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调和油,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食用油作为人类四大营养来源之一,而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食用油主要由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人们摄入的食用油中如果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和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虽然可抑制和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同时也降低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还会引起人体过氧化、抑制免疫功能等不良作用;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是一种“中性”脂肪酸,既可抑制和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人体又没有任何不良作用,有益人体健康。可见,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食用油中的比例过高(大于30%)皆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油,除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指标及质量指标外,以上三类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用油中所占的比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同时,脂溶性维生素只存在于油脂中,通过食用油补充人体所需的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获取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完全能满足人体对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正常需要,又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不良作用的食用调和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于提供这种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由茶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茶籽油10%~20%、菜籽油20%~30%、大豆油50%~70%。
所述食用调和油中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饱和脂肪酸为10%~14%、单不饱和脂肪酸为29%~4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37%~52%。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分别将国标一级茶籽油、国标一级菜籽油、国标一级大豆油经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
b.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后,按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准备原料油,原料油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0.3~0.5∶0.9~1.1∶0.9~1.1;
c.将备好的原料油经0.1至0.45微米微孔过滤后.调和,得混合油;
d.添加维生素A、D、E至混合油中,经0.1至0.45微米微孔过滤;
e.过滤后静置1-2小时,计量,灌装,包装。
步骤d所述的维生素A、D、E脂溶性的维生素A、D、E。
由于不同生产地、不同年份生产出的茶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的各种脂肪酸含量有所不同,所以用于生产本调和油的各原料油在调和生产前需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根据各原料油的脂肪酸组成确定各原料油加入的比例,以使所生产调和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0.3~0.5∶0.9~1.1∶0.9~1.1的比例。
本发明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食用油脂肪酸比例为科学依据和基础,结合现代中国人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的饮食习惯,经过对不同食用油中天然的不同含量的脂肪酸的调配,使调配后的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达到更加适合现代中国人健康的比例,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0.3~0.5∶0.9~1.1∶0.9~1.1;脂溶性维生素A、D、E的含量达到国家卫生部推荐的用量。同时,使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5~10∶1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经过茶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后,食用调和油中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饱和脂肪酸为10%~14%、单不饱和脂肪酸为29%~4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37%~52%,食用调和油降低了一般食用油中对人体心血管有一定不良影响的饱和脂肪酸比例,提高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地比例。食用通过调配后的调和油完全能满足人体对食用油的正常需要,不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对抑制和预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清除体内脂质超氧化物;滋润肌肤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调和油,原料油由茶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茶籽油20%、菜籽油30%、大豆油50%,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原料油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饱和脂肪酸为10%、单不饱和脂肪酸为29%、多不饱和脂肪酸为52%。它的制备方法为:
a.分别将国标一级茶籽油、国标一级菜籽油、国标一级大豆油经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
b.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后,按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准备原料油,原料油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0.3∶0.9∶1.1;
c.将备好的原料油经0.1微米微孔过滤后,调和,得混合油;
d.添加脂溶性的维生素A、D、E至混合油中,经0.1微米微孔过滤;
e.过滤后静置1小时,计量,灌装,包装。
实施例2
一种食用调和油,原料油由茶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茶籽油10%、菜籽油20%、大豆油70%,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原料油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饱和脂肪酸为14%、单不饱和脂肪酸为4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37%。它的制备方法为:
a.分别将国标一级茶籽油、国标一级菜籽油、国标一级大豆油经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
b.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后,按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准备原料油,原料油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0.5∶1.1∶0.9;
c.将备好的原料油经0.45微米微孔过滤后,调和,得混合油;
d.添加脂溶性的维生素A、D、E至混合油中,经0.45微米微孔过滤;
e.过滤后静置2小时,计量,灌装,包装。
实施例3
一种食用调和油,原料油由茶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茶籽油15%、菜籽油25%、大豆油60%,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原料油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饱和脂肪酸为12%、单不饱和脂肪酸为37%、多不饱和脂肪酸为45%。它的制备方法为:
a.分别将国标一级茶籽油、国标一级菜籽油、国标一级大豆油经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
b.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后,按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准备原料油,原料油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0.4∶1∶1;
c.将备好的原料油经0.2微米微孔过滤后,调和,得混合油;
d.添加脂溶性的维生素A、D、E至混合油中,经0.2微米微孔过滤;
e.过滤后静置1.5小时,计量,灌装,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