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中的纺纱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纺纱准备中的连续加工用的联合工艺;还涉及自由端纺纱技术。 绢纺落绵原料是绢丝生产过程中的落绵下脚,其特点为纤维长度差异大,短绒率高,含有大量的缠结块束,蛹屑、绵粒、草屑等杂质,强力低、比重轻、比电阻值高。传统的丝是以绢纺落绵作原料,采用粗毛纺设备进行生产的,一般通过下列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开清绵。其目的是将原料加以开松,清除绢纺落绵纤维中的杂质,并尽可能减少蛹屑含量。
第二阶段是给湿堆放。通过对原料进行给湿,使其渗透均匀,提高纤维的导电性。
第三阶段是梳绵。采用粗毛纺梳绵机,对原料进行分梳、除杂、混合并制成粗纱。
第四阶段是精纺。采用粗毛精纺机,将粗纱加以牵伸和加拈,纺制成具有一定强力、细度的细纱,即丝。
由于上述丝纺工艺主要采用的是粗毛纺设备,分梳除杂效果不很理想,且由于绢纺落绵纤维长度差异大,在精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比较困难,形成丝产品档次低,蛹屑杂质多,条干粗糙不匀,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棉纺设备,成纱质量好,产品档次高的利用绢纺落绵生产气流纺丝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绢纺落绵生产气流纺丝的方法,采用棉纺设备,首先是对绢纺落绵原料进行预处理,初步开松与梳理;接着进行变性处理,将乳化剂均匀加入,松包堆放12-36小时,回潮率控制在10-20%;然后进行开清棉,使纤维充分开松;再进行梳棉,制成均匀生条;接着是进行并条,制成均匀熟条;最后是气流纺,得到气流纺丝。
本发明中加入乳化剂后的松包堆放时间以24小时为佳。
本发明中的并条采用一道并合。
本发明中的回潮率控制在16%为佳。
本发明的优点是:运用棉纺气流纺设备纺用绢纺落绵,工艺合理,除杂效率高,条干水平好,其成纱属于自由端纺纱,不同于传统的环锭纺丝,因而在均匀度,耐磨伸长,膨松性,染色性等方面的性能优于传统方法纺制的丝,条干均匀光洁,结杂少,强力高,柔软性好,丝感强,吸湿透气性好,染色性好,产品档次高,成纱规格为7-60公支(143.0-16.7teX)。应用范围广,可作为针织、机织、编织、服装等行业的理想原料。
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气流纺纱质量为:单纱断裂强度7.0-8.5CN/teX;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14-26%;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3~12%;百米重量偏差-4.5-4.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14~22%;疵点数:
拈度:25-120拈/10Cm。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原料预处理:
由于绢纺落绵纤维长度差异大、短绒率高、含杂率高、强度低、比重轻,所以,绢纺落绵纤维要在棉纺设备上顺利进行纺纱,必须在纺纱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利用机械开松作用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开松与梳理、剔除原料中含有的大量缠结块束和蛹屑,绵粒、草屑等杂质以及部分短纤维,切断超长纤维,改善其性状以适应纺纱要求。采用设备:SFU101型组合式废棉处理机。
2、原料变性处理:
由于丝纤维是不良导体,在纺纱过程中经反复梳理与摩擦会产生严重的静电作用,引起“缠绕”现象,因此在预处理工序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给变性处理,将乳化剂成雾状均匀加入,乳化剂采用通常绢纺上采用的乳化剂,然后松包堆放24小时左右,使乳化剂渗透均匀以提高纤维的导电性、润滑性和柔软性,降低纤维的摩擦阻力,减少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损伤和断裂。经上述处理后的原料回潮率控制在16%左右为佳。当然,松包堆放时间也可为12-36小时范围内的其他合适时间,以渗透均匀为准。回潮率也可控制在10-20%内的其他合适数值。
3、开清棉:
开清棉原则为多松、多梳,以梳代打,早落杂,少破碎。
工序过程是:(1)AOo2D型抓棉机,(2)AO35A型混开棉机(附AO45B凝棉器),(3)AO36C梳针滚筒开棉机(附AO45B凝棉器),(4)AO92棉箱(附AO45B凝棉器),(5)AO26C单打手成卷机等。
采用AO35A型机,可对纤维充分自由开松,在减少纤维损伤程度的前提下,提高纤维的开松度,尽量较容易地除去蛹屑等杂质。
采用AO36C梳针打手,通过细致的扯松梳理对开松、除杂更为有效。由于绢纺落绵纤维强力低,为减少纤维损伤打手速度不宜过高,适当放大尘棒间隔以利于早落少碎。
由于绢纺落绵纤维块一部分较棉纤维长,且纤维缠结,故压棉帘与角钉帘间的隔距宜小、以增强扯松作用。
4、梳棉:
采用设备为A190(或KB86)梳棉机。
由于绢纺落绵纤维细而柔软、长度差异大、结杂多、比重轻、断裂强度低、抱合力差,因此梳棉工艺原则应为轻定量、重加压、紧隔距,适当考虑降低速度。
纤维在梳棉机上的分梳、除杂、均棉和混合作用与针布的合理使用有密切的关系,且绢纺落绵纤维比重轻,针布易被纤维充塞,所以应根据丝纤维的特性选用工件角度较大,密度较小,易使纤维顺利转移的针布,如SAC-12型夕林针布。
适当缩小给棉罗拉出口隔距,因为隔距偏大,握持不良,易使棉网棉结增加,同时增加给棉罗拉加压,减轻生条定量,有利于提高棉网质量,减少棉结。
合理配置夕林至盖板隔距,隔距太大,纤维分梳不开,过分擦搓易使纤维搓成棉粒。
适当降低夕林、刺辊速度,由于丝纤维强力低,比重轻,导电性差,因此适当降低速度可以减少纤维损伤,有利于梳棉机的气流稳定,防止气流外逸和飞花,减少纤维运动造成的绕花现象。
由于绢纺丝落棉纤维抱合力差,棉网成条困难,因此加装皮圈导条装置,适当减少棉网张力牵伸,降低道夫速度。
适当减少分梳盖板根数,以减少丝纤维与盖板针齿间的摩擦,对防止产生静电有着积极的作用。
5、并条:
采用设备为SB52并条机。
并条工艺宜采用少并合,重加压,低速度、适当紧隔板的原则。
绢纺落绵纤维长度差异大,短绒率高,纤维间的抱合力差,过多的并合道数反而会因牵伸倍数大、浮游纤维的不规则流动使短纤维集中而条干恶化,因而采用一道并合,适当降低前罗拉速度。
适当增加压力以增强摩擦力,有效地切断超长纤维。采用适当紧隔板,利用压力棒牵伸以扩大摩力界,有效地控制浮游纤维,改善条干。适当加大前皮辊直径以防止纤维缠绕皮辊。
6、气流纺:
采用抽气式气流纺设备,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形式的气流纺设备,型号为RV11。
根据绢纺落绵纤维的特点,采用了较高的分梳速度,有利于纤维的分梳和托持,既相应增大分梳度,又适当增加丝强力。有利于成丝质量,对蛹屑杂质的排除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适当降低纺杯速度。因为速度过高,棉条受梳理的次数相应减少,须条的开松度降低,使成纱条干恶化,断头增多。且纺杯速度加快,喂入量增加,分梳辊除杂功能降低,不利于降低结杂。
由于绢纺落绵纤维长度差异大、短绒率高,因此,必须适当缩紧给棉板至给棉罗拉的隔距,因为给棉板与给棉罗拉的隔距大,握持力小,对须条的控制作用减弱,特别是浮游纤维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造成条干恶化,结杂增加。适当增加给棉板的压力,给棉板与分梳辊的隔距偏紧掌握。
在临界拈度范围内,拈系数偏大掌握,有利于成纱强力的提高。纺纱器内的真空度直接影响成纱质量和断头率,必须保持纺纱器内有足够的真空度。
由于气流纺纱器内部气流速度提高,而绢纺落棉纤维的特点是吸湿容易放湿快,当纤维凝集到凝棉槽时很容易被吹干而引起断头增加,强力下降,因此必须适当调正气流纺工序中的温湿度。
经以上各道工序后,最后可得到高质量的气流纺丝成件产品。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设备均可用具有类似性能的设备代替。