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连接至少二台电脑主机,令使用者可通过一组终端来控制该至少二台电脑主机的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多台在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存在着一种将一台电脑主机与多台电脑主机连接的装置,如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其可与多台电脑主机连接,并利用一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来控制与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连接的所有电脑主机。因此,使用者就不需要对每一台电脑主机都添购一组对应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仅需要一组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即可。当使用者对一台与KVM(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连接的电脑主机进行存取操作时,电脑主机的影像信号会经过处理后在该显示装置上显示。
若使用者欲将连接于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上的二台电脑主机的档案资料互相传输,仅能通过利用网际网络(internet,email)或区域网络(intranet)的方式传输,或是利用一外接式储存装置(如外接硬盘或随身盘等)将一档案自一电脑存入后,再插入另一电脑读取。然而,此二种方式在使用上需要相当多的步骤才能完成,相当浪费时间且不方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将一台电脑主机与多台电脑主机连接的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在步骤简单且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使切换器能够具有传输电脑间档案的功能,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将一台电脑主机与多台电脑主机连接的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达到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资料的切换器,其包含:一第一端口(即埠,本文均称为端口)组,是与一第一电脑耦接;一第二端口组,是与一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三端口组,是与该第一电脑及该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一集线单元,是与该第一端口组耦接;一第二集线单元,是与该第二端口组耦接;一资料传输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集线单元与该第二集线单元之间;一驱动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集线单元与该第二集线单元之间,并储存有若干驱动程序;一切换单元,是与该第一集线单元、该第二集线单元以及该第三端口组耦接;一控制端口组,是与该切换单元耦接;以及一组键盘、游标控制装置与显示单元,是与该控制端口组耦接;其中,该切换单元是切换使该组键盘、游标控制装置与显示单元与该第一电脑或该第二电脑耦接,且该资料传输单元是经由该第一集线单元暂存该第一电脑的一资料,并经由该第二集线单元将该资料传输至该第二电脑。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资料的切换器,其包含:一第一端口组,是与一第一电脑耦接;一第二端口组,是与一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三端口组,是与该第一电脑及该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一集线单元,是与该第一端口组耦接;一第二集线单元,是与该第二端口组耦接;一资料传输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集线单元与该第二集线单元之间;一第一驱动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集线单元,并储存有若干驱动程序;一第二驱动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二集线单元,并储存有该若干驱动程序;一第一切换单元,具有一USB主机与一第三集线单元,且该USB主机是与该第一集线单元及该第二集线单元耦接;一第二切换单元,是与该第三端口组耦接;一控制端口组,是与该第三集线单元以及该第二切换单元耦接;以及一组键盘、游标控制装置与显示单元,是与该控制端口组耦接;其中,该第一切换单元是切换使该键盘及该游标控制装置与该第一电脑或该第二电脑耦接,该第二切换单元是切换使该显示单元与该第一电脑或该第二电脑耦接,且该资料传输单元是经由该第一集线单元暂存该第一电脑的一资料,并经由该第二集线单元将该资料传输至该第二电脑。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资料的切换器,其包含:一第一端口组,是与一第一电脑耦接;一第二端口组,是与一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三端口组,是与该第一电脑及该第二电脑耦接;一第一USB实体层单元,是与该第一端口组耦接;一第二USB实体层单元,是与该第二端口组耦接;一微控制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USB实体层单元与该第二USB实体层单元之间;一中继单元,包含一USB主机与一集线器,且该USB主机与该微控制单元耦接;一视频切换单元,是与该第三端口组耦接;一控制端口组,系与该集线器以及该视频切换单元耦接;以及一组键盘、游标控制装置与显示单元,是与该控制端口组耦接;其中,该微控制单元是切换使该键盘及该游标控制装置与该第一电脑或该第二电脑耦接,该视频切换单元是切换使该显示单元与该第一电脑或该第二电脑耦接,且该微控制单元是经由该第一USB实体层单元暂存该第一电脑的一资料,并经由该第二USB实体层单元将该资料传输至该第二电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无须通过网际网络、区域网络或外接储存装置,即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其步骤简便不耗时,相当实用。
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切换器的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切换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切换器的又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10:切换器 11:第一集线单元
12:第二集线单元 13:资料传输单元
14:驱动单元 15:切换单元
21:第一电脑 22:第二电脑
23:键盘 24:游标控制装置
25:显示单元 30:切换器
31:第一集线单元 32:第二集线单元
33:资料传输单元 34:第一驱动单元
35:第二驱动单元 36:第一切换单元
361:USB主机 362:第三集线单元
37:第二切换单元 40:切换器
41:第一USB实体层单元 42:第二USB实体层单元
43:微控制单元 44:中继单元
441:USB主机 442:集线器
45:视频切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在多台电脑间传输档案的切换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令使用者利用一组键盘、荧幕与鼠标来控制多台电脑主机的切换器模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的用来将键盘信号与鼠标信号转换成USB信号的产品,本发明即是利用与其相同的概念来实现。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切换器的一实施例的方框图,其中,本发明的切换器10主要由一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一集线单元11、一第二集线单元12、一资料传输单元13、一驱动单元14、一切换单元15以及一控制端口组(图未示)所构成。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一电脑21耦接,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二端口组(图未示)均为USB介面的端口组,可用来传输控制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控制信号。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一电脑21以及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为视频介面的端口组,如DVI、D-sub、HDMI等,用以传输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视频信号。第一集线单元11与第一端口组耦接,第二集线单元12与第二端口组耦接,资料传输单元13则耦接于第一集线单元11与第二集线单元12之间。驱动单元14耦接于第一集线单元11与该第二集线单元12之间,其内储存有若干驱动程序,以驱动与第一集线单元11以及第二集线单元12耦接的各种周边装置(如键盘、鼠标等等)。切换单元15与第一集线单元11、第二集线单元12以及第三端口组(图未示)耦接,控制端口组(图未示)与切换单元15耦接,一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及显示单元25则与控制端口组耦接。
当使用者欲进行自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切换至操作第二电脑22时,则可通过切换单元15来切换,使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若欲回到原本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也通过切换单元15来切换使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上的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上时,可将该资料复制,资料传输单元13就会经由第一集线单元11暂存该资料,待使用者将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后,即可经由第二集线单元12将该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完成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间的资料传输,无须通过网际网络、区域网络或外接储存装置,步骤简便不耗时,相当实用。
若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的多个档案传输至第二电脑22,只要资料传输单元13的容量够大,则大部分的档案都可以被暂存于其内,并依序传输至第二电脑22,故资料传输单元13可为一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切换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其中,本发明的切换器30主要由一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一集线单元31、一第二集线单元32、一资料传输单元33、一第一驱动单元34、一第二驱动单元35、一第一切换单元36、一第二切换单元37以及一控制端口组(图未示)所构成。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一电脑21耦接,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二电脑22耦接,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一电脑21耦接,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二端口组(图未示)均为USB介面的端口组,可用来传输控制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控制信号。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一电脑21以及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为视频介面的端口组,如DVI、D-sub、HDMI等,用以传输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视频信号。第一集线单元31与第一端口组耦接,第二集线单元32与第二端口组耦接,资料传输单元33则耦接于第一集线单元31与第二集线单元32之间。第一驱动单元34与第一集线单元31耦接,第二驱动单元35与第二集线单元32耦接,第一驱动单元34与第二驱动单元35内均储存有若干驱动程序,以驱动与第一集线单元31以及第二集线单元32耦接的各种周边装置(如键盘、鼠标等等)。
第一切换单元36包含一USB主机(host)361与一第三集线单元362,USB主机361与第一集线单31元以及第二集线单元32耦接。USB主机361可让第三集线单元362拥有如电脑主机般的功能,可以接受其他的USB周边装置。其中,USB主机361与一第三集线单元362可整合于一晶片上,以降低其制造成本。第二切换单元37与第三端口组耦接,控制端口组与一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及显示单元25耦接,并与第三集线单元362以及第二切换单元37耦接。
当使用者欲进行自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切换至操作第二电脑22时,则可通过切换第一切换单元36来切换,使该组键盘23与游标控制装置24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并通过切换第二切换单元37来切换,使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若欲回到原本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也通过切换第一切换单元36与第二切换单元,使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上的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上时,可将该资料复制,资料传输单元33就会经由第一集线单元31暂存该资料,待使用者将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后,即可经由第二集线单元32将该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完成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间的资料传输。
若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的多个档案传输至第二电脑22,只要资料传输单元33的容量够大,则大部分的档案都可以被暂存于其内,并依序传输至第二电脑22,故资料传输单元33可为一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切换器的又一实施例的方框图,其中,本发明的切换器40主要由一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一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一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一微控制单元43、一中继单元44、一视频切换单元45以及一控制端口组(图未示)所构成。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一电脑21耦接,第二端口组(图未示)与一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一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二端口组(图未示)均为USB介面的端口组,可用来传输控制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控制信号。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与第一电脑21以及第二电脑22耦接,举例来说,第三端口组(图未示)为视频介面的端口组,如DVI、D-sub、HDMI等,用以传输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的视频信号。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与第一端口组耦接,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与第二端口组耦接,微控制单元43则耦接于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与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之间。
实体层是电脑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实体层为传输资料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建立、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实体层确保原始的资料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故本发明的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与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可确保资料于其间进行传输。此外,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与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可整合于一晶片上,或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与微控制单元43可整合于一晶片上,以降低制造成本。
微控制单元43耦接于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与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之间。中继单元44包含一USB主机(host)441与一集线器442,且USB主机441与微控制单元43耦接。视频切换单元45与第三端口组耦接,控制端口组(图未示)与集线器442以及视频切换单元45耦接,而一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则与控制端口组(图未示)耦接。此外,USB主机441与集线器442可整合于一晶片上,以降低制造成本。
当使用者欲进行自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切换至操作第二电脑22时,则可通过切换微控制单元43来切换,使该组键盘23与游标控制装置24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并通过切换视频切换单元45来切换,使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若欲回到原本操作第一电脑21的状态,也通过切换微控制单元43使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上的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上时,可将该资料复制,资料传输单元33就会经由第一USB实体层单元41暂存该资料,待使用者将该组键盘23、游标控制装置24与显示单元25自与第一电脑21耦接的状态转变成与第二电脑22耦接的状态后,即可经由第二USB实体层单元42将该资料传输至第二电脑22,完成第一电脑21与第二电脑22间的资料传输。
若使用者欲将第一电脑21的多个档案传输至第二电脑22,只要微控制单元43内的存储器容量够大,则大部分的档案都可以被暂存于其内,并依序传输至第二电脑22,故微控制单元43内包含一可为先进先出(FIFO)的存储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