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5424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5424ACN102305424A21申请号201110222419822申请日20110804F24D3/18200601F24D3/1020060171申请人际高建业有限公司地址100102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园221号博泰大厦7层72发明人丛旭日冯婷婷陈凤君张彦丽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代理人左明坤解政文54发明名称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57摘要一种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热泵机组,第一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跟热电厂采暖抽汽汽轮。
2、机相连、低温端出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进水口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低温端出水口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的供水管相连、低温端回水口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的回水管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连接热泵机组的进水口,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低温端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第一、第二回水管上均设有水泵。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差大,循环水的热能利用率高,在供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管网流量,降低电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05430A1/1页21一种大温差低。
3、温辐射供暖系统,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1,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高温端跟热电厂采暖抽汽汽轮机8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2、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热泵机组4,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低温端出水口11通过进水管5与第二板式换热器2的高温端进水口21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2的低温端出水口22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供水管相连、低温端回水口24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回水管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2的高温端出水口23通过第一回水管6连接热泵机组4的进水口41,热泵机组4的出水口42通过第二回水管10与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低温端进水口12相连;所述进水管5、第一、第二回水管6、10上均设有水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
4、的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4与电厂的冷却塔的出水口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2305424ACN102305430A1/2页3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具体说涉及一种低温辐射供暖系统。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热电厂供暖系统中,从电厂出来的高温水通过管道进入对流式散热器,经散热器供热之后温度降至70左右,降温后70的循环水需重新吸热、升温至110左右再进行下一次供热循环。这种供热方式,由于管网的供回水温差小,导致热能利用率低,同一套管网的供热面积小,供热能耗较大;另外,热电厂的冷却塔中大量余热没被利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废热。
5、排放也对大气造成热污染。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其供回水温差大,热能利用率高、同一套供热管网的供热面积大、供热能耗低。0004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跟热电厂的采暖抽汽汽轮机相连,其中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热泵机组,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低温端出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进水口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低温端出水口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的供水管相连、低温端回水口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的回水管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连接热泵机组的进。
6、水口,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低温端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第一、第二回水管上均设有水泵。0005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其中所述热泵机组与电厂的冷却塔的出水口相连。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采用了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使循环水经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供暖后回水温度降至30,提高了管网的供回水温差,同一套管网的供热面积增大,循环水的热能利用率提高、供热能耗降低;另外,由于由于循环水经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供暖后回水温度降至30,在回水管与电厂的冷却塔之间设置热泵机组,使30循环水吸收冷却塔中的废热,使冷却塔的废热得到利用,节约。
7、能源也减少了废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0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0009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大温差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1、第二板说明书CN102305424ACN102305430A2/2页4式换热器2、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热泵机组4,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结构具体见本申请人于2009年7月3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9101622504的发明专利申请,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高温端跟热电厂采暖抽汽汽轮机8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低温端出水口11通过进水管5与第二板式换热器2的高。
8、温端进水口21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2的低温端出水口22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供水管相连、低温端回水口24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回水管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高温端出水口23通过第一回水管6连接热泵机组4的进水口41,热泵机组4的出水口42通过第二回水管10与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低温端进水口12相连;进水管5、第一回水管6、第二回水管10上根据输送时的实际需要分别设置有水泵71、72、73;安装时,将第一板式换热器1的高温端进水口13与热电厂采暖抽汽汽轮机8的输出端相连接,抽汽汽轮机8输出的蒸汽经第一板式换热器1与进水管5内的循环水热交换使循环水升温升压至110,110循环水经进水管5输送至第二。
9、板式换热器2,在第二板式换热器2内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3的毛细管席供水管内的水热交换,热交换后供水管内的水升温至32,32的水进入房间内地板上铺设的毛细管席,毛细管席向房间内辐射散热后温度降低至28左右,28左右的回水进入回水管再一次经第二板式换热器2换热,进水管5内的循环水经第二板式换热器2后温度降至30,30循环水再经第一回水管6、热泵机组4后温度升至6070,热泵机组4一端连接电厂的冷却塔9的出水口,利用冷却塔中蒸汽冷却之后30左右热水的余热作为热源,使第一回水管6内的循环水升温至6070,6070的循环水再经第二回水管10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1,经第一板式换热器1升温至110左右,开始下一次循环。001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305424ACN10230543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54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