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复合式刀具, 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环形工件, 且兼具有铆断 毛边及修整毛边的双重功能的复合式刀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用到的金属制品大多是光滑的, 若金属制品上面有毛边, 使用 时就容易刺伤使用者的手, 而对使用者构成安全上的威胁。 但是在制造金属制品的过程中, 往往会使用如冲压、 浇铸等方式针对工件进行加工, 所以很容易就会在工件的外缘产生硬 化且不连续的毛边。通常, 毛边的去除可由以下方式进行 : 以手工敲打的方式, 例如由作业 者使用木槌等工具针对工件的毛边进行敲击, 而将工件的毛边去除, 使得人们可以得到没 有毛边的制品 ; 或是经由车削、 剪切等方式完成去除毛边的加工。
请参阅图 1 所示, 图中的工件 100a 是以环形制品为例进行说明, 但未有限定。一 般环形制品有相当多种制造方式, 例如以浇铸的方式直接将熔融的金属液注入一模具中, 待凝固后自模具取出, 即能一体成型出一环形金属制品。 然而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 在产品 的外缘会形成环状设置且体积较大的第一毛边 101a, 或称为溢流 (OVER FLOW) 块。请配合 参阅图 2 所示, 在作业者利用木槌 200a 将工件 100a 的第一毛边 101a 敲击下来后, 仍然会 在工件 100a 的外缘留有较第一毛边 101a 小且呈不规则状的第二毛边 102a, 因此必须另外 以车削或其它的加工方式将工件 100a 的第二毛边 102a 进行修整, 才能得到圆滑的表面。
但是, 上述第一毛边利用人工以木槌敲击毛边的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问题 :
1、 利用人工以木槌敲击毛边须依靠作业者的经验, 否则工件容易因为去除毛边的 动作敲击到本体而产生变形。
2、 利用人工以木槌敲击毛边, 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不但较为费力, 而且并不符合环 保上的规范。
3、 去除毛边的效率不佳且速度慢, 浪费大量的生产时间及成本。
因此, 本发明人有感上述问题之可改善, 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 而提出一 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之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有铆断毛边及修整毛边功能的复合式刀 具。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刀具, 包括 : 一刀座 ; 一滚刀, 该滚刀固定 地设置于该刀座一侧 ; 以及一车刀, 该车刀组装于该刀座, 且与该滚刀位在该刀座的同一 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作业者可利用复合式刀具进行两段式的毛边去除工作, 意即以滚刀先行铆断体 积较大的第一毛边, 并且使较小的第二毛边的不连续断面在铆断第一毛边的同时得以预先铆平, 再进行后续加工, 随后再以车刀车除体积较小的第二毛边, 因此作业者在去除毛边时 不需靠经验, 即可得到较佳的圆滑表面, 且工件不易变形。此外, 还可降低刀具因不连续切 削造成的碰撞与损坏。
2、 利用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时的噪音小, 且省时省力, 符合环保上的规范。
3、 利用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效率较佳, 生产的时间减少, 成本也降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 方法及功效, 请参阅 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附图, 相信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与特点, 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 具体的了解, 然而所附附图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技术使用木槌敲击的方式将工件的第一毛边去除的平面示意图。 图 2 是现有技术工件在第一毛边去除后, 仍留有第二毛边的平面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动作示意图 ( 一 )。 图 6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动作示意图 ( 二 )。 图 7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动作示意图 ( 三 )。 图 8 是本发明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动作示意图 ( 四 )。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 现有技术 ] 100a 工件 101a 第一毛边 102a 第二毛边 200a 木槌 [ 本发明 ] 10 刀座 11 容置槽 12 固定孔 20 滚刀 21 枢轴 22 滚轮 30 车刀 31 刀柄 32 刀片 40 锁固件 100 工件 101 第一毛边 102 第二毛边 200 夹具300 进给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3 及图 4 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刀具, 用以去除一外形为环形的工 件 100( 请配合参阅图 5 所示 ) 的毛边, 上述的工件 100 可为汽、 机车的铝制轮圈, 此处以机 车的轮圈为例进行说明, 但未有限定。
该复合式刀具包括 : 一刀座 10、 一滚刀 20、 一车刀 30、 及至少两个锁固件 40。其中 该刀座 10 一侧设有一容置槽 11, 该容置槽 11 由该刀座 10 的侧面往内凹陷而成且延伸至该 刀座 10 的前端面。该刀座 10 顶面设有连通于该容置槽 11 的至少两个固定孔 12, 附图中固 定孔 12 的数量为四个, 但不限定。
该滚刀 20 包含一枢轴 21、 及一滚轮 22, 该枢轴 21 固定地设置于该刀座 10 一侧。 该滚轮 22 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枢轴 21 一端, 且位于该刀座 10 外, 从而使该滚刀 20 固定地设 置于该刀座 10 一侧。
该车刀 30 包含一刀柄 31、 及一刀片 32, 该刀柄 31 收容于该刀座 10 的容置槽 11 内, 使该车刀 30 组装于该刀座 10。该刀片 32 伸出于该刀座 10 外。该车刀 30 与该滚刀 20 位于该刀座 10 的同一侧, 且该车刀 30 与滚刀 20 两者相互平行。
该锁固件 40 在本实施例中为螺丝, 且数量为四个。然而, 该锁固件 40 的数量是因 根据该刀座 10 的固定孔 12 数量而定, 因此该锁固件 40 的数量必须有两个以上。该锁固件 40 穿设于该刀座 10 的固定孔 12 内, 且该锁固件 40 的末端伸入该容置槽 11 内, 并且抵接于 该车刀 30 的刀柄 31 一侧, 以使该车刀 30 固定于该刀座 10 上。
此外, 可通过该锁固件 40 与固定孔 12 的配合, 而在刀座 10 上涵盖有这些固定孔 12 的范围内, 对于该车刀 30 凸伸于该刀座 10 外的距离进行调整, 以符合不同的工件 100 使 用; 通过上述之组成以形成本发明的复合式刀具。
请参阅图 5 至图 8 并配合图 3 及图 4 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用该复合式刀具去 除环形工件的毛边的方法, 附图中的工件 100 是以轮圈为例, 但不限定, 上述的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
(a) 将工件 100 夹持于一夹具 200 上, 并使工件 100 作慢速旋转运动 ( 如图 5)。
(b) 提供一复合式刀具与一进给机构 300 配合, 使该复合式刀具可沿着工件 100 的 轴向往复进给 ( 如图 6), 并利用该复合式刀具的滚刀 20 的滚轮 22 先铆断工件 100 的第一 毛边 101( 即轮圈的溢流块 ), 同时对第二毛边 102 的不连续断面, 利用滚轮 22 进行修整。
(c) 当第一毛边 101 铆断后, 提高工件 100 的转速, 且利用该复合式刀具的车刀 30 的刀片 32 继续进给, 并将铆断第一毛边 101 后所产生的第二毛边 102 以车削方式修整去除 ( 如图 7)。
(d) 得到具有圆滑表面的工件 100( 如图 8)。
附图中是以同时使用两把复合式刀具为例, 如此可一次去除工件 100 前、 后两侧 的毛边。当然, 也可仅使用一把复合式刀具。
所以, 利用本发明复合式刀具, 具有如下述的特点及功能 :
1、 作业者可利用复合式刀具进行两段式的毛边去除工作, 意即以滚刀先行铆断体 积较大的第一毛边, 随后再以车刀车除体积较小的第二毛边, 因此作业者在去除毛边时不需靠经验, 即可得到较佳的圆滑表面, 且工件不易变形。
2、 利用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时的噪音小, 且省时省力, 符合环保上的规范。
3、 利用复合式刀具去除毛边的效率较佳, 生产的时间减少, 成本也降低。
4、 利用滚轮预先修整不连续断面, 并去除硬化层, 于后续加工时, 可降低刀具因不 连续切削造成的碰撞与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 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故举凡 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技术变化,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合 予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