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支撑于平面以供放置衣物,并可连接吊挂部以供吊挂衣物的吊挂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吊挂装置包括:主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与侧边;多个支撑部,每一个支撑部包括杆件与枢接件,枢接件枢接于主体;多个夹持组,每一个夹持组包括衔接部与夹固件,衔接部的一端连接主体,衔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夹固件,夹固件可供连接衣物;以及挂持件,其连接主体,挂持件包括勾部。
通过上述结构,该吊挂装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的杆件支撑于平面,并且主体的第一面朝向上方,主体的第一面可供放置衣物;于第二使用状态时,勾部连接吊挂部,衣物连接夹固件成垂吊状态,并且主体的第二面朝向上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吊挂装置,其可支撑于一平面以供放置一衣物,并可连接一固定物以供吊挂该衣物,该吊挂装置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框,该框围绕一面,该面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多个支撑部,每一个支撑部包括一杆件,该杆件的一端枢接于该主体;多个夹持组,每一个夹持组包括一夹固件,该夹固件连接该主体;以及一挂持件,其一第一端连接该主体。
通过上述结构,该吊挂装置具有一第一使用状态与一第二使用状态: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的该杆件支撑于该平面,并且该面的该第一面朝向上方,该面的该第一面可供放置该衣物;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挂持件的一第二端连接该固定物,该衣物连接该夹固件成垂吊状态,并且该主体的该第二面朝向上方。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吊挂装置,其可支撑于一平面以供放置一衣物,并可连接一固定物以供吊挂该衣物,该吊挂装置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框,该框围绕一面,该面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多个支撑部,每一个支撑部包括一杆件;多个夹持组,每一个夹持组包括一夹固件,该夹固件连接该主体;以及一挂持件,其一第一端连接该主体。
通过上述结构,该吊挂装置具有一第一使用状态与一第二使用状态: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该杆件连接于该主体并凸出于该主体以支撑于该平面,并且该面的该第一面朝向上方,该面的该第一面可供放置该衣物;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挂持件的一第二端连接该固定物,该衣物连接该夹固件成垂吊状态,并且该主体的该第二面朝向上方。
由于本发明构造新颖,具有增进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让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易被理解,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关于本发明吊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吊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吊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吊挂装置1为可支撑于平面(例如桌面、地面、洗衣机上的平台,或阳台的平台等)以供放置衣物90(如图1所示),或者可连接吊挂部80以供吊挂衣物90(如图2所示)。吊挂装置1主要包括主体10、多个支撑部20、多个夹持组30与挂持件40,接着便分别详细说明如下。
主体10包括第一面12、第二面14与侧边16。主体10亦可包括一框,该框包围一面,该面可为网体构成的面,但该面亦可为透明或不透明的板体构成的面。主体10的外形,举例来说,其可呈四边形或呈圆形等。另外,主体10可沿着主体10的一中心线,以面对面方式折合收纳。
支撑部20包括杆件22与枢接件24,枢接件24枢接于主体10,使得杆件22可与主体10相对旋转。进一步来说,可将杆件22打开以凸出于主体10(如图1所示),亦可将杆件22收起以邻接于主体10(如图2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0的数量为四个,且支撑部20的枢接件24枢接于主体10的角隅位置。但须注意的是,支撑部20的数量、位置与结构并不限于上述。以下便举出其它多种支撑部的结构。
(1)将相邻的两个支撑部20呈一ㄇ型结构,另一边亦为同样结构,使用时于各边将两个ㄇ型结构翻出便可支撑该主体10。
(2)支撑部20旋转进主体10的侧边的框架内。
(3)支撑部20以组合方式(例如以凹凸结构)连接主体10,支撑部20于不使用时可拆卸,需要使用支撑部20再组装。
夹持组30包括衔接部32与夹固件34。夹固件34可为衣夹,夹固件34供连接衣物90。衔接部32的一端连接主体10,衔接部32的另一端连接夹固件34。于本实施例中,夹持组30连接于主体10的第一面12,但须注意的是,夹持组30亦可连接于主体10的侧边16或第二面14。于本实施例中,衔接部32为绳部,但衔接部32并不限于此。但须注意的是,衔接部32与夹固件34可为一体成型,比如一个夹子的一端可夹衣物,另一端固着于该主体10。
挂持件40连接主体10,挂持件40包括勾部42,勾部供连接吊挂部80。举例来说,勾部42可为大型夹子或挂勾等。
关于挂持件40连接于主体10的位置与方式,举例来说,挂持件40可连接于主体10的第二面14、挂持件40可连接于主体10的侧边16,或者挂持件40可枢接于主体10。
举例来说,挂持件40为一体成型的可折硬件、金属线或为链状物所组成。当挂持件40为可折的硬件时,于第一使用状态,挂持件40可折到与第一面平行的状态。
吊挂装置1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接着便分别说明如下。
(1)第一使用状态
请参考图1。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支撑部20的杆件22支撑于平面(例如洗衣机的平面),主体10的第一面12朝向上方,该主体10的第一面12可供放置衣物90。使用者可暂时将待晾衣物90放至于第一面12,再逐一将各夹固件34夹于各衣物90。
于本实施例中,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实质上垂直,但其不限于此。
(2)第二使用状态
使用者将图1所示状态的吊挂装置1反转,使主体10的第二面14朝向上方,并且把杆件22收起至收纳区19,即成为图2所示的第二使用状态。第二使用状态即为晾衣状态,勾部42连接吊挂部80(例如竹竿)。夹持组30的夹固件34可连接衣物90,并且衣物90呈垂吊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20的杆件22收至邻接主体10的侧边。但须注意的是,杆件22的收纳位置并不限于此。
接着请参考图3与图4,关于本发明吊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3为吊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吊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吊挂装置1a主要包括主体10a、多个支撑部20、多个夹持组30与挂持件40a。本实施例中,挂持件40a与主体10直接或实质上连接,且挂持件40a与至少一部分的多个支撑部20连动,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每一个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a接近垂直时,挂持件40a接近主体10a,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挂持件40a则远离主体10a,每一个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a接近平行。
挂持件40a还包括链形物44,主体10还包括链形物通道18,链形物44穿设于链形物通道18,链形物44的一端连接勾部42,链形物44的另一端连接杆件22的末端。于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欲将第一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改变为第二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时,使用者不需逐一扳动杆件22使其收起,而是仅需握持挂持件40a的勾部42朝向如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链形物44便会拉动杆件22将其收起。
除此之外,挂持件40a与多个支撑部20连动的方式仍有其它多种可行方式。比如说,链形物44的另一端可直接连接杆件22的末端,亦即不经过链形物通道18而与多个支撑部20连动。
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a接近垂直时,挂持件40a接近主体10a;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挂持件40a远离主体10a,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a的夹角小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支撑部20的杆件22与主体10a的夹角。
须注意的是,图3所示的链形物44似乎仅能将其中两杆件22收起,然而,图3为了避免混淆起见,其为简化过后的附图。事实上,挂持件40a另外有一相同链形物,一端亦连接勾部42,两杆件22依同样方式与链形物44相连,并穿过链形物通道18后同样与勾部42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无论目的、手段及功效,均具有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但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