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握持部分的便携式装置的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盖。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的是,为用于计算环境的扫描装置(诸如便携式扫描器)设置把手。然而,这种公知的把手典型地被模制为扫描装置的壳体的整体部分,或者使用紧固件及相应的工具被连接至所述壳体。然而,现有的扫描装置可能具有不适合用在所有现场情况中的体积庞大的把手。
而且,现有的扫描器可能具有体积庞大的部件盖(诸如用于电池盒),这种部件盖的设计是不经济的,并且可能对扫描装置的使用者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还应意识到的是,现有的扫描装置可能难于(由使用者)用一只手拿住并操作而无需求助于使用把手夹(handle grip),所述把手夹可能(也可能不)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在扫描装置的底表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盖和组件以消除或至少减轻一些上述缺陷。
一般来说,已知的是,为用于计算环境的扫描装置(诸如便携式扫描器)设置把手。然而,这种公知的把手典型地被模制为扫描装置的壳体的整体部分,或者使用紧固件及相应的工具被连接至所述壳体。然而,现有的扫描装置可能具有不适合用在所有现场情况中的体积庞大的把手。与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组件相反,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组件,其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连接至一对侧壁的远端壁和近端壁,以使得外壳壁将底表面连接至具有用户界面的顶表面,从而限定出外壳内部。隔间定位于外壳内部中。包含有盖,用于在外壳近端处连接至底表面中的开口中的隔间,所述盖被构造成可由使用者用至少一个手指抓住。盖壳体包括盖表面、一对盖侧壁、近端盖端壁、以及远端盖端壁,以使得盖壁从盖表面延伸以限定出盖内部。盖壳体还具有位于盖壳体的基底处且由所述壁限定的配合表面,以使得所述配合表面被构造成与外壳的底表面相配合。在组装时,这对盖侧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这对盖侧壁中的每一个被插入得与外壳的那对侧壁中的相应侧壁间隔开。此外,远端盖端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适合于与相应的远端壁间隔开。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组件,其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连接至一对侧壁的远端壁和近端壁,以使得外壳壁将底表面连接至具有用户界面的顶表面,从而限定出外壳内部;隔间,定位于外壳内部中;盖,用于在外壳近端处连接至位于底表面中的开口中的隔间,所述盖被构造成可由使用者用至少一个手指抓住;盖壳体,其包括盖表面、一对盖侧壁、近端盖端壁、以及远端盖端壁,以使得盖壁从盖表面延伸以限定出盖内部;位于盖壳体的基底处且由所述壁限定的配合表面,所述配合表面被构造成与外壳的底表面相配合,从而在组装时,这对盖侧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这对盖侧壁中的每一个被插入得与外壳的那对侧壁中的相应侧壁间隔开,并且远端盖端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适合于与相应的远端壁间隔开。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所述盖用于在便携式终端的外壳近端处连接至位于外壳的底表面中的开口中的隔间,所述盖被构造成可由使用者用至少一个手指抓住;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具有连接至一对侧壁的远端壁和近端壁的外壳,以使得外壳壁将底表面连接至具有用户界面的顶表面,从而限定出外壳内部;隔间,定位于外壳内部中;所述盖包括包含盖表面、一对盖侧壁、近端盖端壁、以及远端盖端壁,以使得盖壁从盖表面延伸以限定出盖内部;位于盖壳体的基底处且由所述壁限定,所述配合表面被构造成与外壳的底表面相配合,从而在组装时,这对盖侧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这对盖侧壁中的每一个被插入得与外壳地那对侧壁中的相应侧壁间隔开,并且远端盖端壁从后表面向外延伸,并且适合于与相应的远端壁间隔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用于与计算情况相互作用的便携式终端的部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2是图1便携式终端的底部透视图;
图3是图1终端的壳体的盖的顶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盖的示例性内部结构;
图5是图3盖的近端侧视图;
图6是组装在图1终端的壳体上的图3盖的远端侧视图;
图7是图3盖的顶视图;
图8是图3盖的替换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9是图3盖的另一替换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0是图6盖的替换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11示出了当组装在图1终端上时用户的手对盖的示例性握持;
图12是图5盖的替换实施例;
图13是图5盖的另一替换实施例;
图14是图6盖的替换实施例;
图15是图6盖的另一替换实施例;以及
图16示出了图5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终端10
参照图1和图2,其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10,用于在数据收集/通信12和资产跟踪/管理中提供成像和/或扫描特征,例如在存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环境18(例如,工业、零售业、供应业链)中的具有跟踪目标16(例如条形码标签和/或FRID标签)的无线通信14中提供成像和/或扫描特征。应意识到的是,跟踪目标16可被附属于产品上,所述产品在计算环境18中从一个位置被运送到另一个位置。这些计算环境18的示例可包括例如(但不局限于):用于易变库存检查、价格检查、以及商品促销的前储备零售和/或存货;以及用于仪表读数、测量、停车实施、以及资产跟踪的城市管理服务行业。
便携式终端10具有任选把手20,该把手20通过可释放-固定的连接件连接至便携式计算装置24的外壳23。还应意识到的是,该把手20可通过紧固装置永久地或牢固地附于外壳23,所述紧固装置例如(但不局限于)为:接合在槽口中的突起、插销机构、紧固件(例如,螺钉)、粘合剂或其他粘结剂等。此外,把手20可为外壳23至少一部分的整体部件(例如,模制为外壳23的部件)。外壳具有近端壁90、远端壁92、以及一对侧壁94。
计算装置24具有多个部件19,包括位于前/顶表面27上的用户界面26,包括键盘28和显示器30(例如,触摸屏)、一个或多个机载处理器32(例如,示为外壳23内部的虚线)、以及扫描器/无线电通信模块34(例如,外壳23内部的激光器、带有VolP和蓝牙的WLAN、成像器、RFID扫描器等),例如位于终端10的后表面67上,用于辅助无线通信14。便携式终端10还具有定位成邻近后/底表面67的后/底表面68的机载电源36,用于帮助机载处理器32、用户界面26、以及(任选地)通信模块34的令人满意的电源要求。电源36(例如,电池)通过盖40被容纳在外壳23中,所述盖40连接至后表面67(例如,定位成邻近于后表面68)上的外壳23,所述盖40或者是可移除的或者是作为外壳23的整体部件,如下面详细描述的。
例如,图3和图6中示出了隔间122,所述隔间122定位在外壳23内部并被构造成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1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19(见图1),例如电源36(如,电池)。例如,盖40被构造成用于(例如,永久地或可拆除地)在外壳23的近端90处配合/连接至底表面67中的开口/开孔124中的隔间122,以使得盖40被构造成由使用者用至少一个手指抓住(见图11)。因此,该外壳具有连接至这对侧壁94的远端壁92和近端壁90,以使得外壳壁90、92、94将底表面67、68连接至顶表面27(例如,具有用户界面),从而限定出外壳内部,以使得隔间122定位于/位于外壳内部中。
应该意识到,在描述中,术语“壳体”和“外壳”可互换使用。盖40的结构
参照图2,盖40形成为用于当把手20未连接于计算装置24时通过(便携式终端10)的使用者的手80(参见图11)来握持。盖40具有近端部/壁50、远端部/壁52、在近端部50和远端部52之间延伸的一对侧壁部54、以及在端部50、52与侧壁部54之间延伸的盖表面56,以限定内部88。壁部52、54相对于终端10的后侧表面68沿向外方向延伸/突出。相应地,参照图5,盖本体/壳体21包括盖表面56、一对盖侧壁54、近端盖端壁50和远端盖端壁52,从而使得盖壁50、52、54由盖表面56延伸以限定盖内部88。
参照图3,侧壁部54之间的间距55(例如,宽度)被构造成小于外壳23的与盖40的侧壁部54相邻的侧面59之间的间距57(例如,宽度)。相应地,表面68被定向为与外壳侧面59成大于180度的角(在例如终端10的外部从表面68到外壳侧面59进行测量),并且表面68被定向为与侧壁54成小于180度的角(在例如终端10的外部从表面68到侧壁54进行测量)。
参照图5和图11,壁部52、54可连接至盖40的基底部90(例如,边缘),并通过盖40的弓形拐角部92相互连接,从而限定盖40的弓形(即,具有凹入的弯曲状态)外围拐角,以便于容纳使用者的食指82和/或中指84而用于握持盖子40(在不存在图1的把手20的情况下)。此外,在盖由使用者的手指80、82握持时,使用者的拇指84可用于放置在键盘28之上(参见图1)。例如,如图11所示,使用者的食指82邻近远端壁54和一个侧壁52而放置,使用者的中指84越过盖表面56并邻近另一侧壁52而放置,并且使用者的拇指86可放置在终端10的前表面27之上(参见图1)。
此外,作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可替换实施例,应该认识到表面68可由盖40的基底部90和终端10(参见图5)的后表面(例如,表面67)的组合构成(如图5所示),可仅由基底部90构成(未示出)从而使得例如当盖40被连接于外壳23时侧面59由基底部90延伸出,可仅由终端10的后表面(例如,表面67)构成从而使得基底部90和/或拐角部92可作为外壳23的一部分而非盖40的本体21的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或者仅通过盖本体21,或者通过其与外壳23的组合,侧壁部54之间的间距55(例如,宽度)被构造成小于外壳23的与盖40的侧壁部54相邻的侧面59之间的间距57(例如,宽度),从而使得便于代替或优先于把手20而通过使用者的手指82、84(参见图11)来握持终端10。
相应地,边缘90可邻近远端盖端壁52而定位,从而使得边缘90和远端盖端壁52共同作用以形成成形轮廓而便于使用者手指的握持。此外,应该认识到盖壳体21可包括邻近至少一个盖侧壁54而定位的侧边缘90,该侧边缘90和该至少一个盖侧壁54共同作用以形成成形轮廓(例如,诸如凹入的弓形)以便有助于使用者手指的握持。应该认识到可将配合表面62定位在边缘90上。
此外,盖40在盖壳体21的基底处具有由壁50、52和54限定配合表面62(参见图4),配合表面62被构造成与外壳23的(例如邻近于开口124的)底表面67、68接触,从而使得当组装好时一对盖侧壁54由后表面67、68向外延伸并且该对盖侧壁54中的每一个被插入为与外壳23的一对侧壁94中的相应侧壁94间隔开,并且远端盖端壁52由后表面67、68向外延伸并且适于与相应的远端壁92间隔开(参见图1)。
本体21上的握持部
参照图3、图4和图7,示出了盖40的本体21,该盖具有近端/部50、远端壁52、在近端部50和远端部52之间延伸的一对侧壁部54以及在端部50、52和侧壁部54之间延伸的盖表面56,以限定内部88。内部88(例如与外壳23共同作用)帮助限定用于电源36的隔间122。位于一个或多个(示出了位于两个上)侧壁部54的外表面上的可以是侧握持部48。位于远端壁上的可以是第一端握持部49,该第一端握持部与侧握持部48可为一体的(例如,连续的)或可不为一体的。此外,远端壁52还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握持部51,该第二握持部位于本体21的壁上,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因此,盖40和/或邻近盖40的底表面67、68(例如,当表面67、68包括边缘90时)可具有附着于盖壳体21和/或外壳23的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握持部48、49、51,从而使得握持部48、49、51由弹性材料构成以助于使用者通过至少一个手指来握持盖壳体21(参见图1)。
图8中示出了本体21的可替换实施例,该本体具有间隔侧握持部48和第一端握持部49。图10中示出了握持部48和/或握持部49的可替换实施例,从而使得握持部48、49可具有从相应侧壁部54(和/或远端壁52)向外伸出/突出的突出表面63(例如,突起-见图10),以便于形成侧壁部54和/或远端部52的凹入表面,与握持部48和/或握持部49与相邻侧壁54和/或远端壁52之间的基本上更齐平的布置(如图6所示)相比,该凹入表面被构造成用于与使用者的手指(例如,食指)的凸出轮廓相配(参见图11)。应该认识到突起63可通过附着于盖壳体21的握持部48、49的厚度来提供,可通过盖壳体21(例如,模制)的材料的整体延伸来提供,可以是附着于盖壳体21的刚性延伸部,或者可以是上述情形的任意组合。
应该认识到侧握持部48可位于侧部54和盖表面56上(如图3所示),例如从侧部54延伸至包括拐角区60的盖表面56(参见图5),并且/或者根据所期望的,侧握持部48可仅位于侧部54上而不位于拐角区60和/或盖表面56上(如图9所示)。此外,应该认识到第一端握持部49可位于远端部52和盖表面56上(如图3所示),例如从远端部52延伸至包括拐角区80的盖表面56(如图5所示),并且/或者根据所期望的,第一端握持部49可仅位于远端部52上而不位于拐角区60和/或盖表面56上(如图8所示)。
握持部48、49、51优选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其他弹性体材料)、织构型刚性材料(textured rigid material)、织构型弹性材料或其组合制成。握持部48、49、51被构造成以便加强使用者的食指82和/或使用者的中指84与盖40之间的握持。握持部48、49、51可再模制(overmold)于盖40的本体21,并且/或者使用粘结剂或与本体21的材料以及握持部48、49、51的材料兼容的一些其他粘合剂粘附于本体21。此外,应该认识到握持部48、49、51可与本体21的材料一体形成并且因此呈现为本体21材料的织构(texture)区域。在任意情况下,应该认识到握持部48、49、51可由与构成本体21的其余部分的材料和/或织构不同的材料和/或织构构成。还应该认识到,握持部48、49、51可如所示那样位于侧壁54和远端壁52的一部分之上,并且/或者可位于侧壁54和远端壁52的整个表面之上,如图14所示。此外,如图15所示的,握持部48可附着在壳体21的包括侧壁54、盖表面56和端壁52的外部表面之上。
握持部48、49、51的一个上述实施例可表现为附着(例如粘附或以其他方式结合于盖壳体21和/或外壳23)的再模制部,优选由有回弹力的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其它适当聚合物)制成,以增强使用者的手在盖40的本体21上的握持。再模制可指围绕第一部分(例如,本体21)形成的附加层,该第一部分可为之前模制的部分,其被再插入第二个模具中以便在之前模制的部分上形成该附加层。例如,在注射并形成第一模制部分(例如,本体21)之后,该元件在型芯上被从一个模腔旋转至另一个模腔。第二模腔与第一模腔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第二模制部分的细节(detail)并且该第二模制部分的细节被用于增加再模制的握持部48、49、51。
接着,在由第二模具射出完整的部分(即,本体21和再模制握持部48、49、51)之前,将第二模制部分(即,再模制握持部48、49、51)的材料(例如,橡胶处理过的聚合物(rubberized polymer))注射到第二模腔细节中。应该认识到盖40的一个例证实施例是其中本体21由硬质/刚性塑料材料(例如,热塑性聚合物)制成而再模制握持部48、49、51由较柔软的弹性材料(例如,热塑弹性体(TPE)材料)制成,其被粘附在本体21的材料/基底(例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尼龙等)上,从而便于形成盖40的组合的、舒适的、防滑的且耐磨损的握持部48、49、51,以便于使用者的食指和/或中指与侧部54和/或远端部52之间的握持。应该认识到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制造方法来将模制件组装于盖40的本体21。
应该认识到握持部48、49、51可具有与本体2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组成、织构、颜色和/或底纹(shading)。
盖40与外壳23的连接
下面的描述提供了外壳23与盖40之间的可移除(即,可松开地固定)连接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应该认识到,盖40的本体21(见图3)能够可替换地构造成与计算装置24的外壳23一体(即,永久地附贴),例如作为模塑外壳23的一部分、作为附着于(例如,粘贴或其他连接)外壳23的独立模塑元件,等等,或者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技术。在盖40相对于外壳23的其他部分不可移除(即,不可分离)的情况下,应该认识到,外壳23能够构造成打开(未示出),以便有助于在需要时更换电池36。
参照图3,示出的是盖40外部的俯视图。盖40具有本体21,该本体具有近端部50和远端部52,近端部具有与外壳23的对应插座(receptacle)接合的插销44,远端部具有与外壳23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槽口(未示出)配合/接合的一个或多个突起46。插销44、对应的插座、突起46以及对应的槽口可以称为连接件41。此外,应该认识到,槽口可以位于外壳23上,而突起46位于本体21上,如所示;槽口可以位于本体21上,而突起46位于外壳23上(未示出),或者其组合。此外,插销44可以位于本体21上,而对应的插座位于外壳23上(未示出),插销44可以位于外壳23上,而对应的插座位于本体上(未示出),或者其组合。
再参照图3,该机械连接被构造成有助于盖40与外壳23的连接,而无需附加的工具和对应的紧固件(例如,螺丝刀和螺钉,等)。此外,该机械连接被构造成与便携式终端10的特定落线等级(specified drop rating)匹配,同时有助于盖40与外壳23的保持(一旦连接上的话),直到之后通过插销44的操作被用户松开。为了将盖40连接于外壳23,例如,突起46可以接合/插入到外壳23的槽口,然后盖40可以围绕接合后的突起46和槽口朝向外壳23枢转,以便将插销44与外壳23的对应插座接合。
参照图1和图4,一旦通过突起46和插销44与外壳23的对应槽口和插座的接合,盖40连接于外壳23,则侧壁部54与远端壁部52的配合表面62就邻近外壳23的外表面68。应该认识到,配合表面62能够被构造成适应外表面68的形状(见图1)。
此外,考虑到上述情况,应该认识到,如果需要,盖40可以通过多个紧固件(例如,螺钉)连接于外壳23,所述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盖40可松开地固定/连接于外壳23。此外,应该认识到,盖壳体21与外壳23相对于开口/孔124的组装(见图3、6)使得配合表面62容纳在设于外壳23中的底表面67、68的凹部12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隔间122可以被构造成用于保持电池,使得盖壳体21包括壳松开的固定连接件41(例如,用于盖壳体21与外壳23的连接)。
连接后的盖40与外壳23的操作
参照图11,至少一个盖侧壁54和盖远端壁52的尺寸为长度LD和LW,以便容纳(例如)沿盖侧壁54和盖远端壁52延伸的食指。此外,盖壳体21在一对盖侧壁54之间具有间隔距离D,该间隔距离被构造成容纳(例如)用户的从一对盖侧壁54之一沿着盖表面56延伸并到达另一盖侧壁54的中指。
内部88
参照图4,示出的是构成盖40的内部88的实例。盖40具有容纳在内部88中的弹性部100,尺寸适于围绕电源36的外围装配(例如,连续地延伸),使得弹性部100具有被构造成与外壳23的对应表面104配合的密封表面102(见图16)。表面104可以具有从表面104向外延伸的密封凸缘108,例如,由外壳23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凸缘。弹性部100附着或以其他方式固定于一个或多个侧壁部54的内表面、远端壁部52和/或盖表面56,以便防止(盖40的)本体21与弹性部100之间的异物(例如湿气)侵入并进入到设有电源36的内部88内。因此,弹性部100提供了盖40的本体21与外壳23的密封表面104之间的异物阻挡件,以便防止由于异物侵入造成电源36的污染/损坏。
弹性部100优选地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其他弹性体材料)制成。弹性部100可以被再模塑(overmold)成盖40的本体21,和/或利用与本体21的材料及弹性部100的材料适合的粘附剂或某些其他粘合剂附着于本体21。再模塑弹性部100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由弹性柔性材料(例如橡胶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制成,以便增强盖40的本体21与外壳23的本体之间的抗湿气密封。应该认识到,盖4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体21是由硬质/刚性塑料材料(例如热塑性聚合物)制成,同时再模塑弹性部100由附着于本体21的材料/基体(例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尼龙等)的柔软弹性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制成。
再次参照图4,示出的是插入107到形成于弹性部100中的插座108中的磁体106。弹性部100中的插座108具有一个或多个横截面尺寸109a(例如,若为圆形则是直径,若为矩形或方形则为长度和宽度,等)和深度尺寸111a(见图5)。磁体106具有一个或多个横截面尺寸109b(例如,若为圆形则是直径,若为矩形或方形则为长度和宽度,等)和深度尺寸111b(见图5),使得磁体106的尺寸109b的大小适于装配在插座108内。
由于弹性部100的弹性材料,插座108的尺寸109a可以小于(或等于)磁体106的尺寸109b,从而在磁体106插入107时有助于插座108的材料伸展。因此,由于磁体106的壁与插座108的壁之间的摩擦力,和/或通过插座108的壁在磁体106的壁上的压缩(即,由于109a小于尺寸109b以及弹性部100的材料的弹性伸展导致的压缩力),磁体106可以保持在盖40中。还应该认识到,插座108的尺寸109a可以大于磁体106的尺寸109b,从而一旦插入107后则利用粘附剂或其他粘合剂将磁体106固定/保持在插座108中。应该认识到,由于本体21与外壳23之间的密封可操作性(例如,在电源36的区域),插座108可以与弹性部100一体制成,或者由于本体21与外壳23之间的密封可操作性,插座108可以作为与弹性部100分离的第二弹性部100。
可替换地,还应该认识到,如果需要,插座108可以由与盖40的本体21的材料类似的材料(例如,刚性聚合物)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磁体106的尺寸109b与插座108的尺寸109a之间的公差匹配,使得磁体106可以插入107到插座108中。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插入107后可以利用粘附剂或其他粘合剂将磁体106固定/保持在插座108中。
再次参照图4,示出的是包括与计算装置24(见图1)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元件112(例如,处理器32和/或其他计算装置电路)连接的簧片开关110的外壳23的典型实例。簧片开关110被构造成通过簧片开关110接近磁体106的物理作用而产生的指示/控制信号114来响应计算装置24的一个或多个元件112的操作。换句话说,簧片开关110是由于存在磁体106的磁场而被驱动的机械装置。
例如,簧片开关110包括两个磁性导电金属簧片(例如触点),所述簧片具有当开关110打开时由小间隙隔开的端部。所述簧片可被密封在管状玻璃封装件的相对端部。(来自电磁体或永久磁体106的)磁场将使触点一起牵拉,从而构成电路(例如,产生用于元件112的感应/控制信号114)。簧片的刚性使得当磁体106的磁场终止时簧片分离并打开电路。开关110的一更加复杂结构可以包括在通常打开的铁触点闭合时会打开的通常闭合的非铁(non-ferrous)触点。开关110被构造成具有与位于盖40的插座106中的开关110附近的磁体106的磁场强度匹配的灵敏度。簧片开关110的灵敏度是驱动触点必需的磁场能量值(例如,磁场强度)。例如,灵敏度以安[培]匝数(AT)的单位测量,对应于线圈中的电流乘以匝数。用于簧片开关110的典型牵拉(pull-in)(例如,触点驱动)灵敏度可以在10AT至60AT范围内。
操作中,当磁体106靠近开关110时,磁场将导致开关110的触点改变状态(例如,从闭合状态到打开状态或从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簧片开关的触点状态改变被计算装置24的元件112利用作为指示/控制信号114,以改变其操作模式(例如,关机)。例如,当盖40安装/连接于外壳23时,磁体106被定位成靠近簧片开关110,使得磁场的存在将触点状态保持在第一状态。计算装置24的元件112可根据触点的第一状态操作。在将盖40从外壳23上移除之后,将磁体106从簧片开关110的附近移开(例如,磁体106与簧片开关110之间的间隔距离增加),从而簧片开关不再感应磁体106的磁场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触点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并指示元件112改变其操作模式(例如,在处理器32未识别/处理驱动机构43的驱动信号42的情况下关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