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6958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47507.8

申请日:

2015.11.03

公开号:

CN105241173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D 29/00申请日:20151103|||公开

IPC分类号:

F25D29/00; F25D11/00

主分类号:

F25D29/00

申请人:

TCL智能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孟兰; 曹洁; 于帮兴; 张雪莲

地址:

230601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业园翡翠路3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若否,则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及一种冰箱。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冰箱间室温度可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节,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冰箱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保证了冰箱温控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若否,则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冰箱运行之前,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还包括: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其中,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包括步骤:
确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
确定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基准参数与所述偏移参数,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包括步骤:
设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通过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所述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初始基准参数为所述基准参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所述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初始基准参数为所述基准参数包括步骤:
将待测冰箱放置于所述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计算该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与国标典型温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设定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以对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进行修正,其中,设定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包括步骤:
搭建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试验环境;
基于所述试验环境使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将试验所得到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设置为对应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通过对试验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环境温度与间室温度的函数关系;
根据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函数关系,确定所述偏移参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ΔC=Z-y=Z-(a0+a1x+...+akxk);
其中,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 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

8.  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
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用于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当前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变化值未在所述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时,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ΔC=Z-y=Z-(a0+a1x+...+akxk);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10.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各制冷间室内的温度一般都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冰箱制冷系统各参数都是根据冰箱在环境温度32℃条件下运行计算所得的最佳匹配参数而设置的,因而并不能完美匹配所有环境温度,从而会影响到冰箱各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若温度变化的波动范围过大,将会影响到对冷藏食品的冷藏效果。若不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实时调整冰箱的制冷参数以对制冷间室内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则很容易出现低环境温度时制冷间室温度过低而导致食物冻坏,或者高环境温度时制冷间室温度偏高而导致食物变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旨在解决冰箱制冷间室的温度不能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若否,则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优选地,在冰箱运行之前,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还包括: 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其中,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包括步骤:
确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
确定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基准参数与所述偏移参数,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优选地,所述确定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包括步骤:
设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通过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所述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初始基准参数为所述基准参数。
优选地,所述通过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所述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初始基准参数为所述基准参数包括步骤:
将待测冰箱放置于所述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计算该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与国标典型温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设定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以对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进行修正,其中,设定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优选地,所述确定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包括步骤:
搭建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试验环境;
基于所述试验环境使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将试验所得到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设置为对应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通过对试验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环境温度与间室温度的函数关系;
根据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函数关系,确定所述偏移参数。
优选地,所述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ΔC=Z-y=Z-(a0+a1x+...+akxk);
其中,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优选地,所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
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用于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当前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变化值未在所述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时,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优选地,所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ΔC=Z-y=Z-(a0+a1x+...+akxk);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
本发明根据国标进行试验统计,从而计算获得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当冰箱内间室温度的波动范围过大时,通过该公式对当前环境温度下冰箱间室制冷的开关机点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间室温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冰箱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保证了冰箱温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步骤S0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步骤S012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步骤S02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试验统计得出的冰箱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8为图7所对应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冰箱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 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步骤S20,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由于材料等技术问题,冰箱并不能完全避免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因而容易使得冰箱间室内的温度产生波动,进而影响到冰箱的制冷。对于冰箱来说,一般设定温区处于零上的制冷间室的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冷藏间室一般只有最下层放置抽屉,因而其上下空间对流比较顺畅,尤其冷藏间室最上层可通过箱体进行热传导,因而最容易受到环温影响。若环温偏低,根据热传导,冰箱冷藏间室与外界热交换变缓,间室内部上下空间对流减少,冷藏室整体空间储藏的冷量增加,间室平均温度偏低;若环温偏高,根据热传导,冰箱冷藏间室尤其最上层通过冰箱箱体与外界热交换变快,间室内部上下空间对流增加,冷藏室整体空间储藏的冷量降低,间室平均温度升高。如不能够根据环温实时调整制冷参数,则很容易出现低环温间室温度过零导致冰箱食物冻坏,或者高环温间室温度偏高导致冰箱食物变质。
此外,由于冰箱制冷系统(蒸发器面积、灌注量、发泡厚度等)是根据国际标准冰箱在环境温度32℃条件下运行计算所得的最佳匹配参数,因而并不能完美匹配所有环温。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对冰箱间室温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也即需要重新设置控制冰箱内压缩机运行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例如5分钟后,也即在冰箱稳定运行后,需要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具体通过冰箱间室温度的波动进行确定,而冰箱间室温度的波动具体可通过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若该温度变化值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则无需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反之,则需要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其中,预设时长与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的设置不限,既可以根据国际相关通用标准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试验进行设置。
例如,当冰箱运行预定时间至稳定后,先读取一次当前的冰箱间室的间室温度;然后,再间隔预设时长,比如30分钟后,再读取一次当前的冰箱间室的间室温度;若30分钟内间室温度的变化值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则无需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例如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为:温度升高小于0.5℃,温度降低小于0.5℃,也即为温度区间(-0.5℃,0.5℃)。若在该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则无需进行温度调节,而若不在该温度区间内则需要进行温 度调节。
步骤S30,若否,则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步骤S40,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步骤S50,若是,则不处理。
根据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实现对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调节需要获得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从而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并最终根据获得的开关机点,对与该开关机点相应的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得到当前冰箱内的待调节间室在预设时长内的温度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度波动阈值范围时,此时触发采用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以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进而对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从而有效保证在任何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能使冰箱间室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值的左右,有效避免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冰箱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保证了冰箱温控的稳定性。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还包括:步骤S00,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如图3所示,步骤S00: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包括步骤:
步骤S01,确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
步骤S02,确定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
步骤S03,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基准参数与所述偏移参数,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本实施例中,为准确测定以得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优选采用 国际标准,首先确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该基准参数为基准环境温度(比如25℃)下的开关机点参数;其次确定其他环境温度下开机点的偏移参数,该偏移参数以基准环境温度为基准的,也即在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开机点的偏移参数为零,而在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开机点的偏移参数不为零。在确定了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以及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之后,即可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本实施例中首先科学地确定试验环境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基准参数,进而在该基础条件之下进行试验所得到的试验数据也是科学的,因而也保证了最终得到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也是科学且精确的,从而使得本发明更具有科学性。
参照图4,图4为图3中步骤S0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1包括:
步骤S011,设定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温度波动范围标准(±0.5摄氏度)及试验环境温度条件,设定在25℃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C1、C2,并设定C1=0,C2=1,则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TON=设定温度+C1;TOFF=TON–C2;
其中,TON为开机点,表示当高于或等于该开机点所对应的温度值时,压缩机开机制冷;TOFF为关机点,表示当低于或等于该关机点所对应的温度值时,压缩机关机以停止制冷;C1为开机点的初始基准参数,C2为关机点的初始基准参数。
步骤S012,通过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所述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初始基准参数为所述基准参数。
本实施例中,上述开关机点公式中初始基准参数C1、C2仅仅只是根据国标而设定的理论值,而冰箱的开关机点的实际设置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环 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等,因此,为准确获得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对应的计算公式,因此需要进行相应试验以根据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对初始基准参数进行相应修正,进而用以确定相应的基准参数。
参照图5,图5为图4中步骤S012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12包括:
步骤S0121,将待测冰箱放置于所述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步骤S0122,计算该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与国标典型温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设定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以对该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进行修正,其中,设定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基准参数为该待调节间室的关机点所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
本实施例中,为科学且精确地获得试验所需的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与关机点对应的计算公式,需要对开机点与关机点所分别对应的初始基准参数进行修正,具体修正步骤如下:
1)根据国标要求,将冰箱放置在25℃的环境温度中运行,冰箱运行稳定后再继续通电24小时;
2)取冰箱稳定运行24小时的数据,计算出间室平均温度值Tv;
3)根据国标典型温度TF(以冷藏室为例,典型温度值为5度),通过Tv-TF计算出实际平均温度与典型温度值的偏差,假定该偏差为K1。
4)调整参数C1=K1,C2=1保持不变;将该修正后的参数设定为冰箱各环温制冷的基准参数,则25℃环境温度下间室制冷的开机点与关机点分别所对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1;TOFF=TON-1;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1为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开机点基准参数,1为关机点基准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标要求的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25℃(SN、N、ST型)或32℃(T型)]、湿度(45%~75%)、空气流速(不大于0.25m/s)、空载(仅冷藏箱)、不开门稳定运行24h。因此,冰箱冷藏室、变温室、冷冻室的开关机温度点是根据冰箱在25℃环温、中档(冷藏5℃、变温0℃、冷冻 -18℃)条件下运行24小时后的实验数据所确定的。
参照图6,图6为图3中步骤S02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2包括:
步骤S021,搭建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试验环境;
步骤S022,基于所述试验环境使多台待测冰箱所分别对应的同一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国标试验所要求的时长,并计算该时长内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
步骤S023,将试验所得到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平均温度设置为对应的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步骤S024,通过对试验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待调节间室所对应的环境温度与间室温度的函数关系;
步骤S025,根据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函数关系,确定所述偏移参数。
本实施例中,基于基准环境温度下制冷间室所对应的开关机点基准参数,通过试验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在其他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制冷间室所对应的开机点偏移参数,进而最终确定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
本实施例中,首先搭建待调节间室在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下的试验环境。为提高对间室温度的精确控制,需要选定同类型规格的多台冰箱进行试验,同时设置多个不同的非基准环境温度进行试验,例如在5℃、15℃、24℃、32℃、38℃、43℃下,同时对多台冰箱进行试验,并待冰箱运行稳定后再继续通电24小时;取冰箱稳定运行24小时的数据,计算出各台冰箱间室的平均温度值,并将该平均温度值作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值。通过对不同冰箱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间室温度的记录,从而可得到如图7所示的冰箱的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为得到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需要对试验记录数据中环境温度值与待调节间室的温度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例如采用RBF(RadialBasisFunction)的曲线拟合或三次样条曲线拟合等,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记录数据中环境温度值与待调节间室的温度值之间的 函数关系进行拟合,从而得到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方程,如图8所示。
根据试验记录数据进行计算,若假设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拟合多项式函数为:y=a0+a1x+...+akxk,其中,y为间室温度值,x为环境温度值,则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a0、a1……ak和k。如图8中所计算出的本次试验下,拟合精度大于99.99999999%时所对应的间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4.5576+0.038x-0.0005x2,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拟合精度要求其所对应拟合的线性关系方程式亦不相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某一环境温度下,设定温度与间室温度的差值即为在该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因此,非基准环境温度下待调节间室的开机点所对应的偏移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ΔC=Z-y=Z-(a0+a1x+...+akxk);
其中,ΔC为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进一步地,若设定参数△C为任意环境温度下间室制冷开机点偏移参数,则任意环境温度下间室制冷的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偏移参数。当环境温度为基准环境温度时,ΔC为零,G为1。
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
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10,用于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例如5分钟后,也即在冰箱稳定运行后,需要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具体通过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10对冰箱间室温度的波动进行确定,而冰箱间室温度的波动具体可通过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 值,若判断模块20判断该温度变化值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则无需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反之,则需要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其中,预设时长与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的设置不限,既可以根据国际相关通用标准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试验进行设置。
例如,当冰箱运行预定时间至稳定后,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10先读取一次当前的冰箱间室的间室温度;然后,再间隔预设时长,比如30分钟后,温度变化值获取模块10再读取一次当前的冰箱间室的间室温度;若判断模块20判断在30分钟内间室温度的变化值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则无需进行冰箱间室温度的调节,例如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为:温度升高小于0.5℃,温度降低小于0.5℃,也即为温度区间(-0.5℃,0.5℃)。若在该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则无需进行温度调节,而若不在该温度区间内则需要进行温度调节。
当前温度值获取模块30,用于当所述温度变化值未在所述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时,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温度调节模块40,用于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开关机点与温度相关。
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温度值获取模块30获得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以及通过温度调节模块40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并最终根据获得的开关机点,对与该开关机点相应的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
进一步优选地,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如下:
TON=设定温度+K+ΔC;TOFF=TON-G;
ΔC=Z-y=Z-(a0+a1x+...+akxk);
其中,TON为开机点,TOFF为关机点,K为开机点基准参数,G为关机点基准参数,ΔC为开机点偏移参数,Z为设定温度,x为环境温度,k与ak为常数,y为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得到当前冰箱内的待调节间室在预设时长内的温度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度波动阈值范围时,此时触发采用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以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 应的开关机点,进而对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从而有效保证在任何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能使冰箱间室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值的左右,有效避免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冰箱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保证了冰箱温控的稳定性。
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冰箱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冰箱包括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100。冰箱通过该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装置100以实时检测冰箱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的波动变化,若间室温度的波动变化大于预置的温度波动阈值,则确定需要对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进行调节,具体通过控制待调节间室制冷的开关机点进行控制与调节,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冰箱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保证了冰箱温控的稳定性。
此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待调节间室的间室温度进行调节适用于各中环境温度下(例如零度以上或者零度以上)变温室、冷冻室的间室温度调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及冰箱.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间室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在冰箱运行预定时间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当前冰箱待调节间室在该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温度变化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波动范围之内;若否,则获取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以及当前冰箱外部的环境温度;根据预置的间室制冷开关机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与当前待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及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开关机点以对当前待调节间室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