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11045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9CN103711045A21申请号201310705841822申请日20131219E01B1/00200601E01B19/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大学地址610065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72发明人李文强王伟李彦胡连军陈喜李剑胡安新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51202代理人黄幼陵54发明名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57摘要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包括路基、主减震橡胶垫、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浮置体、副减震橡胶垫、第一耐磨防护层、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支撑体、第二耐磨防护层和垫片;所述路基是。
2、用混凝土成型的凹腔体,该凹腔体由底板和两形状、尺寸相同的侧板组成,所述浮置体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所述支撑体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且支撑体的截面与浮置体的截面为相似形、支撑体截面的面积大于浮置体截面的面积。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11045ACN103711045A1/3页21一种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包括路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减震橡胶垫(1)。
3、、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浮置体(3)、副减震橡胶垫(5)、第一耐磨防护层(6)、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支撑体(8)、第二耐磨防护层(9)和垫片(10);所述路基(4)是用混凝土成型的凹腔体,该凹腔体由底板(41)和两形状、尺寸相同的侧板(42)组成,所述浮置体(3)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所述支撑体(8)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且支撑体的截面与浮置体的截面为相似形、支撑体截面的面积大于浮置体截面的面积;第一耐磨防护层(6)铺设在路基(4)的凹腔底部,副减震橡胶垫(5)放置在第。
4、一耐磨防护层(6)上,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为两套,两套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5)的两侧,它们的底面与第一耐磨防护层(6)接触,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副减震橡胶垫(5)侧面和路基(4)的凹腔侧壁接触,支撑体(8)为两个,两个支撑体(8)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5)的两侧,当支撑体(8)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相互垂直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顶面和副减震橡胶垫(5)侧面接触,当支撑体(8)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小的面与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尺寸较大的面与副减震橡胶垫(5)。
5、的一侧面接触,第二耐磨防护层(9)为两件,两件第二耐磨防护层分别铺设在两个支撑体(8)的斜面上,浮置体(3)为两个,两个浮置体分别放置在铺设有耐磨防护层的两个支撑体(8)上,当浮置体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9)接触,两相互垂直面分别向上和朝向路基(4)的凹腔侧壁,当浮置体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9)接触,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朝向路基凹腔的侧壁,主减震橡胶垫(1)为两件,两件主减震橡胶垫分别安装在两个浮置体(3)朝向路基(4)凹腔侧壁的一侧且与各自对应的浮置体接触,垫片(10)为两件,两件垫片分别安装在两个主。
6、减震橡胶垫(1)朝向路基(4)凹腔侧壁的一侧,且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主减震橡胶垫的侧面和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为两套,两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分别放置在两个浮置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浮置体(3)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其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1,14070;当支撑体(8)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其接触副减震橡胶垫(5)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2,24070,且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浮置体(3)为截面是直角梯形。
7、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3,34070;当支撑体(8)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4,44070,且4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的侧板(42)截面形状为倒L形或“1”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和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权利要求书CN103711045A2/3页3上的弹簧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
8、征在于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和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弹簧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铁轨的移动轨枕(12)、用于安装铁轨的固定轨枕(17)和轨距定位器(14),所述移动轨枕(12)和固定轨枕(17)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该凹槽形状匹配的橡胶缓冲垫(16);移动轨枕(12)的数量为多个,固定轨枕(17)的数量与移动轨枕的数量相同,各移动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其底面的滚轮组件(11)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各固定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
9、另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并与移动轨枕一一对应,所述固定轨枕的底面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轨距定位器(14)位于两移动轨枕和两固定轨枕之间,轨距定位器的两端分别与两铁轨(1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铁轨的移动轨枕(12)、用于安装铁轨的固定轨枕(17)和轨距定位器(14),所述移动轨枕(12)和固定轨枕(17)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该凹槽形状匹配的橡胶缓冲垫(16);移动轨枕(12)的数量为多个,固定轨枕(17)的数量与移动轨枕的数量相同,各移动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其底面的滚。
10、轮组件(11)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各固定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另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并与移动轨枕一一对应,所述固定轨枕的底面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轨距定位器(14)位于两移动轨枕和两固定轨枕之间,轨距定位器的两端分别与两铁轨(13)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距定位器(14)包括定位杆(141)、两个第一挡板(143)和两个第二挡板(144),所述定位杆(141)的中间部段设置了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第一挡肩(1411)和第二挡肩(1412),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第一挡板(143)为L形,所述第二挡板(144)为倒L形,第一挡板和第二。
11、挡板挡板的竖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杆过孔;两个第一挡板(143)分别与两个第二挡板(144)组合形成两个卡装铁轨(13)的可调式卡具,两个卡具分别套装在定位杆的两端,其中,一个卡具的侧面紧贴定位杆上的第一挡肩(1411),当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紧固,另一个卡具的侧面与第二挡肩(1412)之间套装有调整铁轨轨距的垫片(142),当该卡具的位置调整至符合两铁轨之间的轨距要求并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将该卡具紧固。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距定位器(14)包括定位杆(141)、两个第一挡板(143)和两个第二挡板(144),所述定位杆(141)。
12、的中间部段设置了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第一挡肩(1411)和第二挡肩(1412),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第一挡板(143)为L形,所述第二挡板(144)为倒L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挡板的竖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杆过孔;两个第一挡板(143)分别与两个第二挡板(144)组合形成两个卡装铁轨(13)的可调式卡具,两个卡具分别套装在定位杆的两端,其中,一个卡具的侧面紧贴定位杆上的第一挡肩(1411),当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紧固,另一个卡具的侧面与第二挡肩权利要求书CN103711045A3/3页4(1412)之间套装有调整铁轨轨距的垫片(142),当该卡具的位置调整至符合两铁轨之间的轨。
13、距要求并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将该卡具紧固。权利要求书CN103711045A1/6页5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出行时对铁路机车的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也随之增大,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消除铁轨震动危害的减震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0003为了降低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铁轨所产生的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浮置板技术,即在地基上。
14、安装弹簧浮置板,将轨枕和铁轨固定在浮置板上。弹簧浮置板的设置虽然使铁轨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所减小,但并不能有效消除铁轨震动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因为弹簧浮置板只是沿着铁轨震动的方向进行一定的缓冲,设置弹簧浮置板后重复性的小幅震动仍然存在。另外,铁轨和轨枕之间的橡胶缓冲垫多为标准的长方体形,在铁轨的高频震动下很容易沿着列车运动的方向脱落,造成铁轨对轨枕的直接损伤,降低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以便能高效、安全地减小铁轨的震动,大幅度降低重复性震动的出现。0005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包括路基、主减震橡胶垫。
15、、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浮置体、副减震橡胶垫、第一耐磨防护层、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支撑体、第二耐磨防护层和垫片;所述路基是用混凝土成型的凹腔体,该凹腔体由底板和两形状、尺寸相同的侧板组成,所述浮置体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所述支撑体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或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且支撑体的截面与浮置体的截面为相似形、支撑体截面的面积大于浮置体截面的面积;各构件的组合方式第一耐磨防护层铺设在路基的凹腔底部,副减震橡胶垫放置在第一耐磨防护层上,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为两套,两套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
16、的两侧,它们的底面与第一耐磨防护层接触,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副减震橡胶垫侧面和路基的凹腔侧壁接触,支撑体为两个,两个支撑体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的两侧,当支撑体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相互垂直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顶面和副减震橡胶垫侧面接触,当支撑体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小的面与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尺寸较大的面与副减震橡胶垫的一侧面接触,第二耐磨防护层为两件,两件第二耐磨防护层分别铺设在两个支撑体的斜面上,浮置体为两个,两个浮置体分别放置在铺设有耐磨防护层的两个支撑体上,当浮置体为截面是说明。
17、书CN103711045A2/6页6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接触,两相互垂直面分别向上和朝向路基的凹腔侧壁,当浮置体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接触,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朝向路基凹腔的侧壁,主减震橡胶垫为两件,两件主减震橡胶垫分别安装在两个浮置体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一侧且与各自对应的浮置体接触,垫片为两件,两件垫片分别安装在两个主减震橡胶垫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一侧,且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主减震橡胶垫的侧面和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为两套,两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分别放置在两个浮置体上。0006为了进一步提高。
18、减震效果,本发明对浮置体和支撑体的角度进行了优化。当浮置体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其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1,14070;当支撑体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时,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其接触副减震橡胶垫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2,24070,且21。当浮置体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3,34070;当支撑体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时,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4,44070,且43。0007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路基侧板的截面形状优选倒L形或。
19、“1”字形。0008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和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弹簧构成。0009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铁轨的移动轨枕、用于安装铁轨的固定轨枕和轨距定位器,所述移动轨枕和固定轨枕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该凹槽形状匹配的橡胶缓冲垫,很好地解决了橡胶缓冲垫沿列车运动方向容易脱落的问题;移动轨枕的数量为多个,固定轨枕的数量与移动轨枕的数量相同,各移动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上,其底面的滚轮组件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各固定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另一套第二弹簧阻尼。
20、减振件上并与移动轨枕一一对应,所述固定轨枕的底面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轨距定位器位于两移动轨枕和两固定轨枕之间,轨距定位器的两端分别与两铁轨连接。所述轨距定位器包括定位杆、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述定位杆的中间部段设置了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第一挡板为L形,所述第二挡板为倒L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挡板的竖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杆过孔;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与两个第二挡板组合形成两个卡装铁轨的可调式卡具,两个卡具分别套装在定位杆的两端,其中,一个卡具的侧面紧贴定位杆上的第一挡肩,当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紧固,另一个卡具的侧面与第二挡肩之间套装有调整。
21、铁轨轨距的垫片,当该卡具的位置调整至符合两铁轨之间的轨距要求并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将该卡具紧固。0010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其减震原理如下0011定义21,或34,00121、当有列车经过的时候,铁轨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T,压力T依次通过铁轨、梯形橡胶缓冲垫、移动轨枕、固定轨枕及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向下传递到浮置体,浮置体的受力分析见图9在不考虑重力时,浮置体受到向下的压力T,来自支撑体的支撑力N,第二耐说明书CN103711045A3/6页7磨防护层的摩擦力F和主减震橡胶垫的支撑力M。0013浮置体水平方向的平衡公式MNCOSFSIN;0014浮置体竖直方向的平衡公式TN。
22、SINFCOS;0015试验表明,浮置体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可以相互抵消,只有一部分竖直向下的力继续向下传递给支撑体。00162、支撑体的受力分析见图11在不考虑重力时,支撑体受到来自浮置体的压力N1,第二耐磨防护层的摩擦力F1,第一耐磨防护层的摩擦力F2,地基的支撑力L和副减震橡胶垫的支撑力M1。0017支撑体水平方向的平衡公式M1N1COSF1SINF2;0018支撑体竖直方向的平衡公式LN1SINF1COS;0019试验表明,支撑体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可以相互抵消,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竖直方向的分力在经过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后传递到地基上。0020从上述受力分析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装置在铁轨震。
23、动传播的过程中,使竖直方向的震动大幅度减小,分散到水平方向的震动相互抵消,从而实现降低铁轨震动对周围环境危害的目标。00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21、由于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利用组合斜面的特性,在铁轨震动传播的过程中使竖直方向的震动大幅度减小,分散到水平方向的震动相互抵消,因而可避免重复性震动的产生,有效的降低了铁轨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危害。00232、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利用梯形橡胶缓冲垫,很好地解决了长方体形橡胶缓冲垫沿列车运动方向容易脱落的问题。00243、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可以先行在工厂里安装好,然后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有效的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
24、作量,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00254、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更换减震橡胶垫方便,易于后期的维护和修理。00265、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制造所需材料的成本较低,耗材较小,有效的降低了减小铁轨震动危害方面的投入。附图说明0027图1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0028图2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0029图3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0030图4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中路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31图5是图3中移动轨枕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浮置体的组合示意图。003。
25、2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0033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0034图8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中浮置体的一种截面图。0035图9是浮置体的受力分析简图。0036图10是本发明所述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中支撑体的一种截面图。说明书CN103711045A4/6页80037图11是支撑体的受力分析简图。0038图中1主减震橡胶垫,2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3浮置体,4路基(41底板、42侧板),5副减震橡胶垫,6第一耐磨防护层,7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8支撑体,9第二耐磨防护层,10垫片,11滚轮组件,12移动轨枕,13铁轨,14轨距定位器(141定位杆、1411第一挡肩、1412第二挡肩、1。
26、42垫片、143第一挡板、144第二挡板、145螺母),15铁轨定位件,16橡胶缓冲垫,17固定轨枕。具体实施方式003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40实施例10041本实施例中,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路基4、主减震橡胶垫1、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浮置体3、副减震橡胶垫5、第一耐磨防护层6、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支撑体8、第二耐磨防护层9和垫片10。所述路基4是用混凝土成型的凹腔体,该凹腔体由底板41和两倒L形侧板42组成,一段路基的长度为5M;所述浮置体3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该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3,。
27、340;所述支撑体8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该四棱柱体的斜面与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4,43,支撑体截面的面积大于浮置体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和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弹簧构成;所述主减震橡胶垫1和副减震橡胶垫5为长方体,用金属氧化物硫化的氯丁橡胶制作;所述第一耐磨防护层6和第二耐磨防护层9用耐磨金属制作(如低合金钢),垫片10用碳素钢制作。0042各构件的组装方式第一耐磨防护层6铺设在路基4的凹腔底部,副减震橡胶垫5放置在第一耐磨防护层6上,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为两套,两套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
28、5的两侧,它们的底面与第一耐磨防护层6接触,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副减震橡胶垫5侧面和路基4的凹腔侧壁接触,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结构的支撑体8为两个,两个支撑体8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5的两侧,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小的面与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尺寸较大的面与副减震橡胶垫5的一侧面接触,第二耐磨防护层9为两件,两件第二耐磨防护层分别铺设在两个支撑体8的斜面上,截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体结构的浮置体3为两个,两个浮置体分别放置在铺设有耐磨防护层的两个支撑体8上,所述四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9接触,两平行面中尺寸较大的面朝向路基凹腔的侧壁,主减震橡胶垫1为两件,两件主。
29、减震橡胶垫分别安装在两个浮置体3朝向路基4凹腔侧壁的一侧且与各自对应的浮置体接触,垫片10为两件,两件垫片分别安装在两个主减震橡胶垫1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一侧,且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主减震橡胶垫的侧面和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为两套,两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分别放置在两个浮置体3上。0043实施例20044本实施例中,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路基4、主减震橡胶垫1、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浮置体3、副减震橡胶垫5、第一耐磨防护层6、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支撑体8、第二耐磨防护层9和垫片10。所述路基4是用混凝土成型的凹腔体,该凹腔体说明书CN103711045。
30、A5/6页9由底板41和两“1”字形侧板组成(见图4),一段路基的长度为5M;所述浮置体3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该三棱柱体的斜面与该三棱柱体安装时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1,170;所述支撑体8为混凝土成型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该三棱柱体的斜面与该三棱柱体安装时与副减震橡胶垫5接触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2,21,支撑体截面的面积大于浮置体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和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弹簧构成;所述主减震橡胶垫1和副减震橡胶垫5为长方体,用金属氧化物硫化的氯丁橡胶制作;所述第一耐磨防护层6和第二耐磨防护层。
31、9用耐磨金属制作(如低合金钢),垫片10用碳素钢制作。0045各构件的组装方式第一耐磨防护层6铺设在路基4的凹腔底部,副减震橡胶垫5放置在第一耐磨防护层6上,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为两套,两套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5的两侧,它们的底面与第一耐磨防护层6接触,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副减震橡胶垫5侧面和路基4的凹腔侧壁接触,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结构的支撑体8为两个,两个支撑体8对称安装在副减震橡胶垫5的两侧,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向上,两相互垂直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顶面和副减震橡胶垫5侧面接触,第二耐磨防护层9为两件,两件第二耐磨防护层分别铺设在两个支撑体。
32、8的斜面上,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结构的浮置体3为两个,两个浮置体分别放置在铺设有第二耐磨防护层9的两个支撑体8上,所述三棱柱体的斜面与第二耐磨防护层9接触,两相互垂直面分别向上和朝向路基4的凹腔侧壁,主减震橡胶垫1为两件,两件主减震橡胶垫分别安装在两个浮置体3朝向路基4凹腔侧壁的一侧且与各自对应的浮置体接触,垫片10为两件,两件垫片分别安装在两个主减震橡胶垫1朝向路基凹腔侧壁的一侧,且它们的两侧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主减震橡胶垫的侧面和路基凹腔的侧壁接触,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为两套,两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分别放置在两个浮置体3上。0046实施例30047本实施例中,减小铁轨震动危害的装置如图。
33、3、图5、图6所示,包括路基4、主减震橡胶垫1、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浮置体3、副减震橡胶垫5、第一耐磨防护层6、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支撑体8、第二耐磨防护层9、垫片10、用于安装铁轨的移动轨枕12、用于安装铁轨的固定轨枕17和轨距定位器14。所述路基4、主减震橡胶垫1、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浮置体3、副减震橡胶垫5、第一耐磨防护层6、第一弹簧阻尼减振件7、支撑体8、第二耐磨防护层9和垫片10的形状、结构和组装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移动轨枕12和固定轨枕17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该凹槽形状匹配的橡胶缓冲垫16;所述轨距定位器14包括定位杆141、两个第一挡板143。
34、和两个第二挡板144,定位杆141的中间部段设置了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第一挡肩1411和第二挡肩1412,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段,第一挡板143为L形,第二挡板144为倒L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挡板的竖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杆过孔,两个第一挡板143分别与两个第二挡板144组合形成两个卡装铁轨13的可调式卡具,组合时,第二挡板144的竖板放置在第一挡板143的横板上,且其端面与第一挡板143的横板顶面接触。0048移动轨枕12的数量为多个(见图6),固定轨枕17的数量与移动轨枕的数量相同,各移动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其底面的滚轮组件11与第说明书CN103711045A6。
35、/6页10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各固定轨枕相隔一定间距安装在另一套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2上并与移动轨枕一一对应,所述固定轨枕的底面与第二弹簧阻尼减振件接触,两条铁轨分别安装在移动轨枕12和固定轨枕17上,它们的底面与移动轨枕12和固定轨枕17凹槽内安装橡胶缓冲垫16接触,并通过铁轨定位件15固定,轨距定位器14位于两移动轨枕和两固定轨枕之间,轨距定位器中的两个卡具分别套装在定位杆的两端,其中,一个卡具的侧面紧贴定位杆上的第一挡肩1411,当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紧固,另一个卡具的侧面与第二挡肩1412之间套装有调整铁轨轨距的垫片142,当该卡具的位置调整至符合两铁轨之间的轨距要求并与对应的铁轨组合后,通过螺母145将该卡具紧固。说明书CN103711045A101/6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12/6页1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23/6页13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34/6页14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45/6页15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56/6页16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711045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