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770584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4066.2

申请日:

2014.05.08

公开号:

CN105229387A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24F 7/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韩国空气流通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后:换气研究所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韩国首尔变更后:韩国首尔|||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24F 7/1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S-B·李变更后:李寿斌|||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7/10申请日:20140508|||公开

IPC分类号:

F24F7/10; F04D25/08; F24F11/02

主分类号:

F24F7/10

申请人:

韩国空气流通研究所有限公司

发明人:

S-B·李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3.05.10 KR 10-2013-005316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浦易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尤其涉及改善地下换气装置,供气时利用潜热进行隔热冷却,随着排气自动开闭的风门在发生火灾时会被强制关闭,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空气状态可自动控制整体的装置,其包括:供气扇(100),沿着地下构造物(1)的供气轴(10)设置于各层的供气口;排气扇(200),朝向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排气轴(20)设置于各层的排气口;多个连接扇(300),设置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从所述供气扇(100)向排气扇(200)形成多个空气流路;以及控制部,由均匀分散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的传感器(410)接收电信号,整体控制所述供气扇(100)、所述排气扇(200)及所述多个连接扇(300),从而可用低廉的价格控制地下构造物的内部温度上升,阻止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提高火灾安全性,尤其,不仅能在火灾初期就能灭火,而且极大提高地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扇,沿着地下构造物的供气轴设置于各层的供气口;
排气扇,朝向所述地下构造物的排气轴设置于各层的排气口;
多个连接扇,设置于所述地下构造物的各层天花板上,从所述供气扇向排气扇形成多个空气流路;以及
控制部,由均匀分散于所述地下构造物的各层天花板上的传感器接收电信号,整体控制所述供气扇、所述排气扇及所述多个连接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扇及所述排气扇由设置于棱柱形框架内的圆筒形风扇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气扇和所述排气扇中的一个以上进一步设置有防火风门,所述防火风门随着风扇的动作进行开闭,然后通过随着温度动作的熔断器被强制关闭。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气扇和所述连接扇中的一个以上进一步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送风时产生的负压吸水,然后细小地喷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中的一个以上,所述控制部控制地下构造物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维持到设定的基准值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扇通过可进行两轴以上控制的指向角度调整单元设置于地下构造物的天花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沿着圆筒形风扇的排出口边缘以放射状等间距设置多个,并在所述喷嘴连接有供水管道。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在由多个同心圆型管道和“十”字形管道构成的滤网设置多个,并在所述 喷嘴连接有供水管道。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气扇进一步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从而混合着负离子进行供气。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火风门包括:
叶片,两端的转轴贯穿所述框架而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具有重量体而水平排列多列;
连接杆,一体连接有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转轴一侧的连杆臂,使所述多个叶片的开度保持相同;
锁片,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多个转轴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侧而在一侧形成有挂钩,形成为圆形,在圆周上的规定区间形成有角度控制环;
卡止端部,固定于支撑所述锁片的所述转轴的底部而一体旋转,并朝法线方向突出以对应所述角度控制环;
熔断器,挂有所述锁片的挂钩,在规定温度以下保持固定状态以限制所述锁片旋转,当超过规定温度时被熔化而使所述锁片旋转;以及
弹性体,弹性旋转所述锁片。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其设置有所述重量体的相反侧形成为弯曲的截面,而使水平通过的空气朝上侧流动,所述叶片的长度形成为逐渐变长以使设置高度位于所述框架的下部。

说明书

说明书综合地下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尤其涉及改善地下换气装置,供气时利用潜热进行隔热冷却,随着排气自动开闭的风门在发生火灾时会被强制关闭,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空气状态可自动控制整体,从而可用低廉的价格控制地下构造物的内部温度上升,提高火灾安全性,尤其,不仅能在火灾初期就能灭火,而且极大提高地下构造物的空气质量,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装备整体的产品性及维修性。
背景技术
通常,在高层公寓或高层建筑物的地下构造物都设置有停车场,但是所述地下构造物不能通过自然换气完成空气循环,尤其,始终有汽车的尾气及其他残留气体,因此,实际上通过强制换气来循环空气。
图1是现有地下换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地下换气装置在与地下构造物1垂直的供气轴10设置有供气扇11以供应新鲜的外部空气,在与地下构造物1垂直的排气轴20设置有排气扇21以排放污染的空气。
与此同时,在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扇30而从所述供气扇11向所述排气扇21形成空气流路,在所述排气轴20内设置有引导扇40以朝上侧引导排气。
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地下换气装置,其供气扇11动作而通过供气轴10向地下构造物1强制供气,地下构造物1内的污染空气则通过连接扇30传送到所述排气扇21,然后使排气扇21动作而通过排气轴20强制排气。
此时,所述引导扇40动作而使通过排气扇20排放的空气不会发生逆流,从而顺利完成排气。
但是,现有地下换气装置在高温地区或夏季时,高温的外部空气被供 应到地下构造物1,因此,内部温度变高,而另外需要冷气,由此导致冷气电力消耗大,而且,在地下构造物1发生火灾时,因火灾导致的高温的空气沿着排气轴20容易蔓延到其他楼层,因此始终有大型火灾的危险性。
尤其,现有地下换气装置其供气扇11、排气扇21以及连接扇30单纯通过“打开”和“关闭”控制整体动作,因此,在大型地下构造物1中不能进行局部换气,需要启动全部风扇进行换气,因此启动费用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改善地下换气装置,排气时利用潜热进行隔热冷却,从而可用低廉的费用控制地下构造物的内部温度上升,随着排气自动开闭的风门在火灾时会被强制关闭,从而阻止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而提高火灾安全性,尤其,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空气状态可自动控制整体,因此不仅能在火灾初期就能灭火,而且极大提高地下构造物的空气质量,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装备整体的产品性及维修性。
为此,本发明包括:供气扇,沿着地下构造物的供气轴设置于各层的供气口;排气扇,朝向所述地下构造物的排气轴设置于各层的排气口;多个连接扇,设置于所述地下构造物的各层天花板上,从所述供气扇向排气扇形成多个空气流路;以及控制部,由均匀分散于所述地下构造物的各层天花板上的传感器接收电信号,整体控制所述供气扇、所述排气扇及所述多个连接扇。
此时,所述供气扇及所述排气扇由设置于棱柱形框架内的圆筒形风扇构成。
优选地,在所述供气扇和所述排气扇中的一个以上进一步设置有防火风门,所述防火风门随着风扇的动作进行开闭,然后通过随着温度动作的熔断器被强制关闭。
优选地,在所述供气扇和所述连接扇中的一个以上进一步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送风时产生的负压吸水,然后细小地喷射。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中的一个以上,所述控制部控制地下构造物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维 持到设定的基准值以下。
优选地,所述连接扇通过可进行两轴以上控制的指向角度调整单元设置于地下构造物的天花板上。
优选地,所述喷嘴沿着圆筒形风扇的排出口边缘以放射状等间距设置多个,并在所述喷嘴连接有供水管道,还优选地,所述喷嘴在由多个同心圆型管道和“十”字形管道构成的滤网设置多个,并在所述喷嘴连接有供水管道。
优选地,在所述供气扇进一步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从而混合着负离子进行供气。
优选地,所述防火风门包括:叶片,两端的转轴贯穿所述框架而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具有重量体而水平排列多列;连接杆,一体连接有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转轴一侧的连杆臂,使所述多个叶片的开度保持相同;锁片,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多个转轴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侧而在一侧形成有挂钩,形成为圆形,在圆周上的规定区间形成有角度控制环;卡止端部,固定于支撑所述锁片的所述转轴的底部而一体旋转,并朝法线方向突出以对应所述角度控制环;熔断器,挂有所述锁片的挂钩,在规定温度以下保持固定状态以限制所述锁片旋转,当超过规定温度时被熔化而使所述锁片旋转;以及弹性体,弹性旋转所述锁片。
优选地,所述叶片其设置有所述重量体的相反侧形成为弯曲的截面,而使水平通过的空气朝上侧流动,所述叶片的长度形成为逐渐变长以使设置高度位于所述框架的下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改善地下换气装置,排气时利用潜热进行隔热冷却,从而可用低廉的费用控制地下构造物的内部温度上升,随着排气自动开闭的风门在火灾时会被强制关闭,从而阻止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而提高火灾安全性,尤其,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空气状态可自动控制整体,因此不仅能在火灾初期就能灭火,而且极大提高地下构造物的空气质量,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装备整体的产品性及维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地下换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供气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喷嘴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供气扇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排气扇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防火风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防火风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防火风门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排气扇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发生火灾时连接扇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地下构造物,10:供气轴,20:排气轴,100:供气扇,110:喷嘴,120:框架,130:圆筒形风扇,131:排出口,140:负离子发生器,200:排气扇,210:防火风门,220:框架,211:叶片,211b:转轴,211c:重量体,212:连接杆,212a:连杆臂,213:锁片,213a:挂钩,213b:角度控制环,214:卡止端部,215:熔断器,215a:熔断器端部,216:弹性体,300:连接扇,310:指向角度调整单元,410:传感器,500:引导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供气扇的示意图,图4a是正截面图,图4b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喷嘴的设置例的示意图,图5a是设置于风扇的排出口上的喷嘴的示例图,图5b是设置于框架的滤网上的喷嘴的示例图,图6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供气扇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排气扇的示意图,图7a是风扇动作 而打开防火风门的状态示意图,图7b是风扇停止而关闭防火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的防火风门的示意图,图8a是左侧视图,图8b是主视图,图8c是右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防火风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防火风门的动作例的示意图,图10a是平常随着风扇的动作可开闭防火风门的状态示意图,图10b是火灾时与风扇的动作无关而强制关闭防火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排气扇的设置例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中发生火灾时连接扇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如图2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由设置于地下构造物1的供气扇100、排气扇200、连接扇300以及与所述风扇通过有无线连接的控制部(省略图示)构成,在所述供气扇100设置有喷嘴110及/或防火风门(省略图示),从而具有防火功能的同时,随着送风细微喷水而具有冷却效果,在所述排气扇200设置有防火风门210而预防火灾发生时火灾蔓延,在所述连接扇300设置有喷嘴(省略图示)及/或可两轴控制的指向角度调整单元300而能够调整送风方向,尤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传感器410检测出的状态整体控制所述供气扇100、所述排气扇200以及所述连接扇300,从而使地下构造物1顺利换气。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包括:供气扇100,沿着地下构造物1的供气轴10设置于各层的供气口;排气扇200,朝向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排气轴20设置于各层的排气口;多个连接扇300,设置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从所述供气扇100向排气扇200形成多个空气流路;控制部,由均匀分散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的传感器410接收电信号,整体控制所述供气扇100、所述排气扇200及所述多个连接扇300。
首先,如图2及图3所示,在形成于公寓或高层建筑物的地下的地下构造物1垂直形成有用于供气的供气轴10和用于排气的排气轴20,从而通过所述供气轴10供应新鲜空气,并通过所述排气轴20排放被污染的内部空气。
此时,在所述供气轴10在各层形成有供气口,从而通过所述供气口从所述供气轴100向地下构造物1的室内空气供气,在所述供气口设置有供气扇100而强制供气。
如图4所示,所述供气扇100在大致呈四边柱形的框架120内部设置有圆柱形风扇130,所述风扇130由旋转翼132构成,所述旋转翼由通过供电来控制旋转速度的马达131进行旋转。
尤其,本发明中,在所述供气扇100形成有通过送风时产生的负压吸水来细微喷水的喷嘴110。
即,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如图4a及图5a所示,所述喷嘴110沿着圆筒形风扇130的排出口131边缘以放射状等间距设置多个,并在所述喷嘴110连接有供水管道。
由此,沿着排出口131的边缘朝向内侧设置的多个喷嘴110以微粒形态喷水。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如图4b及图5b所示,所述喷嘴110在由多个同心圆型管道151和“十”字形管道152构成的滤网150设置多个,并在所述喷嘴110连接有供水管道。
由此,多个喷嘴110通过位于供气扇100的框架120前方的滤网150以微粒形态进行喷水。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供气扇100选择设置所述两种喷嘴110中的任一种皆可,但在以下说明的连接扇300优选设置第二种喷嘴110。
通过如上所述结构,无需其他的驱动源,与送风量成比例吸水,并以微粒形态进行喷水,由此喷射的水因蒸发潜热而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完成隔热冷却。
由此,无需其他的冷气循环装置就能对地下构造物1进行隔热冷却,从而对地下构造物1进行换气时,提高经济效果。
其次,如上以微粒形态喷射的水粘附于灰尘等异物上后一起掉落,从而具有过滤异物的功能。
进一步地,利用含水的空气能够扑灭初期火灾。
而且,控制连接于所述喷嘴110的供水管道,根据需要例如当外部气温下 降时,不进行所述隔热冷却。
如图4所示,在所述供气扇100的排出口131侧进一步形成有负离子发生器140而供气时产生负离子,从而能够使地下构造物1保持更加舒适的室内空气。
优选地,如示例所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40设置于边缘附近以便送风时自然混合于供气里。
此时,所述供气扇100相较于由一个大容量风扇构成,优选由横竖层叠多个小容量风扇构成,例如,如图6所示,横×竖能够以4列×2列层叠排列。
然后,在所述排气轴20在各层形成有排气口,通过所述排气口从地下构造物1向所述排气轴20排气,在所述排气口形成有排气扇200,从而强制排气。
此时,如图2所示,在所述排气轴20优选在层和层之间进一步设置引导扇500,从而能够更加顺利排气。
如图7所示,所述排气扇200在大致呈四边柱形的框架220内部设置有圆柱形风扇230,所述风扇230也与所述供气扇100相同,由旋转翼232构成,所述旋转翼由通过供电来控制旋转速度的马达231进行旋转。
尤其,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排气扇200设置有防火风门210,所述防火风门随着风扇的动作进行开闭,然后通过随着温度动作的熔断器215被强制关闭。
即,如图7至10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防火风门210优选包括:多个叶片211,两端的转轴211a、211b贯穿所述框架220而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具有重量体211c而水平排列多列;连接杆212,一体连接有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转轴211a一侧的连杆臂212a,使所述多个叶片211的开度保持相同;锁片21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多个转轴211b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侧而在一侧形成有挂钩213a,形成为圆形,在圆周上的规定区间形成有角度控制环213b;卡止端部214,固定于支撑所述锁片213的所述转轴211b的底部而一体旋转,并朝法线方向突出以对应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熔断器215,挂有所述锁片213的挂钩213a,在规定温度以下保持固定状态以限制所述锁片213旋转,当超过规定温度时被熔化而使所述锁片213旋转;以及弹性体216,弹性旋转所述锁片213。
首先,如图7b所示,所述叶片211垂直设置时形成墙壁,水平设置时成为可供空气流通的平板形翼部。
此时,如图8所示,在所述叶片211的两侧分别突出形成有转轴211a、211b,而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220。
如图7所示,在所述叶片211形成有重量体211c,而不作用其他的外力时,如图7b所示,因所述重量体211c而保持水平状态,当送风时,如图7a所示,因空气流动而自动被打开。
尤其,所述叶片211具有方向性,因此,仅在从排气扇200顺方向(图7中的从左到右)送风时被打开,从排气轴20反方向(图7中的从右向左)送风时不被打开。
此时,如图8c所示,在所述叶片211的一侧转轴211a分别固定有连杆臂212a而一体旋转,所述多个连杆臂212可旋转地连接于垂直设置的一个连接杆212上,从而多个叶片211皆保持着相同的角度进行旋转。
如图8a、图9及图10所示,在所述叶片211的另一侧旋转211b中的任一个可旋转地设置有形成有挂钩213a的锁片213。
所述锁片213大致呈圆盘形,在一侧一体形成有角度控制环213b。
如图9及图10所示,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由局部被切的环形构成,大致切除90度,换句而言,由270度左右的闭区间和90度左右的开区间构成。
在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的开区间内设置有卡止端部214而限制其旋转角度。
与此同时,在所述叶片211的另一侧转轴211b的底端固定有卡止端部214,而所述卡止端部214与所述转轴211b一体旋转,所述卡止端部214相对于所述转轴211b朝法线方向突出形成,而位于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的开区间内。
此时,图9中附图标记217是轴承,虽未图示,可根据需要增加套管等。
熔断器215固定于所述框架220上,卡止于所述锁片213的挂钩213a而选择性地限制所述锁片213的旋转。
所述熔断器215在其内部形成有铅等熔点相对低的金属。
此时,所述熔断器215在发生火灾而超过规定温度时,熔断器端部215a轴向移动而进入到内部,从而使所述锁片213旋转。
最后,所述锁片213通过设置于所述框架220上的两个以上的如螺旋弹簧 的弹性体216而如图10所示朝逆时针方向弹性旋转,在图10a所示状态下,受高温影响而所述熔断器215的熔断器端部215a进入到内部时,如图10b所示,所述锁片213朝逆时针方向弹性旋转。
如图10a所示,通过所述结构,所述防火风门210平常时,其所述卡止端部214位于锁片213的角度控制环213b的开区间内,从而所述叶片211可在90度范围内进行旋转。
由此,排气扇200动作时,如图7a所示,多个叶片211随着送风被水平打开而完成排气,当所述排气扇200停止时,如图7b所示,因重量体211c而垂直关闭。
由此,通过所述排气扇200动作时被打开而停止时被关闭,能够防止污染的空气通过供气轴20逆流到室内。
在发生火灾时,所述熔断器215的熔断器端部215a进入到内部,而如图10b所示,通过挂钩213a被卡止于所述熔断器端部215a的锁片213因弹性体216而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也一同旋转。
其结果,位于所述角度控制环213b的开区间内的卡止端部214通过闭区间强制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通过固定有所述卡止端部214的转轴211b强制旋转叶片211,所述所有的叶片211成垂直状态,而如图7b所示,以相同的形态形成防火壁。
由此,发生火灾时,多个叶片211形成防火壁而能够预防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
此时,所述弹性体216的弹性系数非常高,因此,即便所述排气扇200进行送风,所述叶片211也不被打开。
虽未图示,可根据需要,在所述供气扇100进一步形成所述防火风门210,由此,能够预防在其他楼层发生的火灾的热气与空气一起进入到室内。
与此同时,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叶片211其设置有所述重量体211c的相反侧由弯曲的截面形成,从而使水平通过的空气朝上侧流动,所述叶片的长度形成为逐渐变长以使设置高度位于所述框架220的下部。
由此,通过排气扇200的送风,所述叶片211保持水平时,无需其他的导向叶片,而沿着弯曲叶片211排气,由此自然朝向排气轴20的上方。
所述叶片211的长度从上部朝下部逐渐变长时,沿着叶片211朝上方弯曲的位置因高度而不同,因此能够更加顺利排气。
如上所述,优选地,具有弯曲截面的叶片211仅适用于排气扇200,设置于所述供气扇100的叶片(省略图示)具有“一”字形截面。
此时,所述排气扇200与所述供气扇100相同,相较于由一个大容量风扇构成,优选由横竖层叠多个小容量风扇构成,例如,如图11所示,横×竖能够以4列×2列层叠排列。
如图2及图12所示,连接扇300无需其他的框架而设置于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如图3所示,从所述供气扇100朝向所述排气扇200形成多个空气流路。
尤其,如图12所示,用于在天花板设置所述连接扇300的指向角度调整单元310能够360度旋转所述连接扇300,同时能够调整其上下指向角度而能够控制两轴以上,从而能够改变送风方向。
虽未图示,可在所述连接扇300使用所述喷嘴。
控制部(省略图示)分别通过有无线连接于所述供气扇100、排气扇200以及连接扇300,同时如图2及图3所示,也与传感器410进行连接,所述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层天花板上。
所述传感器410从地下构造物1的空气中综合检测出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中的任一种以上,并将检测的数值通过电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部。
由此,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供气扇100、连接扇300以及排气扇200动作以便检测地下构造物1内部的被污染的空气并强制进行换气,尤其,对于由传感器410获取的地下构造物1上的局部污染也通过该空气流路上的临近连接扇300进行控制。
由此,所述控制部400可将地下构造物1的整体区域或局部区域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粉尘量维持到设定的基准值以下。
以下,参照图2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如图2及图3所示,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其控制部通过均匀分布于地下构造物1内部的传感器410确认室内空气的质量。
如果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整体需要换气,则使所述供气扇100、连接扇300以及排气扇200全部动作而在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形成多个空气流路,从而完成整体换气。
与此相反,如果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局部需要换气,则使所述供气扇100和排气扇200动作的同时,为了形成规定的空气流路而仅选择检测出污染区域附近的连接扇300进行动作,从而完成换气。
与此同时,根据检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污染度可增减送风量。
在所述供气扇100设置有喷嘴110和负离子发生器140,所述喷嘴110随着供气以微粒形态喷水,利用蒸发潜热完成隔热冷却,从而无需其他的冷气循环装置就能防止高温地区或夏季时外部的热气直接流入到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同时还具有粘附于异物上掉落的功能。
通过设置于所述供气扇100的负离子发生器140能够在供气中含负离子,从而能够使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保持舒适状态。
虽未图示,通过在所述供气扇100增加防火风门,从而能够增加防火功能。
与此同时,在所述排气扇200设置有防火风门210,平常时随着排气送风自动被打开,而在排气扇200不动作时,因重量体211c而自动被关闭,从而能够防止污染的空气通过排气轴20逆流。
尤其,发生火灾时,所述防火风门210通过熔断器215被强制关闭,从而无需其他电源就能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
在供气扇100使用所述防火风门,从而能够预防火灾蔓延到对应楼层。
在本发明中,在地下构造物1的天花板通过可控制两轴以上的指向角度调整单元310设置有多个连接扇300,同时均匀分布有多个传感器410,因此当局部空气发生污染时,无需启动全部的换气装置,启动对应区域的连接扇300,从而通过特定的空气流路向外部排放被污染的内部空气。
而且,在所述连接扇300也设置有喷嘴(省略图示),从而能够在空气流路上以微粒形态进一步供水。
尤其,如图12所示,在地下构造物1的内部发生火灾时,传感器410检测到火灾,通过指向角度调整单元310控制连接扇300使其朝向对应区域,从而通过设置于所述供气扇100的喷嘴110供应含很多水分的空气,然后进一步 控制设置有喷嘴的连接扇300使其朝向所述火灾发生区域,从而还具有初期就能扑灭火灾的效果。
工业利用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的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供气时,通过供气扇100的喷嘴110及/或连接扇300的喷嘴,利用蒸发潜热进行隔热冷却,从而在高温地区或夏季无需其他的冷气循环装置,就能用低廉的价格防止地下构造物的内部温度上升,而且还能去除异物。
第二,在排气扇200及/或供气扇100设置有防火风门,根据所述供气扇100及/或排气扇200的动作自动进行开闭而防止空气逆流,在发生火灾时被强制关闭,阻止火灾蔓延到其他楼层,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第三,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的空气状态能够自动控制整体,因此,在地下构造物1整体或局部发生污染时,对于对应区域能够局部进行换气,从而无需启动整体系统,尤其,火灾初期就能进行灭火,极大提高地下构造物的空气质量,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装置整体的产品性及维修性。

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地下换气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地下换气装置,尤其涉及改善地下换气装置,供气时利用潜热进行隔热冷却,随着排气自动开闭的风门在发生火灾时会被强制关闭,在地下构造物中,根据局部空气状态可自动控制整体的装置,其包括:供气扇(100),沿着地下构造物(1)的供气轴(10)设置于各层的供气口;排气扇(200),朝向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排气轴(20)设置于各层的排气口;多个连接扇(300),设置于所述地下构造物(1)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