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9310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8817.0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号:

CN103132784A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5/00申请日:20121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5B5/00

主分类号:

E05B5/00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S.C.朗; H.A.埃札特; J.M.波尔瓦克泽克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1.11.23 US 13/303,66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贺紫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包括把手组件的关闭组件,其中把手组件包括手握杆。手握杆可相对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的外向表面放置得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关闭组件包括配置用来感测操作者的存在的位置传感器,并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时信号通知把手组件,来移动手握杆进入伸出位置。当手握杆被握住时,把手组件信号通知锁闭机构来移入解锁位置,以允许关闭组件打开。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关闭组件,其包括:
包括外板表面的结构,所述外板表面限定了穿过其延伸的开口;和
把手组件,其联接至所述结构并包括手握杆,所述手握杆具有外侧表面且可相对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定位在开口内,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且其中,当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时,手握杆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的外侧侧向地分隔开。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把手组件包括促动系统,该促动系统联接至手握杆且被配置用来让手握杆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旋转地与手握杆的第一纵向端联接的第一控制臂以及旋转地与手握杆的第二纵向端联接的第二控制臂。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旋转地与第一控制臂和所述结构联接的第一摇臂,并进一步包括旋转地与第二控制臂和所述结构联接的第二摇臂。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联接至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并使二者相互连接,且被配置用来让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转动,这又分别让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转动,以让手握杆相对于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主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旋转轴线旋转;
第一从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一摇摆轴线旋转,其中第一从动齿轮附接至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
第二主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旋转轴线旋转;
第二从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二摇摆轴线旋转,其中第二从动齿轮附接至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且与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锥齿轮。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促动器,所述促动器联接至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中的每一个,且被配置用来转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中的每一个。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闭组件,其进一步包括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联接至所述结构且可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锁闭机构被配置用来接收来自把手组件的信号,用来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控制锁闭机构的运动。

说明书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以及控制该把手组件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车门包括机械地或电力地连接至锁闭机构的外部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促动器将锁闭机构从锁闭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门打开。把手组件可被设计为向门的外板表面的外部延伸,以允许驾驶员握住该把手组件。可替换地,门的外板表面可限定向内的凹处,以允许驾驶员握住把手组件。另外,车辆款式可能要求把手组件的外表面在不使用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平行地定位。当需要打开门时,齐平地安装的把手组件通过回转或枢转动作相对门的外板表面向外展开,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把手组件。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关闭组件。该关闭组件包括一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外板表面,其限定了穿过其延伸的开口。把手组件与所述结构联接。把手组件包括具有外侧表面的手握杆。该手握杆可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该手握杆相对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运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该手握杆定位在开口内,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结构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当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时,该手握杆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的外侧侧向分开。
还提供了所述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的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收回位置运动进入伸出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抓住手握杆,打开车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伸出位置运动进入收回位置,从而当不需要用手握杆打开车门时,手握杆的外侧面被置于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
因此,把手组件的手握杆相对于门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收回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和伸出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与外板表面是分隔开的,以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之间运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的手握杆的位置与手握杆相对于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的运动一起,为关闭组件提供了全新的、令人愉悦的风格特性。
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
图2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
图3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
图4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诸如“上”、“下”、“向上”、“向下”、“顶”、“底”等术语是对附图的描述性地使用,不代表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副视图中代表相同的部分,关闭组件用20大致示出。关闭组件20可被配置用作车辆侧门、车辆后部货门或其他车辆的关闭件。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关闭组件可被配置用于与车辆不相关联的一些其他用途,例如但不局限于文档柜的门。
参考图3和4,关闭组件20包括结构22。所述结构22包括限定了外板表面26的板24,以及支撑所述板24关闭组件20的各种部件以及将关闭组件20附接至车辆所必须的全部支架、支撑件等。外板表面26置于板24外侧上。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外侧”代表相对车辆中心的一个位置:其远离“内侧”位置定位。如此,内侧位置相比外侧位置(其远离车辆的中心定位)布置得更接近车辆的中心。
依然参考图1和2,外板表面26限定了穿过其中延伸的开口28。关闭组件20进一步包括把手组件30。该把手组件30联接至结构22,且包括手握杆32和促动系统34(如图3和4所示)。手握杆32可相对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在收回位置(如图1所示)和伸出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运动。如图所示,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然而,手握杆32可替换地被配置为相对于外板表面26以非正交方向运动。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正交方向”代表沿大致垂直于表面方向的运动,而不包括相对于该表面的枢转和/或旋转运动。应该理解的是,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可包括不完全平坦的三维形状。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手握杆32可以沿不严格垂直(即相对于外板表面26不是严格90度)的方向运动。然而,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运动,而不带有相对于外板表面26的旋转和/或枢转。另外,应该理解的是,手握杆32的运动相对于外板表面26是正交的,而不管外板表面26相对于地面的方向如何。因此,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的运动可以是沿相对于地面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地面的水平方向,或与其成任何角度。
手握杆32包括外侧表面36,且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32定位在开口28内,同时手握杆32的外侧表面36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近似齐平。这里所使用的术语“近似齐平”限定为包括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表面,但其可包括较小的特征差别,例如略微偏离共享平面的表面曲率或设计重点(design accent)。当手握杆32处于伸出位置时,手握杆32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的外侧是侧向分隔开的,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手握杆32与开口28的尺寸和形状相互匹配,从而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32在开口28内恰好合适,呈现关闭组件20的连续的外表面。手握杆32与开口28每一个可包括被视为适于匹配关闭组件20的设计和款式要求的美观的形状和/或构造。
参考图3和4,促动系统34与手握杆32联接。促动系统34被配置为用于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和伸出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让手握杆32运动。促动系统34可包括任何能够让手握杆32运动的合适的系统。例如,促动系统34可包括但不局限于电‑机械促动系统34,其在这里作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促动系统34可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
促动系统34包括第一控制臂38和第二控制臂40。第一控制臂38包括第一端42和第二端44。第一控制臂38的第一端42旋转地联接至手握杆32的第一纵向端46。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与结构22联接,用于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的方向平移或侧向移动。例如,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可以经由第一销50与结构22相联接,所述销在通过结构22限定的槽52内可滑动地移动,槽52与手握杆32的纵轴48大致平行地延伸。尽管图3和4显示槽52限定了直线路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槽52可替换地是弯曲的,以限定曲线路径。
类似地,第二控制臂40包括第一端54和第二端56。第二控制臂40的第一端54旋转地与手握杆32的第二纵轴端58联接。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与结构22联接,用于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的方向平移或侧向运动。例如,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可以经由第二销60与结构22相联接,所述销在通过结构22限定的槽52内可滑动地移动。从上面可以看出,槽52与手握杆32的纵轴48大致平行地延伸。
促动系统34进一步包括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第一摇臂62包括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第一摇臂62的第一端66旋转地联接至第一控制臂38。第一摇臂62的第二端68相对于结构22在位置上固定。第二摇臂64包括第一端70和第二端72。第二摇臂64的第一端70旋转地联接至第二控制臂40。第二摇臂64的第二端72相对于结构22在位置上固定。
促动系统34进一步包括驱动组件74。驱动组件74与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联接并使其相互连接。驱动组件74被配置用来让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旋转,让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使第一控制臂38运动。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自由地在槽52内平移,而防止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的运动。因此,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并近似平行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的方向(如80所指代)沿槽52运动。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沿槽52的运动(其是响应于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做出的)使得第一控制臂38的第一端42绕第一控制轴线82旋转。如此,第一摇臂62和第一控制臂38以类似剪刀的运动动作,以沿正交方向让手握杆32朝向和远离外板表面26运动,这其取决于第一摇臂62绕摇摆轴线76旋转的方向。
类似地,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旋转使第二控制臂40运动。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自由地在槽52内平移,而防止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的运动。因此,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旋转运动使得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并近似平行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的方向(如80所指代)沿槽52运动。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沿槽52的运动(其是响应于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旋转做出的)使得第二控制臂40的第一端54绕第二控制轴线84旋转。如此,第二摇臂64和第二控制臂40以类似剪刀的运动动作,沿正交方向让手握杆32朝向和远离外板表面26运动,这其取决于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的方向。应该理解的是,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与第二摇臂64和第二控制臂40同时且一致地动作,以让手握杆32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
驱动组件74可包括任何能够同时且一致地让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旋转并让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的任何装置。例如,如这里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显示和描述的,驱动组件74可包括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每一个齿轮都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旋转轴线90转动。旋转轴线90大致垂直于第一摇摆轴线76和第二摇摆轴线78二者。促动器92与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的每一个相联接。促动器92被配置用来让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中的每一个绕旋转轴线90转动。促动器92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或其他类似装置。第一从动齿轮94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第一摇摆轴线76旋转。第一从动齿轮94附接至第一摇臂62的第二端68,且与第一主动齿轮86啮合。第一主动齿轮86啮合第一从动齿轮94,以让第一从动齿轮94绕第一摇摆轴线76转动,从而让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转动。第二从动齿轮96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第二从动齿轮96附接至第二摇臂64的第二端72,且与第二主动齿轮88啮合。第二主动齿轮88啮合第二从动齿轮96,以让第二从动齿轮96绕第二摇摆轴线78转动。如图所示,第一主动齿轮86、第一从动齿轮94、第二主动齿轮88和第二从动齿轮96每一个都包括锥齿轮。应该理解的是,这里显示和描述的驱动组件74仅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驱动组件74可以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不同。
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锁闭机构98。锁闭机构98联接至关闭组件20的结构22,且可在锁闭位置(用于将关闭组件20相对于车辆固定就位)和解锁位置(用于允许关闭组件20相对于车辆运动)之间运动。锁闭机构98可包括能够锁闭和解锁关闭组件20的任何合适的形式和/或设计。例如,锁闭机构98可包括锁闭件(未示出),其被配置为当处于锁闭位置时与锁销(striker)(未示出)接合,当处于解锁位置时与锁销脱离接合。
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控制组件100。控制模块100与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处于通信连接,且可被配置用来控制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中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控制模块100例如可包括计算机或其他类似装置,其具有对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中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接收和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号所必须的全部必要的软件、硬件、算法、处理器(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等。控制模块100可通过硬件连接或通过无线系统与把手组件30和/或锁闭机构98处于通信连接。
锁闭机构98可被配置用来从把手组件30接收信号。锁闭机构98可接收直接来自把手组件30的信号,或可通过控制模块100间接地接收信号。来自把手组件30的信号控制锁闭机构98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把手组件30可包括使用传感器(usage sensor)102,其被配置用来感测何时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使用传感器102可包括能够感测何时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抓握中的任何合适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压力传感器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当使用传感器102感测到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把手组件30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更具体来说,当使用传感器102感测到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把手组件30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运动进入解锁位置,从而允许操作者解除锁闭机构98的锁闭,以打开关闭组件20。
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104。位置传感器104联接至控制模块100,且被配置用来在距关闭组件20的预定距离内感测操作者的存在。位置传感器104可向控制模块100发送表明已经检测到操作者的数据。位置传感器104可包括能够感测操作者的存在的任何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接收器(其配置用来接收来自操作者所携带的手持装置的信号)或专用的接触传感器(其由操作者手动操作)。一旦位置传感器104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并向控制模块100发送了与之相关的数据,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收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从而使把手组件30做好准备以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来打开关闭组件20。当位置传感器104未能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时,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伸出位置移入收回位置,或将手握杆32的位置保持在收回位置,从而手握杆32的外向表面36维持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齐平。
控制模块100可与远程定位的装置处于通信连接,例如但不限于卫星通信系统。控制模块100可被配置用来接收来自远程定位的装置的信号,其要求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使手握杆32运动。例如,在操作者不能打开门的情况下,操作者可要求远程定位的装置通过信号让关闭组件30的控制模块100将把手握杆32移入伸出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打开关闭组件20。此外,控制模块100可被配置为,一旦出现预定的情况,则自动地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收回位置运动到伸出位置。所述预定的情况可包括但不局限于车辆事故。例如,如果控制模块100通过其他车辆系统确定或以其他方式被通知车辆卷入事故中,则控制模块100自动地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使手握杆32运动到伸出位置,从而应急人员(emergency personnel)可握住手握杆32来打开关闭组件20。
还提供了控制所述把手组件30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在距把手组件30预定距离内的操作者的存在。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32定位在伸出位置。当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且如果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定位在伸出位置时,手握杆32被相对于车门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进入伸出位置,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打开车门。
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把手组件30的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当手握杆32被定位在伸出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手握杆32被相对于车门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从伸出位置运动进入收回位置,从而当不需要手握杆32来打开车门时,手握杆32的外侧表面36被置于与外板表面24齐平。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感测手握杆32何时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当感测到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通过信号让锁闭组件从锁闭位置运动进入解锁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打开关闭组件20。当没有感测到操作者对手握杆32的抓握时,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在关闭组件20合适定位时允许锁闭机构98回到锁闭位置。
详细的描述和附图或图片是对本发明的支持和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有权利要求来限定。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32784A43申请公布日20130605CN103132784ACN103132784A21申请号201210478817022申请日2012112213/303,66620111123USE05B5/00200601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美国密歇根州72发明人SC朗HA埃札特JM波尔瓦克泽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贺紫秋54发明名称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57摘要一种包括把手组件的关闭组件,其中把手组件包括手握杆。手握杆可相对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

2、的外向表面放置得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关闭组件包括配置用来感测操作者的存在的位置传感器,并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时信号通知把手组件,来移动手握杆进入伸出位置。当手握杆被握住时,把手组件信号通知锁闭机构来移入解锁位置,以允许关闭组件打开。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32784ACN103132784A1/1页21一种关闭组件,其包括包括外板表面的结构,所述外板表面限定了穿过其延伸的开口;和把手组件,其联接至所述结构并包括手握杆,所述手握杆具有外侧表面且可相对于所述。

3、结构的外板表面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定位在开口内,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且其中,当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时,手握杆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的外侧侧向地分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把手组件包括促动系统,该促动系统联接至手握杆且被配置用来让手握杆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旋转地与手握杆的第一纵向端联接的第一控制臂以及旋转地与手握杆的第二纵向端联接的第二控制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旋转地与第一控制臂和所述结构联接的第一摇臂,并进一步包括旋转地与第二控制臂和所。

4、述结构联接的第二摇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促动系统包括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联接至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并使二者相互连接,且被配置用来让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转动,这又分别让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转动,以让手握杆相对于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旋转轴线旋转;第一从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一摇摆轴线旋转,其中第一从动齿轮附接至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主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用于绕旋转轴线旋转;第二从动齿轮,其位置固定至所述结构。

5、,用于绕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二摇摆轴线旋转,其中第二从动齿轮附接至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且与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锥齿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促动器,所述促动器联接至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中的每一个,且被配置用来转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中的每一个。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闭组件,其进一步包括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联接至所述结构且可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关闭组件,其中锁闭机构被配置用来接收来自把手组件的信号,用来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控。

6、制锁闭机构的运动。权利要求书CN103132784A1/5页3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以及控制该把手组件的一种方法。背景技术0002车门包括机械地或电力地连接至锁闭机构的外部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促动器将锁闭机构从锁闭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门打开。把手组件可被设计为向门的外板表面的外部延伸,以允许驾驶员握住该把手组件。可替换地,门的外板表面可限定向内的凹处,以允许驾驶员握住把手组件。另外,车辆款式可能要求把手组件的外表面在不使用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平行地定位。当需要打开门时,齐平地安装的把手组件通过回转或枢转动作相对门的外板。

7、表面向外展开,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把手组件。发明内容0003提供了一种关闭组件。该关闭组件包括一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外板表面,其限定了穿过其延伸的开口。把手组件与所述结构联接。把手组件包括具有外侧表面的手握杆。该手握杆可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该手握杆相对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运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该手握杆定位在开口内,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结构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当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时,该手握杆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的外侧侧向分开。0004还提供了所述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的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

8、定位在伸出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收回位置运动进入伸出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抓住手握杆,打开车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伸出位置运动进入收回位置,从而当不需要用手握杆打开车门时,手握杆的外侧面被置于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0005因此,把手组件的手握杆相对于门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收回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和伸出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与外板表面是分隔开的,以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之间运动。当处于收。

9、回位置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的手握杆的位置与手握杆相对于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的运动一起,为关闭组件提供了全新的、令人愉悦的风格特性。0006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附图说明0007图1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说明书CN103132784A2/5页40008图2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0009图3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0010图4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领域技术。

10、人员将理解,诸如“上”、“下”、“向上”、“向下”、“顶”、“底”等术语是对附图的描述性地使用,不代表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0012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副视图中代表相同的部分,关闭组件用20大致示出。关闭组件20可被配置用作车辆侧门、车辆后部货门或其他车辆的关闭件。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关闭组件可被配置用于与车辆不相关联的一些其他用途,例如但不局限于文档柜的门。0013参考图3和4,关闭组件20包括结构22。所述结构22包括限定了外板表面26的板24,以及支撑所述板24关闭组件20的各种部件以及将关闭组件20附接至车辆所必须的全部支架、支撑件等。。

11、外板表面26置于板24外侧上。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外侧”代表相对车辆中心的一个位置其远离“内侧”位置定位。如此,内侧位置相比外侧位置(其远离车辆的中心定位)布置得更接近车辆的中心。0014依然参考图1和2,外板表面26限定了穿过其中延伸的开口28。关闭组件20进一步包括把手组件30。该把手组件30联接至结构22,且包括手握杆32和促动系统34(如图3和4所示)。手握杆32可相对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在收回位置(如图1所示)和伸出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运动。如图所示,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然而,手握杆32可替换地被配置为相对于外板表面26以非正交方向运动。这里所使用的术语“。

12、正交方向”代表沿大致垂直于表面方向的运动,而不包括相对于该表面的枢转和/或旋转运动。应该理解的是,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可包括不完全平坦的三维形状。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手握杆32可以沿不严格垂直(即相对于外板表面26不是严格90度)的方向运动。然而,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运动,而不带有相对于外板表面26的旋转和/或枢转。另外,应该理解的是,手握杆32的运动相对于外板表面26是正交的,而不管外板表面26相对于地面的方向如何。因此,手握杆32相对于外板表面26的运动可以是沿相对于地面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地面的水平方向,或与其成任何角度。0015手握杆32包括外侧表面36,且当处于收回位置时。

13、手握杆32定位在开口28内,同时手握杆32的外侧表面36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近似齐平。这里所使用的术语“近似齐平”限定为包括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表面,但其可包括较小的特征差别,例如略微偏离共享平面的表面曲率或设计重点(DESIGNACCENT)。当手握杆32处于伸出位置时,手握杆32与结构22的外板表面26的外侧是侧向分隔开的,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手握杆32与开口28的尺寸和形状相互匹配,从而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手握杆32在开口28内恰好合适,呈现关闭组件20的连续的外表面。手握杆32与开口28每一个可包括被视为适于匹配关闭组件20的设计和款式要求的美观的形状和/或构造。0016。

14、参考图3和4,促动系统34与手握杆32联接。促动系统34被配置为用于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和伸出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让手握杆32运动。促动系统34可包括说明书CN103132784A3/5页5任何能够让手握杆32运动的合适的系统。例如,促动系统34可包括但不局限于电机械促动系统34,其在这里作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促动系统34可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0017促动系统34包括第一控制臂38和第二控制臂40。第一控制臂38包括第一端42和第二端44。第一控制臂38的第一端42旋转地联接至手握杆32的第一纵向端46。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与结构22联。

15、接,用于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的方向平移或侧向移动。例如,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可以经由第一销50与结构22相联接,所述销在通过结构22限定的槽52内可滑动地移动,槽52与手握杆32的纵轴48大致平行地延伸。尽管图3和4显示槽52限定了直线路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槽52可替换地是弯曲的,以限定曲线路径。0018类似地,第二控制臂40包括第一端54和第二端56。第二控制臂40的第一端54旋转地与手握杆32的第二纵轴端58联接。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与结构22联接,用于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的方向平移或侧向运动。例如,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可以经由第二销60与结构22相联接。

16、,所述销在通过结构22限定的槽52内可滑动地移动。从上面可以看出,槽52与手握杆32的纵轴48大致平行地延伸。0019促动系统34进一步包括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第一摇臂62包括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第一摇臂62的第一端66旋转地联接至第一控制臂38。第一摇臂62的第二端68相对于结构22在位置上固定。第二摇臂64包括第一端70和第二端72。第二摇臂64的第一端70旋转地联接至第二控制臂40。第二摇臂64的第二端72相对于结构22在位置上固定。0020促动系统34进一步包括驱动组件74。驱动组件74与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联接并使其相互连接。驱动组件74被配置用来让第一摇臂62绕第。

17、一摇摆轴线76旋转,让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使第一控制臂38运动。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自由地在槽52内平移,而防止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的运动。因此,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并近似平行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的方向(如80所指代)沿槽52运动。第一控制臂38的第二端44沿槽52的运动(其是响应于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的旋转做出的)使得第一控制臂38的第一端42绕第一控制轴线82旋转。如此,第一摇臂62和第一。

18、控制臂38以类似剪刀的运动动作,以沿正交方向让手握杆32朝向和远离外板表面26运动,这其取决于第一摇臂62绕摇摆轴线76旋转的方向。0021类似地,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旋转使第二控制臂40运动。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自由地在槽52内平移,而防止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的运动。因此,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旋转运动使得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沿平行于手握杆32的纵轴48、并近似平行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的方向(如80所指代)沿槽52运动。第二控制臂40的第二端56沿槽52的运动(其是响应于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的。

19、旋转做出的)使得第二控制臂40的第一端54绕第二控制轴线84旋转。如此,第二摇臂64和第二控制臂40以类似剪刀的运动动作,沿正交方向让手握杆32朝向和远离外板表面26运动,这其取决于第二摇臂64绕第说明书CN103132784A4/5页6二摇摆轴线78旋转的方向。应该理解的是,第一摇臂62和第二摇臂64与第二摇臂64和第二控制臂40同时且一致地动作,以让手握杆32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相对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0022驱动组件74可包括任何能够同时且一致地让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旋转并让第二摇臂64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的任何装置。例如,如这里以示例性实施例的。

20、方式显示和描述的,驱动组件74可包括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每一个齿轮都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旋转轴线90转动。旋转轴线90大致垂直于第一摇摆轴线76和第二摇摆轴线78二者。促动器92与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的每一个相联接。促动器92被配置用来让第一主动齿轮86和第二主动齿轮88中的每一个绕旋转轴线90转动。促动器92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或其他类似装置。第一从动齿轮94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第一摇摆轴线76旋转。第一从动齿轮94附接至第一摇臂62的第二端68,且与第一主动齿轮86啮合。第一主动齿轮86啮合第一从动齿轮94,以让第一从动齿轮94绕第一摇摆轴线76转动,。

21、从而让第一摇臂62绕第一摇摆轴线76转动。第二从动齿轮96位置固定至结构22,以绕第二摇摆轴线78旋转。第二从动齿轮96附接至第二摇臂64的第二端72,且与第二主动齿轮88啮合。第二主动齿轮88啮合第二从动齿轮96,以让第二从动齿轮96绕第二摇摆轴线78转动。如图所示,第一主动齿轮86、第一从动齿轮94、第二主动齿轮88和第二从动齿轮96每一个都包括锥齿轮。应该理解的是,这里显示和描述的驱动组件74仅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驱动组件74可以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不同。0023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锁闭机构98。锁闭机构98联接至关闭组件20的结构22,且可在锁闭位置(用于将关闭组件20相对于车辆固。

22、定就位)和解锁位置(用于允许关闭组件20相对于车辆运动)之间运动。锁闭机构98可包括能够锁闭和解锁关闭组件20的任何合适的形式和/或设计。例如,锁闭机构98可包括锁闭件(未示出),其被配置为当处于锁闭位置时与锁销(STRIKER)(未示出)接合,当处于解锁位置时与锁销脱离接合。0024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控制组件100。控制模块100与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处于通信连接,且可被配置用来控制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中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控制模块100例如可包括计算机或其他类似装置,其具有对把手组件30和锁闭机构98中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接收和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号所必须的全部必要的软件、硬件。

23、、算法、处理器(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等。控制模块100可通过硬件连接或通过无线系统与把手组件30和/或锁闭机构98处于通信连接。0025锁闭机构98可被配置用来从把手组件30接收信号。锁闭机构98可接收直接来自把手组件30的信号,或可通过控制模块100间接地接收信号。来自把手组件30的信号控制锁闭机构98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把手组件30可包括使用传感器(USAGESENSOR)102,其被配置用来感测何时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使用传感器102可包括能够感测何时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抓握中的任何合适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压力传感器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当使用传感器102感测到手握杆。

24、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把手组件30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在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更具体来说,当使用传感器102感测到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把手组件30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运动进入解锁位置,从而允许操作者解除锁闭机构98的锁闭,以打开关闭组件20。0026关闭组件20可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104。位置传感器104联接至控制模块100,说明书CN103132784A5/5页7且被配置用来在距关闭组件20的预定距离内感测操作者的存在。位置传感器104可向控制模块100发送表明已经检测到操作者的数据。位置传感器104可包括能够感测操作者的存在的任何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接收器(其配。

25、置用来接收来自操作者所携带的手持装置的信号)或专用的接触传感器(其由操作者手动操作)。一旦位置传感器104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并向控制模块100发送了与之相关的数据,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收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从而使把手组件30做好准备以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来打开关闭组件20。当位置传感器104未能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时,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伸出位置移入收回位置,或将手握杆32的位置保持在收回位置,从而手握杆32的外向表面36维持与关闭组件20的外板表面26齐平。0027控制模块100可与远程定位的装置处于通信连接,例如但不限于卫星通。

26、信系统。控制模块100可被配置用来接收来自远程定位的装置的信号,其要求控制模块100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使手握杆32运动。例如,在操作者不能打开门的情况下,操作者可要求远程定位的装置通过信号让关闭组件30的控制模块100将把手握杆32移入伸出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打开关闭组件20。此外,控制模块100可被配置为,一旦出现预定的情况,则自动地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从收回位置运动到伸出位置。所述预定的情况可包括但不局限于车辆事故。例如,如果控制模块100通过其他车辆系统确定或以其他方式被通知车辆卷入事故中,则控制模块100自动地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使手握杆32运。

27、动到伸出位置,从而应急人员(EMERGENCYPERSONNEL)可握住手握杆32来打开关闭组件20。0028还提供了控制所述把手组件30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在距把手组件30预定距离内的操作者的存在。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32定位在伸出位置。当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且如果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手握杆32定位在伸出位置时,手握杆32被相对于车门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运动进入伸出位置,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32,打开车门。0029当感测到操作者的存在,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30将把手组件30的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当手握杆32被定位在伸出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

28、30将手握杆32定位在收回位置,手握杆32被相对于车门的外板表面26沿正交方向从伸出位置运动进入收回位置,从而当不需要手握杆32来打开车门时,手握杆32的外侧表面36被置于与外板表面24齐平。0030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感测手握杆32何时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当感测到手握杆32处于操作者的抓握中时,通过信号让锁闭组件从锁闭位置运动进入解锁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打开关闭组件20。当没有感测到操作者对手握杆32的抓握时,通过信号让锁闭机构98在关闭组件20合适定位时允许锁闭机构98回到锁闭位置。0031详细的描述和附图或图片是对本发明的支持和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有权利要求来限定。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说明书CN103132784A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32784A2/3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32784A3/3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32784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