、腿痛。吐草是一种症状, 其特点是食草不能下咽而吐出, 或食草能下咽, 反刍时又吐。引起吐草的原因很多, 病因也较复杂。其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肷吊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肿、腿痛。但这只是病因之一,尚有其他类型的反胃吐草存在,若类型不清则无法对症下药,做不到药到病除。所以,详细分析病症以便对症下药是必要的。 
类型如,1、胃寒吐草:由外感风寒, 内伤阴冷所致。如阴雨苦淋、夜露风霜、长夜水冷在洼受寒或久渴失饮后突然饮冷水过多等为寒所伤, 以致寒凝胃腑, 脾气不舒, 胃气上逆, 升降失司而吐草。患畜精神倦怠, 头低耳耷, 四肢无力, 行走缓慢, 口色淡白, 舌体胖嫩, 流涎, 涎水清稀, 口、鼻、耳发凉, 吐的草有粗有细, 有采食吐, 有反刍吐, 遇寒更甚, 遇热病轻。传统治疗采用二陈汤: 党参50 g, 白术50 g, 干姜60 g, 制半夏45 g, 陈皮60 g, 茯苓60 g, 炙甘草25 g, 砂仁35 g, 肉豆蔻25 g, 灶心土250 g。水煎去渣, 温服。涎多者加旋覆花15 g, 苍术30 g, 益智仁30 g; 体虚者重用党参、白术; 消化机能障碍者加神曲60 g, 麦芽60 g; 夏季加藿香30 g, 佩兰30 g。2、胃热吐草,病因暑热炎天, 久热曝晒, 缺少饮水, 致使热气入胃,胃火上炎, 耗伤胃津, 使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而吐草。患畜精神倦怠, 行走缓慢, 身热, 喜阴凉, 吐草伴有口臭, 口色红, 舌津粘稠, 舌苔黄腻, 烦渴贪水, 但饮后又吐。传统治疗用白虎汤加味: 石膏(打碎先煎) 250 g, 知母60 g, 甘草45 g, 粳米100g, 半夏45 g, 陈皮50 g, 茯苓60 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 温服。粪干者加大黄(后下) 60 g, 芒硝(冲) 100g; 伤津者加沙参50 g, 麦冬50 g。3、劳伤吐草,病因饮喂失时, 劳役过度, 气血双亏, 脾虚失运, 胃弱不纳, 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 精神倦怠, 食欲欠佳, 役重即发, 嗳气多, 味酸臭, 反刍吐细草, 伴有黄水草渣, 有时鼻流黄水, 有时病牛眼睑浮肿。传统治疗用内服四味汤加味: 党参50g, 白术50 g, 茯苓60 g, 炙甘草30 g, 制半夏45 g, 陈皮60 g, 丁香20 g, 红豆蔻30 g, 代赭石60 g, 苍术45 g, 苏子25 g, 苏梗25 g, 砂仁20 g, 草豆蔻20 g,益智仁30 g, 灶心土250 g, 炒盐120 g。先煎它药, 候温去渣, 再加炒盐, 调匀灌服。体虚者加当归30 g, 熟地60 g。4、上颌窦发炎吐草,病因,由于窦腔发炎化脓, 食草时上腭疼痛而吐草。患畜口色基本正常, 咀嚼困难, 喜食软草或嫩青草,吐草病程长, 鼻窦部骨质疏松发生肿胀, 穿刺有脓,有臭气。治疗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 黄芩30 g, 牛蒡子30 g, 桔梗25 g, 金银花30 g, 连翘60 g, 薄荷25 g, 知母30 g, 黄柏30 g, 天花粉60 g,穿山甲30 g, 紫花地丁30 g, 甘草25 g。水煎, 候温去渣灌服。偏方: 忍冬藤250 g, 蒲公英120 g, 苍耳子60 g,鱼腥草250 g, 芦根500 g, 皂角刺60 g, 冬瓜仁60 g,煎水灌服。5、营养不全吐草,病因由于饲料、饲草单纯, 营养不良, 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 致新陈代谢失调而成其患。症状,口色基本正常, 吐粗草不吐细草, 时多时少, 啃墙舐土, 间有异食癖, 精神尚好, 多发于3 岁以下的小牛, 病程达数月, 治疗八珍汤加味:党参30 g, 白术30 g, 茯苓30 g, 炙甘草20 g, 当归30 g, 熟地30 g, 白芍30 g, 川芎20 g, 杜仲25 g, 骨碎补25 g, 炙龟板(研未) 60 g, 益智仁25 g, 炒盐60g。先煎它药, 去渣, 冲入炙龟板末, 加炒盐, 调匀灌服。6、牙齿病吐草,病因,如生贼牙, 出新牙, 脱牙, 蛀牙, 牙齿磨损不整等, 食草咀嚼疼痛而吐草。症状,口舌基本正常, 咀嚼无力, 吐草粗糙而新鲜, 吞咽容易, 多为生贼牙、出新牙、蛀牙等等,7、骨软症所致吐草,齿槽骨质松软,咀嚼草料无力,而复突出,常伴有鼻浮面肿及骨软腿瘫,患处采食缓慢,咀嚼无力,边吃边吐,继则精神倦怠,毛焦、粪便粗糙,日久四肢疼痛,腰脊变形,唇垂不收,卧瘫难起,口色黄腻,脉象沉迟无力。现有技术中治疗采用当归、石决明各20g,滑石、牡蛎、骨粉各90g,开水冲服。 
本发明针对劳伤吐草的病因,提供一种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的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提供一种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的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0g,大枣、甘草各10-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8-10g,大枣、甘草各10-15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8g,大枣、甘草各15-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5-85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5-45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6-9g,大枣、甘草各12-18g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
使用方法,水冲服,粉状的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加温水冲服,防治药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按照每只马100-300ml灌服,一日三次。 
本发明以健脾行气的对药茯苓、枳壳、益气清胃的对药人参、竹叶为君药,以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为臣药,以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为佐药,以大枣和甘草引经为使药。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试验:
三岁小牛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实验组为2组(实验组1、实验组2),剩下一组为正常对照组。
实验组1和实验组2造型,使用脖套套以重物,驱赶行走,连续七日,初始每天2小时,逐日增加半小时,7日后,小牛出现精神倦怠, 食欲欠佳,嗳气多, 味酸臭, 反刍吐细草症状,模型成。 
实验组一喂食本发明粉剂的水溶液300ml,本发明粉剂(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15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喂食对照组一小牛每只各300ml。) 
实验组二喂食背景技术中的治疗劳伤吐草的方剂,四味汤加味: 党参50g, 白术50 g, 茯苓60 g, 炙甘草30 g, 制半夏45 g, 陈皮60 g, 丁香20 g, 红豆蔻30 g, 代赭石60 g, 苍术45 g, 苏子25 g, 苏梗25 g, 砂仁20 g, 草豆蔻20 g,益智仁30 g, 灶心土250 g, 炒盐120 g。先煎它药, 候温去渣, 再加炒盐, 调匀灌服。体虚者加当归30 g, 熟地60 g。水煎服。
1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对,以与正常对照组体征一致为痊愈 

组别痊愈有效率对照组一1890%对照组二1575%

具体例子1
刘家的马,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 劳役过度, 气血双亏, 脾虚失运, 胃弱不纳, 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 精神倦怠, 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 
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15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
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7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3天,痊愈。 
  
例子2
王家的牛,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 劳役过度, 气血双亏, 脾虚失运, 胃弱不纳, 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 精神倦怠, 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
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
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8,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4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1天,痊愈。 
  
例子3
周家的牛,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 劳役过度, 气血双亏, 脾虚失运, 胃弱不纳, 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 精神倦怠, 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 
使用如下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g,大枣、甘草各10g。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 
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20,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4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1天,痊愈。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 小鼠120 只,SPF 级,雌雄各半,体重18 ~ 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本发明实施例1 的中药组合物( 浓度为6.28g 生药/ml,最高浓度) 的给药组1 和给药本发明实施例2( 浓度为6.28g 生药/ml,最高浓度) 的中药组合物的给药组2,实验前禁食12 小时。给药组1 和给药组2 分别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 和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粉末溶解在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4g 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 天给药2 次,给药间隔时间6 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 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本发明以健脾行气的对药茯苓、枳壳、益气清胃的对药人参、竹叶为君药,以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为臣药,以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为佐药,以大枣和甘草引经为使药。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本发明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的病症39例,治愈35例,有效率89.7%。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0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708A21申请号201410417436022申请日20140824A61K36/9064200601A61P1/14200601A61P1/0020060171申请人严中明地址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市场二路振业大厦104472发明人严中明54发明名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

2、0G,大枣、甘草各1020G。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08ACN104189708A1/1页21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0G,大枣、甘草各102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

3、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810G,大枣、甘草各1015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8G,大枣、甘草各152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585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

4、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545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69G,大枣、甘草各1218G。权利要求书CN104189708A1/5页3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0002背景技术牛马等牲畜的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道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为消化道机能紊乱所呈现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俗称“翻胃吐草”、“口吐粪草”。冬、春季节,牛马等反刍动物易发生反胃吐草病,此病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草料不能下行吐出,而引起发病。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

5、,膘掉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骨肿胀,四肢疼痛。0003牛反胃吐草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肷吊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肿、腿痛。吐草是一种症状,其特点是食草不能下咽而吐出,或食草能下咽,反刍时又吐。引起吐草的原因很多,病因也较复杂。其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料单一,钙磷失调,气血双亏,脾胃虚弱。病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鼻面浮肿,肷吊毛焦,口吐带粘液草饼。重者腮肿、腿痛。但这只是病因之一,尚有其他类型的反胃吐草存在,若类型不清则无法对症下药,做不到药到病除。所以,详细分析病症以便对症下药是必要的。0004类型如,。

6、1、胃寒吐草由外感风寒,内伤阴冷所致。如阴雨苦淋、夜露风霜、长夜水冷在洼受寒或久渴失饮后突然饮冷水过多等为寒所伤,以致寒凝胃腑,脾气不舒,胃气上逆,升降失司而吐草。患畜精神倦怠,头低耳耷,四肢无力,行走缓慢,口色淡白,舌体胖嫩,流涎,涎水清稀,口、鼻、耳发凉,吐的草有粗有细,有采食吐,有反刍吐,遇寒更甚,遇热病轻。传统治疗采用二陈汤党参50G,白术50G,干姜60G,制半夏45G,陈皮60G,茯苓60G,炙甘草25G,砂仁35G,肉豆蔻25G,灶心土250G。水煎去渣,温服。涎多者加旋覆花15G,苍术30G,益智仁30G体虚者重用党参、白术消化机能障碍者加神曲60G,麦芽60G夏季加藿香30G。

7、,佩兰30G。2、胃热吐草,病因暑热炎天,久热曝晒,缺少饮水,致使热气入胃,胃火上炎,耗伤胃津,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吐草。患畜精神倦怠,行走缓慢,身热,喜阴凉,吐草伴有口臭,口色红,舌津粘稠,舌苔黄腻,烦渴贪水,但饮后又吐。传统治疗用白虎汤加味石膏打碎先煎250G,知母60G,甘草45G,粳米100G,半夏45G,陈皮50G,茯苓60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粪干者加大黄后下60G,芒硝冲100G伤津者加沙参50G,麦冬50G。3、劳伤吐草,病因饮喂失时,劳役过度,气血双亏,脾虚失运,胃弱不纳,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精神倦怠,食欲欠佳,役重即发,嗳气多,味酸臭,反刍吐细草,伴有黄水草。

8、渣,有时鼻流黄水,有时病牛眼睑浮肿。传统治疗用内服四味汤加味党参50G,白术50G,茯苓60G,炙甘草30G,制半夏45G,陈皮60G,丁香20G,红豆蔻30G,代赭石60G,苍术45G,苏子25G,苏梗25G,砂仁20G,草豆蔻20G,益智仁30G,灶心土250G,炒盐120G。先煎它药,候温去渣,再加炒盐,调匀灌服。体虚者加当归30G,熟地60G。4、上颌窦发炎吐草,病因,由于窦腔发炎化脓,食草时上腭疼痛而吐草。患畜口色基本正常,咀嚼困难,喜食软草或嫩青说明书CN104189708A2/5页4草,吐草病程长,鼻窦部骨质疏松发生肿胀,穿刺有脓,有臭气。治疗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30G,牛蒡子。

9、30G,桔梗25G,金银花30G,连翘60G,薄荷25G,知母30G,黄柏30G,天花粉60G,穿山甲30G,紫花地丁30G,甘草25G。水煎,候温去渣灌服。偏方忍冬藤250G,蒲公英120G,苍耳子60G,鱼腥草250G,芦根500G,皂角刺60G,冬瓜仁60G,煎水灌服。5、营养不全吐草,病因由于饲料、饲草单纯,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致新陈代谢失调而成其患。症状,口色基本正常,吐粗草不吐细草,时多时少,啃墙舐土,间有异食癖,精神尚好,多发于3岁以下的小牛,病程达数月,治疗八珍汤加味党参30G,白术30G,茯苓30G,炙甘草20G,当归30G,熟地30G,白芍30。

10、G,川芎20G,杜仲25G,骨碎补25G,炙龟板研未60G,益智仁25G,炒盐60G。先煎它药,去渣,冲入炙龟板末,加炒盐,调匀灌服。6、牙齿病吐草,病因,如生贼牙,出新牙,脱牙,蛀牙,牙齿磨损不整等,食草咀嚼疼痛而吐草。症状,口舌基本正常,咀嚼无力,吐草粗糙而新鲜,吞咽容易,多为生贼牙、出新牙、蛀牙等等,7、骨软症所致吐草,齿槽骨质松软,咀嚼草料无力,而复突出,常伴有鼻浮面肿及骨软腿瘫,患处采食缓慢,咀嚼无力,边吃边吐,继则精神倦怠,毛焦、粪便粗糙,日久四肢疼痛,腰脊变形,唇垂不收,卧瘫难起,口色黄腻,脉象沉迟无力。现有技术中治疗采用当归、石决明各20G,滑石、牡蛎、骨粉各90G,开水冲服。。

11、0005本发明针对劳伤吐草的病因,提供一种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的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0006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提供一种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的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10G,大枣、甘草各1020G。0008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80G,仙鹤草、吴茱萸、姜。

12、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810G,大枣、甘草各1015G。0009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8G,大枣、甘草各1520G。0010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585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545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69G,大枣、甘草各1218G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如。

13、下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说明书CN104189708A3/5页5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0011使用方法,水冲服,粉状的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加温水冲服,防治药物与水的。

14、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按照每只马100300ML灌服,一日三次。0012本发明以健脾行气的对药茯苓、枳壳、益气清胃的对药人参、竹叶为君药,以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为臣药,以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为佐药,以大枣和甘草引经为使药。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0013具体实施方式比较试验三岁小牛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实验组为2组(实验组1、实验组2),剩下一组为正常对照组。0014实验组1和实验组2造型,使用脖套套以重物,驱赶行走,连续七日,初始每天2小时,逐日增加半小时,7日。

15、后,小牛出现精神倦怠,食欲欠佳,嗳气多,味酸臭,反刍吐细草症状,模型成。0015实验组一喂食本发明粉剂的水溶液300ML,本发明粉剂(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15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

16、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喂食对照组一小牛每只各300ML。)实验组二喂食背景技术中的治疗劳伤吐草的方剂,四味汤加味党参50G,白术50G,茯苓60G,炙甘草30G,制半夏45G,陈皮60G,丁香20G,红豆蔻30G,代赭石60G,苍术45G,苏子25G,苏梗25G,砂仁20G,草豆蔻20G,益智仁30G,灶心土250G,炒盐120G。先煎它药,候温去渣,再加炒盐,调匀灌服。体虚者加当归30G,熟地60G。水。

17、煎服。00161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对,以与正常对照组体征一致为痊愈组别痊愈有效率对照组一1890对照组二1575具体例子1刘家的马,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劳役过度,气血双亏,脾虚失运,胃弱不纳,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精神倦怠,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8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4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说明书CN104189708A4/5页615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

18、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0017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7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3天,痊愈。0018例子2王家的牛,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劳役过度,气血双亏,脾虚失运,胃弱不纳,上逆而。

19、吐草。口色淡黄白,精神倦怠,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9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5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10G,大枣、甘草各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

20、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0019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8,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4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1天,痊愈。0020例子3周家的牛,农忙季节,整日犁土拉车,只有早晚得以饮食,劳役过度,气血双亏,脾虚失运,胃弱不纳,上逆而吐草。口色淡黄白,精神倦怠,食欲欠佳,有时鼻流黄水,使用如下发明茯苓、枳壳、人参、竹叶各60G,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各30G,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各5G,大枣、甘草各10G。0021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

21、料药组分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牛马劳伤吐草的治疗药物。呈粉剂。0022粉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20,混合后喂食。一日三次。4天后,食草正常,无吐草现象发生,继续服用1天,痊愈。0023急性毒性试验说明书C。

22、N104189708A5/5页7应用NIH小鼠12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给药组1和给药本发明实施例2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中药组合物的给药组2,实验前禁食12小时。给药组1和给药组2分别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粉末溶解在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4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0024本发明以健脾行气的对药茯苓、枳壳、益气清胃的对药人参、竹叶为君药,以仙鹤草、吴茱萸、姜半夏、薏苡仁、龙眼、白扁豆、莲子、沉香、葛根、旋覆花为臣药,以桔梗、砂仁、牛蒡子、白豆蔻为佐药,以大枣和甘草引经为使药。本发明配比简单,补脾健胃、补气养血,安神健胃。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本发明治疗劳伤所致反胃吐草的病症39例,治愈35例,有效率897。说明书CN10418970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