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包装袋.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79600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70537.8

申请日:

2006.12.21

公开号:

CN101205004A

公开日:

2008.06.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5D 81/03公开日:200806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1/03; B65D85/30

主分类号:

B65D81/03

申请人:

(株)蓝空包装

发明人:

金暎皙

地址:

韩国首尔特别市芦原区孔陵洞493-3仙石大厦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逯长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包装袋,包括:包装薄膜(20)、(20a),薄膜(10)、(10a),包装薄膜(20)、(20a)与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粘贴线(51);薄膜(10)、(10a)之间的对称带(11)位置形成空气通道(40);薄膜(10)与包装薄膜(20)之间、薄膜(10a)与包装薄膜(2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15)。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防止逆流的粘贴线(13)、粘贴部分(14)、释放面(12)。在薄膜(10)或(10a)上有确定粘贴线(51)位置的粘贴标识(11a)。在重复注入空气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40)经空气注入口(31)注入空气袋(30)。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能够重复进行充气,且注入空气后,空气注入口(31)会在空气袋(30)的压力下关闭,防止空气泄漏,当空气减少时,还可以重复注入空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缓冲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薄膜(20)、(20a),薄膜(10)、(10a),
包装薄膜(20)、(20a)与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粘贴线(51);
薄膜(10)、(10a)之间的对称带(11)位置形成空气通道(40);
薄膜(10)与包装薄膜(20)之间、薄膜(10a)与包装薄膜(2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防止逆流的粘贴线(13)、粘贴部分(14)、释放面(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薄膜(10)或(10a)上有确定粘贴线(51)位置的粘贴标识(11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重复注入空气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40)经空气注入口(31)注入空气袋(3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形成为:
通过高频设备或热融进行粘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缓冲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包装材料,特别是指一种缓冲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各类精密产品出厂后,厂家都会为这类产品包装上用于减震的包装袋,如收音机、音响、电脑配件等。生产厂家将其产品销往各个地方,直到消费者购买后,使用该产品时,才将产品上的缓冲包装袋拆下。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购买并使用的过程中,缓冲包装袋始终保护产品以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因碰撞而受到损伤。
目前的缓冲包装袋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其特点都是一次成型,在生产的过程中,将空气一次注入到缓冲包装袋的气泡内,如图1所示,该缓冲包装袋由两层塑料薄膜101、102组成,在薄膜102上,有多个圆形气泡103,在生产缓冲包装袋的过程中,在气泡103内注入空气,将薄膜102和103粘贴在一起。
上述这类一次注入空气的缓冲包装袋,目前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一次性注入空气,缺点是长时间使用该缓冲包装袋时,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变化,缓冲包装袋老化,缓冲包装袋上的气泡103内的空气会减少并逐渐消失,缓冲包装袋将失去其缓冲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袋,以解决上述一次注性注入空气的缓冲包装袋,无法重复注入空气,而逐渐失去缓冲作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袋,包括:包装薄膜(20)、(20a),薄膜(10)、(10a),
包装薄膜(20)、(20a)与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粘贴线(51);
薄膜(10)、(10a)之间的对称带(11)位置形成空气通道(40);
薄膜(10)与包装薄膜(20)之间、薄膜(10a)与包装薄膜(2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15)。
其中,所述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防止逆流的粘贴线(13)、粘贴部分(14)、释放面(12)。
其中,在薄膜(10)或(10a)上有确定粘贴线(51)位置的粘贴标识(11a)。
其中,在重复注入空气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40)经空气注入口(31)注入空气袋(30)。
其中,所述粘贴形成为:
通过高频设备或热融进行粘贴。
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能够重复进行充气,且注入空气后,空气注入口31会在空气袋30的压力下关闭,防止空气泄漏,当空气减少时,还可以重复注入空气。只要在空气通道40中注入空气,即可将各个空气袋充气,任何一个空气袋发生损坏都不会影响到其它的空气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注入空气的包装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薄膜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充气后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空气通道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的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的管道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缓冲包装袋的结构。参见图2,本发明是由包装薄膜20、20a和薄膜10、10a,通过粘贴组成特定的空气袋30。
粘贴线51在将包装薄膜20、20a和薄膜10、10a粘贴在一起形成各个空气袋30的双边或单边,粘贴线条50将包装薄膜20、20a粘贴在一起,形成各个空气袋30的单边或双边。在薄膜10、10a上的对称带11形成空气通道40。在形成粘贴线51前,预先在对称带11上形成用于确定粘贴线51位置的确定标识11a,通过该标识11a能够快速确定粘贴线51的位置,粘贴线51、粘贴线条50的形成不会将空气通道40粘贴在一起。
薄膜10和包装薄膜20之间、薄膜10a和包装薄膜20a之间的对称带11的位置上,形成粘贴线15。粘贴线15将薄膜10和包装薄膜20粘贴在一起,粘贴线15将薄膜10a和包装薄膜20a粘贴在一起。在薄膜10或10a之间相对的面上,任选一面预先留有释放面12。
在本发明的中,参见图3,在薄膜10上预留有释放面12的区域。薄膜10、10a通过此释放面12粘贴在一起。
参加图4,为防止各个空气袋注入空气时产生逆流,在对称带11的下端、薄膜10、10a粘贴形成粘贴线13、粘贴部分14和分散的粘贴线。
参见图5,在向空气袋注入空气时,通过薄膜10和10a上对称带11形成的空气通道40向各个空气袋30注入空气。参见图6,在注入空气的瞬间,空气从空气通道40进入薄膜10、10a形成的空气注入口31,进入空气袋30。
注入空气后,每个空气袋30膨胀后会停止通过空气通道40进入空气,此时,在空气袋30中的空气压力下,空气注入口31会关闭,且薄膜10或10a的一侧跟包装薄膜20或20a的一侧紧贴。
参见图7,注入空气结束后,空气袋中的气压将薄膜10、10a压紧,空气注入口31关闭,从而使空气不会泄漏。形成能够起缓冲作用的包装袋。
参见图8,图8是充气后的剖视图。管道在空气袋的压力下紧闭。
本发明是有关物品包装缓冲材料,特别是可取代聚苯乙烯包装材料,是利用塑料薄膜来注入空气使得膨胀,且当其中一个空气袋泄漏时可防止其它空气袋的连续泄漏,且容易再注入空气并防止空气的泄漏。
要是需要注入多个空气袋时,先形成不同空气通道40,然后注入到每个空气袋。
薄膜10、10a相对缩紧使空气不容泄漏,另外,任何一个空气袋30裂开或泄漏薄膜10、10a毫不影响其它空气袋中的薄膜,因此不发生薄膜连续泄漏或破损。
薄膜粘贴到单面包装薄膜,因此当空气填充时通过空气袋膨胀,薄膜相互贴近增加表面张力,从而防止空气泄漏。当注入空气时空气袋膨胀使得堵塞空气注入口31来防止空气泄漏,且任何的破裂也不会影响到第三个。
本发明的结构,首先根据物品的形状来裁定重叠着的包装薄膜20、20a外观线条,然后在此包装薄膜内侧装载有对称带11的薄膜10、10a,之后与包装薄膜20、20a外壳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此粘贴线条50内侧有多列粘贴线51与对称带11直角交叉形成。每个空气袋30,空气袋上端的为粘贴的对称带11形成空气注入口31。
在上述薄膜10的一面形成对称带11,在另一面把一定面积的释放面12用同一间隔排列,并且使对称带11位置设在另一个薄膜10a的内侧后叠加。
为了确认粘贴线51的位置,标出确认标识11a,当形成粘贴线51时同步进行确认释放面12的准确位置。
重叠着的薄膜10、10a装载到重叠着的包装薄膜20、20a中间,然后同步把粘贴线条50,粘贴线51,粘贴线15粘贴生成,因此,空气袋30所注入的空气流通畅快,在注入空气状态下为防止逆流现象,形成粘贴线13,粘贴部位14和粘贴线15。
当空气袋30注入空气使得膨胀时粘贴线13会引导空气注入口31紧密地堵塞,与此同时,可以便于空气的注入,且为防止逆流把以形成粘贴线51的每个对称带11的下端向内侧形成弯曲的粘贴线13,这种粘贴线标志13位于没有释放面12的部分,使之包装薄膜20、20a和薄膜10、10a可同时粘贴,随着空气的注入,空气袋30跟着膨胀,使得空气注入口31膨胀紧紧地堵塞空气注入口31另外,把粘贴线标志13下端形成的粘贴部位14置于释放面12,当空气袋30注入空气时重叠着的薄膜10、10a之间自动进入空气,空气注入后气压作用于薄膜10、10a的一侧,使之不发生薄膜10、10a分离而粘贴到包装薄膜20a的一侧。
因此,重叠着的薄膜10、10a也不发生分离,因可防止空气的泄漏。
再有,同上述方式,当空气注入后充填空气袋30时,每个空气袋30膨胀后会停止通过对称带11注入空气,这让空气袋30一直保持均等的压力注入空气,这种空气膨胀是由通过对称带11上端同一线上所附着的粘贴线15让粘贴包装薄膜20、20a外侧和薄膜10、10a内侧相粘贴。
另外,因为空气袋30相对应的空气注入口31的关闭是通过对称带11的粘贴线15,在此粘贴线垂直上下部形成了一定空间的空气通路40,这时当空气袋的空气泄漏了也可以再注入空气使得因气压的相差可自然的充填均等的气压。
同时,为了不让薄膜10、10a和包装薄膜20、20a紧密贴近,在粘贴部位14以及其下端形成若干个分散粘贴线,当足够的空气注入后,也可以防止薄膜10、10a分裂的状况。
于是,当注入空气时通过对称带11来注入空气,空气袋30相对应的空气注入口31的关闭是通过对称带11的粘贴线15,前面所述是通过粘贴线15来关闭空气注入口31,这里描述是通过对称带11注入空气,这样每个空气袋30都有空气注入,使得通过位于对称带11上端形成的粘贴线15,在空气袋30空气注入口31前端形成了空气通路40,这样简便了空气的注入,当一定程度的空气注入完毕后,空气注入口31自动堵塞,从而不发生多余空气的注入。
还有,在空气注入后的状态下,空气袋30会膨胀,因重叠着的薄膜10、10a一侧与包装薄膜20a的内侧相贴近,所以随着空气袋30的气压,使得重叠着的薄膜10、10a跟包装薄膜20a内侧更加贴近,于是防止重叠着薄膜10、10a的分裂,从而不发生空气的泄漏。
另外,通过这种空气通道40,当每个空气袋30有所空气的泄漏时,可以再充填空气。
本发明只采用厚度200μ以下的塑料薄膜来说明,根据其用途和用处的不同也可以使用200μ以上的塑料膜或乙烯基来制造。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工序是通过一次性粘贴,这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可有效防止因反复粘贴有可能发生的薄膜形状的变形等状况。
于是,首先经过薄膜10的两面形成对称带11和释放面12,同时重叠另一个薄膜10a,然后把重叠着的薄膜10、10a装载,其后排放好,这么几个阶段都是通过一连串粘贴工序所制成。
这时,粘贴工作是通过加热方式,也可以通过高频机械操作,其粘贴工作可采用多种方式。
另外,本发明采用热粘式薄膜成形方法,因此包装薄膜是由尼龙薄膜内侧结合PE薄膜,薄膜是用PE薄膜,这样使得同一材质可轻便粘贴。
但是,要采用别的方法时,根据不同粘贴方式,利用不同的材质薄膜来迎合粘贴成形。
同上所述,薄膜10或10a固定在包装薄膜20或20a的一侧,当空气充满时阻止薄膜的裂开,使之不发生空气的泄漏。对称带11的上端因同一线上所形成的粘贴线通过空气的注入,使空气袋30膨胀起来,就可再注入空气。
首先根据物品的形状来裁定重叠着的包装薄膜20、20a外观线条,然后在此包装薄膜20、20a内侧装载对称带11,之后与包装薄膜(20,20a)外壳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此粘贴线条50内侧交叉形成多列粘贴线51,由此来形成每个空气袋,未粘贴着的空气袋上端可作用为空气注入口31,接着在同一线上粘贴对称带11的上端,形成粘贴线15,从而上述薄膜10上所形成的对称带11的其它面部上排放一定面积的释放面12,以均等的距离排放,使之形成粘贴部位标志14,从而薄膜10、10a固定于包装薄膜的一侧,由此特性来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为了在上记对称带11上正确画出粘贴线51的位置,先形成确认标识11a,当形成粘贴线51时可以帮助确认释放面12上的准确位置,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在以标有每个粘贴线51的对称带11的下端上形成弯曲的粘贴线13,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上述粘贴线标志13位置于没有释放面12的部位,使之包装薄膜20、20a和薄膜10、10a可同时粘贴,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上述粘贴标识13下端形成分散式粘贴线,帮助空气均等地分散,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上述对称带11是由空气袋30注入空气使得膨胀,当空气注入口31关闭时其形成有一定空间的空气通道40,能使空气再注入,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此阶段,把薄膜10一侧与另一侧展现出对称带11和释放面12。
此阶段,把重叠着的薄膜10、10a装载到包装薄膜20、20a的中间。
用一次粘贴工序不仅形成粘贴现条50和粘贴线51以及粘贴线15还将空气注入到空气袋30,空气袋30空气顺畅,且为防止逆流,同步形成粘贴线标识13,粘贴部位14,分散粘贴线,由此来把重叠着的薄膜固定于重叠着的包装薄膜,由此特性完成空气注入式缓冲包装材料。
对于本发明的缓冲包装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缓冲包装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缓冲包装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缓冲包装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缓冲包装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缓冲包装袋.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包装袋,包括:包装薄膜(20)、(20a),薄膜(10)、(10a),包装薄膜(20)、(20a)与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条(50)、粘贴线(51);薄膜(10)、(10a)之间的对称带(11)位置形成空气通道(40);薄膜(10)与包装薄膜(20)之间、薄膜(10a)与包装薄膜(20a)之间粘贴形成粘贴线(15)。薄膜(10)、(10a)之间粘贴形成防止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