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监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耗监测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235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2351A21申请号201410337511222申请日20140715G08C17/02200601G06Q50/20201201G06Q50/0620120171申请人大连大学地址116622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72发明人汪祖民雷金山74专利代理机构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代理人胡景波54发明名称能耗监测系统57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存储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的。
2、结果的存储装置以及与所述处理装置相连接并供用户查询数据情况的查询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耗监测系统具有成本低、集成扩展灵活、访问方便、管理方便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2351ACN104112351A1/1页21一种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存储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的结果的存储装置以及与所述处理装置相连接并供用户查询数据情况的查询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
3、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检测水的使用量多少的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电的使用量多少的电量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燃气的使用量多少的燃气流量检测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水流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的发送模块以及警示用户水流量异常的报警模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检测装置包括电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的发送模块以及警示用户电量使用异常的报警模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燃气流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燃气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的发送。
4、模块以及警示用户燃气使用异常的报警模块。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者紫蜂技术进行通信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数据的处理模块、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发送的信息的接受模块以及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结果的发送模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接受模块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者紫蜂技术进行通信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单片机。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监测系统还包括集中管。
5、理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电量检测装置以及燃气流量检测装置的管理平台。权利要求书CN104112351A1/3页3能耗监测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耗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能耗监测系统。背景技术0002有效降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和水耗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校园建筑面积大幅度增加。作为典型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大学校园节能、节水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近年来,我国陆续启动了三批72所“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多方面、多层次地推进了节约型校园建设。0003建设节约型校园,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是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主要瓶颈。。
6、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完善的能耗监控系统,大多数依然采用人工抄表和统计,工作量大,繁杂单调,很难将节水、节电工作与基层单位以致具体科室、实验室工作结合,从而使得工作成效打了折扣,甚至从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师生的参与。0004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耗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监测系统,该能耗监测系统具有成本低、集成扩展灵活、访问方便、管理方便等优点。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7一种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存储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数。
7、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的结果的存储装置以及与所述处理装置相连接并供用户查询数据情况的查询装置。000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检测水的使用量多少的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电的使用量多少的电量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燃气的使用量多少的燃气流量检测装置。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水流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的发送模块以及警示用户水流量异常的报警模块。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量检测装置包括电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的发送模块以及警示用户电量使用异常的报警模块。0011进一步地,所述燃气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燃气流量检测模块、发送所述燃气检测模块检。
8、测到的数据的发送模块以及警示用户燃气使用异常的报警模块。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者紫蜂技术进行通信的。0013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数据的处理模块、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发送的信息的接受模块以及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结果的发送模块。0014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接受模块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者紫蜂技术说明书CN104112351A2/3页4进行通信的。0015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为单片机。0016进一步地,所述能耗监测系统还包括集中管理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电量检测装置以及燃气流量检测装置的管理平台。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9、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耗监测系统具有成本低、集成扩展灵活、访问方便、管理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能耗监测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0020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能耗监测系统100包括数据采集装置10、接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0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20、存储所述处理装置20处理后所得到的数据的存储装置30、与所述处理装置20相连接并查询数据情况的查询装置40以及与所述处理装置20相连接的管理平台50。0021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0包括水流量检测装置。
10、11、电量检测装置12以及燃气流量检测装置13。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11包括检测水流量多少的水流量检测模块111、将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111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处理装置20的发送模块112以及警示用户水流量异常的报警模块113。所述电量检测装置12包括检测使用多少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121、将所述电量检测模块121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处理装置20的发送模块122以及警示用户电量使用异常的报警模块123。所述燃气流量检测装置13包括检测燃气流量多少的燃气流量检测模块131、将所述燃气流量检测模块131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处理装置20的发送模块132以及警示用户燃气流量异常的报警模块133。所述。
11、燃气可以为天然气,也可以为煤气。0022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处理装置20用以处理各种数据,包括处理模块21、接受模块22以及发送模块23。所述接受模块22用以接受所述发送模块112、122以及132所发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21,所述处理模块21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发送给所述存储装置30、发送模块23。此外,所述处理模块21还对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111、所述电量检测模块121以及所述燃气流量检测模块131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111或者电量检测模块121或者燃气流量检测模块131检测的数据存在异常,则所述处理模块2。
12、1将会发送异常信号给所述报警模块113或者报警模块123或者报警模块133,同时发送异常信号给所述管理平台50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112、122、132以及所述接受模块22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进行通信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112、122、132以及所述接受模块22也可以通过紫蜂ZIGBEE技术进行通信。所述发送模块23将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装置40以及管理平台50,以便用户的查询及管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1为单片机,所述发送模块23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说明书CN104112351A3/3页5服务技术GPRS或者紫蜂Z。
13、IGBEE技术进行通信的。0023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查询装置40为无线终端,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当用户通过所述查询装置40查询数据时,所述查询装置40将会向所述接受模块22发送查询信号,所述处理模块21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向所述存储装置30调取相应数据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23发送给所述查询装置40。所述管理平台50为电脑或者其它控制终端,用以集中管理所述水流量检测模块111、电量检测模块121以及燃气流量检测模块131所检测到的数据,从而给用户管理所述能耗监测系统100带来极大便利。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11、电量检测装置12以及燃气流量检测装置13各为一个,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水流量检测装置11、电量检测装置12以及燃气流量检测装置13的数量可以依据需求而定。002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能耗监测系统100具有成本低、集成扩展灵活、访问方便、管理方便等优点。0026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发明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说明书CN104112351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23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