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7643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9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8278.0

申请日:

2014.06.06

公开号:

CN104119658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9/00申请日:20140606|||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9/00; C08L25/12; C08L35/06; C08K5/521; C08K5/103; B29B9/06

主分类号:

C08L69/00

申请人:

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健尔; 傅建永; 于海洋; 沈曙光; 邱琪浩; 徐小武

地址:

315204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化工区海天中路6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代理人:

徐良江;袁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PC树脂68~87.5%,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10~20%,磷系阻燃剂1~5%,SMA无规共聚物1~5%,抗氧剂0.5~1.0%,润滑剂                                         0~1.0%。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充分发挥磷-氮协效阻燃效应,提高PC材料的阻燃性能,大幅降低磷酸酯阻燃剂的添加量,解决了传统磷系阻燃PC树脂耐热性能较差的缺陷,所得无卤阻燃PC组合物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成本适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PC树脂                                         68~87.5%
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      10~20%
磷系阻燃剂                                      1~5%
SMA无规共聚物                                 1~5%
抗氧剂                                          0.5~1.0%
润滑剂                                          0~1.0%
所述的PC为双酚A型PC树脂,中低粘度,熔体流动速率MI为10-15g/10min;
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采用本体法生产,重均分子量20000-30000,N-苯基马来酰亚胺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25%,环戊烯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15%,熔体流动速率MI优选为20-30g/10min(220℃/10min);
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固体磷酸酯,磷含量10-12%;
所述的SMA无规共聚物,MA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 ;
所述的抗氧剂为B225;
所述的润滑剂为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TS。

2.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预先烘干处理,控制水分含量在0.02%以下;
(2)按配方称取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磷系阻燃剂、SMA、抗氧剂和润滑剂;
(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5-10分钟出料;
(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
(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段温度为180-200℃,熔融段温度为220-240℃,均化段温度为230-250℃,机头温度为240-250℃。

说明书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聚物改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
背景技术
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透明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40~120℃),良好的耐蠕变性、耐候性及自熄性,因此在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包装、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PC材料燃烧时成炭率较高,能自熄,阻燃等级为U L94 V-2 级,与普通的热塑性塑料相比虽有较好的阻燃性,但仍可燃,且燃烧时有热熔体滴下,容易引起附近的材料着火,在上述应用领域仍难以满足阻燃防火的要求,因此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必须对 PC 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传统的阻燃PC通常是以PC为基材,添加一定比例的溴系、磷系、磺酸盐等阻燃剂制备而成。溴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PC性能损失小,但因含卤素环境污染大限制其应用;磷系阻燃剂无卤,阻燃效率较高,所得产品透明性好,但其会降低PC的水解稳定性,而且PC的冲击强度及热变形温度下降程度大;磺酸盐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但售价过高,并且因添加量少导致均匀分散难度大,产品阻燃稳定性不佳,特别是对于超薄壁制品,实际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阻燃效果,可在合成阻燃剂时还引入氮元素,以达到磷氮协效阻燃的目的。磷氮系阻燃剂由于其协同作用,发烟量少,基本无有毒气体产生,不仅阻燃效果好,而且阻燃剂的用量也大大降低。但由于磷氮阻燃剂单体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合成工艺较为复杂,多集中于实验室合成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向市场。
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烯烃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SAN树脂,相对于通用级SAN树脂,N-取代马来酰亚胺及环烯烃的分子结构中有环状结构,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链刚性很强,而且在分子链上N取代基上的苯环起到了增大分子链运动的空间位阻的作用,从而提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树脂较高的耐热性能和适中的流动性能,通常作为耐热改性剂,因化学结构中含氮元素,有望成为聚碳酸酯功能型阻燃改性剂,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烯烃共聚物应用于PC提高其阻燃性能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力学性能良好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卤阻燃PC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PC树脂                                         68~87.5%
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      10~20%
磷系阻燃剂                                      1~5%
SMA无规共聚物                                 1~5%
抗氧剂                                          0.5~1.0%
润滑剂                                          0~1.0%
所述的PC为双酚A型PC树脂,熔体流动速率MI为10-15g/10min。
其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采用本体法生产,重均分子量20000-30000,N-苯基马来酰亚胺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25%,环戊烯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15%,熔体流动速率MI优选为20-30g/10min(220℃/10min)。
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固体磷酸酯,磷含量10-12%。
所述的SMA无规共聚物,MA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 
所述的抗氧剂为B225。
所述的润滑剂为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TS。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预先烘干处理,控制水分含量在0.02%以下;
(2)按配方称取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磷系阻燃剂、SMA、抗氧剂和润滑剂;
(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5-10分钟出料;
(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
(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
更好地,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段温度为180-200℃,熔融段温度为220-240℃,均化段温度为230-250℃,机头温度为240-2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解决了传统磷系阻燃PC树脂耐热性能较差的缺点,由于采用含N-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的SAN树脂作为协效阻燃树脂提供气源,充分发挥了磷-氮协效阻燃效应,减缓火焰的传播速度,提高PC材料的阻燃性能,从而大幅降低磷酸酯阻燃剂的添加量。
由于采用B225复配抗氧剂体系,能有效抑制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高温黄变。
本发明所得无卤阻燃PC组合物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成本适中,产品可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仪表、照明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PC-1选用德国拜耳公司的2805,MI为10g/10min。
PC-2选用台湾奇美PC115,MI为15g/10min。
SAN-1选用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约为20000g/mol,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25%,环戊烯含量为15%,MI=30g/10min。
SAN-2选用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约为30000g/mol,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15%,环戊烯含量为5%,MI=20g/10min。
SAN-3苯乙烯-丙烯腈选自台化的NF2200,MI=25g/10min。
固体磷酸酯选用东莞道尔化工公司的Doher7000,磷含量12%。
SMA-1自制,马来酸酐含量10%。
SMA-2自制,马来酸酐含量20%。
抗氧剂选用添加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B225。 
润滑剂选用美国龙沙有限公司的PETS。
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的配方见表1,其中对比例分别与实施例1,3,5,7进行对比。
表1  配方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PC树脂120℃干燥6h,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和SMA树脂100℃干燥4h;
2、按重量配比称取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抗氧剂和润滑剂;
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10分钟出料;
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其中加料段为180-200℃,熔融段为220-240℃,均化段为230-250℃,机头为240-250℃。
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
 
将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按标准尺寸注塑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如表2所示,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性能测试方法

表3  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作为协效阻燃树脂提供氮气源,与固体磷酸酯配合使用,充分发挥了磷-氮协效阻燃效应,产品的氧指数大幅提高,阻燃性能明显改善,阻燃等级可达到1.6mmV0级。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自身耐热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大幅高于通用SAN树脂,与PC热变形温度差异较小。
分别对比实施例3,5,7与对比例2,3,4可知,相对通用SAN苯乙烯-丙烯腈树脂,该多元共聚物的引入,一方面可大幅降低磷系阻燃剂的添加量,减缓了因磷酸酯的增塑作用导致产品耐热性能下降的缺陷,另一方面,在保证产品加工成型性能的前提下,产品的耐热性能保持率较高,而且阻燃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可完全满足1.6mm V0级要求。总体来看,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在无卤阻燃PC组合物配方体系中有效发挥了耐热阻燃协效剂的功效。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965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9658A21申请号201410248278022申请日20140606C08L69/00200601C08L25/12200601C08L35/06200601C08K5/521200601C08K5/103200601B29B9/0620060171申请人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地址315204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化工区海天中路655号72发明人余健尔傅建永于海洋沈曙光邱琪浩徐小武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07代理人徐良江袁芳54发明名称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无卤阻燃P。

2、C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PC树脂68875,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1020,磷系阻燃剂15,SMA无规共聚物15,抗氧剂0510,润滑剂010。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充分发挥磷氮协效阻燃效应,提高PC材料的阻燃性能,大幅降低磷酸酯阻燃剂的添加量,解决了传统磷系阻燃PC树脂耐热性能较差的缺陷,所得无卤阻燃PC组合物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成本适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9658ACN104119658A1/1页21一种无。

3、卤阻燃PC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PC树脂68875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1020磷系阻燃剂15SMA无规共聚物15抗氧剂0510润滑剂010所述的PC为双酚A型PC树脂,中低粘度,熔体流动速率MI为1015G/10MIN;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采用本体法生产,重均分子量2000030000,N苯基马来酰亚胺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25,环戊烯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15,熔体流动速率MI优选为2030G/10MIN(220/10MIN);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固体磷酸酯,磷含量1012;所述的SMA无规共聚物,MA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所述的抗。

4、氧剂为B225;所述的润滑剂为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TS。2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预先烘干处理,控制水分含量在002以下;(2)按配方称取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磷系阻燃剂、SMA、抗氧剂和润滑剂;(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510分钟出料;(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

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段温度为180200,熔融段温度为220240,均化段温度为230250,机头温度为240250。权利要求书CN104119658A1/4页3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聚物改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透明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40120),良好的耐蠕变性、耐候性及自熄性,因此在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包装、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PC材料燃烧时。

6、成炭率较高,能自熄,阻燃等级为UL94V2级,与普通的热塑性塑料相比虽有较好的阻燃性,但仍可燃,且燃烧时有热熔体滴下,容易引起附近的材料着火,在上述应用领域仍难以满足阻燃防火的要求,因此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必须对PC材料进行阻燃处理。0003传统的阻燃PC通常是以PC为基材,添加一定比例的溴系、磷系、磺酸盐等阻燃剂制备而成。溴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PC性能损失小,但因含卤素环境污染大限制其应用;磷系阻燃剂无卤,阻燃效率较高,所得产品透明性好,但其会降低PC的水解稳定性,而且PC的冲击强度及热变形温度下降程度大;磺酸盐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但售价过高,并且因添加量少导致均匀分散难度大,产品阻燃稳定性不佳。

7、,特别是对于超薄壁制品,实际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阻燃效果,可在合成阻燃剂时还引入氮元素,以达到磷氮协效阻燃的目的。磷氮系阻燃剂由于其协同作用,发烟量少,基本无有毒气体产生,不仅阻燃效果好,而且阻燃剂的用量也大大降低。但由于磷氮阻燃剂单体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合成工艺较为复杂,多集中于实验室合成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向市场。0004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烯烃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SAN树脂,相对于通用级SAN树脂,N取代马来酰亚胺及环烯烃的分子结构中有环状结构,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链刚性很强,而且在分子链上N取代基上的苯环起到了增大分子链运动的空间位阻的作用,从而提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

8、树脂较高的耐热性能和适中的流动性能,通常作为耐热改性剂,因化学结构中含氮元素,有望成为聚碳酸酯功能型阻燃改性剂,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烯烃共聚物应用于PC提高其阻燃性能未见报道。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力学性能良好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0006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卤阻燃PC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PC树脂68875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1020磷系阻燃剂15SMA无规共聚物15说明书CN10411。

9、9658A2/4页4抗氧剂0510润滑剂010所述的PC为双酚A型PC树脂,熔体流动速率MI为1015G/10MIN。0008其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采用本体法生产,重均分子量2000030000,N苯基马来酰亚胺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25,环戊烯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15,熔体流动速率MI优选为2030G/10MIN(220/10MIN)。0009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固体磷酸酯,磷含量1012。0010所述的SMA无规共聚物,MA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0011所述的抗氧剂为B225。0012所述的润滑剂为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TS。0013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预先烘干处理,控制水分含量在002以下;(2)按配方称取PC、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磷系阻燃剂、SMA、抗氧剂和润滑剂;(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510分钟出料;(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0014更好地,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段温度为180200,熔融段温度为220240,均。

11、化段温度为230250,机头温度为240250。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解决了传统磷系阻燃PC树脂耐热性能较差的缺点,由于采用含N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的SAN树脂作为协效阻燃树脂提供气源,充分发挥了磷氮协效阻燃效应,减缓火焰的传播速度,提高PC材料的阻燃性能,从而大幅降低磷酸酯阻燃剂的添加量。0016由于采用B225复配抗氧剂体系,能有效抑制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高温黄变。0017本发明所得无卤阻燃PC组合物阻燃性能优良,热变形温度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成本适中,产品可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仪表、照明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

12、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9PC1选用德国拜耳公司的2805,MI为10G/10MIN。0020PC2选用台湾奇美PC115,MI为15G/10MIN。0021SAN1选用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约为20000G/MOL,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25,环戊烯含量为15,MI30G/10MIN。0022SAN2选用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约为30000G/MOL,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15,环戊烯含说明书CN104119658A3/4页5量为5,MI20G/10MIN。0023SAN。

13、3苯乙烯丙烯腈选自台化的NF2200,MI25G/10MIN。0024固体磷酸酯选用东莞道尔化工公司的DOHER7000,磷含量12。0025SMA1自制,马来酸酐含量10。0026SMA2自制,马来酸酐含量20。0027抗氧剂选用添加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B225。0028润滑剂选用美国龙沙有限公司的PETS。0029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的配方见表1,其中对比例分别与实施例1,3,5,7进行对比。0030表1配方一种无卤阻燃PC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PC树脂120干燥6H,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和SMA树脂100干燥4H;2、按重量配比称取PC、苯乙烯丙烯。

14、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SMA、抗氧剂和润滑剂;3、将上述原料和助剂放入高混机中1000RPM高速混合10分钟出料;4、将混合的原料放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6,螺杆机的转速为150300RPM,各段螺杆温度控制为180250之间,停留时间12分钟,其中加料段为180200,熔融段为220240,均化段为230250,机头为240250。00315、经拉条,冷却,切粒,最后得到成品。0032将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按标准尺寸注塑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如表2所示,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0033表2性能测试方法说明书CN104。

15、119658A4/4页6表3性能测试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作为协效阻燃树脂提供氮气源,与固体磷酸酯配合使用,充分发挥了磷氮协效阻燃效应,产品的氧指数大幅提高,阻燃性能明显改善,阻燃等级可达到16MMV0级。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自身耐热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大幅高于通用SAN树脂,与PC热变形温度差异较小。0034分别对比实施例3,5,7与对比例2,3,4可知,相对通用SAN苯乙烯丙烯腈树脂,该多元共聚物的引入,一方面可大幅降低磷系阻燃剂的添加量,减缓了因磷酸酯的增塑作用导致产品耐热性能下降的缺陷,另一方面,在保证产品加工成型性能的前提下,产品的耐热性能保持率较高,而且阻燃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可完全满足16MMV0级要求。总体来看,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环戊烯共聚物在无卤阻燃PC组合物配方体系中有效发挥了耐热阻燃协效剂的功效。说明书CN1041196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